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危险行为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非概率方便抽样的方法,运用自编结构式问卷调查547名校外青少年,所得资料采用Epi Data3.1录入,SPSS 11.5统计分析.结果 82.4%的校外青少年知道艾滋病是性病.仅有22.O%的人了解国家规定的8种性病;仅有11.5%的调查对象能完全答对UNGASS指标中的5项指标;仅有32.6%的校外青少年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HIV),有将近50%的人认为与感染者共餐会感染HIV;有8.9%的校外青少年回应"曾发生过性行为".结论 校外青少年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严重不足,危险行为较高,在控制艾滋病工作中应特别关注校外青少年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公共服务场所流动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流动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控制艾滋病在流动青少年中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北京市海淀区和顺义区公共服务从业人员体检中心前来体检的全部16~24岁流动青少年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获取有效问卷2182份,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为31.0%。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艾滋病检测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对题目"病毒感染之初的窗口期内,检查结果是阴性的"知晓率仅为23.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比值比(OR)=1.332]、已婚(OR=1.909)、文化程度在本科及以上(OR=3.943)和接受过艾滋病教育(OR=1.774)等,是公共服务场所流动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北京市公共服务场所流动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尤其缺乏对艾滋病检测相关知识的了解。应采取措施提高流动青少年的受教育水平,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行为学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分析艾滋病知晓的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针对性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非概率方便抽样,对从社区、网吧、游戏厅、工厂等场所招募的校外青少年进行艾滋病知识和行为特征问卷调查,并采集脉血进行检测。结果 1346名校外青少年平均年龄(20.9±2.2)岁,53.6%为初中及以下文化,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5.8%。44.4%承认发生过性行为,首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32.1%,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35.3%。血液检测发现HIV抗体阳性2人,阳性率为0.15%;梅毒、HCV抗体检测未发现阳性者。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常上网等,对艾滋病知晓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外青少年HIV感染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较低,应针对该人群年龄小、文化程度低、常上网等特点,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HIV在校外青少年中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凉山州5个彝族聚居地居民艾滋病知识和歧视态度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式对凉山州5个地区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268名调查对象,总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2.5%,X市、B县、Z县、G县、M县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2.1%、73.2%、71.0%、72.7%、68.3%,汉族高于彝族(χ~2=19.718,P0.05),男性知晓率(76.7%)高于女性(68.6%),老年人知晓率(60.7%)最低,知晓率随学历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提高。调查对象总歧视率为57.1%,知晓率和歧视率呈反比关系(r=-0.499,P=0.004)。调查对象艾滋病传播途径平均知晓率达85.6%,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性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较差,知晓率分别为60.6%、66.8%。各地区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所差异,如G县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度最高,正确率为87.7%,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B县知晓率70.2%,X市居民艾滋病性预防知识掌握最好正确率达73.1%。结论凉山州宣传教育应将彝族、女性、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加强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性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知晓率,缓解对艾滋病患者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的现状,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控制艾滋病在当地的流行蔓延。方法采取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选取的239名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新疆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相关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66.94%,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6.23%,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2.93%,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1.70%,对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为83.27%。注射毒品者占14.64%,共用注射器的占12.97%。结论有针对性地制定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计划,加强薄弱环节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相应的语言文字的信息传播,使目标人群全面、正确地了解和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减少传播HIV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遵义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38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认知和行为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38名调查对象对15个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总体知晓率为72.25%(6914/9569),但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安全套使用率不高,仅有5.02%的人(32名)在每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78.21%的人(499名)认为自己不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HIV),42.79%的人(273名)对婚外性行为持宽容态度;已婚者、文化程度越高者更倾向于自愿咨询检测。结论遵义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存在较高的感染HIV的风险,应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降低H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遵义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38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认知和行为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38名调查对象对15个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总体知晓率为72.25%(6914/9569),但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安全套使用率不高,仅有5.02%的人(32名)在每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78.21%的人(499名)认为自己不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HIV),42.79%的人(273名)对婚外性行为持宽容态度;已婚者、文化程度越高者更倾向于自愿咨询检测。结论遵义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存在较高的感染HIV的风险,应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降低H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校外青少年预防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效果,为对该人群开展有效的艾滋病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根据文献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检索中文相关数据库,结合文献追溯,收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公开发表的、校外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性研究,应用Revman 5.0软件分析,综合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8篇,涉及11 004名校外青少年。Meta分析结果显示,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后,校外青少年对"与AIDS患者共餐不传播艾滋病"、"使用安全套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风险"的知晓率,以及"预防艾滋病感染的积极态度"分别提高了34%[95%可信区间(CI):23%~45%)]、32%(95%CI:19%~44%)和24%(95%CI:10%~39%),"末次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上升了13%(95%CI:1%~25%)。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效果较为肯定,对改善其预防艾滋病态度和降低高危行为的效果稍差。应在适宜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型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项目,降低校外青少年感染、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我国12省青少年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各地校内外青少年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状况,为制定青少年艾滋病宣传教育策略和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大众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专题调查方案》,对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校内外青少年艾滋病基本知识状况进行专题调查。