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目的:研究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在维吾尔族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新疆喀什地区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方法:选取2012-04/2013-03期间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术的维吾尔族患者228例280眼,随机分为多焦点组(106例146眼)和单焦点组(122例134眼)。术后随访3lo,测量患者的眼压、裸眼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以及最佳矫正近视力,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脱镜率、视觉质量以及对人工晶状体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多焦点组裸眼近视力明显优于单焦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焦点组在暗光条件下空间频率3c/d的对比敏感度低于单焦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焦点组脱镜率明显高于单焦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IOL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可为患者提供较好的全程视力,尤其在近视力方面表现良好,患者具有较高的脱镜率,术后不良症状较少,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非球面散光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视力和对比敏感度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2014-05/2015-05期间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合并有角膜规则散光的白内障患者58例72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植入散光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29例36眼;对照组植入散光型单焦点人工晶状体29例36眼。术后随访1、6mo,观察术后患者的裸眼远视力(UCDVA)、裸眼近视力(UCN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最佳矫正近视力(BCNVA)、残余散光、暗光下对比敏感度。
  结果:两组术后1、6mo UCDVA、BCNVA、BCDVA 以及残余散光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mo 的 UCNVA 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mo 两组对比敏感度在高空间频率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非球面散光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角膜规则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疗效确切,与散光型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均可改善患眼视力,且采用非球面散光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后可获得更好的裸眼近视力和对比敏感度。  相似文献   

3.
蔡德栋  余汉霞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0):1862-1864
目的:研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非球面散光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IOL)植入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4-02/2015-03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6例86眼,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43例患者采用白内障摘除联合非球面散光矫正型单焦点IOL植入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采用白内障摘除联合非球面散光矫正型多焦点IOL植入术治疗作为观察组。术后随访患者1a,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散光情况以及不同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情况。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UCNVA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散光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对比敏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在18、24 c/d空间频率上对比敏感度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散光矫正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对角膜散光的患者术后有较好效果,裸眼近视力效果更佳,其余视力较稳定,视觉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渐进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2例分为两组,32例32眼植入渐进衍射型MIOL,40例40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 monofocal intraocular lens, MoIOL)。术后3mo进行裸眼远视力、中间视力、近视力及矫正远、近、中视力及对比敏感度检查,并进行视功能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
  结果:术后3mo,多焦点组裸眼近视力高于单焦点组( P<0.05),中间距离视力(40,60,80cm)均高于单焦点组(P<0.05),两组裸眼远视力、矫正远视力、矫正近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mo两组对比敏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多焦点组脱镜率高于单焦点组(P<0.05),视近满意度多焦点组好于单焦点组(P<0.05),术后不良视觉症状及视远满意度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渐进衍射型MIOL能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和视觉质量,有效降低术后脱镜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视力、调节幅度、对比敏感度及主观视觉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0-03/2012-12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48例72眼,其中23例35眼植入Tetraflex可调节IOL(Tetraflex组),25例37眼植入AcrySof SA60AT单焦点IOL(SA60AT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术后1,3,6mo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拟调节力、脱镜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采用主观移近法测量调节力。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traflex组患者的裸眼近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与单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etraflex组拟调节力均高于SA60AT组(P<0.05),于术后6mo Tetraflex组拟调节力有所下降,与1,3m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脱镜率及和主观视功能满意度,Tetraflex可调节IOL组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节IOL可提供较好的远近视力,增加拟调节力,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对老视镜的依赖,改善主观视功能。但其拟调节力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非球面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比较,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远近视力、剩余散光、视远脱镜率、视近脱镜率、视觉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情况.