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磊  刘晓敏  姚丽  高雅辉  艾星 《武警医学》2020,31(10):885-887
 目的 分析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对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住院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空腹血糖≥8 mmmol/L或餐后2 h 血糖≥12 mmmol/L。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依据FGM实时葡萄糖值及图谱每日多次调整胰岛素量,对照组每日多次指血糖监测(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MMB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和术后第1、2、3天达标率。结果 观察组有1例、对照组有2例未完成观察。观察组日人均调整血糖次数(2.20±0.77)次,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0±0.45)次。两组术后第1、2天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血糖达标时间[(4.72±2.39)d、(2.59±1.1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6.21±2.46)d、(3.57±1.23)d],术后第1、2日观察组血糖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2、3天血糖达标率(48.3%、79.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7.9%、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M对围术期应用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MMBG,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张娴  刘莉 《武警医学》2018,29(1):52-56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型糖尿病80例分为A、B、C、D 4组:每组20例, A、B、C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白藜芦醇软胶囊。其中,A组: 250 mg/次,口服,2次/d;B组: 350 mg/次,口服,2次/d;C组:500 mg/次,口服,2次/d,治疗12周;D组为对照组(基础治疗);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S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胰岛素及三餐2h后血糖,计算MBG、血糖波动参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C组和D组治疗前后各值均数差F各值均数差FPG:[(1.54±0.06) mmol/L vs (0.45±0.01) mmol/L,t=4.562, P=0.037)];FISN:[(4.85±0.35) pmol/ml vs (0.76±0.13)pmol/ml,t=3.467,P=0.025];HbA1c:[(1.01±0.36)% vs(0.24±0.07)%,t=3.724,P=0.031];平均血糖值:[(1.91±0.22) )mmol/L vs (0.33±0.03) mmol/L,t=4.823, P=0.026]; 血糖变异性:[(1.22±0.23)mmol/L vs(0.07±0.03) mmol/L, t=4.025,P=0.027];血糖标准差:[(0.88±0.12)vs(0.02±0.01),t=3.681,P=0.03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组治疗前后HOMA-IR由2级均降至1级、ISI的改善C组优于D组(P<0.01)。结论 白藜芦醇软胶囊对血糖变异及胰岛素抵抗与剂量相关,一定剂量的白藜芦醇软胶囊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血糖波动度、血糖标准差,减少HOMA-IR,提高ISI;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联合服用白藜芦醇软胶囊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李洪梅  韩旸  王凯亮 《武警医学》2019,30(10):849-852
 目的 观察和评估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16周后临床疗效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2-01至2017-06于煤炭总医院内分泌科确诊2型糖尿病合并有OSAHS的患者60例,随机分配到A组(降糖药物联合无创呼吸机)、B组(单纯使用降糖药物),每组30例。降糖治疗方式不限。并根据血糖检测值来调整降糖治疗方案,直到血糖达标。呼吸机每日佩戴不少于6 h,随访16周。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E-β)、糖化血红蛋白(Hb1Ac)达标的时间以及血脂四项、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 、最低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minimum pulse volume oxygen saturation, LSp O2%)、生活质量及对治疗满意度等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FPG: A组(6.10±0.32) mmol/L vs B组(6.92±1.61 )mmol/L, 2hPPG:A组(8.23±3.12 )mmol/L vs B组(8.91±2.81) mmol/L, Hb1Ac%:A组6.38±0.32 vs B组 6.50±1.12, TC:A组(4.41±1.22) mmol/L vs B组(4.52±1.35) mmol/L; TG:A组(1.43±0.34 )mmol/L vs B组(1.50±0.62 )mmol/L,LDL-C: A组(2.50±0.42 )mmol/L vs B组(2.63±0.63 )mmol/L,HDL-C:A组(1.28±0.58) mmol/L vs B组(1.18±0.45) mmol/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A组HOMA-IR较 B 组降低(2.01±1.22 vs 3.92±1.61,P<0.001),A组的HOMA-β较 B组有改善(164.23±60.52 vs 104.91±52.81),AHI(4.31±1.20 vs 31.62±8.35),LSp O2%(95.43±3.34 vs 89.50±4.62)(P<0.001)。A组指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短于B组[(7.01±1.02)d vs (10.12±1.42)d],问卷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98% vs 62%)及对治疗的满意度提高(100% vs 52%)(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合并OSAHS患者进行CPAP治疗,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恢复胰岛细胞功能,缩短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治疗的满意度,是安全有效、简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宋雪梅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251-1252
目的:平稳、快速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有效控制代谢紊乱,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病人多次注射要到素的痛苦。方法:应用诺和锐笔芯装于丹纳胰岛素泵中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52例。结果:5~7d后血糖控制理想(空腹血糖≤6.1mmol/L)22例,血糖控制较好(空腹血糖6.1~7.2mmol/L)30例,患者血糖快速而平稳的下降,而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强化治疗方面提供了安全、可靠、方便及灵活性,熟练、正确掌握胰岛素泵的应用可减轻患者的病痛,简化治疗疗程,胰岛素泵是糖尿病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5.
