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糖血液中的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检测指标有两个,即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人血糖浓度相对稳定,饭后血糖可以暂时升高,但应该不超过10mmol/L(180mg/dl)。正常空腹血糖为3.9~6.1 mmol/L(70~110mg/dl),5.6~7.0mmol/L为空腹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恢复糖尿患者对磺脲类药物的敏感性。方法30例门诊和急诊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均使用常规剂量磺脲类药物,但血糖控制不良。应用双相门冬胰岛素30后血糖达到控制良好3个月,之后停用胰岛素,继续以前的口服药物的治疗。结果停用口服降糖药之前3个月内平均血糖为(9.4±7.5)mmol/L,餐后2 h血糖(或随机血糖)为(14.2±7.2)mmol/L;应用胰岛素达标时的空腹血糖为(5.7±0.7)mmol/L,餐后2 h血糖为(7.2±1.4)mmol/L;应用胰岛素期间的空腹血糖为(6.0±0.8)mmol/L,餐后2 h血糖为(7.8±1.2)mmol/L;停用胰岛素时,空腹血糖为(6.1±0.6)mmol/L,餐后2 h血糖为(7.7±1.3)mmol/L。在改用原来口服降糖药后,1个月内平均空腹血糖为(6.5±0.5)mmol/L,餐后2 h血糖为(8.1±0.8)mmol/L,与应用胰岛素前相比,血糖降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可能恢复糖尿病患者对磺脲类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1991~1999年,我科共诊断老年糖尿病958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将其特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958例糖尿病患者均为门诊首诊,其符合1985年修订的现行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BG)≥7.8 mmol/L(≥140 mg/dl)和(或)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11.1mmol/L(≥200mg/dl)。年龄在60~89岁,平均72.6岁。其中男526例(54.9%),女432例(45.1%)。1.2 就诊原因 958例患者中因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而就诊者190例(19.8%);症状不典型者204例(21.3%);因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胰岛素泵输注人胰岛素;治疗组3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晚12时加1次中效胰岛素.根据血糖结果设定门冬胰岛素总量,初始剂量比常规人胰岛素用量减少25%,血糖控制满意时检测4次血糖作为观察值进行比较.两组疗程均为14~28 d.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空腹2 h血糖为(6.35±2.33)mmoL/L,早餐后2 h血糖为(9.37±1.29)mmol/L,午餐后2 h血糖为(9.38±1.27)mmol/L,晚餐后2 h血糖为(8.93±2.37)mmol/L,HbA1c为(6.24±1.87);治疗组分别为(4.51±1.22)mmol/L、(7.43±2.31)mmol/L、(6.71±2.52)mmol/L、(7.22±1.28)mmol/L、7.55±1.46.治疗组24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者少(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可有效控制24 h高血糖、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使用方便,餐前或餐后注射均可达到良好效果;可显著减少胰岛素用量,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宋素珍 《工企医刊》2001,14(3):37-38
近10年中我科共收治糖尿病肾病所致的肾功能衰竭20例,现就其透析治疗的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糖尿病肾病并肾衰20例,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26岁~68岁,平均年龄56岁。Ⅰ型糖尿病1例,Ⅱ型糖尿病19例。病程6年~18年,平均在12年。冠心病和心肌病变12例,心力衰竭6例,胸腔积液8例,腹腔积液3例,视网膜病变者15例。 1.2 首次透析前实验室检查 (1)空腹血糖≤6.5mmol/L8例,≥6.5mmol/L12例,空腹血溏波动于3.2mmol/L~14.6mmol/L。(2)血尿素氮:20例均升高,在15mmol/L~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与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CSⅡ组给予胰岛素泵入门冬胰岛素,MSⅡ组给予三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短期强化达标治疗,据血糖调节胰岛素类似物剂量。比较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值,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类似物用量,低血糖发生例/次。结果:治疗后各点血糖均值2组间无统计学意义。CSⅡ组与MSⅡ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分别为(5.79±0.83)mmol/L,(6.32±0.89)mmol/L,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4.40±2.12)d,(10.83±4.50)d,达标时胰岛素类似物用量分别为(32.9±4.1)U/d,(48.1±3.7)U/d,低血糖发生例/次分别为3例和12例。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可在短期内使血糖达到满意控制且患者依从性好,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糖尿病强化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加格列美脲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和NPH做比较.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45例,未使用过胰岛素治疗,病程大于1年,诊断均符合空腹血糖(FBG)>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年龄40~65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单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56例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空腹血糖(FBG)>8.0mmol/L、餐后2h血糖(2hPBG)>10mmol/L者。观察组在原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格列美脲1~2mg/d,发生低血糖或血糖下降时,将胰岛素剂量下调。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FBG、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天胰岛素用量等指标。结果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8周后,可显著降低血糖、HbA1c,并使胰岛素用量减少。结论单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加用格列美脲后可显著改善血糖,并且胰岛素用量也减少。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前期症状者是指血糖浓度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即餐后血糖为7.8 mmol/L~11.1 mmol/L,或空腹血糖为6.1 mmol/L~7.0mmol/L,前者为糖耐量低减(IGT),后者为空腹血糖受损(IFG)。发展成糖尿病前,往往都要经过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这一阶段,所以糖尿病前期被认  相似文献   

10.
