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体会。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胆总管结石患者23例,均采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3例,19例成功经胆囊管取出结石,1例因镜下取石困难、1例因胆总管撕裂中转行胆总管切开取石,2例探查阴性。术中患者取出结石数1~5枚,直径约3~5mm。23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17例获随访5-7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1周、3个月均行肝胆超声检查,无一例发现残余结石,胆管内径均在正常范围,无胆管扩张及狭窄。结论: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不切开乳头括约肌和胆总管,保护了括约肌的功能和胆管壁的完整性,术后不带T管,避免了T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易操作、创伤小及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14例病人进行分析. 结果所有病人均取出结石,术后均未发生胆瘘及结石残留. 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具有探查可靠、成功率高、痛苦小、出血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Ⅰ期缝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了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或单纯胆总管结石而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1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Ⅰ期缝合胆总管54例,70例停留Т管引流,8例中转开腹均停留T管引流,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熟练缝合技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Ⅰ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4例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均取出结石。术后均未发生胆瘘及结石残留。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具有探查可靠,成功率高,痛苦小,出血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胆总管探查是普通外科常见手术 ,实践证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比传统的手术损伤小、病人痛苦轻、并发症少、适应范围广 ,受到病人欢迎 .1995年 4月~ 2 0 0 2年 8月 ,我们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共 2 15例 .本文重点介绍手术方法、手术技巧 .1 临床资料本组 (包括广州、佛山、深圳、惠州、英德等地手术的病例 ) 2 15例 ,其中男 82例 ,女 133例 ,年龄 6~82岁 ,平均 4 9岁 .黄疸并胆管炎者 36例 .有上腹部手术史者 2 8例 ,其中有胃穿孔修补术史者 3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史者 15例、肠硬阻肠部分切除术史者1例、传统胆囊切除术史者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I期缝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了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或单纯胆总管结石而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1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I期缝合胆总管54例,70例停留T管引流.8例中转开腹均停留T管引流,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熟练缝合技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I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方法 选择2008年5月~2010年12月来我院治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16例,年龄在16~78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52例,术前经超声、CT、MRCP 等确诊为胆囊、胆总管内结石、胆总管扩张.合并胆囊结石53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31例,合并胆管炎9例.Mirizzi综合征3例,单纯胆总管下端狭5例.将116例患者分为A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70例和B组(内镜下oddise 括约肌切开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例.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日以及并发症比较P小于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是目前在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上最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适合积极广泛开展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性结石病变者,采用胆囊切除后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结果 58例结石经胆囊管取出,2例胆总管结石被推入十二指肠.全组病例均未置管,术后恢复顺利,术后随访半年无残余结石.结论 经胆囊管探查取石避免了常规的胆总管切开T形管引流,尤其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的应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留置管的痛苦与不便,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及术后常规住院日缩短等优点,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放置"T"管的处理方法以及改进措施,提高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肝胆外科2009年6月~2014年6月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aparoscopiccommonbileductexploration,LCBDE)、置T管以治疗肝外或肝外合并肝内胆总管结石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胆总管切开取石,进行一期缝合或置T管。结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25例(17.9%),置T管115例(82.1%)。手术中结石取尽86例(61.4%)、术后胆道镜取石54例(38.6%)。置T管患者术后5~8w经过T管胆道造影确诊无结石残留后摘除T管,140例患者术后跟踪回访3~60个月,并无复发现象。结论患者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放置T管进行治疗,T管拔管时间以及T管胆道造影无残留结石后拔管时间为术后5~8w时间,拔管后闭管2w时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6岁。因腹痛、畏寒、发烧、黄疸3天入院。急诊行胆道探查、取石术。术中探查见胆总管扩张,直径2cm,壁厚,其下端可触及结石,胆囊明显增大,张力高。即决定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胆囊切除术。见胆囊动脉起自肝固有动脉经肝总管前方分布到胆囊,胆囊管横跨胆总管前方开口于胆总管左侧下端(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不置T管引流的可行性、手术指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患者行胆道探查,取尽结石或蛔虫,检查胆总管下段通畅,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后一期缝合胆管。