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微小种植体抗压低上前牙对露龈笑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丰顺县人民医院就诊的前牙过长,伴有露龈笑露龈笑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前牙区为Ⅲ度、Ⅱ度露龈笑,6例患者存在牙列前突。让患者佩戴固定矫治器,排齐整平之后将微小种植体植入到上颌前牙区,对比测量治疗前与治疗后上颌前牙曲面断层片,对露龈笑及切牙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上颌前牙均压低,上颌前牙压低平均(3.6±0.1)mm,患者露龈笑显著改善,有3例患者存在压根吸收。结论:前牙过长伴有露龈笑病患者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可显著改善露龈笑,压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牙体缺损程度不同的上前牙牙冠延长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上前牙牙体缺损患者50例,共50颗患牙,分为2组。A组(30颗):牙体缺损位于唇腭侧,断端最低位点止于龈下≤3 mm;B组(20颗):牙体缺损位于唇腭侧,断端最低位点止于龈下>3 mm。2组牙分别行牙冠延长术,术后6周、3个月分别进行临床牙周检查。结果 A组去骨后骨嵴顶距牙缺损处距离≥3 mm,效果较好,术后牙周组织维持较为健康的状态。B组去骨后部分位点骨嵴顶距牙缺损处距离<3 mm,术后牙龈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结论上前牙牙体缺损断端止于龈下≤3 mm时行牙冠延长术的临床疗效较好,当缺损处与龈缘距离>3 mm时,临床效果不佳,牙龈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模拟临床装置的上前牙压低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评价其压低上前牙的有效性,为其后的系列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选择9只犬,每只犬在上颌两侧第二切牙牙根和第三切牙牙根之间唇侧的牙槽间隔处植入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每侧施加100g的牵引力压低上前牙。结果:上前牙发生了明显的压低移动,四周平均压低(2.83±0.28)mm,微型种植体无松动、位移,牙压低装置未发生脱落。结论:以犬为实验对象,采用微型种植体可以作为有效的正畸支抗压低上前牙,建立科学、简单、可靠的正畸牙压低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压低的力量精确、可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的疗效。方法:分析上前牙复杂根折患者5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单独牙冠延长术治疗组(A组)20例和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治疗组(B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和A组患者治疗前PD、SBI、TM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和A组患者治疗后PD、SBI、T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时B组患者治疗后PD、SBI明显优于A组治疗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A组患者治疗后TM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对上前牙复杂根折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近远中面牙体缺损牙冠延长术术中牙槽嵴顶冠方应暴露牙体组织的长度。方法对30颗近远中面牙体缺损达龈下小于3 mm的上颌双尖牙行牙冠延长术,依术中牙槽嵴顶冠方暴露的牙体组织长度的不同分为A组(2.5 mm)和B组(3.5 mm)。分别记录修复完成前牙体缺损边缘暴露情况及术后第4周、第6周及修复完成后第8周的牙龈指数(GI),所得数据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牙体缺损边缘均位于龈缘冠方。A组与B组牙冠延长术后牙龈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近远中面牙体缺损牙冠延长术术中可以适度减小牙槽嵴顶冠方暴露的牙体组织长度。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 1995~ 1999年对 11例上前牙外伤性折断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发现以外伤性前牙折断最为常见。过去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根管治疗后 ,用树脂或塑料人造桩冠修复。而新的治疗方法是应用患者自身的离体牙冠 ,利用自制桩钉进行修复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 11例患者 ,男 6例 ,女 6例 ,年龄最大 2 1岁 ,最小 11岁 ,平均 16岁。折牙位于上颌侧切牙者 5例 ,冠折在 1/ 2以上者 4例。冠折至腭侧龈下 2~ 4 mm者 7例 ,其中 1例冠折有纵形裂隙线。其冠折原因均为外伤性 ,就诊时间最短是 0 .5小时 ,最长是2天。1.2 材料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效果及机理.方法:选择替牙期或恒牙早期的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14例,戴用高位头帽肌激动器联合矫治,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SNA角减小、sNB角增加、ANB角减小,上切牙舌倾,下前牙唇倾.