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薄切片是超薄切片前的一个重要步骤。光镜检查半薄切片,可确定电镜观察部位,判断组织固定和包埋的质量。半薄切片染色法很多,我们对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一些比较和改进,现将实践中的体会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方法及结果:用Epon812包埋的组织块切成1微米或1.5微米厚的半薄切片,捞到滴有蒸馏水的载片上,在烘箱内烤干,待染色。1.甲苯胺兰染色法:将染液滴于切片上,在酒精灯上加热数秒钟,勿煮沸,流水冲洗,自然干燥,树胶封固后观察。不必经酒精及二甲苯,免切片皱缩不平。如染色适度,组织染成兰色,结构清楚,而树脂无色。2.苏木精—伊红染色法:锇酸固定、树脂包埋的组织,用此法难于着色,一般须先用氢氧化钾溶液脱去树脂,然后染色.为避免氢氧化钾液对组织可能产生的损伤,我们参考Chang法改用2.5%高碘酸处理切片,并用滴  相似文献   

2.
电镜在病理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而半薄切片是进行电镜观察前的必要环节,本文就半薄切片制作中的一些技术细节作一介绍。1 水槽(Trough) 可用LKB公司生产的黑塑料“Tr-uf”。它所形成的水面大,易于操作,个别包装,没有污染。比较简便的方法可以用胶带围成槽后用蜡封而成,实用而比较  相似文献   

3.
制作运动终板电镜标本的一种简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运动终板的超微结构形态学研究中,由于在半薄切片中寻找到运动终板比较困难,因而在电镜下难以观察到运动终板,特别在长肌中要在电镜下观察到运动终板更加困难。由此导致在电镜制样时,工作量大;在电镜观察时,失败概率高。我们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种比较容易观察到运动终板的制样方法,即将长肌及其支配神经进行整体包埋,以神经进入肌束处为标志进行半薄切片,便于在半薄切片中寻找到运动终板,然后进行定位,再进行超薄切片观察的方法,现简要报道如下:1 标本的取材 捣毁蟾蜍脑脊髓,处死蟾蜍。剥皮去内脏后,将蟾蜍下半身固定于蛙板上,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显示小鼠球旁细胞的适宜染色方法,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方法 取 20 只小鼠肾组织做石蜡切片,随机分为 4 组,分别用HE染色、高碘酸-Schiff 氏反应染色、改良结晶紫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HE染色和高碘酸-Schiff 氏反应染色不能显示肾球旁细胞;改良结晶紫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均能较好地显示肾球旁细胞(胞质内有特征性的被染色的分泌颗粒)。 结论 改良结晶紫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球旁细胞有较好的染色效果,但改良的结晶紫染色更为简便、经济、稳定。  相似文献   

5.
电镜半薄切片通常用于电镜超薄切片前的定位观察 ,我们在定位观察时发现 ,由于切片薄 ,结构显示清晰 ,可用于光镜研究 ,其观察结果优于石蜡切片。多年来 ,我们已将电镜半薄切片应用于实验研究和研究生课题实验。方法 :取材后将组织修为 1立方毫米左右 ,常规电镜样品处理 ,环氧树脂 6 18包埋 ,修块 ,L KBV型超薄切片机切片 ,切片厚度 1微米 ,脱树脂后 ,苏木精染色 ,H· E或甲苯胺兰染色 ,37℃温箱烤干 ,封片 ,观察。结果 :苏木精染色显示 ,细胞核呈紫兰色 ,胞浆淡兰色 ;H·E染色显示 ,细胞核为紫兰色 ,细胞质淡粉红色 ,但伊红染色较石蜡…  相似文献   

6.
免疫金 -银染色 ( Immuno-gold- silver,IGS)是 1 983年 Holgate等用免疫金染色加银显影液增强的一种染色方法 ,可在光镜下观察到阳性反应结果。此法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生物、医学研究人员的认可 ,给科学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它特异性强 ,操作简便 ,而且经济 ,特别是近十几年来 ,经过不断改进 ,应用到半薄切片中 ,为免疫电镜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我们将其与石蜡切片中免疫组化的染色进行了比较研究。1、材料和方法  1 .1材料  2 0例通过光镜、免疫荧光、电镜诊断为 Ig A肾病的肾活检组织环氧树脂包埋块。 1 .2方法  1 )用Na OH无水乙…  相似文献   

