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例资料患者,男,37岁,体质量65 kg,ASA分级I级,入院诊断为“左后交通动脉瘤”,拟于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左后交通部动脉瘤夹闭术”。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麻醉手术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术前体温正常,体格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术日给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3 mg、芬太尼0.2 mg、丙泊酚80 mg、维库溴铵6 mg麻醉诱导后,插管顺利,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机控呼吸,静-吸(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七氟醚)复合维持麻  相似文献   

2.
经翼点锁孔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18例前循环动脉瘤采用经翼点锁孔入路进行夹闭术,其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9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6例。患者Hunt-Hess临床分级均在Ⅲ级以内。结果 均获得成功夹闭,术后无面神经损伤表现,平均手术时间缩短1~2h。1例左后交通动脉瘤术中破裂,术后出现一过性感觉和运动性失语。结论 经过慎重的选择病例以及术前周密的手术设计,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高福利  钱建清 《海南医学》2013,24(23):3575-3576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不涉及腹主动脉的内脏性动脉瘤,临床上非常少见,本文主要对近期收治的1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进行报道:1病例简介患者男,45岁,2012年7月11日因"间断右中腹痛半月"入院。同年6月27日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右中腹(脐周偏上)腹痛不适,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腹泻,  相似文献   

4.
经翼点锁孔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18例彰循环动脉瘤采用经翼点锁孔入路进行夹闭术,其中后交通动脉脉瘤9例,大脑中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6例。患者Hunt-Hess临床分级均在Ⅲ级以内。结果 均获得成功夹闭,术后无面神经损伤表现,平均手术时间缩短1~2h。1例左后交通动脉瘤术中破裂,术后出现一过性感觉和运动性失语。结论 经过慎重的选择病例以及术前周密的手术设计,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邵奎志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94+96+161-94,96,F0003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增强CT检查,应用计算机自带后处理软件进行脑血管三维成像(3D—CTA)。结果CTA诊断颅内动脉瘤13例,其中前交通动脉瘤3例,右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例,右后交通动脉瘤2例,左后交通动脉瘤4例,大脑后动脉瘤1例。CTA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起源以及与周围脑血管的解剖关系。结论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是一种十分快捷、安全、简便的检查方法,对引起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使颅内动脉瘤获得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1,2]。我们于1998年8~11月对2例颅内动脉瘤施行了机械性可脱微弹簧圈(MDS)栓塞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例1,女性,35岁。因头痛、头晕和视力下降,经头颅MRI检查疑颅内动脉瘤收入院。既往无蛛网膜出血史。入院神经系统检查(-)。头颅MRI扫描显示左鞍旁类圆形影,有明显增强效应。入院后第2天行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左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囊状动脉瘤。动脉瘤直径为15mm,瘤蒂窄小,瘤体指向左后外方(图1)。图1 左颈内动脉造影(正斜位…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46岁,香港人,于2012年10月27日因“突发晕厥半小时”收住我院心内科。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有“心律失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病史20余年,无任何不适,未予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8.
791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大型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支架配合弹簧圈治疗宽颈大型动脉瘤的经验。方法采用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使用使用微导管穿越支架(stent-jacket)"技术,"支架稳定微导管(stent-jailing)"技术,"Y型支架(Y-configuration)"技术,"冰淇淋(Wafflecone)"技术,对吻支架(Kissingstent)技术等,治疗27例颅内大型、巨大型宽颈动脉瘤。结果 16例致密填塞,11例大部分栓塞。所有患者术前症状不同程度地改善。3~9个月后复查,4例出现弹簧圈压缩、动脉瘤再通,进行第二次栓塞治疗。其余动脉瘤稳定。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可以提高致密栓塞率,降低动脉瘤复发的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颅内大型宽颈动脉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70岁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破裂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70岁经CT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按Hunt-Hess分级,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及以上13例。经数字减影造影(DSA)发现动脉瘤48个。依据动脉瘤的不同结构和不同位置,采取单纯弹簧圈栓塞、支架结合栓塞与球囊辅助栓塞;术后予"3H"、"尼莫地平"预防血管痉挛治疗,同时治疗基础疾病。结果成功栓塞44个动脉瘤,栓塞成功率为91.67%。术后评分优良37例,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1例,死亡2例。结论血管内栓塞可以有效治疗〉70岁患者破裂颅内动脉瘤,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膀胱血管瘤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血管瘤临床罕见.我院于1994年至1998年诊治2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女性,50岁.因体检行B型超声显像检查发现膀胱左后壁有一大小约0.8 cm×0.5 cm基底窄的肿物.于1994年3月30日入院.既往无血尿病史.查体无特殊发现.膀胱镜检示:膀胱左后壁距左输尿管口约2 cm处有一1.0 cm×0.8 cm×0.5 cr大小之肿物,表面凹凸不平,血管迂曲,肿物呈紫黑色.1994年4月2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左后壁部分切除术.病理报告:膀胱脉管瘤,大部分为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