结论:高位头帽肌激动器可抑制上颌骨垂直向及矢状向的生长促进下颌骨生长发育,并有效地内收上前牙,对于改善侧貌及露龈微笑,纠正磨牙关系,减小覆颌覆盖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牙冠延长术在劈裂牙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43颗劈裂牙,按断端位于龈下最深距离分为A组(24颗患牙,1 mm<距离<3 mm)和B组(19颗患牙,3 mm≤距离≤4 mm),均采用牙冠延长术暴露龈下牙体断面,术后6周行桩冠修复。分别记录手术前后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和牙齿松动度,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后6周牙体断端均暴露较好、龈缘颜色正常,A组无松动,B组8例(42%)出现Ⅰ度松动。术后6个月A组无松动,修复效果满意;B组9例(47%)出现Ⅰ度松动,修复效果欠佳。2组修复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各阶段2组PLI、SBI、PD均明显优于术前(P均<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组修复有效率100%;A组满意率100%,B组53%。结论牙冠延长术能重建劈裂牙的生物学宽度,有利于劈裂牙的保存和修复,但要严格把握临床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牙髓变色的前牙直接影响患者的美容 ,我科采用进口成品树脂冠修复后 ,坚固美观 ,效果理想。1 适应证1.1 急慢性牙髓炎、根尖炎根疗后变色前牙。1.2 因龋坏或外伤造成的 1/ 3或 1/ 2冠缺损 ,经根疗后变色的上前牙残冠。2 方法步骤2 .1 因牙冠缺损较大而固位力差的患牙 ,多采用自制固位冠钉 ,用 0 .8~ 0 .9mm的牙用不锈钢丝制成“U”型的根管固位钉 (支架 ) ,根充后 ,将备好的冠钉用磷酸锌粘固粉固定在根管内。2 .2 基牙的预备 :用砂轮调磨基牙唇面及两侧邻面约2 mm,如牙冠完整的还要磨除切缘约 2 mm。2 .3 选择型号合适的脂冠试戴 :…  相似文献   

10.
冯颖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81-82
目的:探讨J钩垂直牵引压低上前牙及牙槽打开咬合矫治深覆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上颌尖牙近中焊牵引钩,J钩垂直牵引装置应用于常规打开咬合方法欠佳患者,在矫治前后摄X线,头颅正侧位片,对相关数值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矫治后SNA值没有改变,SNB值增长3.34°,ANB值减少3.32°.前面高增加2.57mm,后面高增加1.66mm.覆牙合减少2.59mm.打开咬合效果快.结论:本装置能够有效的压低上前牙及牙槽高度,是一种快而有效打开咬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体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来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选用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对照组选用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种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相比于本组手术前,2组患者在牙周探诊深度(PPD)、牙龈指数(GI)、牙齿松动度(TM)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手术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牙冠延长术和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体缺损均具有良好的疗效,2种手术的选用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2.
本科自 1985年引进西德产光照设备及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 ,并应用于牙体修复 ,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笔者就应用该材料修复楔状缺损及外伤性上前牙牙折部位病例分析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82例 ,16 8个牙 ,楔状缺损深浅不一 ,一般都未穿髓 ,上前牙受伤时间由 1小时左右至数年不等 ,全部为前牙冠部折裂见表 1。表 1 楔状缺损及牙折部位类型及例数楔状缺损、牙折部位及类型楔状缺损切角缺损切 1 /3横折中 1 /3横折龈 1 /3横折 总计例 (牙 )数 82 1 3 9481 6 1 682 修复方法2 .1 对所有楔状缺损 ,如果缺损不深 ,可将表面打磨干净 ,经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牙牙冠颈部折断(简称颈折)采用自体牙冠即刻修复效果。方法26例患者共计29颗颈折牙,常规根管治疗,舌面窝制备洞型,螺旋钉旋人阎位,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舌面窝。结果26颗牙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患者对牙冠色泽、形态非常满意。结论前牙牙冠颈折进行螺旋钉即刻修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微螺钉种植体在治疗牙列拥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例严重的牙列拥挤患者。将微螺钉种植体植入上颌双侧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的颊侧,对治疗前后头颅定位片测量U6-PP,U6-Ypp,U1-PP,UI-Ypp等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UI-PP,UI-Ypp显著减小,U6-PP,U6-Ypp增大,矫形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较高。