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6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每组23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2个月。按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观察组优1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1.3%;对照组优15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87%。结论:解剖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利于骨折复位,可以给骨骼以牢固、稳定的支撑,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炼;锁定钢板内固定更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者,骨折粉碎程度重或有髁间骨质缺损的情况。因此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余志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137+146-137,146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就诊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切开复位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与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切开复位双锁定钢板内固定与Y型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均安全可靠,但双锁定钢板内固定疏术后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强效镇痛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例患者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术前术后应用广谱抗生素抗炎,术后连续应用帕瑞昔布和曲马多3d,后改用阿司匹林镇痛。肘关节功能比较以笔者所在医院应用重建钛板/管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疼痛等级评分采用自体治疗前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平均值为(7.88±1.02)分,术后为(1.28±0.52)分,明显低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强效镇痛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对患肢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术后镇痛具有较好效果,可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康医学》2016,(9)
目的:研究分析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8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应用计算机抽样法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7.04%(47/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7%(3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7.41%(4/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37%(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可有效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并发症率较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Y形钢板内固定与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Y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56%、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效果优于Y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探讨解剖型钢板以及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治疗效果,为今后的骨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在治疗中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比较两组方法对胫骨远端骨折的修复效果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疗效的优良率为97.5%(39/4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2.5%(37/40),同时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患者的过程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效果更加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析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每组30例。按照AO/ASIF分型:C1型38例,C2型18例,C3型4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至18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2月。按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观察组优2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优16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0.0%。术后出现异位骨化3例,尺神经牵拉损伤2例。结论:解剖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利于骨折复位,可以给骨骼以牢固、稳定的支撑;锁定钢板内固定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改善血运和骨膜的生长与恢复。因此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将获嘉县中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9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较对照组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优良率为84.91%(45/53),观察组优良率为98.11%(52/53),观察组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98%(9/53),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7%(2/53),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解剖钢板内固定,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减轻机体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双侧解剖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侧解剖板固定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0年5月我院闭合性肱骨远端C型(AO Müller分型)骨折患者100例,其中,C1型28例,C2型46例,C3型26例,均采用双侧解剖板内固定,术后按Aitken和Rorabeek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100例患者随访8~18个月,平均11个月,优45例,良44例,可9例,差2例,优良率为89%,所有患者均无尺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双侧解剖板固定肱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可靠,避免了尺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治疗移位性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骨折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6例,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0例,三部分骨折18例,四部分骨折8例.应用Constant score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3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螺钉松动、钢板断裂、肱骨头坏死.1例出现肩峰下撞击;1例出现锁钉螺钉穿过关节面.按照Constant score标准:优9例,良21例,中6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固定牢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tryker锁定钢板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0月到2011年9月收治的19例c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了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24,--58岁。按AO分类:C-型关节内骨折10例,c2型6例,C,型3例。结果18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参照Karlstrom制定的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1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达88.9%。结论Stryker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愈合率高的特点。且螺钉方向具有可调性,避免钢板位置放置不当螺钉进入关节腔的可能,是目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取肩关节前侧入路,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9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39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伤口全部一期愈合,钢板无折断,螺钉无松脱,无再移位发生。肩关节功能评估优26例,良8例,可5例,优良率为87.2%。1例发生肱骨头无菌性坏死。结论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牢固,操作简单,允许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08年3月入院使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全部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3个月(6~17个月)。无1例发生感染、骨延迟愈合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8个月(3~7个月)。根据Johner和Wruhs评价标准,优19例,良12例,中6例,优良率83.8%。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可以最大限度保留骨折端血供,固定牢靠,是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 AO 分型 C 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桡骨远端 AO 分型 C 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采用 LCP 内固定治疗27例(内固定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5例(外固定组)。通过术后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掌倾角、尺偏角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内固定组患者术后6个月 Gartland-Werley 评分(4.12±1.41)分显著低于外固定组评分(5.06±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 Gartland-Werley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内固定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100%)高于外固定组优良率(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CP 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 AO 分型 C 型骨折与外固定支架效果相当,但其对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应用锁定加压钢板通过切开复位治疗35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18~62岁,平均38岁。骨折按AO分型:A18例,A2 5例,A35例,B24例,C15例,C23例,C3 5例。结果: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物松脱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按M erchan评分标准评定[1]:优23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4%。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固定稳定,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能够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儿童肱骨干骨折患者资料,其中行锁定钢板内置固定24例,行锁定钢板外置固定21例,术后随访6~8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指标.结果 ... 相似文献
20.
曾显荣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14,(3):8-10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接受治疗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37例,按照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1例,四部分骨折16例.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人工肩关节置换组(19例)和锁定钢板内固定组(18例).采用Neer评分及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评分(ASES)对两组间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4例患者获得随访,按Neer评分标准评定,人工肩关节置换组优7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88.2%,评分平均(84.4±2.6)分;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优7例,良7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82.3%,平均(85.8±3.2)分.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ASES评分,人工肩关节置换组术后6周平均68.53分,术后3月平均69.72分,术后6月平均70.91分;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术后6周平均61.73分,术后3月平均69.35分,术后6月平均71.26分.两组术后6周患肢功能评分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及6月两组患肢功能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可在术后更快恢复肩关节功能,但长期疗效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