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缺氧诱导因子1α及氧自由基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氧自由基参与肾缺血引起的急性肾衰的病理过程。研究发现,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可以增强缺血心肌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HIF-1α是否参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及其与氧自由基联系尚未见相关报道。我们通过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为临床防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属急性肾损伤范畴,再灌注引起的氧自由基大量生成引发脂质过氧化导致肾组织损伤是缺血性肾衰发病的重要原因,减少氧自由基生成能起到保护作用.本研究观察茶多酚(TP)对肾IRI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对肌皮瓣的损伤及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过程,以及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的作用规律。方法以大白兔为动物模型,形成缺血再灌注肌皮辦,动态测定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变化及静脉滴注维生素C对其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缺血期已经开始,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再灌注时损伤进一步加重,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羟自由基(·OH)于再灌注后不久即被清除,脂质过氧化物的清除需要较长时间,维生素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在组织移植中应争取最短的缺血、最快的再灌注,应用药物抗氧化时应于缺血前用药并持续至再灌注后数天。  相似文献   

4.
盐酸氟桂利嗪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的缺血 /再灌注损伤是肝脏外科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 ,清除氧自由基是减轻或预防肝脏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措施之一。体外实验表明盐酸氟桂利嗪 (flunarizine ,FLU)对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O2 -有抗氧化活性 ,对此药在体内对肝脏再灌注损伤的确切作用还不清楚。本实验应用鼠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肝脏再灌注损伤时大鼠血清酶学、氧自由基生成、内源性抗氧化系统、肝脏组织学 ,超微结构的变化 ,以及FLU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Wistar大鼠 39只 ,分为A ,B ,C 3组 ,每组 13只。麻醉后 ,腹正中切…  相似文献   

5.
血红素氧合酶-1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钴卟啉 (CoPP)诱导的血红素氧合酶 (HO) 1高表达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随机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动态检测血尿素氮 (BUN)、肌酐 (Cr)、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含量以及进行肾组织光镜形态学观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Westernblot分析HO 1。结果 对照组BUN、Cr升高 ,SOD下降 ,MDA升高 ,HO 1中度提高 (14 4.5± 13 .6) ,肾组织结构紊乱。实验组除HO 1含量大幅提高外 (62 9.4± 78.9) ,尚能显著逆转上述改变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CoPP预处理诱导HO 1在肾缺血之前高表达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 (OFRs)而减轻大鼠肾IRI。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对肌皮瓣的损伤及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过程,以及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的作用规律。方法以大白兔为动物模型,形成缺血再灌注肌皮瓣,动态测定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变化及静脉滴注维生素C对其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缺血期已经开始,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再灌注时损伤进一步加重,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于再灌注后不久即被清除,脂质过氧化物的清除需要较长时间,维生素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在组织移植中应争取最短的缺血、最快的再灌注,应用药物抗氧化时应于缺血前用药并持续至再灌注后数天。  相似文献   

7.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浩晖  王成友  倪勇 《肝胆外科杂志》2002,10(6):478-479,475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 ia / reperfusion,I/ R)是肝脏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理过程 ,如处理严重的肝外伤 ,施行广泛的肝切除术 ,肝脏移植等。导致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很多 ,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 ,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1 氧自由基生成在生理情况下 ,身体内不断产生氧自由基 ,而又不断将其清除以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状态。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 ,由于肝细胞缺血缺氧 ,ATP分解代谢增加 ,其分解产物次黄嘌呤在缺血组织内大量…  相似文献   

8.
三七皂甙肾缺血再灌流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家兔肾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研究氧自由基和Ca^++对肾的毒性作用,观察三七皂甙对肾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证实: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组织抗氧化酶活力下降,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Ca^++内流增多等因素是肾缺血再灌流损伤的重要介导因素;三七皂甙可通过保护组织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Ca^++内流等机制,减轻缺血再灌流时肾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有效地防止急性缺血性肾衰的发生,其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人参总皂甙对肾移植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OFR)的清除作用,采用犬肾移植模型观察再灌注后24小时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移植前后不同时期内生肌酐清除值。结果发现,在肾缺血和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肾组织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异常增高。给人参总皂甙后能显著减少肾组织中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及内生肌酐清除值。结果提示,人参总皂甙能清除肾脏再灌注损伤产生的OFR,保护内源性SOD活性,减轻肾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肾缺血和肾中毒都可引起急性肾衰。但急性肾衰时肾功能障碍发生的机理却不十分明了。三十多年来曾假设了很多理论,但都不能完全解释人或动物中所观察到的变化。事实上引起肾功能障碍的机理是多因素性的各种因素在不同原因引起的肾衰中以及肾衰的不同阶段中有不同程度的卷入。本文将分别探讨几种不同因素对肾功能障碍所起的作用。一、肾血流减少的作用缺血性急性肾衰和肾中毒性急性肾衰都可观察到肾血流的减少。已反复证明,肾缺血可引起急性肾衰,并且缺血的程度与形态学损伤及机能障碍之间有伴随的关系:肾动脉完全钳夹25分钟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可在24小时内恢复,而钳夹60分钟则可引起持续数周的固定性肾衰。可见肾血流减少对于起动急性肾衰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急性肾衰的持续期,有的肾血流也可以正常,而且在使肾血流恢复到正常或超过  相似文献   

