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焊作业对工人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进一步了解电焊作业对工人健康损害的机制,为保护电焊作业工人身体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某金属结构厂54名电焊作业工人为接触组,不接触毒物的59名非电焊工人为对照组,采用NOS催化L-Arg法测定血清中NOS活力;血锰含量测定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血中铜、铁、锌、镁、钙含量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结果接触组工人血清中总NOS活力为(27.88±7.49)U/ml,低于对照组(30.48±4.69)U/m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接触组工人血清中诱导型NOS(iNOS)活力为(16.18±6.70)U/ml,亦低于对照组(19.71±4.26)U/ml,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锰接触组为(42.73±21.6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29.97±17.62)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锌接触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2±3.47)mg/L和(12.72±3.89)mg/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接触组和对照组血镁分别为(47.99±9.86)mg/L和(35.82±15.08)mg/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血铜、血铁和血钙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焊作业可能导致工人血锰含量增加,而引起血清NOS活力降低;同时还可使血锌含量下降和血镁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锰对作业工人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方法以某冶炼厂43名锰作业工人为接触组,另以30名非接锰者为对照组,采用NOS催化L-精氨酸法测定血清NOS活力;血锰测定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血铜、铁、锌和工作场所空气中锰浓度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结果锰接触组NOS活力为(28.09±4.81)×103单位/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04±4.53)×103单位/L(P<0.05),且接触组血清NOS活力与血锰值有一定的直线相关关系(r=-0.358,P<0.05);接触组血锰为(1.05±0.87)μmol/L,高于对照组(0.71±0.47)μmol/L(P<0.01);接触组和对照组血锌分别为(83.59±16.85)和(92.91±21.89)μmol/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间血铜和血铁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接触锰可能导致作业工人血锰含量增加,引起血清NOS活力降低;同时还可引起血锌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电焊作业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锰对电焊作业工人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神经行为评价系统(NESC3)中8个行为测试项目对91名电焊作业工人和49名对照组工人进行测试。同时对接触组、对照组作业环境空气中的锰浓度及所有受试者血锰浓度进行采样测定。结果接触组工人的符号译码、视简单反应时、视复杂反应时、目标追踪和情感状态中紧张、疲惫、有力的测试结果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或P<0.01);接触组血锰为(0.78±0.39)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锰[(0.53±0.32)μmol/L],P<0.01;但接触组血锰浓度与工龄、神经行为测试结果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锰可引起工人情感状态、手眼协调能力、心理运动能力的改变,计算机神经行为测试可作为一种检测电焊工人神经系统早期损害的较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佝偻病幼儿的血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明确婴幼儿佝偻病和血微量元素锌、铁、铜、钙、镁、铅水平的关系,以2003~2004年就诊的佝偻病婴幼儿120例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一时期进行常规保健的健康婴幼儿100例为对照组,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两组小儿进行了血锌、铁、铜、钙、镁、铅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佝偻病组血锌(8.32±2.65)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血铁(9.60±2.45)μmol/L,血铅(0.42±0.14)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可见佝偻病婴幼儿钙元素比较无明显差异且多伴有锌、铁缺乏和血铅偏高。  相似文献   

5.