方法:选取2014-02/2016-06在我院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46例48眼,实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植入AcrySof IQ ReSTOR Toric人工晶状体23例24眼作为试验组;AcrySof IQ 人工晶状体23例24眼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6mo,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UC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裸眼近视力(UCNVA)、最佳矫正近视力(BCNVA)、剩余散光和术后患者视远脱镜率、视近脱镜率、患者对手术疗效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3、6mo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近视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裸眼远视力、裸眼近视力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wk,1、3、6mo的剩余散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时两组患者对疗效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视近视远脱镜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具有良好的近附加和散光矫正,可为患者提高良好的裸眼远视力和裸眼近视力,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脱镜率和对疗效的满意度,是白内障术后患者尤其是散光伴有明显视近阅读需求患者的福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并分析非球面可调节IOL与普通非球面IOL植入术后早中期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双眼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IOL植入术45例(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植入非球面可调节IOL,20例(30只眼);B组植入普通非球面IOL,25例(30只眼),观察两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伪调节力及6个月时的对比敏感度。结果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近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眼近视力两组比较各时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伪调节力1个月时A组为(1.33±0.26)D,B组为(0.75±0.25)D;6个月时A组为(1.53±0.21)D,B组为(0.5±0.25)D;各期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时视远对比敏感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视近时在6c.d-1和12c.d-1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可调节IOL可以使白内障患者术后早期获得良好的裸眼远、近视力,提高患者视远、视近时的对比敏感度,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别植入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Rezoom MIOL)和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Tecnis ZM900 MIOL),观察植入术后的视力、对比敏感度、焦点深度及问卷调查,比较植入Rezoom MIOL和植入Tecnis ZM900 MIOL术后视觉质量。方法将52例(58只眼)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按照患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不同分为两组:Rezoom组25例(28只眼)植入Rezoom MIOL,Tecnis组27例(30只眼)植入Tecnis ZM900 MI-OL,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两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中间视力;并检查暗光条件下对比敏感度、焦点深度测量及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力比较,Tecnis组优于Rezoo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3 cm中距离视力比较,Rezoom组优于Tecn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暗光(3 cd/m2)背景光线;1.5、3、6、12、18 c/d五种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比较,Tecnis组优于Rezoo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Rezoom组的焦点深度为4.56 D,Tecnis组焦点深度为5.10 D;Tecnis组与ReZoo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zoom MIOL能提供较好的远、中距离视力;Tecnis ZM900 MIOL能提供较好的远、近视力。个性化的选择人工晶状体才能更好地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multiple 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同轴微切口植入的视觉效果。方法:回顾性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02/2014-08在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植入AcrySof ReSTOR人工晶状体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8例60眼为观察组,进行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AcrySof ReSTOR人工晶状体植入。选择同期一般资料匹配的同轴微切口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36例50眼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日常用眼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人工晶状体均成功植入。观察组术后3 mo裸眼远视力为0.75±0.25,裸眼近视力为0.70±0.18,日常用眼满意度为96%。对照组术后3 mo裸眼远视力为0.79±0.36,裸眼近视力为0.31±0.11,日常用眼满意度为75%。两组患者术后3 mo裸眼远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mo裸眼近视力、日常用眼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3 mo裸眼近视力、日常用眼满意度优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两组患者术后3 mo裸眼远视力结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型Acrysoft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6例4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多焦组19例(23只眼)单焦组17例(23只眼)均行标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按分组分别植入ReStOrSA60D3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和NaturalSN60AT单焦点人工晶状体,观察并记录术后不同时期术眼的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拟调节力、对比敏感度及视觉质量等结果.结果 各期两组患者间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近视力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焦组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和拟调节力显著优于单焦组(P<0.05),多焦组近、中距离的视觉质量满意度也较单焦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Acrysoft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为白内障术后患者提供良好的远,中,近视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Acrysof ResToR及Acrysof Natural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化临床试验,选择年龄性白内障患者,ReSTOR组30例36眼,植入ReSTOR SA60D3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Natural组28例30眼,植入NaturalSN60AT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观察术后未矫正远视力(UCDVA)、未矫正近视力(UCN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最佳矫正近视力(BCNVA)、远矫正下的近视力(DCNVA)。中间距离视力(40,60,80cm)和视觉症状。结果:两组患者UCDVA,BCDVA和BCNVA无显著差异,术后ReSTOR组UCNVA,DCNVA及中间距离视力明显优于Natural组(P<0.05)。ReSTOR组术后4wk UCNVA,UCDVA明显优于1wk。术后12wk,ReSTOR组术后UCNVA优于中间距离视力(4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中间距离视力之间(40与60cm;60与80cm)无统计学差异。ReSTOR组患者术后受眩光和光晕影响较Natural组明显(P<0.05),但均可忍受。ReSTOR组戴镜率低于Natur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衍射型MIOL ReSTOR能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有效减低患者对老视镜的依赖,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2.