讨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是治疗牙列拥挤有效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患者耐受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骨性上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安氏Ⅱ类骨性上颌前突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矫治术,对照组患者采用横腭杆加口外弓增强支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L1-U1、SN-U1、Y-U6、Y-U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SN-U1、Y-U1明显低于治疗前,L1-U1明显高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Y-U6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N-U1明显高于对照组。(2)研究组患者MP-L1、SN-U1、Y-L1、Y-U1减少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Y-U6增加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钛钉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骨性上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防止上颌磨牙前移,为安氏Ⅱ类骨性上颌前突的正畸矫治提供支抗来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时树脂冠在后牙冠纵折及隐裂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后牙冠纵折或隐裂时制作树脂临时冠保护患牙,使其免受治疗中的再次创伤,观察临时冠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3年,未出现急慢性根尖周炎症状及患牙松动、脱落即视为成功。对照组共治疗21颗患牙,其中3年内发生牙冠裂开或冠折8例,发生慢性尖周炎并龈瘘2例,3年治疗成功率52.4%。临时树脂冠保护治疗共55颗;其中3年内发生根尖周炎并龈瘘4例,未及时复诊致树脂临时全冠折断后失败1例,3年治疗成功率90.9%。结论:后牙早期冠纵折及隐裂治疗过程中使用树脂临时树脂冠保护换患牙,防止再次创伤,可使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前牙冠折时,对于折至牙槽嵴以下的残根,以前认为不能保留。近年来,因牵引法把断根牵引至牙槽脊上,再做桩冠睡复。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牙槽脊以下的残根,经镍铬合金(钛合金)铸造核烤瓷冠修复后,患者反映较好,有些根壁缺损后有不同程度的龈炎,龈缘肉芽组织增生者,经断面龈边缘处理后,铸造核修复,一周后炎症即可完全消除,然后在核桩上做瓷冠修复,效果良好,使得部分残根得到了保留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正畸牵引术对前牙埋伏行恢复的效果。方法:9例前牙埋伏阻生应用正畸牵引术使前牙萌出暴露,观察埋伏前牙牵引前后及固定6~10个月的牙龈形态及牙根的稳定性。通过线片分析埋伏阻生至暴露牙冠.恢复至正常位置的变化。结果埋伏阻生前牙应用正畸牵引技术暴露排齐牙列好,且固定保持6~12个月无复发。结论正畸牵引术是暴露阻生前牙及排齐牙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组123例均为恒牙,男75例,女48例,年龄16~70岁,均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完成,每次只拔一个牙。1临床资料1.1器械:本组使用倒冲凿均为不同宽度之牙挺。将挺刃磨成鱼尾状,其宽度为3mm、4mm、5mm三种,以适用于不同情况之需要,鱼尾形以能贴合大部牙根、牙颈、牙冠之轴面弧形为佳。1.2操作方法:笔者将倒冲法分为三种:①把凿刃置于牙冠最大周径线以下者,称为"冠部倒冲法",对倒凹不明显倒冲凿易滑脱者,采用涡轮钻在牙冠最大周径线以下做一适当横沟,利于放置倒冲凿;②把凿刃置于牙颈部或用凿刃向根尖方推压缘龈,置凿刃于颈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与微钛板固定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门轴侧椎板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采用颈椎单开门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56例,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锚钉组和微钛板组,其中锚钉组21例,共开门105个椎板,微钛板组35例,共开门175个椎板。评估2组术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和颈椎活动度的改变。根据术后3 d CT评估术后门轴椎板的骨折情况,分为门轴骨折移位组和门轴骨折无移位组;根据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CT评估门轴的骨愈合情况。结果 2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均0.05),而2组间JOA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钛板组术后6个月ROM及VAS评分优于锚钉组(P均0.05)。微钛板组术后3个月总体骨愈合率高于锚钉组(P0.05),2组术后6个月总体骨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钛板组门轴骨折无移位亚组术后3个月骨愈合率高于锚钉组(P0.05),术后6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钛板组骨折移位亚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骨愈率均高于锚钉组(P均0.05)。结论相对于带线锚钉固定法,微钛板固定法对单开门术后门轴的稳定性和骨愈合作用更佳,两者在神经功能改善方面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