深圳地区健康婴儿发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深圳市婴儿微量元素营养状况,给婴儿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486名足月出生42d的体检健康婴儿胎发进行微量元素测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2d婴儿胎发中铜、铅、锌、铁、锰、钙、镁含量(μg/g)分别为:10.45±3.91、14.40±28.01、155.2±60.1、18.35±6.87、1.356±1.310、715.0±191.4、52.99±20.55,铜/锌比值为0.080±0.053;男婴组与女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胎发中锰、锌、铜、铁、镁、钙含量偏低的婴儿比例分别是39.5%、31.7%、29.6%、24.9%、3.5%、0.4%;有21.6%的受检婴儿发铅含量高。铅高组婴儿发铜、铁、锰含量高,发锌含量低,与非铅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铅高组婴儿缺乏铜、锌、锰、铁、钙的比例及铜/锌比值升高比例与非铅高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深圳地区婴儿钙、镁营养水平较好,发铅含量偏高,而缺乏锰、锌、铜、铁的婴儿比例较高。提示深圳地区孕、产妇应避免生活中的铅暴露,并应加强婴儿铜、锌、铁、锰元素的补充,减低铅对婴儿智力及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小儿反复性肺炎与血微量元素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儿反复性肺炎的发生与血微量元素铅、铜、锌、钙、镁、铁含量的关系。方法:2006年9月~2009年6月北京市密云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反复性肺炎患儿56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在北京市密云妇幼保健院门诊健康体检的小儿6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儿血铅、铜、锌、钙、镁、铁含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56例反复性肺炎患儿血锌含量为(54.92±9.96)μmol/L,血铁含量为(7.29±1.21)μmol/L,对照组血锌含量为(59.94±9.35)μmol/L,血铁含量为(7.83±1.19)μmol/L,观察组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铅、铜、钙、镁含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小儿反复性肺炎的发生与血微量元素锌、铁缺乏有关。应对反复性肺炎患儿常规行血微量元素检测,对血微量元素缺乏者应予相应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7.
杨红  丁怡  陈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2675-2678
目的:观察微量元素在早产儿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外周血中的代谢变化。方法:选择30例有ROP高危因素的早产儿作为观察组,1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未接受氧治疗)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用火焰法检测血清镁、铜、锌的含量;用石墨法检测血清锰、硒的含量。结果:30例观察组的早产儿血清锌、铜、硒的含量与正常18例新生儿相比有显著差异。观察组血清锌的平均含量为(0.75±0.22)mg/L,其中ROP患儿为(0.84±0.21)mg/L,而对照组血清锌的平均含量为(0.55±0.12)mg/L,观察组的含量显著增高(P<0.01);观察组铜、硒的含量分别为(0.41±0.20)mg/L和(134.07±71.57)×10-3mg/L,其中ROP患儿分别为(0.32±0.17)mg/L和(121.74±97.54)×10-3mg/L,而对照组铜和硒的含量分别为(0.65±0.194)mg/L和(202.92±4.71)×10-3mg/L,观察组血清铜、硒含量显著下降(P<0.01)。以上微量元素含量在观察组ROP患儿中降低幅度更大,但与无ROP患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中镁、锰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ROP高危因素的早产儿血清中微量元素铜和硒的含量比正常新生儿显著下降,且患有ROP的早产儿其下降幅度更大。提示早产儿体内微量元素铜、硒含量的不足有可能在ROP的发生中起着一定作用。早产儿在其新生儿期应注意血清微量元素的检查,预防铜硒的缺乏,从而降低ROP的危险因素,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膳食锌缺乏对生长期大鼠血清各种元素的影响。方法:刚断奶的SD大鼠,按体重相近配伍,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缺锌组(ZD),配饲组(PF),对照组(ZA)。缺锌饲料、正常饲料含锌量分别为0.4mg/kg3、0 mg/kg,实验期15 d。用等离子电感耦合质谱仪(ICP—MS)测定大鼠血清元素锌、铁、铜、硒、锰、钴、铬、钙、镁、镉的含量。结果:缺锌组大鼠:血清铁(573.86±201.71μg/L)明显低于配饲组(1372.37±118.69μg/L)和正常组(1463.55±331.66μg/L)(P<0.05);血清锰(12.28±5.33μg/L)明显高于配饲组(4.24±0.73μg/L)和正常组(3.10±1.10μg/L)(P<0.05);血清铜(534.71±113.77μg/L)、硒(262.55±38.57μg/L)、镁(25.26±9.29μg/dl)低于正常组(铜725.91±158.27μg/L,硒465.90±132.18μg/L,镁39.84±14.10μg/dl)(P<0.05),与配饲组无明显差异(铜566.86±134.96μg/L,硒336.71±112.30μg/L,镁29.59±6.99μg/dl)(P>0.05);相比于配饲组与正常组,血清钙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钴、铬、镉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膳食锌缺乏影响生长期大鼠体内的微量元素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锰作业工人长期接触锰烟尘对机体免疫功能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变化。方法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116名锰作业工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和血中锰、锌、铜、铁和尿锰的含量。结果锰作业工人血清IgG、IgM均低于对照组(P〈0.05);锰作业工人血清IgM、IgG与血锰含量呈负相关;尿锰与血锰含量呈正相关(P〈0.05),当血锰0.05μmol/L以上时,血锌、铜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血铁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锰作业工人长期接触锰烟尘,能降低机体微量元素锌、铜含量,并对免疫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长期高浓度锰暴露对职工血中微量元素的影响。