1996~1998年,我们对型糖尿病23例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治疗,取得良好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11例,女12例;年龄39~69岁,平均57岁。病程5.5~17.2年。23例体重正常或偏瘦,均为门诊或住院病人,符合WHO的诊断标准。无明显心肾并发症。通过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及足量的口服降糖药治疗,空腹血糖持续>10mmol/L。1.2 方法 均在应用足量降糖药(每天磺脲类药物大于5片,双胍类大于6片)基础上,睡前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剂量4~16U。1.3 结果 加用胰岛素治疗2~16d(平均7d)后空腹血糖由治疗前12.43±1.86mmol/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严重烧伤患者血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40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和胰岛素常规治疗组(血糖控制在10.0~11.1mmol/L),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h、3d、10d抽血测定脂联素和CRP水平。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血清脂联素较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CRP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可拮抗烧伤后机体呈现的高炎状态,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进食燕麦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14-08至2015-11初次来社区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06例,根据excel表格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燕麦组(53例)每天早上食用燕麦50~100 g,采取进食燕麦基础治疗方式;对照组(53例)采取普通饮食控制方式,治疗疗程为6个月。在治疗期间要定期复查,如果血糖过高,给予降糖药控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INS)、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等指标和心理状态。结果 燕麦组治疗后FBG(6.13±1.01)mmol/L、PBG(6.88±2.32)mmol/L以及HbA1c(5.14±1.02)%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FBG(7.32±1.31)mmol/L、PBG(9.07±2.11)mmol/L以及HbA1c(6.72±1.33)%;燕麦组治疗后P-INS(19.01±10.31)mmol/L、TC(4.51±0.71)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INS(23.51±11.83)mmol/L、TC(4.96±0.86)mmol/L;燕麦组治疗前、后SAS评分差(19.98±0.79)分和SDS评分差(20.17±1.8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SAS评分差(10.58±0.28)分和SDS评分差(9.97±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食燕麦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FBG、PBG、HbA1c、P-INS及TC水平,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食物。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各种并发症亦随之增加,需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随之增多,加之近年来对首诊空腹血糖≥11.1mmol/L的初发2型糖尿病人也主张进行早期胰岛素注射,故需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以往对初次用胰岛素笔式注射的病人都收住院进行治疗,费用较高,且初诊空腹血糖≥11.1mmol/L的2型患者因住院影响了工作,给病人带来了不便。2004年5月-2007年5月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对社区内初次胰岛素笔式注射的病人在门诊和住院部进行对照,对2组方法进行疗效评价,认为社区糖尿病人在门诊进行胰岛素笔式注射疗效和住院相比无差异,且费用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电离辐射可损伤小鼠小肠粘膜而引起结构的变化 ,而组织对辐射损伤的反应是否与潜在的病理改变有关联 ,正引起广泛关注。通过照射和链脲菌素两种处理因素来验证链脲菌素诱发糖尿病小鼠小肠粘膜异常是否加重辐射诱导的损伤。方法 :116只雄性 C5 7BL 小鼠 (7周龄 ,体重 2 5~ 2 8g)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 2糖尿病组小鼠一次腹腔注射链脲菌素 (2 5 0 mg/ kg体重 ) ,注射后 14d内监测血糖浓度 ,血糖大于 10 mmol/ L 被确认糖尿病。3两组各半数动物在注射后 15 d腹部 X射线照射 10 Gy(剂量率 6 Gy/ m in)。 4注射后18d,取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0.
