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85年~1996年我院针灸科运用针刺体穴双手行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50例,通过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30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最短两个月,最长者14年,多为中青年女性。根据《实用内科学》关于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其中,典型偏头痛40例,普通型偏头痛80例,丛集型偏头痛18例,椎基动脉性偏头痛7例,非偏头痛型5例。12治疗方法121选穴:百会、风地、太阳、列缺、合谷、阿是大等,一般取双侧6一8个穴位。122操作:采用毫针,常规取穴,一M贿病,双侧取穴,然后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我国历版《针灸学》中的针刺行针手法,研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对临床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方法] 通过查阅历版《针灸学》教材及针刺行针手法相关的文献,对比研究针刺行针手法的定义、种类等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应用的发展和变化。 [结果] 针刺行针手法的定义、种类变化与针刺行针手法的实际内涵未具体明确有关,在《针灸学》教材编著过程中,针灸专业领域的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应用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与编写者的学术思想以及教材内容设置的需要等也是密切相关的。[结论] 针刺行针手法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不同时期对针刺行针手法的内涵理解和操作要求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强调针刺行针手法的可量化评价,以更贴近临床实际。针刺行针手法操作的规范化,也有利于针灸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确定进针点是腕踝针疗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目前临床应用的传统腕踝针进针点,为一区内一个点,且在留针过程中不施行任何行针手法。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临床医疗实践,摸索出一区多针法,同时在腕踝针留针过程中施以上抬下压、左右摆动、左右旋转等行针手法,据此可提高疗效,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腕踝针进针点及行针手法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进针点是腕踝针疗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目前临床应用的传统腕踝针进针点,为一区内一个点,且在留针过程中不施行任何行针手法。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临床医疗实践,摸索出一区多针法,同时在腕踝针留针过程中施以上抬下压、左右摆动、左右旋转等行针手法,据此可提高疗效,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针刺疗效与针刺过程中所产生的感应——“得气”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就气在针刺过程中的作用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 一、气与气机《灵枢·终始》篇谓:“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这是临床针治疾病的一条基本原则。气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气,一般分为四类,即自然之气、病邪之气、药物之气和人体生理之气。  相似文献   

7.
针刺补泻之说,鉴于虚实之存在。而针刺时之虚实,只注意到形体、疾病方面,忽略经络经气的虚实,由于针刺手法的运用,必然产生感应,此种针感,必须从经络经气的活动来决定,即“气至有效”之能,但不存在补泻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提高中风患者的康复率,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方法 运用脑循环系统治疗机配合针刺治疗.结果 同过治疗患者40例,总有效率达到92.6%.结论 本方法对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只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刺疗法在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手易与针灸针、患者的皮肤直接接触,其中一个环节因不能彻底消毒而出现问题,都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甚至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艾滋病、乙型及丙型肝炎等。为此。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以达到有效控制感染及保护医务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医腧穴学出发,结合西医解剖学、神经学理论,探讨穴位深度与针刺靶点问题,分析了一直以来针刺和选穴操作不规范的原因及针刺神经节、神经孔的理论依据;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为例,提出将下关、攒竹、四白、夹承浆定位于蝶腭神经节及相应神经孔(眶上孔、眶下孔及颏孔)的针刺方法;认为规范穴位针刺靶点,既符合针刺临床试验干预措施报告标准对针刺细节的国际化要求,也有利于针灸技术的规范化研究,对于临床规避风险、提高针刺疗效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毫针、牵引、温针、电针、水针、火针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VIP、万方(WANFANG DATA)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1日。2名研究者根据设定的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运用stata 16.0、ADDIS 16.7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34篇RCT/CCT文献,共计2667例患者,涉及毫针、牵引、温针、电针、水针、火针6种针刺方法。①在有效率方面,温针、火针、水针、电针均优于毫针、牵引,而温针、火针、水针、电针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序从优到劣,依次为火针>温针>水针>电针>毫针>牵引。②在目测类比评分方面仅温针、水针优于牵引,温针优于毫针,其它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排序从优到劣依次为火针>温针>水针>电针>毫针>牵引。结论 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率方面,火针、温针疗效最佳,温针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疗效最佳,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文献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传统脉冲电针仪的主要性能指标,以及针刺手法电针仪的在研情况和应用情况,为电针仪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并对传统脉冲电针仪提出改进方案,预测电针仪将向多功用、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With the concept of arrival of qi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content of qi as regard to arrival of qi, its continuity,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rival of qi and Qizh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rival of qi and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anipulations in acupuncture therapy is somewhat self-contradictory according to those theory written on the textbook, which defines the arrival of qi something like needle in acupoint. The genuin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anipulations in acupuncture therapy is supposed to be perception of healthy or evil qi beneath needles.  相似文献   

14.
针灸针材质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针材质的演变是随生产力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文章按照历史纵向的发展对从远古至近代的各种针灸针的材质给予客观评述,并通过对其材质的探讨,力求寻找出可供临床选用的既能提高针刺疗效,又能使患者易于接受的针灸针选用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追寻针灸、推拿疗法的起源,探求中医外治法的机理,使人们真正认识和了解中医外治法的本质,从而为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开阔思路.方法: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推理分析,揭示外治法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结论:人类最早的外治法工具就是自己的双手;只要给穴位或疾病的反应点一个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良性调节作用,就能治疗疾病.这一结论为今后发明新的外治疗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药并用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电针、刺血拔罐配合酸枣仁汤与身痛逐瘀汤加减(针药并用)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探寻中医治疗方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针刺加刺血拔罐加酸枣仁汤与身痛逐瘀汤)和对照组(口服西药盐酸阿米替林)各36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近期症状改善情况和疼痛状况自评量表(VAS)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临床显效率69.4%,总有效率9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1.7%和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评量表VAS,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血拔罐配合酸枣仁汤与身痛逐瘀汤加减(针药并用)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芒针透刺督脉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芒针透刺督脉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共21 d。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评价患者肌张力情况;采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及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患者的活动能力。并用MAS分级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AS、CS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FMA、M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MAS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FMA、MBI评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芒针透刺督脉可改善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的肢体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阳中隐阴针刺手法治疗痰湿气虚型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湿气虚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原发病治疗、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阳中隐阴针刺手法给予针灸治疗.2组患者以治疗7d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2个...  相似文献   

19.
比较提插与捻转两种针刺手法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插与捻转是两种不同的操作形式,而在调气与补泻中有着相同的作用,但是两种手法产生的效果却有差异。在调气中提插所产生的刺激量较大,故调气效果较捻转好。在补泻中两种手法的针刺效果也不同,提插补泻与捻转补泻对皮肤温度影响不一致,两种补泻手法治疗疾病的性质也有差异。在临床应用中要注意结合病情和针刺部位,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开穴疗法对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符合FD诊断标准的病例120例,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子午流注开穴疗法治疗、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的主症积分和临床疗效,以及胃电节律的变化和胃肠激素检测值。结果 (1)子午流注开穴疗法组、中药组、西药组的平均疗效指数分别为97.5%、95.0%、92.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3组治疗后早饱、脘腹痞满、纳呆、脘腹灼热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3)子午流注开穴疗法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胃电主频率、增高电幅值、减低胃电节律紊乱系数,与西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4)子午流注开穴疗法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水平,与西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降低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胆囊收缩素水平,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子午流注开穴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FD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