赵婷  王平 《国际眼科杂志》2009,9(11):2231-2232
目的:观察评价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IOL)矫正角膜散光的效果及在囊袋内的稳定性。方法:收集白内障并伴有角膜规则散光的患者,通过生物测量及软件计算人工晶状体型号及放置轴向,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植入AcrySof Toric IOL,并放置IOL于目标位置。术后随访1~3mo。观察裸眼远视力(UCDVA)、矫正远视力(BCDVA),裸眼近视力(UCNVA)及矫正近视力(BCNVA)、角膜散光、IOL旋转度,并进行分析。结果:病例1术后3mo双眼UCDVA0.3,BCDVA0.6,UC-NVA及BCNVA均为0.66。角膜散光右眼1.25D,左眼1.75D。病例2术后1mo双眼UCDVA,BCDVA,UCNVA,BCNVA均>0.6。角膜散光右眼0.75D,左眼1.00D。IOL旋转均<2°。结论:AcrySof Toric IOL能有效地矫正角膜散光,具有良好的囊袋内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刘云芳  杨卫华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0):1811-1813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比较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前后的视觉质量。

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术前和术后3mo的临床效果,包括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全眼残余散光,人工晶状体转动度数,视远脱镜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Toric人工晶状体均成功植入。术前UCVA 0.15±0.06,术后UCVA上升至0.65±0.15(P<0.01); 术前BCVA 0.37±0.13,术后BCVA上升至0.85±0.19(P<0.01); 全眼散光由术前2.14±0.69D降低至0.73±0.36D(P<0.01),97%的患者人工晶状体转位<5°,平均旋转2.6°±1.3°,术后3mo视远脱镜率达95%。

结论:Toric人工晶状体能够有效矫正白内障合并的角膜散光,晶状体在囊袋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提高了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ReSTOR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视力、受眩光、光晕干扰程度及老视镜脱镜率,评价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的视觉质量。方法:将60例(68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ReSTOR SA60D3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多焦组)和Natural SN60AT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焦组),观察术后裸眼及最佳矫正远、近视力,受眩光、光晕干扰程度及阅读时戴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近视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焦组术后裸眼近视力和最佳视远矫正时近视力明显优于单焦组(P<0.05),且近距离阅读时不需戴老视镜的患者多焦组22例(73.3%),而单焦组仅4例(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焦组患者术后受眩光、光晕干扰较单焦组明显(P<0.05)。结论:ReSTOR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提供良好的远、近视力,有效降低患者对老视镜的依赖,提高了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Acrysof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及Acrysof Natural 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功能状态,评价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1例38只眼,按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两组:MIOL组12例15只眼,MoIOL组19例23只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术眼视力,焦点深度范围,对比敏感度及术后3月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术后3月,MIOL组和MoIOL组的裸眼远视力分别为0.87±0.11、0.85±0.11,差异无显著性;裸眼近视力分别为0.70±0.14、0.31±0.07,差异有显著性(P<0.001). MIOL组和MoIOL组的最佳矫正远视力分别为0.91±0.10、0.88.± 0.12,最佳矫正近视力分别为0.71±0.24、0.63±0.1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AcrySofReSTOR IOL可提供良好的裸眼远、近视力,降低近用眼镜依赖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植入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与AcrySof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确诊为老年性白内障并伴有规则角膜散光的患者56例63眼,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别植入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实验组)27例30眼;AcrySofNatural球面人工晶状体(对照组)29例33眼。均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时间6mo。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术前术后角膜散光变化情况、术后散光、AcrySofToric人工晶状体轴位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wk,6mo裸眼视力,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wk,6mo散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6mo的角膜散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AcrySof Toric IOL的轴位移动度,术后1d;1wk;1,6moIOL平均轴位移动度分别为:(4.22±1·69)°,(4.64±1.97)°,(4.87±1.91)°,(5.39±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59,P>0.05)。术后6mo96.67%的患眼轴位移动度<10°。结论:与普通球面人工晶状体比较,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能安全、有效、稳定矫正白内障患者的角膜散光,具有良好的轴位移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客观与主观检测结合评价非球面设计的多焦点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132例(207只眼)白内障患者分别植入非球面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ReSTOR IOL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IOL。记录患者手术后的裸眼远、近视力,矫正远、近视力。术后3个月检测患者明视、暗视和暗视眩光状态的对比敏感度。采用VF-14(Visual function-14)视功能和生存质量调查问卷评价患者主观的视觉质量。结果术后两组裸眼远视力(t=0.61,P〉0.05)最佳矫正近视力(t=1.87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矫正近视力多焦点组优于单焦点组(t=11.38,P〈0.001),单焦点组在明光、暗光、暗光眩光条件下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均高于多焦点组,明光条件下3cpd和6cpd空间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暗光眩光条件下中高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患者存在严重的视觉干扰现象。两组术后视远时脱镜率均大于98%,视近时脱镜率多焦点组为78.9%,单焦点组为10.9%。结论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除了对比敏感度下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术后视功能和生活质量,患者能获得较高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高度角膜散光患者植入高度数环曲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术后的视力和屈光结果。 方法:对21例24眼高度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行回顾性系列研究,术前角膜散光≥2.5D,植入AcrySof Toric IOL(T6,T7,T8或者T9)。研究数据包括术前和术后3mo的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ies,UC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est-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ies,BCDVA)、术前角膜散光、术后残留散光和散光轴向的偏离情况。 结果:术后3mo的UCDVA中75%(18/24)患眼视力>05,显著高于术前BCDVA,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2,P<0.05)。术前角膜散光是3.45±0.63D。术后3mo残留的散光是0.72±0.23D。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128,P<0.01)。术后67%(16/24)的眼残留散光<0.75D,83%(20/24)的眼<1.00D。术前预计矫正散光312±0.54D,术后实际矫正散光3.05±0.66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9,P>0.05)。人工晶状体术后3mo和1wk之间的旋转度数是3.2°±2.1°。 结论:植入高度数Toric IOL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和可预测的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角膜散光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