进一步了解锰作业对工人健康损害的机制,为保护接触锰烟尘作业工人身体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某局桥梁厂男性电焊工65人作为锰接触组,该厂不接触锰烟尘及其他有害物质的行政、后勤人员65名作为对照组。血锰含量测定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血中铜、铁、锌、镁、钙含量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结果锰接触组血中锰含量(0.09.4±0.03μg/m1)高于对照组(0.06±0.05μg/m1),而钙含量(4.93±2.70μg/m1)低于对照组(5.93±2.65μg/ml),锌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长期高浓度锰暴露职工血中微量元素锰含量明显升高,钙含量明显降低,铁含量在接触锰早期明显降低,其他微量元素无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激状态下小鼠体内铁、锌、钙、镁等4种元素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束缚应激和热应激2种动物模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和饥饿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全血中4种元素的含量。结果铁与锌含量:饥饿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束缚应激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热应激组除与束缚应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与其他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铁与锌含量的变化,束缚应激组有显著相关性(P〈0.005),在其他组无显著相关性(P〉0.05)。钙含量:饥饿对照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镁含量:饥饿对照组小鼠镁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5)。结论束缚应激可以导致小鼠全血中铁、锌元素含量降低,2种应激对机体生理功能损伤的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2.
王冰  简友平  高平 《职业与健康》2011,27(5):559-561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某幼儿园儿童指血的微量元素含量,探讨其缺乏的可能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230例儿童微量元素铜、锌、铁、镁含量及元素钙含量。结果儿童血锌缺乏位于5种元素之首,其次为钙、铁、铜、镁,缺乏率分别为18.7%、7.4%,6.5%、4.3%和3.2%。结论该幼儿园儿童存在铜、锌、铁、钙、镁等元素缺乏,应注意均衡饮食,特别是加强锌、钙、铁的补充及促进其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体内含有铜、锌、钙、铁、镁这5种微量元素的情况及影响因素,以便作出相应措施,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0-6岁的500名儿童取血,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这500名儿童进行微量元素的测量。结果:不同年龄段,除铜(P>0.05)外,锌、铁、钙、镁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随年龄的增长,儿童体内镁、锌、铁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而钙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本地区儿童普遍存在锌、铁、钙3种元素的缺乏,年龄越小,越易发生锌、铁、钙的缺乏,提示要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增加锌、铁、钙的摄入并加强其吸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路北区0~6岁儿童指血中钙、镁、铜、铁、锌的变化规律,提高0~6岁儿童不同年龄段幼儿保健水平。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钙、镁、铜、铁、锌的含量。结果:男女儿童指血中钙、镁、铜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铁缺乏率最高为婴儿期女童组,有随年龄增加铁缺乏率最高组向学龄前组转化的趋势;锌缺乏率最高为婴儿期男童组,也有随年龄增加向学龄前组发展的趋势。结论:路北区0~6岁儿童指血中钙、镁、铜含量不缺乏,趋于合理。铁、锌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缺乏状况,应加强保健指导,促进两种元素的吸收,改善铁、锌缺乏状况。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湖北恩施道地产土家族药刺老苞根皮中总黄酮的含量,在200~4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最大吸收波长为λ=267.0 nm。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K,Na,Ca,Mg,Fe,Se,Ga,Ni,Mn,Cu和Zn 11种微量、常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刺老苞根皮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较高的总黄酮,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的是Ca,Mg,Se,Ga,Cu和Zn元素。实验结果为探讨刺老苞根皮中总黄酮含量与微量元素的关系及研究刺老苞根皮中微量元素与治疗骨伤类疾病的关系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厉君  刘根贤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152-5153
目的:了解全血中微量元素Cu、Fe、Zn、Ca在妊娠各期的含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728例不同孕期妊娠妇女血液中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5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妊娠妇女主要缺乏铁、钙、锌3种微量元素,其缺乏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且铁、锌、钙的缺乏率随孕周的增加而增高。结论:孕妇血中微量元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应根据不同孕周,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铁、钙、锌。  相似文献   

17.