结果 12省份共调查校内青少年48 516人,校外青少年13 085人;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的中位数,校内外青少年分别为83.4%、77.3%。根据秩和检验,12个省校内青少年组与校外青少年组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P<0.05),但在疫情报告数高中低三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P>0.05)。结论校内外青少年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一定的比例,但仍需要加强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探讨对吸毒人员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对200名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2名涉毒人员中,基本知识知晓率为54.7%,特定知识知晓率为48.9%;传播途径知晓率为15.9%,对待艾滋病感染者态度正确率为82.5%,不同的文化程度其知识知晓率有显著差异(χ^2=3.499,P〈0.05)。结论少数民族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不足,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对待AIDS/HIV感染者态度正确率较高;对日常接触行为不能准确回答;通过电视等媒体能有效促进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在吸毒人员中开展同伴教育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流动人口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以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情况,为有效防治AIDS提供依据。方法在整群随机抽取的企业中,采用连续抽样法选取男性流动工人,开展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405名调查对象的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2.22%,且随着"文化程度"或"获取AIDS信息的来源数"的升高而升高(P均<0.001)。愿意与感染HIV的工友共事者的知识知晓率(78.79%)显著高于"不愿意"者(58.22%)和"不知道"者(35.42%)(P<0.001)。最近一年,人群安全套每次使用率13.16%,接受过AIDS服务水平低于10.00%。HCV抗体检出阳性1份,HIV和梅毒抗体均阴性。结论调查人群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接受AIDS服务水平均较低,歧视现象较普遍,需继续深入开展有效干预防治工作,提高其AIDS防治知识水平和安全套使用率,减少危险行为和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老年男性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中老年男性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及按年龄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河北省阜城县707位城乡中老年男性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城乡中老年男性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0.15%。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1.36%和80.98%;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仅为35.93%;对艾滋病错误认识的正确回答率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确定的5个关键问题的知晓率分别为50.64%和56.89%;均存在明显的城乡、文化程度、年龄和职业差异(P〈0.01)。81.3%的人对艾滋病存在恐惧,许多人介意与艾滋病及感染者接触。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结论农村中老年男性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城市中老年男性低,且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和排斥态度较严重。仍需要加大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及普及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社区居民对TB/HIV双重感染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的干预措施和深入研究提供基线信息和科学依据。 方法 2010年6月-7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将669名15岁以上深圳市社区居民纳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获取研究相关信息。 结果89.4%(598/669)既听说过艾滋病也有听说过结核病,但仅38.7%调查对象听说过TB/HIV双重感染,13.0%调查对象接受过TB/HIV双重感染的相关知识。相当大一部分居民不了解艾滋病与结核病相互影响的相关知识,缺乏对艾滋病、结核病筛查意识。仅69.2%调查对象认为可以预防TB/HIV双重感染,除对一些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认识相对较差外,对艾滋病和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知晓情况较好。 结论 目前社区居民缺乏对TB/HIV双重感染相关知识的认识,对社区居民的TB/HIV双重感染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金山区暗娼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评估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及制定暗娼人群干预策略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收集金山区哨点监测对象的相关行为信息,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2009-2011年,金山区暗娼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2.0%、97.3%、86.3%,不同年龄段的暗娼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1),且20~40岁年龄段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于<20岁和>40岁年龄段。暗娼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56.9%、79.0%、87.3%,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3,P<0.01)。暗娼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同与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4,P<0.01),安全套使用率随知晓率上升而上升。HIV抗体阳性率均为0,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3.8%、2.5%。结论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在逐步上升。虽然HIV处于低流行态势,但存在性病流行,因此疫情存在上升风险,需不断开展干预和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应用健康干预工具包,对在建高速公路筑路工人进行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及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将艾滋病相关知识融入各种游戏中,组成一套互动式的健康干预工具包,使用该工具包对筑路工人开展干预活动,调查分析干预前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结果筑路工人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0.0%提高到干预后的75.2%(P<0.05),总体正性态度率由干预前的51.5%提高到干预后的64.7%(P<0.05)。结论应用艾滋病防治干预包对目标人群进行系列干预,可提高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和正性态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泸州市老年人(年龄≥50岁)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艾滋病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对泸州市≥50岁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在纳入研究的老年入中,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30.9%(209/676),年龄、居住地、人均月收入、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条件接近的两个地区作为干预地区和对照地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干预措施包括举办讲座和发放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资料等。通过干预前及干预后的两次问卷调查,了解孕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及艾滋病一般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完成1 541名孕妇的调查,其中干预组933人,对照组608人。干预前两组对象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艾滋病一般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干预组。实施干预后,干预组孕妇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及艾滋病一般防治的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高了孕妇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的提高较为明显,因此,应继续开展综合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在农民工人群开展有效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方法参照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中,关于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的调查方法,选取北京市两个较大的建筑工地,在知情同意下,对农民工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以及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71名农民工,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50.4%。农民工对艾滋病基本知识中的不同问题的知晓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关于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途径传播三种传播途径的知识知晓率最高,为50%~70%;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50.4%;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近70%回答不正确。被调查农民工目前获知艾滋病知识前三位的途径分别是电视广播、报刊书籍和免费宣传材料,分别占43.39%、34.24%和32.54%。同时这也是农民工最喜欢的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结论被调查农民工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低,在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人群宣传教育力度的同时,应注重采用农民工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开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