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CQI)对减少重症监护室(ICU)失禁相关性皮炎(IAD)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3年12月 IAD 病例进行分析,于2014年1月—2014年6月运用 CQI 程序进行质量改进,包括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分析发生原因、建立预期目标、开展循证培训,制订预防方案,改善护理流程等,评价 CQI 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 CQI 后,IAD 的总发生率从41.41%降至2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重度 IAD 的发生率从8.59%降至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 CQI 减少了 IAD 在 ICU 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ICU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抽取2015年第1季度ICU护理记录单144份,分析不合格记录单问题与原因。2015年第2季度开始实施CQI,抽取改进期间护理记录单进行监测,观察持续质量管理前后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变化。结果 CQI实施后1个月时,护理文件书写错误率为25.00%(38/152),与实施CQI前的31.25%(45/144)相比有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QI实施后2个月时,护理文件书写错误率18.52%(25/135),与实施CQI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QI实施后3个月时,护理文件书写错误率8.54%(14/164),与实施CQI前、实施后1个月、2个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QI可提高ICU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降低书写错误率。  相似文献   

3.
丘秋霞  黄丽霞 《全科护理》2016,(13):1346-1348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大便失禁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在ICU发生大便失禁的病人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ICU期间失禁性皮炎(IAD)的发生情况、护理时间、护理费用。[结果]观察组发生早期IAD 2例,对照组发生早期IAD 11例,中度IAD 2例,重度IAD 1例,其中2例合并真菌性皮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每天每例护理用时和护理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规范化护理能有效减少大便失禁病人IAD的发生,降低病人费用,减少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对大便失禁(FI)病人失禁性皮炎(IAD)的预防作用,并分析其对病人IAD预后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FI病人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常规护理的FI病人39例作为对照组,行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干预的FI病人39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IAD发生率、IAD形成时间、IAD愈合时间、IAD医护费用及病人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并调查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IAD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17.95%(P0.05);观察组病人IAD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IAD医护费用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病人GCQ总分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结论]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能有效预防FI病人发生IAD,促进IAD愈合,减少不必要的医护经费,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儿科在医护一体化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将其作为观察组,2013年1月—2014年12月单纯实施护理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模式护理质量与病人满意度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工作责任心、护理文书质量、出院指导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分别为96.56%与87.4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基础上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可明显提高儿科专科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ICU收治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对减少其并发精神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入我院经神经外科手术后转至ICU治疗病人共129例,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68例)和对照组(n=6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精神症状持续时长及在ICU治疗时间、病人不同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不良事件发生形式及发生率、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精神症状持续时间及ICU治疗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精神症状总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降低ICU神经外科术后病人的精神症状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病人在ICU治疗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门诊抽血护理护理质量及宣教效果的影响。方法本院门诊于2011年在抽血护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CQI)模式,包括抽血存在问题分析、制定并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反馈等内容,比较该模式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抽血相关知识评分及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 CQI实施后穿刺技术问题、健康宣教问题、等待问题及安全运送问题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5.0%、95.5%、97.5%、100.0%,较CQI实施前的71.7%、83.3%、91.7%、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QI实施前后抽血相关知识(抽血条件、抽血流程及抽血不良事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QI实施后未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明显提高门诊抽血护理质量及患者抽血相关知识认知度,显著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标准化管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实施标准化管理前的148例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实施标准化管理后的156例MECT病人,比较实施前后病人等待时间、治疗时间、MECT护理记录时间、MECT护理书写合格率、MECT护理质量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标准化管理后,病人等待时间、治疗时间、MECT护理记录时间均少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CT护理书写合格率、MECT护理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标准化管理应用于MECT护理中,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入ICU前访视对于预防ICU综合征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2月外科术后病人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入ICU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给予入ICU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入ICU前访视。利用重症监护室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的结果比较两组病人ICU综合征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收治ICU的外科术后病人实施入ICU前访视能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用FOCUS-PDCA 程序预防控制重症监护室( ICU )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 CAUTI)的效果。方法运用FOCUS-PDCA程序分析导尿管置管以及维护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明确CAUTI发生的具体原因;成立持续质量控制( CQI)小组并对ICU医生、护士进行培训,对操作流程进行改进和监督,比较改进前后CAUTI发生率。结果运用FOCUS-PDCA程序干预前(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ICU 的CAUTI发病率为6.42‰;干预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CAUTI的发病率降至2.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FOCUS-PDCA程序进行质量改进能有效降低ICU患者CAUTI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团队管理对神经专科护理管理质量及效率的影响。