徐斌  肖德强  肖晶莹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169-1171
目的 研究南宁市3~6岁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素摄入对头发部分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为今后评估幼儿营养状况及指导学龄前儿童合理膳食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6年12月对南宁市3所幼儿园201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营养调查,并测定幼儿头发中铜、锌、铁、钙、镁的含量。 结果 201名学龄前儿童头发中铜、铁、钙、镁和锌含量分别为(19.48±7.80)μg/g、(28.04±15.36)μg/g、(419.18±175.48)μg/g、(33.48±18.52)μg/g和(151.12±57.10)μg/g,不同性别学龄前儿童头发中铜、锌、铁、钙和镁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龄前儿童头发中铜含量存在差异(P<0.05)。膳食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硫胺素、尼克酸、维生素E、磷、镁、铁、锌、锰与发铜含量呈正相关(P<0.05),胡萝卜素、锰与发镁含量呈正相关,脂肪与发镁含量呈负相关(P<0.05),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尼克酸、维生素E、镁、铁、锌、锰与发锌呈正相关(P<0.05),脂肪、维生素C与发钙含量呈负相关(P<0.05)。 结论 膳食摄入的营养成分与3~6岁学龄前儿童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存在一定相关性,头发中微量元素铜和锌易受多种膳食营养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铅对人体必需元素干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8例铅中毒、34例铅吸收者,在住院条件下,在驱铅前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铅对人体必需元素镁、钙、铜、锌、锰、铬及铁七种元素代谢的干扰。研究中发现铅对人体元素镁、钙、铜及锌有严重干扰。病例组血清镁、钙、铜及锌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驱铅后尿铅达正常值二周后,血清镁、钙自然上升,非常显著高于驱铅前(P<0.01);上升病例分别占100%和88.8%。驱铅时尿铅日排量与血清镁呈显著负相关(P<0.05)。人体必需元素镁、钙参与神经递质的释放已被证实。铅中毒引起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与铅干扰镁、钙低下的因素不能排除。  相似文献   

19.
哺乳期农村乳母乳汁无机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哺乳期人乳无机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乳母膳食的关联。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55名陕西省澄城县农村健康乳母清晨乳样,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乳汁钙、镁、铁、锰、锌和铜的浓度。采用24小时回顾法进行连续3天膳食调查,计算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结果农村乳母乳汁中镁、锌、铜浓度随哺乳期延长明显降低,铁浓度随哺乳期延长而上升。乳母膳食钙摄入量约为钙膳食参考摄入量(DRI)1/3,膳食无机元素的摄入量与人乳相应元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乳汁中钙与镁、铁与铜、锰与锌均呈正相关,钙分别与乳脂、铁、锌呈负相关。结论随哺乳期时间延长,成熟乳中镁、锌、铜浓度降低而铁浓度增加,乳母膳食钙的摄入严重不足,乳汁各元素与膳食相应元素之间无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