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从临床方面研究中风口服液对脑梗死(中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对照的方法,将6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风口服液)31例和对照组(消栓口服液)30例,实验前后评定神经功能以观察中风口服液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作用。结果:治疗前后比较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风口服液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优于消栓口服液。  相似文献   

2.
中风病痰证与血脂代谢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中风病痰证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收集中风病痰证患者32例,非痰证患者31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检测血清TC、TG及LDL-C水平。结果中风痰证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高于非痰证患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中风病患者血清TG、TC、LDL—C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痰证组血清TG、TC、LDL—C水平较非痰证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P〈0.01)。提示:中风病患者存在严重的血脂代谢紊乱;中风病痰证可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血脂代谢指标进行客观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养心益肝汤对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血清ET、NO含量的影响。方法:292例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4例(用养心益肝汤和常规康复治疗)和对照组138例(用常规康复疗法).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O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ET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O、ET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养心益肝汤可提高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与调节NO和ET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126例辨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溶栓、降纤、抗凝、抗血小板抑制剂、脑保护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分型予以中药治疗。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经治两个疗程,两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对照组P〈0.05,治疗组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对照组88.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地黄饮子和补阳还伍汤对中风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地黄饮子和补阳还伍汤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SEP检测。结果①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和0.05),SEP潜伏期缩短(P〈0.01和0.05),同时这些指标在两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所有患者SEP潜伏期与神经功能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97~0.99,P〈0.01~0.05)。结论地黄饮子和补阳还伍汤均能促进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的恢复,而前者的作用明显优于后者;SEP可用于中风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急性脑卒中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60例,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2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及治疗15天、30天、45天、60天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在出院时进行并发症以及卫生经济学评定,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45天及60天,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药费、康复护理费用、NIHSS减少及Barthel指数增加值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是取得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钟风芳  冯鑫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69-70,72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的7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加用通心络胶囊)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且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血压、血糖、血脂。结果两组治疗后和随访时NIHSS、FMA、ADL积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MMSE积分明显增加(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NIHSS差值、FMA、ADL、MMSE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28 d均能降低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水平(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早期缺血性中风具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以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并能调节中风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分水岭脑梗死(watershed infarction,WSI)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根据卒中治疗指南,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尤瑞克林,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I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瑞克林治疗组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都能够改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组改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更加显著,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大脑皮层下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近3年高血压大脑皮层下出血住院患者50例。其中钻孔引流术治疗组25例和小骨窗开颅治疗组25例,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D)、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后14d,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两组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开颅组明显高于钻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饴疗后3个月,患者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及MRS量表测评,钻孔组明显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钻孔组与开颅组在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大脑皮层下出血患者,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小骨窗开颅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延伸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电话随访。于出院时、出院后3、6个月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及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后3、6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在出院后3、6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出院时生活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29例患者单纯应用西医基础治疗,如控制血糖、降血压、调脂、优质低蛋白饮食等。治疗组31例患者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汤剂自拟方。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积分、实验室指标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06%,治疗组为8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及实验室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较好,各指标情况均有明显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徐敏  杭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4,(26):109-1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阶段性康复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对两组的预后进行评价。结果 组内比较,出院时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积分显著高于入院时,出院后6个月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积分显著高于出院时(P〈0.01)。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吴慧  杨基龙 《海南医学》2014,(11):1616-1618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管理对区域性早产儿转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通过临床路径转入我院的早产儿为转运组75例,未通过临床路径转入我院的早产儿为对照组21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转运组早产儿入院时龄短于对照组[(3.11±3.08)h vs(6.38±6.75)h,P〈0.05];两组各并发症比较,转运组的低体温(1.3%vs 38.1%)、低血糖(24.0%vs 66.7%)、呼吸困难(21.3%vs 57.1%)、心率异常(0vs 28.6%)及低氧血症(12.0%vs 52.4%)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转运组住院费用少[(9 280±10 873)元vs(23 767±29 155)元,P〈0.05],住院时间短[(11.49±10.90)d vs(22.52±21.71)d,P〈0.05];治愈好转率,转运组高于对照组(96.0%vs 71.4%,P〈0.05)。结论在区域性早产儿转运中应用临床路径能提高危重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改善其预后,同时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使社会医疗资源得到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观察平肝潜阳活血汤对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人院顺序将68例风阳上扰型中风患者分为2组。对躁组34例采取常规西医处理。观察组34例加用平肝潜阳活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4例(11.76%),总有效率85.29%。对照组基本痊愈2例(5.88%),总有效率58.82%。2级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的N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平肝潜阳活血汤能改善风阳上扰型中风患者的NDS评分,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中西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对48例非手术重症急性胰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中西结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柴胡汤加减方水煎后从胃管注入并闭管23h,每天2剂,710天为1个疗程。结果:48例中显效15例,有效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58%。其中结合组较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高(95.83%∶83.33%,P〈0.05);结合组较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短(14.15天∶27.13天,P〈0.05);肠功能恢复快(2.45天∶5.17天,P〈0.05);淀粉酶恢复时间短(4.53天∶6.51天,P〈0.05);住院日缩短(22.32天∶30.22天,P〈0.05);并发症减少(25.00%∶54.17%,P〈0.05);病死率低(4.17%∶16.6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风补血引接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风补血引接方.治疗2周后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判断临床疗效;静脉采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液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4.4%)(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试验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血小板聚集及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风补血引接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具有肯定的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训练结合中频电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配合中频电疗,疗程均4周。2组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FMA)法和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定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上肢疼痛及水肿程度。结果共有80例完成了试验(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2组患者治疗后上肢疼痛、水肿、FMA及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中频电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立适康均衡营养流食;对照组给予普通流食鼻饲,疗程3周。住院第1天、第10天、第21天分别测2组患者血红蛋白、外周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营养指标,并统计感染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组患者营养指标均下降,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感染发生率高于治疗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均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