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根据现代教育的特点及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我们对医学院校教师素质结构进行了研究,归结起来应具备如下七个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择了先声商学院第1期31名同学,以及经贸管理学院同一年级医药营销专业30名同学为研究样本,对两组同学在不同资源与教学情况下进行教学创新气氛测试。针对两组样本测试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发现商学院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气氛明显高于经贸管理学院其他的营销班。同时,对商学院测试样本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影响教学创新气氛的3个主因子,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一些改进课堂教学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目标,高校也不例外。高校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了解不同学校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结构,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不同类型学校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合格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社会化的加快及社会的发展,对医学生素质的要求日趋严格。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整体素质已成为当今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现代医学生的素质及提高医学生整体素质的措施谈一些粗浅的见解。1 目前医学生的素质状况  现在的医学生年龄多在15~20岁之间,经历小学、初中、高中,跨入了医学院校的大门,是应试教育的佼佼者。他们往往习惯于接受现成的书本理论,容易忽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习目的单纯,痴心于专业学科的学习,淡漠人文学科知识;由家庭步入学校,思想单纯、幻想力强,易于接受新事物,但过于自信,常…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培养,是我国教育观念的重大转变。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体系中,法律素质的教育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首先,法律本身具有调控、指引、预测、评价和教育功能,谁掌握了法律知识,具备了法治观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趋向的教育实践,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培育创新素质至关重要.创新素质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有培育创新情感,发展创新思维,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7.
矩阵式临床素质团队教育模式的整体构架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矩阵式临床素质团队教育(MCQ)模式的整体构架理念。方法分析志愿者团队的演变过程和基本情况,总结志愿者团队构架模式的特点及该构架理念对于团队教育和成员素质提升的意义。结果提出矩阵式临床素质团队教育模式的整体构架理念,建立基本组织框架,明确矩阵定义。结论 MCQ团队的架构理念为医学生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论医学创新素质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创新是医学创新主体的一种文化行为 ,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个性和意志 ;医学创新也是医学创新主体的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人的独创性思考在其中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创新也是医学创新主体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 ,在这里 ,新观点和新思考是用来消除“某个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的[1] ;最后 ,医学创新也是一个结果 ,其价值体现在具有新价值的新理论和新事物上。医学创新素质就是处在医学创新这种文化行为状态中的医学创新主体完成这一独创性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它应包括知识因素、智…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小型专家会议,建立结构体系初步方案。采用德尔菲(Delphi)法组织两轮专家函询,汇总专家意见,确定指标命名及权重,建立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体系。结果研制了一套由职业道德、学识水平、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心理素质、自我专业发展能力、集体精神和社会活动7项一级指标和35项二级指标构成的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体系。结论建立科学合理的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体系是有必要的,这为确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界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我们以往的研究成果发现,艺术教育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临床教师的素质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临床教师素质结构的优劣 ,将直接影响医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以及影响到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能力的高低。因此 ,临床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结构 ,当成为我们进行医学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战略方针。当前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跨世纪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学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己任,故其培养目标也包含了对所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涵盖在政治素质、品格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1政治素质。教育既有生产力属性又有上层建筑的属性,而后者决定了教育的阶级性。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理、工、医、农、林等非人文社会学科大学生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它要求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熟悉经济环境、公共政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而且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健全的人格、创新的精神、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要求,应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现状的认真思考。一、非人文社会学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第一,这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注重培养人才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可是,这一传统的教育理念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由于受到唯科技主义、唯物质主义、唯功利主义和唯享乐主义的冲击与影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理、工、医、农、林等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只见分、不见人;重技术,轻劳动;重智,轻德;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功利,轻素质”等现象。我们认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培养的非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生,应该是具有高度觉悟的人,是能够把握正确方向、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潮流的人,是能够用自己掌握的科技本领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人,而不是掌握...  相似文献   

14.
以素质为本位的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杰红  邓翠珍  邓婧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2):197-198,211
我国目前的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般是按能力本位的理念来构建的,但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这种岗位针对性很强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于适应现代医学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按照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能较好地处理素质、能力和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长期以来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高等教育片面强调专门教育 ,忽视综合素质培养 ,造成专业面过窄 ,功利性过重 ,文化陶冶过弱 ,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就必须解决市场经济多维度的发展与受教育者单一的知识结构的矛盾 ,使素质教育实现现代化 ,培养出适合多种形式的高素质的人才。当今的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而国力的强弱又越来越取决于国人的素质。这就是为我们在高校的每一位工作者提出了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迫切要求 ,正…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素质包括:民主施教的能力、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研究和反思的能力,以及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的能力。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把研修课程纳入教师的计划,以及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师评估体系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比较、分析国内外高等护理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临床教学等,初步建立了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护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时代呼唤素质教育。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迫切需要教师素质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要求其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素质、完善的知识体系及敢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我校从2000年开始招收高职医疗和高职护理专业,这些初中毕业的学生通过5年学习将获得大专文凭.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要求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艺术教育作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自然、社会、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等,给学生以艺术的审美熏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艺术教育中感化、领悟,并且使思想、情感、意趣都崇尚美、热爱美,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素质等综合素质,充分体现着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深化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