张娴  刘莉 《武警医学》2016,(8):806-809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软胶囊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早期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60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A、B、C、D4组:每组15例,前3组均在基础治疗上加白藜芦醇软胶囊,其中A组:250 mg/次,口服,2次/d;B组:350 mg/次,口服,2次/d;C组:500 mg/次,口服,2次/d,治疗12周.D组为对照组(基础治疗:运动干预、饮食控制、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比较治疗前后1、8、10、12周末对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1c,HbALc)、胰岛素进行比较;并在用药前及12周末,采用视网膜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对患者的微血管瘤数、出血灶和渗出灶面积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C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8.6±0.812)mmol/L比(6.7±0.714) mmol/L,t=4.752,P=0.033;HbALc:(8.7±0.341)%比(7.2±0.426)%,t=5.542,P=0.031;胰岛素:(32.4±0.342) pmol/ml比(28.3±0.123) pmol/ml,t=6.459,P=0.038;降血糖有效率为66.76%.治疗后C组与D组微血管瘤数、出血灶面积、渗出灶面积均数分别为(16.86±1.75)个比(10.06±1.29)个,£=4.624,P<0.05;(2.24±0.23) mm2比(1.45±0.22) mm2,t=2.532,P<0.05;(1.40±0.15) mm2比(1.01±0.23) mm2,t =2.605,P<0.05;治疗后微血管瘤数减少,出血灶面积和渗出灶面积缩小.结论 白藜芦醇软胶囊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早期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呈剂量依赖性,其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早期视网膜病变有效率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D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糖尿病抑郁患者的情绪变化及与血清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4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187例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3个月,153例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对入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抑郁测定以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皮质醇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期间空腹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4.4~8.0 mmol/L之间。结果胰岛素治疗前合并抑郁情绪及无抑郁情绪的糖尿病患者皮质醇水平分别为:(276.1±23.4)、(141.1±19.9)μg/L(P<0.01);胰岛素治疗后合并抑郁患者抑郁指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0.51±0.13)、(0.68±0.21)(P<0.01),皮质醇水平明显降低为(162.4±17.3)μg/L(P<0.01)。治疗前抑郁指数与皮质醇呈显著正相关(r=0.674,P<0.01);胰岛素组治疗后抑郁指数下降与皮质醇下降呈正相关(r=0.525,P<0.05)。而口服降糖药组治疗前后抑郁指数及皮质醇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胰岛素治疗后T2DM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与皮质醇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2.
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回归理性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情危重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不管是否患有糖尿病,常常伴有高血L糖.严重高血糖与死亡率增加有关.近年来对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初期观察发现血糖控制完全止常化(4.1~6.1mmol/L)能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疾病指南所接受并实施;而后续的多项研究则未能'证实上述结果,严格控制血糖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最近一项大宗病例研究显示血糖控制正常组(4.5~6.0mmol/L)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血糖较高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因此目前认为应对危重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适度控制,即血糖>10mmol/L时启动胰岛素治疗,目标范围为7.8~10mmol/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重度烧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方法 大面积烧伤合并应激性持续高血糖患者32例,根据降糖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短效胰岛素组(A组)和强化胰岛素组(B组),对两组治疗7 d内平均血糖变化、7d内平均胰岛素用量、第一次术前占床天数进行分析.结果 强化胰岛素组在患者入院后7d内,平均随机血糖明显降低,在4.1 ~ 6.3 mmol/L之间波动,平均胰岛素用量14.6~19.4 U,明显低于短效胰岛素组;第一次术前占床天数强化胰岛素组为3.4~5.8 d,明显缩短.结论 在烧伤重症患者中,选择强化胰岛素能更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缩短第一次术前占床天数,是重度烧伤时高血糖理想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强化胰岛素治疗调控应激性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在排除糖尿病及其他直接影响糖代谢的疾病条件下,将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和强化胰岛素治疗组,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持续缓慢静脉泵入,强化胰岛素治疗组严格控制血糖在4.4~6.1mmol/L;传统治疗组血糖控制在10.0~11.11mmol/L。结果在强化胰岛素治疗组病人的胰岛素应用天数、呼吸机应用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P<0.05);院内感染率和死亡率治疗组也好于对照组(P<0.05)。而低血糖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揭示Ⅰ型糖尿病大鼠血糖、体重改变及大黄素对其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适应性喂养1 w,选择血糖正常者4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制作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柠檬酸缓冲液).3 d后禁食不禁水6 h,采尾血测空腹血糖,STZ注射后第10 d(成模初期)再测血糖,以血糖≥16.9 mmol/L为造模成功.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10只)与大黄素组(10只).成模2 w后,对照组与糖尿病组以PBS 5 ml/kg灌胃,大黄素组用8 g/L大黄素混悬液灌胃,5 ml/kg,1次/d,直至成模后第10 w.STZ注射后第3 d、第10 d(成模初期)及成模后第10 w,检测各组血糖及体重变化.