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雪辉  尚艳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199-3200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的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6例经过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监测。结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多有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心律失常较常见,动态心律图更易发现心电变化。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者95例,占89.62%,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较常见。并常合并有心电图ST-T段改变。常规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72.60%,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96.0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更确切,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早期发现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指导临床用药及评价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可作为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2.
张枝花 《现代保健》2011,(35):133-134
目的 探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对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以便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检查和诊断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74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动态心电图临床表现资料加以分析.结果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表现非常复杂,心律失常表现明显,其中又以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为最,ST-T改变明显.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57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赤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2946-2947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病例选自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院住院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57例,分析住院期间心电图与其它辅助检查对诊断的价值。结果: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表现异常率占100%,提示心律失常最常见,ST-T改变次之,传导阻滞比成人少见。结论:心电图变化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虽非特异,但许多典型改变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6例,分析心电图及其它辅助检查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70(81.40%)例心电图表现异常,以心率失常为最常见,其次为ST-T改变;心电图异常率与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胸片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房性及室性早博患儿预后一般良好,合并多项心电图改变时,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结论心电图改变对早期发现和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了解患儿的预后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赵瑛 《职业与健康》2006,22(19):1639-1640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小儿的健康发育危害很大,特别是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外对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药物,因此其治疗问题日益受到重视。2001年7月~2004年12月我院儿科对4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与心先安(环磷酸腺苷葡甲胺,MCAMP)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根据1999年9月昆明会议制定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选择来我院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6例,男20例,女26例。<3岁12例,~6岁16例,~12岁13例,~14岁5例,年龄最小21个月。冬春季发病27例,夏秋季发病19例。临床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芪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诊断均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卧床休息、抗病毒治疗、营养心肌、免疫调节、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汤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痊愈9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可以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8例,患儿均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给予辅酶A+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静脉滴注,2次/d,同时予以抗病毒、抗休克等对症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15d。结果 48例患儿经治疗后痊愈占56.25%,显效占20.83%;有效,占12.50%,总有效率89.58%。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需及时诊断,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83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心电图改变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病例选自1997年1月至2004年7月期间住院的83例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析住院期间心电图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心律失常最常见,ST—T改变,低电压次之,传导阻滞比成人少见。治疗除传导阻滞外其余效果很好。结论小儿心电图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虽非特异,但有许多特征性改变对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6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应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 68例患儿,治愈63例(92.6%),有效3例(4.4%),无效2例(2.9%),总有效率为97%.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期间选用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所呈现出的不同效果。方法:从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确诊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上述患儿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测,并将两种方式检测的结果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对两组检测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检出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检出率,组间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实施临床诊断过程中,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更高,更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5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均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而后对其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的室性早搏、房性早搏、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确诊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而其他心电图改变类型虽然高于常规心电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检查相比,动态心电图检查更能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症的诊断结果,使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托普利组,观察两组病情变化,评价疗效。结果:卡托普利组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并且明显快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卡托普利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利于病情恢复,特别是对心脏增大的患儿缩短住院疗程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疾病之一 ,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势。由于其诊断和治疗尚无特异性 ,故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主要目的仍在于消除症状 ,恢复心功能 ,防治并发症等。因此 ,除传统常规治疗外 ,如何选择新的辅助药物 ,成为儿科心血管工作者关注的课题。为了探讨玉丹荣心丸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 ,现将我院采用玉丹荣心丸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 以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轻、中型 80例患儿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 ,住院患儿 30例 ,门诊患儿 5 0例。男 33例 ,女 4 7例 ,年龄 5~ 14岁 ,平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心肌做功指数(Te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相关性及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病症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轻度组70例、重度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重度组50例,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小儿为对照组。通过超声和ELISA法对3组Tei指数、CK-MB及cTnT水平进行检测。分析Tei指数、CK-MB及cTnT表达变化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及其三者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患儿Tei指数、CK-MB、cTnT水平均上升,与轻度组对比,重度组患儿Tei指数、CK-MB及cTnT表达均升高(F=8.994、13.230、7.220,均P<0.05)。3组分析对比影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病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心功能分级、并发消化道感染、并发呼吸道感染及病原体类别无关(χ^(2)=1.057、0.312;t=0.323;χ^(2)=0.312、0.229、0.339、4.887、7.835、0.101,均P>0.05),与心动过速、肌酸激酶(CK)水平变化相关(P<0.05)。选择临床基本资料中P<0.05的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心动过速、CK、Tei指数、CK-MB及cTnT为影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Tei指数与CK-MB、cTnT之间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ei指数、CK-MB之间呈正相关(r=0.545,P<0.05);Tei指数、cTnT之间呈正相关(r=0.594,P<0.05)。ROC曲线显示,与Tei指数、CK-MB及cTnT单项预测相比,3项联合对于发生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较高(P<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机体中Tei指数、CK-MB及cTnT均呈高水平表达,可看出Tei指数与CK-MB、cTnT对于患儿发生病毒性心肌炎疾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3项联合可有效提升对此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患儿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血清心肌钙蛋白、病毒等的检测。结果:经过治疗后,55例(98.2%)患儿痊愈,1例患儿死亡;心电图检查后发现有43例(76.8%)患儿出现异常;心肌酶谱测定发现有45例(80.4%)患儿CK-MB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血清心肌钙蛋白测定共出现43例(76.8%)阳性变化。病毒检查10例(17.9%)患儿筛查出柯萨奇病毒。结论:轻症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会出现心律失常,重症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会发生死亡,临床上应根据患儿的表现及心电图、心肌酶、心肌钙蛋白等辅助检测尽早做出诊断治疗,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电图的变化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本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儿童84例(年龄3岁~8岁),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检查比较二组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谱、cTnI、hs-CRP和心电图的差异。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LDH、CK-MB和AS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cTnI和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cTnI阳性的其ECG异常率显著高于cTnI阴性患儿。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心肌酶谱、cTnI、hs-CRP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损伤,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20 0 0 - 2 0 0 3年,我们收治小儿室性心动过速(VT)患儿30例,采用心律平静脉注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入选病例全部为住院患儿。本组30例患儿,男19例,女11例,其中4个月~2岁7例,2~4岁6例,4~8岁8例,8~12岁9例。诊断标准均符合1999年全国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 2 入院前后患儿情况 入院前患儿有器质性先天性心脏病者5例,心肌病4例,洋地黄中毒2例,心肌炎病史者10例,先天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者3例。入院时患儿临床表现烦躁不安者15例,头晕4例,心悸…  相似文献   

18.
倪宏 《现代保健》2012,(11):120-1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3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所有患儿均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38例患儿经治疗后,20例(52.6%)显效,15例(39.5%)有效,3例(7.9%)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结论: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141例临床诊治和预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儿科(110001)吴伟,张乾忠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医院儿科钟杰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导致小儿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本文对我科近二十年收治的141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  相似文献   

20.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心电图(ECG)检查是心肌炎诊断中不可缺少的资料,而Holter(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常规ECG相比能获得更多可靠完整的资料,目前已成为心血管领域中无创伤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我院1998~2001年126例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或疑似心肌炎患儿,全部行ECG与Holter检查,并对比分析,以探讨后者对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