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武汉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脱失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维持治疗保持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武汉市6家门诊的556名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4.0对社会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违法犯罪、社会家庭功能以及门诊治疗相关数据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56名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治疗脱失率为62.4%;脱失者中无业占52.4%,高中以下占71.8%,个人月收入≥1 000元占73.5%;78.4%的脱失者有吸毒相关传染性疾病;91.3%的脱失者与家人关系一般/较差,51.9%的脱失者与非吸毒朋友没有交往;脱失者中日均服药剂量 60 mL占73.2%,在民营门诊治疗占70.3%,维持治疗时间 5年占94.5%。经单因素χ~2分析,上述变量对是否脱失有显著性影响(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业、高中以下、个人月收入≥1 000元、有吸毒相关传染性疾病、吸食≥2种毒品、维持治疗时间 5年是其危险因素,公立门诊治疗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武汉市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率较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特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重点关注维持治疗中的社会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内蒙古自治区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服药依从性,了解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抽样与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全区6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进行回顾性调查,单因素分析比较维持组与脱失组人口学基本信息、家庭与社会支持情况、吸/戒毒经历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门诊治疗患者613人,维持率为51.88%。年龄("40~54岁"与"25~39岁"相比较,OR=1.278,95%CI:0.747~2.186;"55~56岁"与"25~39岁"相比较,OR=4.047,95%CI:1.523~10.752)、居住状态(OR=5.015,95%CI:1.804~13.939)、是否为重复入组(OR=0.041,95%CI:0.021~0.077)、服药时间("1~6个月"与"1个月"相比较,OR=2.108,95%CI:0.905~4.912;"6个月"与"1个月"相比较,OR=8.022,95%CI:3.597~17.888)、往来门诊路上所花费的时间("30~60 min"与"30 min"相比较,OR=0.406,95%CI:0.249~0.662;"60 min"与"30 min"相比较,OR=0.162,95%CI:0.041~0.630)、近半年吸毒方式("单纯注射"与"单纯口吸或烫吸"相比较,OR=0.057,95%CI:0.009~0.365;"注射和其他方式混用"与"单纯口吸或烫吸"相比较,OR=0.108,95%CI:0.023~0.512)与美沙酮服药依从性相关(P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与年龄小、独居、重复入组、服药时间短、往来门诊路上花费的时间长、近半年注射吸毒和其他方式混用有关,因此应提高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社会认知度,加强家庭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
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海洛因成隐者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时间的因素,为预防脱失提供依据。方法对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受治者进行基线调查,后对其随访12个月,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经Cox回归分析,影响保持时间的治疗前因素有:年龄(RR=1.003,P=0.012)、民族(RR=2.747,P=0.000)、既往参加戒毒治疗次数(RR=1.079,P=0.004)、偷吸或多药物滥用(RR=1.055,P=0.014)、周围朋友吸毒(RR=1.075,P=0.002)、每日美沙酮平均剂量(RR=4.811,P=0.000)。结论治疗前和治疗中的因素都会影响受治者在治疗中的保持时间,其中以民族、年龄、美沙酮剂量、多药物滥用对保持时间的影响最为明显。今后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延长治疗保持时间,降低脱失率,以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陕西省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治疗者脱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系统",收集2012-2015年陕西省MMT门诊入组治疗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既往毒品滥用情况及维持治疗情况等信息。将研究对象分为脱失组和未脱失组,分析脱失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研究对象2 342例MMT治疗者,脱失治疗者1 135例,脱失率48.5%;未脱失治疗者1 207例。脱失组和未脱失组在年龄(χ~2=155.120,P0.001)、职业(χ~2=13.253,P0.001)、民族(χ~2=4.368,P=0.037)、婚姻状况(χ~2=12.801,P=0.002)、文化程度(χ~2=19.811,P0.001)、首次吸毒年龄(χ~2=36.831,P0.001)、吸毒年限(χ~2=21.817,P0.001)、注射毒品史(χ~2=4.382,P=0.036)、共用针具史(χ~2=41.773,P0.001)、服药天数(Z=-27.703,P0.001)和尿检阳性率(Z=-24.161,P0.00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共用针具史、尿检阳性率和服药天数,是MMT治疗者脱失的影响因素。结论陕西省MMT门诊治疗者脱失率较高,应针对低年龄段、无业、有共用针具史、尿检阳性率高、治疗时间短的易脱失者加强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治疗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疆哈密地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和保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08年1~6月期间入组的门诊264名病人根据观察时间结束的治疗情况分为已退出治疗的脱失组(病例组)和仍在服药的维持治疗组(对照组),分析两组海洛因依赖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药物依赖及治疗剂量、治疗时间等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男性、维吾尔族、无业、文化程度低、吸毒时间短、偷吸等是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治疗中患者脱失的原因客观存在,但采用相应对策可以降低脱失率,提高维持治疗率。  相似文献   

