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我院1988~1993年间2282例出院精神病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的回顾性调查,其中311例发生了感染,感染发病率平均为13.62%(12.02~15.06%),与综合医院的6~10%标准值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和胃肠道占首位,其次是下呼吸道和皮肤,我们认为精神病人医院感柒发病率高的有关因素为:精神病属慢性疾病,其住院时间长(平均128.79天);大脑功能失调、生活自理能力减退;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较大及免疫功能紊乱.感染死亡5例,死亡率1.61%,其中肺内感染4例、尿路感染1例.肺内感染死亡率22.22%(4/18).精神病院感染有其特殊性和严重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陈静秋  俞乃琴 《人民军医》1997,40(4):204-204
1994年9月~1995年12月,我们对我院发生医院内感染179例抗生素应用情况、感染病原菌耐药性以及抗生素应用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至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对医院内感染病例按统一表格逐项查阅并登记,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查出医院内感染190例,感染率为4.4%,其中179例应用了抗生素,男122例,女57例;年龄3~87岁,平均住院75d。1.2抗生素应用情况179例使用抗生素涉及12类28种,抗生素使用最多的有青霉素100例,氨节西林93例,其次为诺氛沙星60例,头孢唑啉钢52例,庆大霉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布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建议。方法 从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中选取2015年一季度1572例出院精神疾病患者,以其中在住院期间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共发生医院感染6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33%。按照科室类别,精神病内科(17.02%)、老年精神科(10.37%)和慢性康复科(5.88%)的医院感染率位列前3位;按照感染部位,下呼吸道(75.00%)、泌尿道(11.77%)和胃肠道(5.88%)位列感染率前3位;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占48.98%,其次为革兰阳性菌(40.82%)和真菌(10.20%)。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培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强化患者不良行为矫正,是预防精神专科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烧伤患者外周血高密度脂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特点及其与感染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伤后24h内入院的18~59岁热力烧伤患者,其中轻中度、重度和特重度烧伤各40例,于入院时和伤后1、2、3、5、7、14、21d空腹采集外周血,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并监测感染并发症及预后情况。以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20例患者中有32例发生医院感染51例次,死亡6例,其中5例与感染有关。轻中度、重度和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5%、20·0%和52·5%,三者比较差异显著(P<0·001)。TC、HDL、apoA1在伤后1d已明显降低(P<0·05),伤后5d降至最低水平,此三项指标的水平随伤情加重递减,其中以HDL降幅最大。与对照组比较,轻中度、重度和特重度组HDL平均降低33%、45%和70%。TG在伤后7d升至最高水平,其浓度随伤情加重递增,与对照组比较,轻中度、重度和特重度组TG平均升高30%、67%和153%。特重度组40例中有21例发生感染37例次,在入院时和伤后1d,感染者与非感染者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别,伤后2d感染者的TC、HDL、apoA1开始低于非感染者,直至伤后21d差别仍具有显著性(P<0·05)。伤后3~21d,感染者TG明显高于非感染者。结论烧伤患者TC、HDL、apoA1、LDL水平降低,TG水平升高,血脂异常程度与伤情及感染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5.
医院感染率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对≥ 5 6岁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统计。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对象为本院 1997年 9月~ 2 0 0 0年 9月间 ,年龄≥ 5 6岁的住院患者 ,共 5 192人次 ,占总住院人数的 19 12 % ,其中 5 6~ 6 5岁 2 6 95人次 ,6 6~ 75岁 182 0人次 ,76岁以上者 6 77人次。统计医院感染的年龄分布及感染率。2 结果2 1 感染率 本组老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 7 82 % (4 0 6 /5 192 ) ,同期一般患者医院感染 1138例次 ,感染率为4 44 % (表 1)。≥ 5 6岁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一般患者 (P <0 .0 1) ,…  相似文献   

6.
538例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538例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以期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994年1月~199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38例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病例调查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全部调查病例逐项查阅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化  相似文献   

7.