[方法]医院神经专科于2014年5月实施团队管理,以2013年4月—2014年4月作为实施前,以2014年5月—2015年5月作为实施后,分析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护理质量。[结果]团队管理后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一级护理、护理沟通、护理技术操作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高于管理前,护理差错率低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管理可提高神经专科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王念坚  王一清  赵宁玲 《全科护理》2020,18(18):2265-226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失禁性皮炎(IA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6月—2019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3个ICU收治的125例失禁病人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营养情况、皮肤情况、失禁情况、大便性状及化验室指标等,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ICU病人IAD患病率为22.4%,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年龄、Braden评分、会阴部皮肤评估(PAT)评分、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 2002)评分、血清清蛋白水平、有无糖尿病史、失禁类型、大便性状对IAD的发生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便性状、Braden评分和PAT评分是I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建议对ICU的IAD高危群体,即存在水样便、Braden评分低和PAT评分高的病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维持病人皮肤的完整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项目管理方法降低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方法选择2015年1-6月在ICU住院发生腹泻的患者60例为项目实施前;2015年7-12月在ICU住院的腹泻患者67例为项目实施后,比较实施项目管理前后IAD的发生率及严重度情况。结果实施项目管理后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IAD的严重度也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可有效降低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改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加强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大便失禁患者实施基于预防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IAD)的护理干预方案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 0 1 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I CU收治的大便失禁患者1 0 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预防IAD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两组护理期间IAD发生率、发生时间、评分情况、护理时间,护理干预期间肛周皮肤浸渍损害程度、压疮分期,护理干预后大便管理效果及损伤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IAD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25.00%,P0.05);观察组IAD发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AD严重程度(IAD and its severity,IADS)量表评分情况、护理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肛周皮肤浸渍损害程度、压疮分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大便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愈合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7.89%,P0.05)。结论:ICU大便失禁患者实施基于预防IAD的护理干预方案,能在缩短护理时间的同时减少IAD发生率,延长IAD发生时间,同时减少肛周皮肤浸渍损害程度及压疮分期,提高大便管理效果及皮肤愈合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减少血液透析中失血的应用。[方法]对血液透析治疗中造成失血的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和讨论,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评价CQI的效果。[结果]通过CQI,一些失血量大、对病人生命造成威胁的失血原因发生率降为0,其他失血发生率由CQI前的24.57%下降到CQI后的8.84%。[结论]将CQI运用于血液透析治疗质量管理中,减少了病人失血的发生和失血量,保证了病人的安全,提高了血液透析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降低ICU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6年3月-8月收住ICU病房的84例IAD高危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情况,分析IAD发生的原因,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落实检查和处理,比较PDCA管理实施前后IAD高危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 结果 PDCA管理实施后IAD高危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PDCA管理法降低了IAD高危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提升了ICU护理人员IAD相关护理知识与操作技能,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桂芝  李寒  张庆来 《护理研究》2011,25(20):1814-1815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方法降低血液灌流时凝血发生的效果。[方法]分析2008年5月—2009年2月在CQI前7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液灌流时凝血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制定改进目标,实施干预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与CQI后87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液灌流时凝血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CQI后87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共进行血液灌流697例次,Ⅱ级凝血3例次(0.43%),未发生一例Ⅲ级凝血。[结论]CQI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常规行血液灌流治疗中凝血的发生率和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冬英  李欣  高丹  方岚  魏际穷  杨金花 《全科护理》2016,(35):3736-3738
[目的]探讨多学科参与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病人皮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科室成立皮肤质量管理小组,调查科室皮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培训,制定科室皮肤管理规范,正确识别高危病人,连续动态进行皮肤评估,对高危病人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采用多学科参与皮肤管理模式,评价皮肤管理的效果,并将其与2013年皮肤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多学科参与皮肤管理模式后,病人皮肤问题发生率较前一年下降3.2%(P0.05),其中压疮发生率下降0.6%,皮肤湿疹发生率下降1.2%;护士对皮肤护理相关知识掌握达标率由多学科参与皮肤管理模式实施前30.8%提高到实施后75.9%,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参与皮肤管理模式能够提高ICU病人皮肤管理效果,提高ICU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维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行规律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病人49例,以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为指导,应用CQI的PDCA四步法,对病人动静脉内瘘进行质量管理,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二次穿刺、渗血、血肿、血流量不足发生率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通过CQI,二次穿刺、渗血、血肿、血流量不足率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CQI有助于降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病人动静脉内瘘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对性皮肤护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皮肤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IAD发生情况及IAD发生时间。结果观察组的IAD总发生率(15.00%)低于对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IAD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性皮肤护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IAD的总发生率,延迟IAD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