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56岁,低热、腹胀、恶心、呕吐一月。加重2天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2.
例1男,23岁,因右下腹疼痛6 h于2002年8月12日入院.查体:T 36.7℃,P 76次/min,Bp100/70 mm Hg(1 mm Hg=0.133 kPa).腹部平坦,腹软,右下腹部偏下局部压痛,略有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3.
有一名14岁的女孩,间歇性腹痛1年。每次疼痛持续4~5天方能缓解。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曾按“肠痉挛”“蛔虫症”等病治疗无效。近两周来伴有排尿困难,每次须反复按摩小腹部才能便出。在按摩她的腹部时家长发现下腹部有一肿块。小便化验未见异常。曾在当地就诊,经B超检查诊为盆腔肿物,需要住院手术治疗。家长怕诊断有误便带孩子来京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内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小儿腹腔内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腹痛5例,腹腔内包块3例,腹胀3例,其他手术术中发现1例。手术切除8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1/8)。结论小儿腹腔内囊状淋巴管瘤常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B超、CT和MR I检查对该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2岁,农民,病案号46248,因右侧中腹部包块3年余,下腹部反复疼痛一个月于94年5月12日入院。既往于12年前因“下腹部肿物”在当地某医院手术治疗,肿物病检诊断为“良性畸胎瘤”。术后短期曾一度出现低热和下腹部隐痛,内服抗菌药物后症状消失,以后未出现腹痛和发热现象。此次入院3年前发现腹部切口右侧有一约成人拳头大之包块,不痛,无盗汗及恶心呕吐现象,二便外观正常。肿块生长慢,曾在县、市多家医院就诊,经B超、CT等检查诊断“畸胎瘤术后复发”,动员其手术,因家庭经济困难,同时考虑到肿块为良性肿瘤,故未接受手术治疗。近一个月来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体某些非肿瘤性疾病的病灶有肿块或突起,所以医学上就给它个“××瘤”的名字,从而使一些患者忧心忡忡.其实这类病灶貌似肿瘤并非肿瘤: 血管瘤:它是最常见的良性疾病,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以皮肤和皮下最多,但它并不具备肿瘤的组织学特性,只是血管发育畸形,可通过激光、注射硬化剂等方法治愈.  相似文献   

7.
由于人体某些非肿瘤性疾病的病灶有肿块或突起,所以医学上就给它个"××瘤"的名字,从而使一些患者忧心忡忡。其实这类病灶貌似肿瘤并非肿瘤:血管瘤:它是最常见的良性疾病,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以皮肤和皮下最多,但它并不具备  相似文献   

8.
腹腔内化学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数十年来,肿瘤药物治疗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但肿瘤化疗目前尚有选择性差、全身毒性反应重。易于产主耐药性和缓解期短的缺点.因此临床使用治疗腹腔恶性肿瘤疗效受到一定的限制.70年代初即有作者探索经腹腔内化疗的途径.当时治疗的主要目的为控制腹水.此后Chabner等发现腹膜对抗癌药物有弥散屏障(dif-fusion barrier)的作用,提示抗癌药物有可能在腹腔内高浓度集聚,从而增加药物的杀细胞效应,提高疗效.最近这一领域的研究已从基础转向临床,结果表明腹腔化疗特别是顺铂“双途径”化疗安全、有效、是一种有希望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瘤(GIST)由梭形细胞或(和)上皮样细胞组成,可以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无特异性临床症状。GIST的发病机制是Kit或PDGFRA基因的突变导致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激活。评估GIST根治性切除的风险因素包括核分裂像、肿瘤的大小和部位。CT检查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部位及大小,超声内镜可以判断GIST生长的层面及GIST的大小和形状,对于内镜下切除GIST术前评估具有很大帮助。手术治疗包括内镜下切除、外科手术、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新辅助治疗有利于切缘阴性(RO)切除,可以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手术切除GIST后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增加患者生存期及降低转移率,对于GIST进展期患者,在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可以重新再进行手术前评估。PET-CT/CT/MRI检查有助于评估早期转移病灶及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巨大进展,但对GIST发病率、突变类型及基因突变对预后的影响等方面研究尚不完善.了解GIST的流行病学特征,对正确制定GIST控制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复杂,以往多被误诊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随着分子病理学、免疫组化和超微技术的应用,对其认识逐渐加深,现对我院2004-2009年收治的8例GIST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患者女,46岁。因"下腹痛1+年,加重2+月"收入院诊治。查体:神志清楚,精神疲倦,慢性病容,轻度贫血貌。腹平,右侧腹部可见一约25cm斜行手术切口瘢痕,腹部触诊柔软,未扪及包块,右下腹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min。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3.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连续有两位患者拿着他们的胃镜、手术后病理报告来咨询,他们都被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弄不清这是怎么回事,因此背上了包袱。笔者向他们做了详细介绍。下面是我们谈话的记录:问:胃肠道间质瘤是怎么回事?李:胃肠道间质瘤指来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老祖宗——干细胞的肿瘤。这种干细胞可以逐渐定向分化为胃肠道的纤维、血管、部分神经等成分,干细胞处于未分化阶段发生的肿瘤,称为胃肠道间质瘤  相似文献   

14.
周冰 《职业与健康》2008,24(17):1836-183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源于消化道的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研究发现它与真正的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存在许多差异,与胃肠道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Ial,ICC)在电子显微镜(电镜)研究、免疫组化方面存在许多相类似之处,而不少学者提出应将GIST视为一种有着独特生物学特性的问叶组织肿瘤。笔者回顾近年来的研究文献,对GIST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由Mazur于1983年提出的,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目前认为GIST是原发于胃肠壁cajal细胞或与cajal细胞同源的间叶于细胞的肿瘤,免疫组化多数过度表达CD117和(或)CD34.恶性间质瘤发病多见于35岁以上成年人,但低龄者亦可发病.男女发病机会几乎均等.好发部位依次为胃、小肠、结肠、直肠、其他部位.直肠间质瘤占同期全部间质瘤的5%~10%[1],但仅占直肠恶性肿瘤的0.1%,百万人口年发病率为0.45%[2].直肠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较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近90%的直肠间质瘤距肛缘7 cm以内[3].该病术前明确诊断困难,常需病理学检查特别是免疫组化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由Mazur于1983年提出的,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目前认为GIST是原发于胃肠壁cajal细胞或与cajal细胞同源的间叶干细胞的肿瘤,免疫组化多数过度表达CD117和(或)CD34。恶性间质瘤发病多见于35岁以上成年人,但低龄者亦可发病。男女发病机会几乎均等。好发部位依次为胃、小肠、结肠、直肠、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是人体中管径最大的主干动脉,在各种病理因素作用下,该动脉很容易发生瘤性扩张,从而形成主动脉瘤。主动脉又是人体中最长的主干动脉,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主动脉瘤可以发生在其中任何一段,也可以扩展累及整个主动脉系统,但腹主动脉是发病机率最高的一段,这就是为什么腹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外科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例直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3例均行手术治疗,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直肠间质瘤.行肿瘤完整切除10例,不完整切除2例,探查1例,2例于术后12~28个月局部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随访1~5年,行肿瘤完整切除无死亡.结论?直肠间质瘤在临床上较少见,临床表现一般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病理及免疫组化可确诊,临床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术中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可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患者女,76岁,农民。因乏力伴多次晕厥15d来诊。病人自15d前无诱因感乏力及头晕,伴多次晕厥,有进行性加重趋势,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及血便,体重未减轻。既往无重大病史。查体:一般情况差,神志清,精神不振,皮肤粘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