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RPF)的认识及术前CT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RPF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分析总结RPF的CT误诊原因。结果:(1)CT表现:10例均见腹主动脉周围有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包裹,与腹主动脉分界不清;5例累及髂血管,4例侵犯输尿管,6例腹主动脉管壁毛糙、管腔变窄,1例包绕下腔静脉;(2)CT诊断结果:诊断为RPF 4例;诊断为腹主动脉炎1例,输尿管肿瘤1例,腹部包块1例,转移瘤1例,淋巴瘤2例。结论:RPF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腹主动脉周围软组织密度影包绕,常累及输尿管、下腔静脉、肾动脉等,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或轻-中度强化。提高对RPF的CT表现认识,对减少误诊非常重要,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对RPF的CT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少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3岁,因左腰部隐痛不适1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症状,尿常规检查正常,腹平片检查疑左侧输尿管上段小结石,IVP检查示:左肾盂轻度积水,左输尿管上段扩张。CT检查:腹膜后腰5椎体下缘以下见均匀软组织肿块,达腹主动脉分叉处以下,前缘界清,后缘不甚清,厚约1.5~2.0cm,长约3.0cm,CT值为53HU,腹主动脉下段及髂总动脉穿插其中,左侧输尿管扩张积水亦被软组织包绕,并向左前方移位,至腰5水平逐渐变细,右侧输尿管行程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导致肾积水的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24例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1)RPF患者常见首发症状为腰背痛或腹痛(69.2%);(2)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和血清IgG4升高最常见。超声检查仅提示上尿路积水。RPF的静脉肾盂造影(IVP)和CT尿路成像(CTU)表现具有特征性。IVP肾盂输尿管显影不良时,CTU能较清晰的显示上尿路影像。CT扫描发现腹膜后软组织肿块9例(37.5%),优于超声检查;(3)输尿管松解和腹腔化手术治疗22例;行肾切除术1例;行输尿管置双J管术1例。最终确诊为继发性RPF8例,其中4例为术前诊断,3例为术中腹膜后软组织肿块冷冻活检证实,1例为术后病理证实;(4)特发性RPF手术后肾积水均获长期缓解,而继发性RPF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疾病及其治疗方案。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RPF的重要手段,CTU优于超声检查和IVP。输尿管松解和腹腔化手术可以使特发性RPF输尿管梗阻得到长期的缓解,术中对肿块进行冷冻活检有助于鉴别特发性和继发性RPF,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fibrosis,RPF)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且影像资料完整的RPF病例,观察病变部位、形态、范围、密度或信号强度以及邻近组织改变。结果4例均位于腹膜后,不同程度包绕腹主动脉,累及髂动脉、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受累及下腔静脉;3例累及输尿管致肾、输尿管积水,其中2例肾功能受损;1例合并布加氏综合征,病灶内包绕大量迂曲侧支血管;增强后病灶因所处时期不同,呈多种强化方式。MRI显示腹主动脉周围环形等T1、等T2异常信号,SPIR及DWI上为稍高信号。结论RPF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特发性腹膜纤维化的超声表现。方法 对4例患搏动性肿物的患者行超声检查,将其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者均表现为腹主动脉前壁及两侧壁被低回声包绕,2例伴肾盂输尿管积水。2周经病理证实。1例病变部分切除后出院,另外3例经激素治疗后好转。结论 超声可直接显示腹膜后腹主动脉周围的纤维斑块及肾盂输尿管积水的特征表现,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腹膜后纤维化的综合影像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9例:RPF的IVP、B超、CT及MRI表现。结果 RPF的影像学表现为腹膜后弥漫性斑块或肿块及腹膜后脏器的浸润,多伴有肾盂输尿管扩张。结论 CT和MRI能全面反映腹膜后病变的各种表现,并能进行分期及疗效监测。综合分析各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RPF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膜后纤维化(RPF)的诊断以及治疗情况,以提高对RPF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断的2例RP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病例1以左下肢静脉血栓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起病,影像学提示RPF包绕输尿管及腹主动脉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下。经皮肾盂穿刺造瘘后,肾功能恢复。病例2以不明原因发热、急性肾功能衰竭起病,术后脱离血液透析,预后良好。结论 RPF属少见病,影像学诊断有较重要作用,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该病为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的系统损坏表现之一。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晚期常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RPF)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于我院初次确诊的特发性RPF病例1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声像图特点,并对接受治疗的8例患者进行超声随访。结果 14例患者,10例经PET或CT证实,4例经病理活检证实。就诊原因分别是腰背部酸痛8例、腹痛5例、下肢肿胀7例、体检发现肾盂积水(6例双侧、2例单侧)。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增高7例,C反应蛋白(CRP)增高9例,血清总补体增高7例,免疫球蛋白G (IgG)增高4例。超声表现为腹膜后包绕肾下腹主动脉低回声,其中8例(57.1%)部分或完全包绕并挤压下腔静脉,5例(35.7%)病变延伸及双髂动脉;全部患者肠系膜下动脉均包绕于低回声内,腹主动脉内壁可见强回声斑块;8例(57.1%)包绕单侧或双侧输尿管并引发肾盂积水。8例患者接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6例患者可见低回声范围不同程度缩小。结论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超声在诊断该病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发病率低,临床缺乏特征性表现,早期诊断困难,常致误治。通过总结分析后,旨在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继发于胃肠道手术后RPF5例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继发于恶性肿瘤行肠梗阻转流术3例和乙状结肠造瘘术1例后于3~13周内死亡,继发于外伤性行肠梗阻转流后效果良好。结论遇到患者腹部手术后1~3个月之间,如出现主诉模糊不清和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腰背疼痛或腹部肿块,而临床上又不能用某些疾病进行解释时,应考虑到RPF的可能。B超可以了解肾盂积水情况,CT和MRI检查对RPF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非恶性肿瘤的RPF在炎症活动期应内科治疗,晚期出现腹膜后空腔脏器梗阻时则需外科手术治疗,而继发于恶性肿瘤者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血管病变行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及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采用最大强度投影法(MIP)、表面遮羔显示法(SSD)和多层面重建法(MPR)。结果: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能较清楚显示正常血管形态和病变。其中颅内动脉瘤5例,动静脉畸形7例,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右侧前交通过动脉狭窄1例,腹主动脉瘤2例,肾动脉狭窄3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正常5例,结论:螺旋CT血管是诊断血管病变的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有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