6.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脱失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脱失的影响因素. 方法 将在天心区和衡阳市MMT门诊参治的353名患者,按维持时间长短分为脱失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人口学、治疗前吸毒情况、治疗中情况、心理状况、接受家庭帮教情况之间的差别,分析影响患者脱失的因素. 结果 影响MMT门诊患者脱失的主要人口学因素有患者婚姻状况及家庭关系;影响MMT门诊患者脱失的吸毒行为因素有同居者吸毒状况;影响MMT门诊患者脱失的社会学因素有参加MMT后与吸毒朋友交往情况及是否实施社会帮教;影响MMT门诊患者脱失的心理学因素主要是焦虑状况和患者自尊状况. 结论 门诊对影响患者脱失的因素提前进行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脱失,提高门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阿片类物质依赖者对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的认知情况,为针对性地开展综合干预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别对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水三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和酒泉市强制戒毒所戒毒者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相关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25名受治者中,已是第2次治疗的15人;戒毒者中,有34人接受过美沙酮维持治疗,其中第2次治疗脱失10人;受治者中有偷吸现象12人、占9.6%,脱失戒毒者有偷吸现象的34人、占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4,P0.05);受治者64人因各种原因想退出治疗;受治者把美沙酮看作是药品的比例高于戒毒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75,P0.05);戒毒者中不知道美沙酮维持治疗的48人、占36.6%,因不熟悉申请流程而不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34人、占40.9%;艾滋病基本知识调查受治者125人,知晓101人、知晓率80.8%,调查戒毒者131人,知晓91人、知晓率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5)。结论受治者和戒毒者对美沙酮和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认知水平较低,存在较多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因素,亟需开展或加强综合干预和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云南省陇川县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动态队列研究设计,将陇川县2005-2011年期间所有入组接受MMT的海洛因成瘾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累计脱失率,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脱失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971名研究对象在接受MMT后第1、3、6、12个月时的累积脱失率分别为13.0%、25.0%、35.0%和43.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已婚有配偶者、首次入组者、末次服药剂量高者、尿检阳性者脱失风险较低,而在流动点接受治疗者脱失风险高于在固定门诊接受治疗者。结论陇川县MMT治疗脱失率较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MMT工作,特别是流动点治疗工作,维持足够的治疗剂量,以减少脱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服药人员脱失的影响因素,为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病例与对照1∶1匹配的研究设计,病例为过去一年在门诊参加过治疗,但研究开始时已退出治疗者,对照为过去一年在门诊参加过治疗且研究开始时仍在治疗者。研究对象共147对,来自江苏省5个MMT门诊。对病例组与对照组在一般人口学特征、既往药物滥用特征、治疗相关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会对MMT脱失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147对(294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44.8±7.1)岁,男性占74.1%(218/294)。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吸毒朋友交往频繁[比值比(OR)=36.82,95%可信区间(CI):4.72~287.54)、治疗期间偷吸毒品(OR=5.59,95%CI:1.89~16.55)、往返门诊在1个小时及以上(OR=3.22,95%CI:1.08~9.64)会增加MMT脱失风险;50岁及以上年龄组(OR=0.01,95%CI:0.01~0.20)、治疗依从性高(OR=0.21,95%CI:0.05~0.87)能降低脱失的风险。结论应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MMT门诊受治者的依从性,降低脱失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MMT)人员入组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以2006—2015年在广东省63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新入组治疗人员为研究对象,入组治疗时开展基线问卷调查并采血检测HIV抗体,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截至2015年底,共入组MMT 33 910人,其中90.85%接受HIV检测,5.73%为HIV抗体阳性者,感染率从2006年的10.49%下降到2015年的5.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比值比(OR)=1.82]、≥30岁(OR=1.44)、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OR=1.47)、非在婚状况(OR=1.60)、曾注射吸毒(OR=3.47)以及曾共用针具(OR=6.53)者HIV感染率高,此外吸毒时间越长感染风险越高。结论 2006—2015年间广东省参加MMT人员入组时HIV感染率呈下降的趋势,在MMT中应综合考虑服药人员的特征、尿吗啡检测结果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的咨询和教育,以降低其HIV高危行为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服药人员的性行为情况,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坚持安全性行为的动机。方法对云南、广西两省(自治区)艾滋病疫情较严重的MMT门诊的20名HIV阳性服药人员、15名HIV阴性配偶(其中2人为20名HIV阳性服药人员的配偶)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受访对象平均年龄35.3岁(23~47岁),服药人员中男性13人、女性7人,配偶中男性2人、女性13人。海洛因成瘾者在参加MMT后的性行为较吸食或注射海洛因时有明显改善;受访服药人员报告在知道自己感染HIV前有多个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且很少使用安全套;10名受访配偶和6名受访服药人员报告,目前偶尔使用或从不使用安全套。HIV阳性服药人员"为了保护对方"、"为了孩子有人照顾",是他们与其HIV阴性配偶坚持安全性行为的主要动机。结论 MMT门诊HIV阳性服药人员存在继续经性传播HIV的风险,急需对该人群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目前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服药人员多药滥用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广东、江苏三省市6个MMT门诊,选取1 202名符合条件的服药人员进行尿液吗啡、冰毒、摇头丸、苯二氮卓类、丁丙诺啡定性检测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情况、多药滥用情况等信息。结果 1 202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9.7±6.8)岁,75.7%为男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2.5%,56.7%没有工作。平均吸食海洛因年限(15.6±4.8)年。在MMT期间经常偷吸海洛因的人数有156人(占13.0%),最近6个月其他物质滥用人数达到426人(占35.4%)。