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王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4):4316-4317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门诊输液室则是重中之重,随着静脉输液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输液安全问题开始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思考.静脉输注药物的要求是无化学污染物,不含活性微生物,无热原,无微粒,药物应与溶液相容,药物应与输液容器相容,药物彼此间应相容,输液过程中药物须保持稳定[1]. 相似文献
2.
李翠淑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4(9):2034-2035
对微粒的种类,微粒的来源,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如何预防微粒污染几个问题加以综述,提出输液微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严重而持久的,要切实加强防范措施,维护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总结和分析临床输液工作中出现的输液微粒对人体的危害情况,以及如何护理与预防.方法:对临床输液过程中输液微粒的危害及护理与预防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微粒越大,数量越多,对人体危害越大.结论:提高输液质量,必须把好药物关、器具关、操作技术关和环境空气净化等各个环节,使进入人体的微粒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对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减少输液微粒反应,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方法:分析输液微粒反应的原因,探讨预防输液微粒反应的对策。结果:临床输液微粒反应减少。结论:输液微粒反应与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溶媒的PH值、药物放置时间、配制量等有密切的关系,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建立是预防和减少静脉微粒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5.
浅谈静脉输液中的微粒污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沃君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8):2436-2437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而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内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尚未引起普遍关注,笔者对有关微粒污染问题做了以下认识和分析,希望引起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疾病治疗以及病人的抢救工作时,静脉输液是一种有效的医治措施。静脉输液在临床医学上被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使其成为微粒进入人体的主要方式。微粒在医学上一般是指那些存在于输入静脉输入液中不能被溶解的外来物质或者药物,这种微粒是无意加入的并且可以游动,其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本文就输液微粒在静脉输液中对人体的危害和相应的防范措施作了相应的概述。 相似文献
7.
姚娟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9):183-183,185
静脉输液是临床疾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在临床广泛应用。静脉输液因其治疗手段直接,给药迅速、起效快等优点,而成为临床应用频率最高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同时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和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因此是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操作不可缺少的内容。但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有创介入治疗,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操作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各种不良输液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严重者造成患者死亡引起医疗护理纠纷。由此可见,输液的安全质量很重要。为了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笔者对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崔雪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22):2304-2305
近年来 ,微粒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普遍引起人们的关注 ,微粒进入人体可引起静脉炎、肺部肉芽肿、血栓形成等 ,甚至危及生命 ,输液操作中如安瓿割锯、配伍加药、针头穿刺胶塞、穿刺针头斜面滞留空气污染均可引起微粒污染 ,操作中如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可使微粒污染降至最低程度。1 微粒污染的来源1 1 输液器具造成的微粒污染 :加药用的注射器 ,由于针栓与针背的摩擦作用 ,表面可脱落大量的玻璃微粒 ,可随药液进入输液瓶内 ,造成输液液体微粒污染。《健康报》1 996年 7月 3 1日报道 ,西安市场一次性注射器有 3 5 %不合格 ,即使一次性输液器… 相似文献
9.
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 ,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 ,造成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芽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 ,近年来 ,由于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 [1 ]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根据临床工作实践及有关文献资料 ,分析引起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诸多因素 ,以期更好地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1 影响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因素1 .1 药物因素1 .1 .1 液体本身因素药液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出厂前未经严格把关 ,达不到《中国药典》规定的微粒标准。1 .1 .2 输液中加入药物致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社区医疗服务的不断完善,门诊输液人数不断增加,在输液过程中由于输入药物种类多,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强,或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外周静脉炎不断增多,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疼痛,严重时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由于静脉炎的产生,不仅给患者增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培培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11):1641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在抢救和治疗病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输液中的微粒污染十分严重,微粒随药液进入人体,会不同程度的造成血管栓塞、静脉炎、热源反应、过敏反应等,具有潜在、持久、较大的危害。因此,静脉用药微粒控制受到医务人员广泛重视。输液微粒的污染主要来源于注射针剂、输液针具的生产过程及临床操作过程,而这些微粒大多是在配液过程中抽加药液不当而带入的。因此,临床配液中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于防止或减少微粒污染也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用于防治疾病和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渗漏加重则可引起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既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引发护理纠纷的关键因素之一[1]。近年来,为防治静脉渗漏带来的不良后果,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是我国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手段,但输波中不溶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本人通过临床实践及有关文献研究,对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减少措施以达到预防输液微粒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探讨引起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预防对策,降低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率。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工作实践,分析影响输液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结合文献报道,对照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临床输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了预防输液反应发生的对策,2002年医院输液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输液反应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多,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防止输液反应发生关键在于要加强对输液的严格监控和管理力度,针对诱发原因,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临床输液安全防范措施,减少输液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药物从静脉输入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是因为巡视不到位,技术不娴熟和有关药理知识的缺乏等原因,常导致不同程度的液体外渗。而液体外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如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轻者可表现为局部组织红、肿、痛;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影响给药,加重病人的痛苦和不满情绪,从而造成医疗纠纷的隐患。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针对液体外渗,我 相似文献
16.
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是输液过程中发生的一种速型的以寒战/高热为特点的变态反应.为了更好地护理这些输液反应患者,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和矛盾,本文总结输液反应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也是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各种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举证责任制度的实施,人们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逐步提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本文就静脉输液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丽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20(12):107-107
发热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输液反应,其中人为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摘要因素。最主要的是主观因素,护士无菌观念淡薄、不遵守操作规程是根本原因。此外,环境污染和药品、器具的污染也是重要的原因。临床护理中,护士要强化无菌观念,严格遵守输液操作规程,做好环境消毒和手的消毒工作,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不合格药品、液体和器具的使用,以减少乃至杜绝输液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然而,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