章亚  张志芳  安晓杰 《人民军医》2013,(11):1292-1293
目的:调查了解精神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选择精神病住院患者307例,采用自制医院感染调查表,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病原菌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307例中,发生医院感染29例,发生率9.4%。其中,呼吸道感染23例,占79.3%;其他部位感染6例,占20.7%。住院〈10天发生医院感染5例,占17.2%;10~30天8例,占27.6%;31~60天12例,占41.4%;〉60天4例,占13.8%。精神分裂症发生医院感染15例,占51.7%;双向情感障碍发生7例,占24.1%;神经症发生5例,占17.2%;其他精神病发生2例,占6.9%。发现病原微生物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74.1%;革兰阳性菌8株,占13.8%;真菌3株,占5.2%;其他4株,占6.9%。结论: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病原微生物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治疗准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 CRI)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占相当高的比例。导管相关性菌血症 ( CRB)患病率为 4%~ 43%。发病率为 0 .0 2 %~ 0 .66/1 0 0 d。结合本科经验 ,对 CRI预防及治疗经验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科自 1 976年~ 2 0 0 0年 1月 ,经不同途径 (颈外静脉切开、锁骨下静脉穿刺、中段颈内静脉穿刺 )上腔静脉置管 2 5 0 0例次 ,导管放置时间最长 1 2 0d,最短 3d,平均 1 9.5 d。发生导管感染 5 8例( 2 .3% ) ,其中经颈外静脉切开插管感染率为 8.1 %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感染率为 1 .8% ,经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感染率为 1 .4% ,8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足叶乙苷化疗(CE)并序贯口服沙利度胺(Thal)治疗老年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毒副作用。方法给予13例老年难治复发性MM患者CE方案化疗:环磷酰胺(CTX)300mg/m2,d1~3;足叶乙苷(VP-16)75mg/m2,d1~3。每四周重复,化疗间歇期序贯口服沙利度胺50~75mg,2次/d。4~6疗程后根据患者M蛋白、骨髓浆细胞数、血常规、免疫球蛋白、生化等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CR1例(7.69%),PR7例(53.85%),SD3例(23.08%),PD2例(15.38%),总缓解率61.54%,且毒副作用较轻。结论CE方案化疗序贯口服沙利度胺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是治疗难治复发性MM的较为合适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安徽某医院十年间钓鱼致电烧伤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方法 选取 2012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102 例钓鱼致电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年份及月份、所处地域、致伤电压、昏迷情况、受伤至就诊时间、烧伤面积、烧伤程度、烧伤部位、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方式、截肢/ 截趾情况、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 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分析。 结果 102 例电烧伤患者中男性占比最高, 达 97.06% (99 / 102); 年龄 12 ~75 岁 (平均42.22 岁), 其中 30~40 岁年龄组占比最高, 达 30.39% (31 / 102); 尤以 2020 年烧伤者占比最高, 达 17.65%(18 / 102), 且 4~9 月为烧伤高发期, 占比为 68.63% (70 / 102); 所在地区中合肥占比最高, 达 40.20% ( 41 /102); 33.33% (34 / 102) 的患者清楚致伤电压, 其中致伤电压在 1 万 V 以上的患者比例为 67.65% ( 23 / 34);54.90% (56 / 102) 的患者受伤后出现昏迷, 其中昏迷 1 ~< 10 min 者占比最高, 达 42.86% ( 24 / 56); 伤后1~<6 h就诊者占比最高, 达 51.96% (53 / 102); 烧伤总面积<10% TBSA 者占比最高, 达 67.65% (69 / 102); 中度烧伤占比最高, 达 73.53% (75 / 102); 手烧伤占比最高, 达 90.20% (92 / 102), 足烧伤占比次之, 达 84.31%(86 / 102); 发生并发症者占比达 33.33% (34 / 102), 其中并发感染 25.49% (26 / 102)、低血容量性休克 18.63%(19 / 102), 且感染患者中尤以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最高, 达 55.56% (25 / 45); 采用手术治疗者占比最高, 达86.27% (88 / 102), 手术治疗者中尤以植皮占比最高, 达 88.64% ( 78 / 88); 截肢/ 截趾占比较高, 达 46.08%(47 / 102); 住院时间为 1~188 d (平均 33.65 d), 治疗费用为 1 084.00~1 299 625.18 元 (平均 155 860.50 元);最终治愈 70.59% (72 / 102)、好转 24.51% (25 / 102)、未愈 3.92% (4 / 102)、自动放弃治疗 0.98% (1 / 102)。结论 钓鱼致电烧伤患者以 30~40 岁男性为主, 且具有明显时间、空间分布特征, 而损伤情况以手部及足部 10% TBSA中度烧伤为主, 感染率以及应用植皮等手术治疗的截肢/ 截趾率较高, 但生存率很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结核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其原因,为预防与控制结核病患者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结合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0年结核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904例患者中有20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6.92%,发生感染208例次,例次感染率为7.1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高为72.35%,泌尿道感染(8.79%)次之;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真菌为主占46.91%,G-菌次之占37.04%;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与结核患者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抗生素及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各种侵袭性操作及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结论结核病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线上线下整体优化干预在伴肌少症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104例伴肌少症老年THA,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手术期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线上线下整体优化干预。