信息速递     
不久前,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办的“认识中国人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的特征”研讨会上,通过了适合中国人群特征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建议,建议如下: 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4个组成部分中的3个或全部者: 一、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25.0kg/m2(体重/身高的平方); 二、高血糖:空腹血糖≥110mg/d1(6.1mm01/L)及或糖负荷后血糖≥140mg/dl(7.8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血清Cystatin C浓度的影响,从而了解血糖水平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选取57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后测量其体重指数(BMI)、空腹及餐后2 h血糖、Cystatin C、血脂及24 h尿白蛋白。治疗后当空腹血糖(FBG)≤7.0 mmol/L及餐后2 h 血糖(PBG)≤10 mmol/L时,再复查Cystatin C。并根据尿白蛋白程度分为非临床糖尿病肾病(DN)组 (24 h尿白蛋白≤300 mg)及临床DN组(24 h尿白蛋白>300 mg),临床DN组再根据疗效分为Ⅰ组及Ⅱ组,Ⅰ组为血糖控制后Cystatin C恢复正常,Ⅱ组为血糖控制后Cystatin C仍偏低。结果 (1) 治疗后无论非临床DN组还是临床DN组血Cystatin C的水平都有明显的恢复。(2)临床DN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疗效有明显的影响,而病程、BNI、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疗效没有影响。结论控制血糖可以纠正DN早期高肾小球滤过率,其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空腹血糖变异与2型糖尿病患者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闵行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EHRs)中获取2007年1-12月建立2型糖尿病档案的患者资料,包括空腹血糖、血压、体质指数(BMI)、家族史和药物情况等。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血糖变异对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共获得研究对象6 847例,818例(11.94%)患者在平均随访6.2年后死亡,死亡率为19.43/1 000人年。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标准差(FPG-SD)中位数为0.66 mmol/L,四分位数分别为S1(0.37 mmol/L)、S2(0.37 mmol/L≤S20.66 mmol/L)、S3(0.66 mmol/L≤S3≤1.15 mmol/L)和S4(1.15 mmol/L)。历次空腹血糖间的变异系数(FPG-CV)中位数为0.10,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C1(0.06)、C2(0.06≤C20.10)、C3(0.10≤C3≤0.15)和C4(0.15)。研究对象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影响指标包括年龄、收缩压、胰岛素、BMI、FPG-SD(S4)和FPG-CV(C4)(P0.05)。结论空腹血糖的变异度是2型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在2型糖尿病治疗管理中不仅仅要关注血糖水平,更要关注血糖波动所带来的危害,做到平稳降糖、安全降糖。  相似文献   

13.
唐伟凡 《现代医院》2005,5(9):56-57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产生长期控制的特点。方法对空腹血糖>11.1mmol/L的1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4w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果糖胺及胰岛素水平的情况。结果空腹血糖从(13.9±0.9)mmol/L降至(6.8±0.6)mmol/L,且这种改善能够维持1年,在1年内7例患者单用饮食控制及运动可以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11例患者需要口服降糖药治疗,不需使用降糖药组患者其特点是在治疗中需要较少胰岛素即可达到正常血糖水平。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成功为今后的良好血糖控制奠定基础,胰岛素治疗达到正常血糖的胰岛素使用量可以预测哪些患者单用饮食控制就能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4.