结果 (1)成模初期,3组体重无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与大黄素组血糖均升高,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2)成模后第10 w,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与大黄素组体重均减轻,血糖均升高;与糖尿病组相比,大黄素组体重无差异,血糖降低.(3)成模后期与初期相比,对照组体重增加,血糖无改变;糖尿病组体重减少,血糖升高;大黄素组体重减少,血糖无改变.结论 大黄素可降低Ⅰ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对体重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大鼠骨髓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方法 30只成模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组(T2DM,n=10)、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BMSC,n=10)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ADSC,n=10),同期正常大鼠(n=10)作为对照组.干细胞分别从正常大鼠骨髓及腹股沟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获得.制模后和细胞注射后每日检测各组血糖.细胞注射后第7天行空腹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实验.胰腺组织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与T2DM组比较,干细胞注射7d后2型糖尿病大鼠的随机血糖持续缓慢下降,糖耐量及胰岛素敏感性均得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降低,胰岛内β细胞数量增加(P<0.05),但是两种类型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疗效并无显著差异.结论 骨髓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2型糖尿病大鼠中的疗效相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理想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抢救危重症并高血糖过程中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112例收入内外科ICU病房的高血糖危重症患者(ICU停留时间≥3d)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强化组,n=57,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和胰岛素常规治疗组(常规组,n=55,血糖控制在9.0~11.1mmol/L)。两组均于收入ICU后24h、4d、10d空腹抽取肘静脉血2ml,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核蛋白,地高辛标记NF-κB寡核苷酸探针,电泳迁移率变动法(EMSA)检测NF-κB活性,并对两组间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EMSA结果显示,强化治疗组收入ICU后24h、4d、10dNF-κB活性(以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所得光密度值表示)分别为44.69±10.46、34.47±14.32、25.95±11.50,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分别为50.37±11.54、43.76±10.27、35.87±9.97,P<0.05)。强化治疗组死亡率(14.0%)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30.9%,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危重症合并高血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的活性,可能是其降低患者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术期血糖监控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早期的影响。方法对1019例CABG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糖尿病组211例,非糖尿病组808例。按常规方法行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搭桥术,搭桥材料常规使用左侧乳内动脉(IMA)和大隐静脉(SV)。术前术后密切监测血糖,采用以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为主、静脉泵入短效胰岛素作为补充的血糖调控策略,将血糖控制在术前6mmol/L、术后8mmol/L左右。结果治愈出院率99.2%。围术期总死亡率0.8%,糖尿病组死亡率(1.4%)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0.6%,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1.8%,糖尿病组并发症率(2.4%)与非糖尿病组(1.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率糖尿病组(1.4%)高于非糖尿病组(0.5%,P<0.05)。结论糖尿病是CABG围术期死亡和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围术期采用精细的血糖监测和调控程序可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董威 《航空航天医药》2012,23(8):965-966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是否达到蜜月期.方法:对48例空腹血糖>11.1 mmol/L的初诊T2DM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比较其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停药后的血糖情况.结果:治疗2~3个月后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达到良好控制,且逐渐停用胰岛素后不需服用任何药物.结论:对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T2DM患者短期用胰岛素治疗,可快速控制血糖,且停药后可诱发较长时间(1~5年)的蜜月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II)对初发2型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人,分为MSII组(26例)和CSII组(38例),其中MSII组中女性14例,男性12例,CSII组中女性18例,男性20例,CSII和MSII两组的年龄、空腹C肽、空腹血糖、BMI、HbA1c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入院后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帮助胰岛细胞功能恢复.治疗的目标血糖值为三餐前血糖在3.6~6mmol/L之间.达到目标血糖值后全天胰岛素的总剂量小于30U,则停用胰岛素,改为口服降糖药物;若全天胰岛素的剂量仍大于30U,则继续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1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改为口服降糖药物的比例.结果 胰岛素强化治疗1月后两组中停用胰岛素,改为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CSII组为81.5%(31/38),其中10例已经完全停用磺脲类药物;MSII组为30.8%(8/2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的CSII组餐后2h C肽较MSII组明显增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发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受损有关,在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迅速恢复细胞功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使更多的初诊2型糖尿病人改为口服用药,且血糖仍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