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的情绪状态并观察心理治疗对冠心病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 对 5 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定 ,给其中 2 8例进行综合心理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的变化。结果 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 ,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焦虑、抑郁两量表的评分 ,缓解负性情绪。结论 负性情绪对冠心病的发展、预后有显著影响 ,心理干预在冠心病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其结果给出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及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伦理操守。方法:通过对186例乳腺癌患者分别进行调查和询问的方法调查其心理状态。结果:乳腺癌患者从确诊到治疗期间会有焦虑,恐惧等各种心理状态。最后给出了心理治疗的方法,并着重探讨了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伦理操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及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在53例冠心病(心肌梗死22例,心绞痛31例)及21例神经官能症患者中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冠心病及神经官能症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与躯体症状并存,相互影响.冠心病患者SAQ中的治疗满意程度评分与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敌对两项评分呈负相关;神经官能症患者SAQ中的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与SCL-90中的精神病性评分呈正相关,SAQ中的疾病认识程度评分与SCL-90中的总分、抑郁、焦虑3项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正规治疗的同时应注重心理治疗.对神经官能症患者来说,心理治疗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王娟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2):1280-128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初诊患者治疗前后恐惧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初次确诊为冠心病患者随机分干预组(64例)和对照组(48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治疗,并给予评定。结果干预组治疗后恐惧心理评定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总结112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表现和护理观察,认为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可以减轻冠心病初次确诊患者治疗后的恐惧心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对待疾病,对患者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疼痛门诊是近几年麻醉学科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它以神经阻滞为主要手段配合药物等方法治疗疼痛性疾病。我院疼痛门诊开诊5年来,我们体会在疼痛诊疗工作中,探讨患者的心理活动并给予心理治疗,对增强疗效,促进其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 常见的患者心理状态 疼痛门诊是诊断与治疗同时进行,多种疾病患者都可前来就诊,病种繁多病情各异。因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除进行临床药物治疗外,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心理表现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治疗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解除思想上、心理上的压力,能正确对待自身疾病,认真积极配合治疗.致使病情改善、稳定,富有生活情趣,保证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从而有效地配合药物治疗.观察结果:有效48例,显效3例,无效5例.  相似文献   

7.
闫桂梅 《当代医学》2008,14(24):134-135
冠心病患者除进行临床药物治疗外,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心理表现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治疗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解除思想上、心理上的压力,能正确对待自身疾病,认真积极配合治疗.致使病情改善、稳定,富有生活情趣,保证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从而有效地配合药物治疗.观察结果:有效48例,显效3例,无效5例.  相似文献   

8.
门诊注射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冷贵荣(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注射室桂林市541001)关键词门诊;注射;心理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即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患者不再满足简单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心理护理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病346例心理分析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高血压发病人口明显增多。由于处在特殊的生理阶段,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年轻患者,因而心理负担一般也较年轻病人重。医学实践证明,患者能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和护理中,必须高度重视心理治疗和护理,使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我院1997年3月至1999年3月共收治老年高血压病人346例。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积极配合有效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对病人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0.
陈芸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1):667-667
冠心病属于心身疾病,据研究证明,心理、社会因素可诱发或加重冠心病,行为应激可触发各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病情发展,因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治疗非常重要,现将2007年7月-12月在我科住院的30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障碍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障碍的认识并探讨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 对288例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并伴有程度不等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156例患者仅应用抗生素和中成药等治疗;心理治疗组132例患者,除应用上述药物外,还应用心理认知疗法等心理治疗。结果 心理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对前列腺炎患者辅以相应的心理治疗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心理因素对多数疾病,尤其是各种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冠心病的影响就更大、更典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病情发展.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和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和康复十分重要.现将我们对4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粗浅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34例乙肝病毒携带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携带乙肝病毒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为做好此类患者的心理疏导及其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和访谈形式对134例门诊及住院的携带乙肝病毒的患者进行自我调查。结果:目前携带乙肝病毒的患者负性心理存在普遍性,无助心理及保密心理占有较大比重。结论:携带乙肝病毒的患者均要进行心理治疗,在进行心理治疗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心理特征、文化程度及其家庭成员的态度实施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一支或多支血管狭窄≥50%,及抑郁症的诊断符合中华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CCMD-3)有关标准,汉密顿抑郁自评抑郁量表(HRSD),评分>17分入选,入选76例,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治疗和百忧解口服,两组均随访12个月,随访指标包括12个月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频率与硝酸甘油服用量.结果:随访12个月显示实验组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率(P<0.05).结论:心理治疗与百忧解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和分析基础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抽取38例同时间收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进行心理护理后的观察组的情绪职能、生理职能和生理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于明 《求医问药》2014,(3X):112-11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①研究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确定其是否对自身疾病有所了解,为其提供心理辅导。②使用药物治疗。③由专业医师来完成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工作。④使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结果:接受治疗后,47例患者的身体疾病在5天内得到缓解;两周后,有73例患者可以正常活动。结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老年患者需要同时接受身体治疗和心理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法,将7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临床治疗及常规护理方法相同,实验组加用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及生物反馈训练等,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和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经系统心理治疗与干预后SCI-90部分因子分,焦虑、抑郁评分等均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提供心理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心理治疗和抗焦虑剂对冠心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表明,冠心病发病原因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心理因素,临床症状除突出的躯体症状外,焦虑抑郁症状也较为普遍[1]。我们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合并应用心理疗法和抗焦虑剂,观察其对冠心病疗效的影响。对象和方法对象:按照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确诊的住院冠心病患者217例,除外精神疾病史和认知功能障碍。方法:病人入院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均合并佳静安定0.4~0.8mg每日2~3次,且每周进行4~5次心理治疗,每次约30分钟左右。心理治疗采…  相似文献   

19.
党岩兵  耿丽娟 《吉林医学》2013,34(11):2087-2088
目的:通过对稳定型心绞痛并抑郁症患者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及心理治疗,探讨"双心"治疗(基础心脏病治疗加心理干预、抗抑郁药物治疗)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治疗。结果:常规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8例;常规治疗组加心理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双心"治疗(基础心脏病治疗加心理治疗),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欧建英  朱华 《海南医学》2011,22(7):152-153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挑选我科2005~2007年36例确诊为冠心病并成功进行了首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心理治疗配合药物及康复运动治疗(心理干预组18例),另一组为单纯药物治疗及康复运动治疗(对照组18例)。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均采用SDS、SAS评分及心电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前后差值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运动中心绞痛发作情况及最大运动耐量。结果心理干预与对照组SDS、SAS首次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疗程后两组差值比较示:SDS、SAS评分均下降,但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1);最大运动耐量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程度更为显著(P〈0.01),运动至心绞痛出现时间比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或P〈0.01),但心理干预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心理治疗配合康复运动及药物治疗更有助于冠心病介入术后老年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