所在地区、职业、与家人关系、美沙酮平均剂量、其他物质滥用等,对经常偷吸海洛因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在地区、职业、有无临时性伴、参加MMT时间、参加MMT之前是否有其他物质滥用、是否经常偷吸海洛因等,对其他物质滥用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T门诊服药人员中偷吸海洛因和滥用其他多种药物的现象比较普遍,要加强对多药滥用现象的干预,以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市首批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例的治疗脱失情况,探讨影响本地病例治疗脱失的相关因素。方法分别从荔湾等三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维持及脱失治疗病例中,招募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共230例,脱失组116例,对照组114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了解影响治疗脱失的相关因素。结果美沙酮剂量低于60mL、吸毒年限、每天吸毒量、治疗期间出现恶心或呕吐、未享受治疗奖励政策及因治疗与工作/生活冲突而中断治疗,是影响病例治疗脱失的主要原因。结论应针对吸毒年限较长、吸毒量较少的病例,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服务,同时加大减免治疗费用等奖励政策的覆盖面,合理调整治疗服务时间,增强治疗服务的便利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云南省美沙酮门诊受治者甲基安非他明滥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云南省13个县的美沙酮门诊在治海洛因成瘾人员进行尿检及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共调查1 514人,其中188人(占12.4%)甲基安非他明阳性.影响因素有:不同地点门诊(OR=16.51,P<0.01)、男性(OR=3...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国参加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情况,探讨与感染相关的因素。方法建立2004年3月-2010年12月期间参加治疗的吸毒成瘾人员队列,对参加治疗时HIV抗体阴性者每6个月进行HIV随访检测,计算HIV新发感染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与新发感染有关的因素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累计随访检测治疗人员101 821人,发现596例新发感染,HIV新发感染率0.35/100人年(95%CI:0.32~0.38/100人年)。少数民族治疗人员新发感染率较高(最高3.21/100人年),文化程度低者新发感染率较高(小学及以下0.58/100人年)。不同地区新发感染率不同,最高省份为1.83/100人年。62.1%的感染发生在治疗最初的1年中。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女性(HR=1.290,95%CI:1.058~1.574,P=0.012)、少数民族(HR=2.861,95%CI:2.363~3.463,P<0.000 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HR=1.765,95%CI:1.465~2.12 7,P<0.000 1)、注射吸毒(HR=3.302,95%CI:2.504~4.354,P<0.000 1)、共用注射器(HR=1.943,95%CI:1.622~2.326,P<0.000 1)会增加治疗期间HIV感染的风险,参加治疗时年龄较大者感染风险较低(每增加1岁HR=0.980,95%CI:0.968~0.992)。结论我国参加MMT吸毒人员HIV新发感染率的民族和地区差异大,主要发生在参加治疗的前几个月,女性、少数民族、低文化程度、曾注射吸毒和共用注射器会增加治疗期间HIV感染的风险,参加治疗时年龄较大者感染风险较小。具有这些特征的吸毒人员在入组治疗时,要给予特别关注,并开展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我国首批8个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的五年治疗情况,以及保持治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队列研究方法 ,对2004-2009年间符合条件的病人开展为期5年的随访,采用乘积极限法计算不同随访时间的治疗保持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治疗时间的人口学特征、治疗剂量、吸毒方式等因素进行分析预测。结果共有1057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参加了为期5年的随访,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840人(79.5%),无业或待业821人(77.7%)。病人开始治疗时平均年龄为(32.3±5.5)岁,吸毒时间为(8.0±3.5)年,采用注射吸毒方式827人(78.2%)。病人5年的中位治疗时间为45.7个月,治疗1年、2年、3年、4年及5年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3.1%、62.0%、56.4%、48.9%及36.4%。低、中、高三个维持治疗剂量组5年中位治疗保持率,分别为36.6%、47.4%和54.3%(χ2=9.67,P=0.008)。不同门诊间5年治疗保持率中位数差别很大,最高的门诊为60.2%,最低的门诊仅为12.9%(χ2=79.2,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结果显示,高治疗剂量能减少病人治疗期间的脱失风险(HR=0.832,P=0.002),治疗前注射吸毒(HR=1.42,P〈0.0001)和共用注射器(HR=1.23,P=0.009)会增加脱失的风险。结论我国首批8个MMT门诊维持治疗病人,5年治疗保持率高于其他国家,但不同门诊间、不同剂量组间差异较大。高治疗剂量(〉60mg/d)能降低病人退出治疗的风险;但治疗前注射吸毒及共用注射器行为会增加病人退出治疗的风险。应针对有既往注射吸毒及共用注射器的病人开展重点干预及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受治者有关公民社会保障权益的现况,加强门诊和相关部门对保护吸毒人员社会保障权益的关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首先通过门诊调查问卷表,对云南等10省(自治区、直辖市)49个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受治者,其社会保障权益现况进行调查,随后对调查当时正在受治的549人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补充门诊调查信息,进一步了解该人群社会保障权益情况。结果在49个调查门诊中,有1203人享受了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占被调查门诊应答人数的9.9%(1203/12114)。2924人参加了不同形式的社会医疗保障,占被调查门诊应答人数的23.0%(2924/12699)。8714人无业或从未就业,占被调查门诊应答人数的65.4%(8714/13333)。2170人因吸毒失去工作,占被调查门诊应答人数的17.9%(2170/12097)。受治者无法支付门诊治疗费用而脱失的人数,占被调查门诊应答人数的7.1%(889/12582)。调查期间正在受治的549名受试者的调查结果,与49个门诊调查的总体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目前门诊受治者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未能享有国家政策规定的社会保障权益,有关部门需加强落实门诊受治者应享有的社会保障权益的相关政策,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8.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of 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MMT) clients have experience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e.g.,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nd poor mental health status is associated with HIV-related risk behaviors and treatment drop-out. Resilience is known to be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mental health problems but is not studied among MMT clients in China.