7.
半薄切片是进行超薄切片前的必要环节,有助于准确定位。常用的染色方法有甲苯胺蓝、吉姆萨染色法等。这些染色单一,仅能提供组织细胞着色深浅不同的蓝色,对特殊组织与特殊结构则不能选择性的染色。若经H-E染色则可提供更为详细的结构,弥补石腊切片的不足,且结构介于光镜和电镜之间,可应用到临床中,提高病理诊断水平。为此,我们在实验工作中摸索出改进的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用于半薄切片,清晰地显示组织结构,提高切片分辨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鼠原发性结肠癌淋巴管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鼠原发性结肠癌毛细淋巴管的微细分布、超微结构特征 ,观察毛细淋巴管的形态结构变化 ,为进一步探讨癌组织的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取 4周龄大鼠 5 0只 ,用MNNG(甲基硝基亚硝其胍 )灌肠 ,建立大鼠结肠癌模型 ,分期取材 ,应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半薄切片观察可见癌组织中心区无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 ;癌组织周边区毛细淋巴管数量增多 ,管腔扩张 ;电镜观察可见癌组织周边区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发生溶解破坏 ,内皮细胞间开放连接增多 ,内皮细胞细胞器的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癌细胞淋巴道转移可能是由于毛细淋巴管壁的破坏和内皮细胞的开放连接 ,内皮细胞器的改变可能是管壁破坏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用黄疸出血型O_(17)株钩端螺旋体原培养液,经浓液10倍后,以每支豚鼠静脉注射2毫升,待感染豚鼠引起口鼻涌血而死亡后,立即取肝、肾、心组织固定,以1u厚的薄切片作光学定位观察,超薄切片经染色后电镜观察,其结果显示这些器官和组织之中含有较多的钩端螺旋  相似文献   

10.
半薄切片是基于电镜的发明及对细胞学亚细胞结构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片技术,特别是近20余年来,随着乙烯系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成功,大大推动了半薄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中的应用。目前,  相似文献   

11.
半薄切片的操作过程及方法简单 ,尤其适用于骨髓活体检查 ,切片中的各系统细胞形态接近于涂片形态。因HE染色不能完全显示骨髓中的一些特殊成分 ,故导致分辨率不够理想。作者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一种适用于作骨髓半薄切片的染色方法。1 配制方法1 1 染色液的配制  (1)苏木精、姬姆萨 根据Harris苏木精和Giemsa染液的配制方法。 (2 )酸性品红溶液  1 2 %浓度。1 2 染色方法及步骤  (1)将骨髓塑料半薄切片 (2 μm)附贴于载玻片上在加热板上使充分干燥。 (2 )Harris苏木精染色 5min ,自来水或蒸馏水冲洗。 (3)Gi…  相似文献   

12.
小鼠肾脏髓襻细段发育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鼠肾脏髓襻细段发生发育及逐渐成熟过程。方法:应用光镜半薄切片和电镜超薄切片观察小鼠肾脏髓襻细段发育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和结论:细段出现于胚胎后期,生后逐渐发育完善。上皮由立方细胞逐渐发育成扁平细胞过程中,细胞凋亡起着很大作用。细胞凋亡高峰时间发生在生后七天左右。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生后细段完善主要位于长襻肾单位的细段。结论:细段在胚胎晚期出现,生后发育。在这一过程中,特别是在细胞构筑过程中细胞凋亡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家兔和沙鼠胃壁内淋巴管的微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铭达  王云祥 《解剖学杂志》1992,15(4):284-286,F003
本文应用半薄切切片光镜观察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家兔和沙鼠胃壁内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家兔和沙鼠胃的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均存有毛细淋巴管网,并除粘膜层外,还存有淋巴管。粘模层常见到呈盲端的毛细淋巴管,位于胃腺之间。家兔胃壁内淋巴管的检出率(21.9%)较沙鼠的(9.7%)为高。  相似文献   

