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中药学术语规范化研究与中医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中药学术语规范化研究工作是临床中药学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临床中药学术语规范化研究的现状进行回顾,从分析临床中药学术语的特点入手,对临床中药学规范化研究的科学及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了临床中药学术语规范研究的方法应以中药功效为线索,遵循临床中药学术语的特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规范的语言释义.指出了临床中药学术语规范化研究是临床中药学的学科核心,也是中医药全球化的基础;针对目前理论研究的相对不足,对临床中药学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研究工作是临床中药学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对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研究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方面进行阐述,阐述了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具有鲜明的民族语言特色和研究重点偏向于文献的特点。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的研究是临床中药学的学科核心和基础,针对目前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该文也对临床中药学标准化的发展提出建议,研究的方法应以中药功效为侧重点,建立并完善临床中药学数据库,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标准化的语言释义。  相似文献   

3.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中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各类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也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以及中药学其他学科的桥梁.现行全日制本科教材(《中药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陈蔚文主编)分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了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中药的作用、中药的配伍、以及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各论部分共收载全国各地区常用药530种,按主要功效分列21个章节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中药性能理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补泻等)它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临床实践为依据、为指导临床用药的纲领,成为临床中药学理论中的核心部分.中药性能理论术语规范同样是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药性能理论术语尚不太规范,为此,建议中药性能理论术语作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来源、产地、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高等中医院校使用的《中药学》教材,都是以性味、归经、主治、功用等为体例进行编排,数百味药同一种模式,因此在中药学的教学中,学生反映最强烈的是中药难记.  相似文献   

6.
《中药学》教学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在现行教学计划中,中药学课程的设置,是作为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课.对于中医学各专业来说,中药学是学习方剂学及临床各科的桥梁;对于中药学各专业,中药的理论和功用,又是该专业课研究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因此,中药学课程,在中医药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中药学药物众多,性能功效各不相同或蝌同中有异,内容抽象复杂,既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又涉及临床病证.如何教好中药学这一门课程,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运用纲目法优化临床中药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中药学是以临床有效、合理使用中药为目的,主要研究中药基础理论和各种中药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是联系中医学和中药学的枢纽课程[1]7。本课程主要面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本科生开设。我院选用教材共收载319味中药,其中要求掌握和熟悉229味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应用、  相似文献   

8.
1 中药学 CAI课件的制作与应用情况  我院中药学课程于 1999年开始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授课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体会到 :中药学是阐明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教学内容涉及到中药的基原、药材和饮片 ,多媒体是集声音、动画、图片、文字为一体的先进技术 ,十分适合教学的需要。于是 ,2 0 0 1年 3月我们申报学院教学研究课题《中药学CAI课件的制作与使用研究》,并获得立项。按照立项申报书中的立项建设内容与研究方法 ,课题组成员收集全国统编教材《中药学》(六版 )中全部中药的图片 (…  相似文献   

9.
比较记忆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学》作为基础和临床各科教学奠定理论依据的专业基础学科,不同于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等学科,药物数量较大,新世纪版《中药学》教材收载538味中药,其中必须在有限的90学时内至少学习333味中药的来源、采集、性味、功效、应用等知识,学生普遍感觉其内容繁杂、系统性不强,性味功效交错重叠,主治应用各异,要想最终掌握并区别使用每一味药物困难重重;并普遍反映学习少量单味药时尚可,但学习了较多味药物时出现时容易混淆,难以分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的方法尤其不可缺少.在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最基本的逻辑方法“比较法”,以中药的性能功用为依据,采用系统归类比较方法,对常用中药进行纵横类比.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中药学是一门主要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临床应用的学科。笔者在《临床中药学》教学中体会到,功效是临床中药学的核心,要求学生依据每一味药物的个性,掌握每一味药的功效,通过功效推导主治,将功效与主治对应起来进行记忆,有助于学好临床中药学。1理解中药的功效时应注意的问题功效既表明药物本身的功能(或能力),又反映药物(主体)作用于人体(客体)后产生的效果。将“功效”用于中医(方)药作用的记述,首见于宋代苏轼的《圣散子后序》:“圣散子主疫,功效非一。去年春,杭之民病,得此药全活者不可胜数”[1]。古代本草在论述药物时,功效…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多年的中药学教学中,使用过不同的中药学教材,有本科五版、六版,大专版,中专版等,这些教材对"中药"一词下的定义各不相同,这不仅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麻烦,而且对于规范全国统编教材也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2.
中药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各类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但学习中药学时,学生普遍感到易学难记,抽象枯燥。因此,如何讲好中药课,使学生既能理解,又便于记忆,既能顺利达标,又能满足今后工作的需要,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笔者现将中药学讲授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比较记忆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学》作为基础和临床各科教学奠定理论依据的专业基础学科,不同于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等学科,药物数量较大,新世纪版《中药学》教材收载538味中药,其中必须在有限的90学时内至少学习333味中药的来源、采集、性味、功效、应用等知识,学生普遍感觉其内容繁杂、系统性不强,性味功效交错重叠,主治应用各异,要想最终掌握并区别使用每一味药物困难重重;并普遍反映学习少量单味药时尚可,但学习了较多味药物时出现时容易混淆,难以分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的方法尤其不可缺少。在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最基本的逻辑方法“比较法”,以中药的…  相似文献   

14.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来源、产地、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高等中医院校使用的《中药学》教材,都是以性味、归经、主治、功用等为体例进行编排,数百味药同一种模式,因此在中药学的教学中,学生反映最强烈的是中药难记,课程枯燥,内容庞杂,药物之间容易混淆。为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了有关中药的诗文典故,经过三届学生的反馈,效果良好,下面略举数例如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中医临床类专业学生学习中药尤其应重视其临床应用的特点,从重点讲解总论、重视中药原药材及饮片的实践认知环节、运用性能理论分析记忆中药的功效、联系临床及引入中药现代研究成果等方面分析阐述了《临床中药学》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探讨《临床中药学》教学的临床实用性,为中医临床类专业学生运用中药知识服务临床及《临床中药学》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中药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小结如下。1精简教学内容 在《中药学》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着“二多一少”的问题,即内容多、学时多、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教师任务重,成天忙于应付教学,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强化基础,精简内容。1.1突出重点内容 《中药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中药的理论和功效主治是《中药学》教学的重点”,并要求“讲清楚功效的概念,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主…  相似文献   

17.
《中药学》教材中收载和临床处方书写,调配中的“竹黄”与“天竺黄”常常混淆。本文从本草,药材性状,理化鉴别,化学成分,性味,功效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考证,中药天竺黄与竹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它上接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 ,下连方剂学及临床各学科 ,是一门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实践性强的桥梁学科 ,是中医药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为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新世纪中医药高级人才 ,研究、探索《中药学》的教学改革 ,具有积极的意义。下面谈几点教学实践体会。1 联系中医理论 ,融会贯通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 ,二者是一脉相承 ,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中医学有寒、热、虚、实等辨证纲领 ,中药…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第二版)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教材的编写应进一步注意语言精练,概念准确,逻辑自洽以及术语的规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第二版)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教材的编写应进一步注意语言精练,概念准确,逻辑自洽以及术语的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