对比2组住院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依从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易躯体执行能力测试量表(SPPB)、髋关节伤残和骨关节炎问卷(HOOS)、Harris髋关节功能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3 d、术后7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3.85%(2/52)低于对照组17.31%(9/52)(P<0.05);观察组总依从度96.15%(50/52)高于对照组78.85%(41/52)(P<0.01);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SPPB、HOOS及Harris、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多层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529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及CT检杳资料,对术后肺部感染的类型、发生时间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529例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32.9/(174/529),感染次数181次,病死率为9.8/(17/174);细菌感染、真菌或合并真菌感染、病毒或合并病毒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2/(91例)、14.7/(78例)、2.3/(12例);肺部感染在术后30 d内、31~90、90 d以后3个时间段的构成比分别为64.6/(117例)、28.7/(52例)、6.6/(12例);45例行胸部CT检查,发现实变影32例、磨玻璃影22例,结节影10例,网格样影或线样影4例,各种征象在细菌感染及真菌感染间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肺部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均常见,日常以混合感染形式发生,术后30 d内为高危时期,胸部 CT扫描能准确显示病灶的范围及特征,对于肺部感染的综合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397例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英  杨秀英  林世华 《武警医学》2000,11(11):655-655
1 材料和方法11 资料收集 资料为397例出院病历,其中恶性肿瘤273例,良性肿瘤124例,男性246例,女性151例,年龄11~91岁,平均年龄455岁,平均住院天数235d,手术196例,入院后48h之内血象正常,无感染及潜在感染因素。1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认真查阅住院病历,择出所需项目,填入调查表进行统计。2 结果和分析21 医院感染情况 397例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有87例发生过院内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91%,87例患者先后发生医院感染108次,例次感染率2720%,同期全院医院感染率为525%,例次感染率为574%,表明肿瘤病人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是…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卒中836例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明急性脑卒中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对 1996年 1月— 2 0 0 3年 1月神经内科住院的 8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3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15 2例 ,感染发生率 18 2 % ,其中 6 0岁以上患者占89 5 %。 93 4 %患者发生在入院 1周后 ,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高于缺血性卒中 (P <0 .0 5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道为主。结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发病年龄、住院天数、原发病及侵袭性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院对1978~1991年住院的11例老年重型病毒性肝炎发生17例次院内感染,占同期老年重肝患者33例的1/3,其中死亡6例,病死率为54.55%,明显高于同期老年重肝非院内感染组(22.73%)。其中死于呼吸遭感染者4例,肠道感染及全身感染各1例。说明医院内呼吸道感染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重要因素。故笔者认为临床应重视及早、及时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应注意病室空气净化,定期严格进行病室消毒,控制非工作人员在病室内流动。入院1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07-09-27零时至24时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89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80%,例次现患率为5.25%;重症监护室(ICU)现患率最高为41.67%;上呼吸道感染占42.55%、下呼吸道感染占25.53%;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56.36%;术中用药率34.25%.结论 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应提高术中用药率,根据手术情况缩短术后预防用药时间,按药敏用药,避免长期使用抗菌药物造成耐药菌株的出现,提高病原学检查送检率.  相似文献   

18.
夏强  李新立  刘群才 《人民军医》2001,44(12):711-712
1992~ 2 0 0 1年 ,我们收治老年人脑卒中 182 1例 ,发生医院感染 4 2 6例 ,感染率为 2 3 4 %。为探讨其防治对策 ,我们分别分析了脑卒中 182 1例和发生感染的 4 2 6例的情况 ,以期为老年人脑卒中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998例 ,女 82 3例 ;年龄 60~ 79岁 ,平均 64 2± 2 7岁。住院天数 1~ 113d ,平均2 0 2± 2 2d。其中脑梗死 12 71例 ,脑出血 384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 166例。死亡 113例 ,病死率约为 7 0 %。1 2 分析指标  (1)分析脑卒中 182 1例性别、各年龄段、意识状况和治疗操作方式引起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ICU中多发伤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15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多发伤严重并发症,如创伤性休克、创伤致死三联征、脓毒症、腹腔间隙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急性胃肠损伤的发生率以及监护治疗措施和结局。结果本组共150例,发生创伤性休克109例(72.7%);创伤致死三联征89例(59.3%),其中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例(4.7%),死亡3例(2%);脓毒症41例(27.3%),其中脓毒性休克14例(9.3%);腹腔间隙综合征2例(14.7%),死亡2例(1.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24.0%),死亡1例(0.6%);急性肾损伤37例(24.7%);急性胃肠损伤53例(35.3%)。ICU住院天数5~36d,平均8.9d。顺利转科136例(90.7%),自动出院8例(5.3%),死亡6例(4.0%)。结论进入ICU的多发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以创伤性休克为主,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死亡率最高,其次是腹腔间隙综合征,多发伤患者进入ICU实施严密监测,对并发症的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胸部CT扫描在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胸部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两家医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163例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早期检查方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早期头部CT扫描加胸部X线片(2000年1月-2006年10月);B组:早期头部、胸部CT平扫(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比较救治效果.结果 A组84例,年龄(49±20)岁;B组79例,年龄(48±18)岁.A组肺部感染25例(30%),B组肺部感染10例(13%);A组9例(11%)发生ARDS,B组1例(1%)发生ARDS;A组发生神经源件肺水肿8例(10%),B组1例(1%);A组患者平均昏迷时间41 d,B组15 d.结论 早期胸部CT扫描有助于明确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胸部损伤的诊断,从而降低肺部感染、ARDS、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率,有助于缩短昏迷时间,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