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致血糖明显升高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83岁,患高血压60年,2型糖尿病10年,身高175 cm,体重70kg.给予降压治疗,口服吲达帕胺2.5 mg,1/d,硝苯地平5 mg.3/d,血压控制在130~110/80~60 mmHg.口服自购降糖药糖安平胶囊(降糖中成药.主要成分为松叶、乌梅、黄芪等)治疗糖尿病,0.5 g,3/d,餐后服.空腹血糖波动在4.2~5.0 mmol/L之间,餐后2 h血糖4.5~7.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4.5%~5.6%,空腹血浆胰岛素7~16 μU/ml,未服用其它药物.  相似文献   

15.
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5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白桦 《中国校医》2003,17(4):303-303
格列吡嗪 (glipizicle)是新一代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促进β细脑分泌胰岛素是主要降糖机理。我院应用该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 5 7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根据 1998年WHO建议的 2型糖尿病诊断新标准 (即空腹血糖≥ 7.0mmol/L ,餐后 2h血糖≥ 11.1mmol/L)选择确诊的 2型糖尿病患者 6 0例 ,均为本校教职工 ,男性 37例 ,女性 2 3例 ,平均年龄 5 7.1(40~ 72 )岁 ,平均病程 3.5年(1~ 10年 )。1.2 服药方法 从 5mg每日 2次开始治疗 ,最大剂量 5mg ,每日 3次 ,疗程为 3个月。1.3 观察项目和方法 所有观察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诺和锐30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60例初诊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高于15mmol/L。餐后2h血糖高于20mmol/L。患者用诺和锐30强化治疗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等。结果治疗半年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为明显下降,达到理想水平。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能降低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糖增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非糖尿病AMI患者120例,根据空腹血糖(FBG)水平分为:Ⅰ组(FBG正常),Ⅱ组(6.1 mmol/L≤FBG<10 mmol/L),Ⅲ组(FBG≥10.0 mmol/L).对各组之间心肌酶学峰值、大面积梗死率、并发症、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Ⅲ组上述观察指标明显高于Ⅰ、Ⅱ组(P<0.05).结论 非糖尿病患者AMI早期FBG≥10.0 mmol/L,提示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下列无症状、未被诊断的人群应进行糖尿病筛查: 1.年龄〉45岁,空腹血糖FPG≥5.6mmol/L(≥100mg/dl)或随机血糖≥6.5mmol/L(≥120mg/dl)时须进一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若正常,每隔2~3年复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菊芋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形态与功能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高脂饮食并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阳性对照)、菊芋多糖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连续灌胃8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胰腺细胞胰岛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18.24±1.32)mmol/L]明显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14.89±1.76)ng/m L]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40、80 mg/kg菊芋多糖组大鼠空腹血糖[分别为(10.77±0.12)、(8.56±1.45)mmol/L]明显下降,80 mg/kg菊芋多糖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16.46±1.88)ng/m L]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菊芋多糖可减轻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还可提高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胰岛素表达。结论菊芋多糖可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β细胞损伤,增加胰岛素表达,从而发挥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降糖治疗方法,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监测血糖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入院后予“三餐前短效胰岛素(优泌林R)+睡前中效胰岛素(优泌林N)”方案强化治疗,监测空腹血糖9~10 mmol/L,餐后2h血糖11~13 mmol/L,控制欠佳,更换方案为“门冬胰岛素,胰岛素泵泵入”治疗.治疗6d后,血糖得到较好控制,空腹血糖6~7 mmol/L,餐后2h血糖7~8 mmol/L.后停用胰岛素泵,更换为“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三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人胰岛素(优泌林N)晚上睡前皮下注射”,为患者院外继续治疗做准备.监测空腹血糖波动于5.7~6.3 mmol/L,餐后血糖波动于6.7~7.8 mmol/L.虽暂未达到理想目标,但血糖在较短时间内安全、平稳下降,得到良好控制.患者入院第15天,血糖平稳,出院.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血糖特点合理选择胰岛素种类及胰岛素治疗方案,对此类患者的用药应给予密切监护,以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