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lience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among clients of community-based MMT clinics in China. A total of 208 MMT clients completed the face-to-face interview conducted at 4 of 11 MMT clinics in Guangzhou. The Chinese short version of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 (DASS-21) was used to assess the presence of depressive, anxiety and stress symptoms, and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was used to measure resilienc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re fit in data analyses. Of all participants, 12.8%, 19.5% and 8.3% had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respectively. The mean resilience score was 57.6 (SD?=?15.9). In the univariate analyses, resilience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wo studie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Ru?=?0.96 and 0.96, p?a?=?0.97, 95% CI: 0.93–0.99) and anxiety (ORa?=?0.96, 95% CI: 0.94–0.99). Resilience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s resilience is changeable, interventions targeting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MMT users should consider resilience a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designing of such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19.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re prevalent among drug users. 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MMT) is an evidence-base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drug addiction; however, there are few studies investigating depression, suicidal ideation, and their related factors among MMT users. In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648 MMT users were recruited from six MMT clinics in Guangzhou, China.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face-to-face interviews by trained interviewers. Of all participants, 270 (42.7%) exhibited probable depression (Depression Subscale of the Chinese short version of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Scale (DASS-D), score?≥?10) and 99 (15.3%) reported having suicidal ideation in the last six months. After adjusting for significant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ll studied variables, including drug use history, social support, family support for MMT use, and satisfaction toward MMT service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both probable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the last six months. Furthermore, depression fully mediate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drug use history, satisfaction toward MMT services,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the final multivariate models, probable depre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social support (OR?=?0.88, 95% CI?=?0.83–0.93) and satisfaction toward MMT services provided by doctors (OR?=?0.59, 95% CI?=?0.40–0.86), while for suicidal ideation, social support (OR?=?0.85, 95% CI?=?0.78–0.92) and probable depression (OR?=?5.94, 95% CI?=?3.39–10.42) were significant.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unmet mental health needs among MMT users. For countries with limited resources of psychological services, mental health care toward MMT users should be implanted into current health care settings and incorporate components such as social support, family's understanding of MMT, and service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中,开展艾滋病综合干预的效果,为开展以美沙酮门诊为平台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多种形式开展艾滋病综合干预活动,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干预前后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的美沙酮维持治疗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状况,评估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2008年4-11月,杭州市萧山区和舟山市2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181人、172人,随访率为95.03%。干预后美沙酮维持治疗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态度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报告能长期坚持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由62.4%上升到72.7%(P<0.01);而性行为状况在干预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应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开展艾滋病综合干预,促进受治者艾滋病高危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