结果一期缝合在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输液量、输液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优于T管引流;随访6个月~3年,未发生胆管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的并发症。结论和常规T管引流相比,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选择性一期缝合已安全可行,可避免安置T管所带来的种种并发症,而不会延长手术时间,也不会增加术后病死率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开腹胆总管探查的适应条件、必要性、并发症及胆总管探查的最新进展。方法 对两家医院在2014年1月~2017年6月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中胆总管探查的必要性。结果 62例均痊愈,术中证实胆总管扩张 54例,胆总管探查发现结石50例,术中胆道镜探查发现残余结石14例,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胆道感染2例,胆汁性腹膜炎1例。结论 开腹进行胆总管探查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对于胆管多发结石、胆总管明显扩张的患者,术中胆道镜探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58例Lc术中经IOC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成功55例,占94.83%,失败3例,占5.17%。50例胆总管未发现结石,占90.91%,发现胆总管小结石(0.4cm)5例,占9.09%。其中4例经中转开腹行胆道探查,1例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纤镜网篮取石。胆囊管汇入右肝管1例。全组病例无胆道损伤、胆总管结石残留、胆漏、腹腔感染及IOC相关并发症。结论LC术中行IOC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显影效果好,能及时发现胆道解剖变异;对基层医院减少胆道阴性探查、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胆道手术后由于炎症、水肿及手术损伤等原因导致胆总管下段梗阻,引起一系列消化道症状。我科采用经胃管还纳胆汁的方法替代口服胆汁法、经空肠造瘘管滴注胆汁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41~68岁。其中2例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 胆总管探查 T型管引流术后,2例为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 T型管引流术后,1例为胆总管横断伤行U型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行内引流、“T”管外引流与I期缝合的临床适应证。方法应用腹腔镜及纤维胆道镜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内置入“内引流管”,“T”管以及一期缝合并观察疗效。结果131例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90—210min.其中行“T”管外引流41例,一期缝合90例。全组发生胆漏3例,8例术后残留肝内胆管结石,均带“T”管出院,于术后6周回院行胆道镜取净结石治愈。全组均无胆道狭窄、大出血、腹腔感染。术后第2天进流质饮食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7.5d。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16.
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一般为10%~15%。在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施行胆囊切除时,合并胆管结石的可能性60岁以下患者为8%~15%,60岁以上患者为15%~60%。因此,应用一种适当的方式来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必需的,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我们找到了合适的途径,如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就比开腹手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我科于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一年来共开展20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腹腔镜等多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技术优势。方法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BDE+LC)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两种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结果有两组病例,其中LCBDE+LC组36例,本组术后胆道残余结石2例,后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治愈。ERCP+EST+LC组54例,本组术后并发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3例,发生急性轻型胰腺炎2例。结论多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多镜联合发挥出其独特技术优势,避免了因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而造成较大创伤的不合理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行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54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9例术中行胆囊管造影,165例未行造影。结果:89例术中行胆囊管造影,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9例(10.11%)、胆总管隐匿性损伤2例(2.2%),术后随访3~6月发现胆道残余结石3例(3.37%);165例术中未行胆囊管造影,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4例(2.42%),术后出现胆道损伤3例(1.82%),术后随访3~6月发现胆道残余结石14例(8.5%)。结论:对既往有胰腺炎、黄疸病史及术前B超检查胆总管增粗等胆囊结石患者,术中行胆道造影可降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减少和发现胆道损伤,避免不必要的阴性胆总管探查。  相似文献   

19.
胆总管探查是普通外科常见手术,实践证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比传统的手术损伤小、病人痛苦轻、并发症少、适应范围广,受到病人欢迎.1995年4月~2002年8月,我们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共215例.本文重点介绍手术方法、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2年~2008年笔者所在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的378例(其中男性143例,女性235例;年龄17~83岁,平均年龄51.3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T管并发症的有16例(4.23%),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50.7岁。13例(胆汁漏5例,T管意外滑脱3例,T管扭曲3例,T管引流量异常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围T管短臂结石形成者经胆道镜再次取石治愈,2例T管意外滑脱者再次行开腹手术治愈。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T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主要与手术操作技术、术后处理及患者自身因素相关;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术后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防治术后T管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