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优选生津润燥合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选取煎煮时间、加水量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以芍药苷转移率和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考察常压浓缩和减压浓缩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1 h;常压和减压浓缩对合剂中芍药苷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用于生津润燥合剂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优选益肾泄浊合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和加水量为考察因素,以马钱苷、莫诺苷转移率和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多指标权重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备工艺;考察常压浓缩和减压浓缩对莫诺苷和马钱苷含量的影响。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加12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常压和减压浓缩对合剂中马钱苷和莫诺苷含量无显著性影响。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益肾泄浊合剂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咽舒颗粒中药材的水煎煮提取工艺。方法以肉桂酸、鸢尾黄素和干膏得率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以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倍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_9(3~4)正交试验优化咽舒颗粒中药材的水提工艺。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 h。结论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正交试验法优化的咽舒颗粒中药材的水提工艺稳定、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选桑枝通络丸的提取及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橙皮苷含量及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因素进行考察,优化水煎煮提取工艺;以成型性、溶散时限、吸湿性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对稠膏相对密度进行考察,优选最佳成型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最佳成型工艺为稠膏相对密度1.21~1.23(60℃)。结论 优选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紫芩止咳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紫芩止咳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12h,提取6h;水提取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挥发油提取以挥发油量为指标;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黄芩苷含量为结果紫芩止咳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挥发油提取加8倍量水,浸泡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适合现代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解表清热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对挥发油的包合因素、水煎煮提取物中浸膏得率和葛根素含量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葛根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优选的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水蒸气蒸馏4 h;挥发油得率最高为0.7%。优选的挥发油包合工艺为温度40℃,挥发油-β-环糊精(1∶8),搅拌3 h包合。优选的水煎煮工艺为加水10倍量,煎煮2次,第1次1.5 h,第2次1.0 h。结论优化工艺设计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感冒清热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的最佳工艺,以葛根素转移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挥发油提取条件为:加10倍量水提取6h;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为:油与β-CD比例为1∶6,恒温40℃搅拌包合1h;煎煮最佳工艺为:加8倍水,煎煮2次,每次1.5h。结论感冒清热颗粒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正交设计法优选小儿柴胡栓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荔  陈勇敢 《中国药业》2003,12(12):48-49
目的:优选小儿柴胡栓的提取工艺。方法:正交设计法。结果:柴胡的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水浸泡20h,水蒸气蒸馏4h,收集挥发油,密闭保存。再将蒸馏后的药液取出,残渣加水煎煮1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抗骨增生片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干浸膏得率和提取物中淫羊藿苷含量作为考核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抗骨增生片的水煎煮提取工艺。通过选择黏合剂、润滑剂等确定抗骨增生片的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取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3 h,第2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2 h。最佳成型工艺为取干膏粉碎成细粉,加微粉硅胶,混匀,用75%乙醇制软材,18目筛制粒,60℃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薄膜衣。结论优化出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方法合理、可行,生产的产品质量合格、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桑菊感冒合剂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挥发油量的多少为指标考察挥发油最佳提取时间;采用正交设计法安排试验,以浸膏得率和连翘的有效成分连翘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考察影响水煮的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3因素。结果最佳挥发油提取条件为:蒸馏提取挥发油,且蒸馏时间确定为3 h。最佳水煮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煎煮3次,第1次加水10倍量,煎煮1.5 h,第2、3次分别加水8倍量,煎煮1 h。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骨刺熏蒸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正交设计优化处方有效成分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煎煮部分,制定多种方案,通过HPLC测定阿魏酸含量从而选取最佳工艺。结果优选提取挥发油的工艺:加6倍量水,浸泡1 h,蒸馏6 h;煎煮工艺:提取挥发油后过滤出药渣与药液,将不含挥发油的中药(桑枝)与药渣合并进行煎煮,煎煮1次,1 h。药液与提取挥发油后过滤液合并。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痒宁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筛选法和正交设计法,进行提取工艺优选研究。结果挥发油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药材加8倍水,浸泡0.5h,蒸馏6h;水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A3B3C2,即煎煮2次,加12倍水,每次煎煮2h,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正交实验优选补虚颗粒水提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军  陈富超  李鹏  陈琴华  钱航 《医药导报》2010,29(2):231-233
目的优选补虚颗粒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浸出物得率、阿魏酸含量为评定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进行数据处理,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补虚颗粒的优化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 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陈晓频 《海峡药学》2006,18(3):34-35
为优选感通灵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浸膏得率和葛根素的含量作用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感通灵颗粒水煎煮最佳提取工艺,并结合实际的工业生产条件,最终选定其提取工艺为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2倍量的水,浸泡1h后,煎煮2h,滤过,取药渣再加10倍量的水,煎煮1h,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到所需的浓度,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有利于控制感通灵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复方仙蓉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文杰  张伟  许麦成 《中南药学》2010,8(9):648-651
目的建立复方仙蓉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分别对鹿角片粉碎工艺,莪术、香附、郁金挥发油提取工艺路线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考察煮提时间、煮提次数和加水量等因素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鹿角片经微波炉低档烘6 min后粉碎成极细粉入药;挥发油提取以8倍水量,蒸馏6 h为最佳;最佳水提取工艺为煎煮2次,加水10倍量,时间为100 min,浓缩至相对密度1.06(50~60℃),加入95%乙醇使药液含醇量为60%,放置12 h,离心,浓缩,真空干燥,加入鹿角粉、挥发油细粉硅胶粉末,制粒。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工业大生产的需要。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平心合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煎煮法对药材进行提取,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以5-羟甲基糠醛、丹参素钠、绿原酸、甘草苷、肉桂酸、丹酚酸B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平心合剂的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平心合剂的最佳水提取工艺为:无需提前浸泡,加10倍量水,水浴回流提取3次,每次0.5 h.结论:...  相似文献   

17.
复感康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复感康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先将方中的白术、陈皮提取挥发油,药渣再同其他药材共水煎煮提取,分别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考察。结果 最佳挥发油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2倍量水,浸泡1h,提取8h;最佳水提工艺为药材加水提取3次,第1次加10倍量水,第2,3次各加8倍量水,每次均提取1h。结论 该工艺为复感康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经验证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芍黄通便合剂水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提取率作为主要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选择最佳水提取工艺。结果芍黄通便合剂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结论该工艺是在模拟生产条件下优选出的,其有效成分提取率高,重现性好,稳定可行,可为芍黄通便合剂大生产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痹痛消巴布膏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优选痹痛消巴布膏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法优化挥发油提取工艺;分别以丹酚酸B、阿魏酸,干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法优化药材水提取与醇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挥发油提取工艺为药材剪碎成颗粒加10倍量水提取3 h;最佳水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15倍,每次提取时间为3 h;最佳醇提取工艺为乙醇回流法,提取3次,每次65%乙醇倍数为20倍,每次提取时间为2.5 h。结论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的痹痛消巴布膏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0.
思的明胶囊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春  黄仁彬  杨铮  唐海桦  蒋伟哲 《中国药房》2008,19(33):2573-2575
目的:优选思的明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选用L9(34)正交试验,分别对煎煮和醇沉2个工艺步骤进行优选,以干膏率为煎煮工艺指标,梓醇总提取量为醇沉工艺综合评分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梓醇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h,水提液过滤、合并、浓缩至1.0g(生药).mL-1,再用乙醇沉淀,醇沉浓度为75%,沉淀24h,过滤取上清液,微波真空浓缩干燥得干膏。结论:本方法稳定、合理,可作为思的明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