14.
人胰腺癌淋巴管的分布及形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胰腺癌淋巴管的分布及形态结构,探讨胰腺癌淋巴道转移机制。方法取手术后人胰腺癌标本21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LYVE-1标记淋巴管进行淋巴管计数,半薄切片光镜观察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胰腺癌组织淋巴管的形态及分布特点。结果胰腺癌组织中LYVE-1染色阳性的脉管具有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可见癌周组织的微淋巴管数量较癌旁"正常区"有所增加(P<0.01);半薄切片光镜下可见癌周边区和"正常区"淋巴管存在,癌中心区未见有淋巴管;电镜下癌周边区淋巴管内皮细胞连接开放,部分内皮细胞破裂溶解,管壁不完整。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改变。结论胰腺癌组织淋巴管主要位于癌周围浸润区的纤维结缔组织中,且淋巴管数量较癌旁"正常区"增多,淋巴管内皮超微结构改变。胰腺癌淋巴管转移可能通过增多的淋巴管的内皮连接开放和对内皮细胞的破坏溶解作用进入淋巴管管壁。  相似文献   

15.
乔丹  王云祥 《解剖学杂志》1996,19(2):156-159
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家兔鼻粘膜和咽壁内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在鼻粘膜固有层的浅层存有毛细淋巴管,汇入深层的淋巴管。鼻粘膜呼吸部淋巴管的检出率明显高嗅部,咽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均有存有毛细淋巴管,除粘膜层外,还存有淋巴管。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方法研究了大鼠胰淋巴管的微细分布。结果证明 ,在胰小叶内包括胰岛内及其周围均不存在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而有丰富的血管 ;胰的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仅见于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内。  相似文献   

17.
1960年,Rosenberg等首先使用水溶性塑料包埋剂一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Glycol methac-rylate,缩写为GMA)作为电镜包埋剂以后,GMA的使用价值逐步受到重视,并从电镜的应用,推广到光学显微镜、组织化学等各个领域。GMA包埋的组织块,很少收缩,切成1-3μ的半薄切片后,在光镜下,几乎无细胞重叠现象,物质的分布与酶的定位清晰可见,克服了石蜡切片的收缩假象与新鲜冰冻切片质量不易保证等缺点。Feder等在应用塑料包埋技术于组织化学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尤其是Higuchi(1979)和Namba(1983)等,在GMA包埋的切片上,进行了较详细酶活性的观察。近年来,国内也开展了GMA包埋的切片技术,张承志等做了粘多糖的  相似文献   

18.
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多重神经支配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长庚  张喜京 《解剖学报》1994,25(2):123-127,T004,5
为了探讨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的突触调控机制,本文用电镜细胞化学与免疫电镜双标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的多重神经支配。即先用6-OHDA损毁CA能神经末梢,再于振动切片上用包埋前免疫电镜法,分别以DAB和TAB为呈色剂先后对肽能(OT或SP)神经元和GABA神经元进行双重标记。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下丘脑室旁核内存在肽能(OT,SP)和氨基酸(GABA)能神经元及CA神经末梢;OT神  相似文献   

19.
改良半薄切片多色性染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薄切片有助于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的准确定位。现有的半薄切片有各种不同的染色方法,但在观察时往往组织结构、细胞核及细胞浆分辨不够清楚。我们在半薄切片中改进染色液的配制和染色方法,并  相似文献   

20.
郎格罕氏细胞(LC)系起源于骨髓,表面携带Fc-IgG和C3受体,合成与表达I_a抗原,主要分布在表皮基底层上方的一种树枝状免疫前哨细胞。在众多显示该细胞的组化及免疫学方法中以ATP_(ase)染色应用最为广泛。该方法经济,操作简便,特异性高。笔者根据Juhlin和Hanau等人方法加以改良而建立的ATP_(ase)染色具有2个突出优点:(1)应用显示ATP_(ase)活性的单一技术可以同时进行光、电镜对比研究,而细胞结构基本保存完好。(2)解决半薄切片上Lc定位问题,避免电镜观察盲目性。实验方法:用2.5%戊巴比妥钠,以25mg/kg剂量腹腔注射,麻醉豚鼠。背部剃、脱毛后,用3mm直径Biopsy Punch活检皮肤,标本置EDTA液内孵育1.5~2小时,37℃水浴。实验者在解剖显微镜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