11.
三七皂甙对肾缺血再灌流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家兔肾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研究氧自由基和Ca++对肾的毒性作用,观察三七皂甙对肾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证实: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组织抗氧化酶活力下降,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Ca++内流增多等因素是肾缺血再灌流损伤的重要介导因素;三七皂甙可通过保护组织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Ca++内流等机制,减轻缺血再灌流时肾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有效地防止急性缺血性肾衰的发生,其防治效果与异搏定,CO-Q10及异搏定加以CO-Q10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丙泊酚预处理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acute 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AR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研究设计(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健康近交系清洁级的雄性SD大鼠63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丙泊酚预处理组(C组),每组21只SD大鼠.采用切除右侧肾,用无损伤微动脉夹夹闭左侧肾蒂60分钟后解除阻断,建立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24号套管针股静脉穿刺置管,实验过程中各组使用微量注射泵注入不同注射液.分别于手术前15分钟、再灌注后2小时、24小时留取血和肾组织标本同时处死大鼠,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观察这三个时点肾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丙泊酚预处理组各个时点的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均轻于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组中血清BUN、Cr、MDA和TNF-α水平增加均高于丙泊酚预处理组(p<0.05),丙泊酚预处理组血清SOD、IL-6水平均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 丙泊酚预处理组血清BUN、Cr、MDA、TNF-α、SOD、IL-6水平与缺血再灌注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表明丙泊酚能减少氧自由基释放,抑制和减少炎症反应,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能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模拟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环境下不同CO2气腹压力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模拟LPN建立操作模型,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平均分为4组:无气腹预处理组(NPre组),低压气腹预处理组(LPre组),中压气腹预处理组(MPre组)和高压气腹预处理组(HPre组),气腹预处理压力分别为0、5、10和15mmHg。气腹预处理方式为供气10min、放气10min,在10min放气阶段行开腹、暴露肾蒂血管等操作;随后夹闭左肾蒂血管并关腹,给予10mmHg的持续供气。术中各组大鼠完全阻断左肾血供45min,于再灌注24h时间节点切取左肾,比较各组大鼠肾小管损伤评分及氧化损伤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NPre组大鼠肾脏出现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与LPre组的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Pre组和HPre组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5);MPre组和HPre组大鼠肾脏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45min的血流阻断,大鼠肾组织出现了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低压气腹预处理不能减轻损伤,中压和高压气腹预处理则可显著提高肾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气腹预处理可作为LPN术中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的最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移植肾和受者的长期存活率.近年来,基础研究证实,氧自由基参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在AFN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则可以与氧自由基反应.  相似文献   

15.
热休克蛋白在肝脏中的表达及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是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许多肝脏的临床病理过程都与缺血及再灌注的损伤有关,尤其随着肝脏外科的发展,对术中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对肝脏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发现,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的损害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主要表现为氧自由基能使细胞膜磷脂中的脂肪酸过氧化,破坏了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氧自由基还能激发一系列直接的和间接的细胞损伤和释放介质。因此就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的破坏作用而言,保护措施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有效地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二是促使已产生的氧自由基的清除。热休克蛋白(h…  相似文献   

16.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不仅可发生在肾移植中,而且在复杂的肾脏手术、休克复苏过程中亦可出现。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保护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1损伤机制1.1氧自由基 氧自由基(OFR)是分子氧还原为水的一系列单价途径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HO-)、过氧化氢(H2O2)和单线态氧(O2),由于有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等能迅速将OFR清除而不造成OFR堆积[1] 在肾脏缺血情况下,可出现下面两种后果:①AT…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肾衰的病理生理学实验资料急性肾衰病理生理学的实验研究可采取五种基本动物模型之一,这包括甘油注射、肾动脉钳闭、肾内去甲肾上腺素灌注(导致缺血)、注入硝酸铀或氯化汞(肾毒性损伤)。每一种模型均导致类似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1)初期总肾血流减少,于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2)肾小球滤过显著下降;(3)肾小管阻塞;(4)通过损伤的肾小管上皮渗漏滤液。  相似文献   

18.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组织或器官在恢复氧供后原有损伤反而加重的病理过程,氧自由基损伤、钙超载和炎性反应等因素均参与这一病理过程。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连及其活性成分通过抗氧化、抗炎和拮抗钙超载等作用最终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该文就黄连及其活性成分在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犬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5只成年雄性杂种狗分为3组,每组5只,即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在肾缺血60min后立即给予再灌注30 s,再缺血30 s,循环3次,然后完全恢复灌注.术前及术后每天检测血清肌酐(Cr)浓度,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C).术后犬存活3天,杀死后取左肾标本,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IPO组与I/R组术后3天连续比较,血清Cr浓度有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O组与I/R组比较,SOD、CAT、TAC活性升高,MDA浓度降低,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能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反应,其机制与氧自由基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组织或器官在恢复氧供后原有损伤反而加重的病理过程,氧自由基损伤、钙超载和炎性反应等因素均参与这一病理过程.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连及其活性成分通过抗氧化、抗炎和拮抗钙超载等作用最终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该文就黄连及其活性成分在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