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母婴同室,对于母亲是极大的安慰,有利于产妇的身体恢复,又能按需哺乳,促进乳汁分泌。同时,母亲的怀抱、爱抚、体温也给孩子带来了安全感,有利于婴儿体格的生长发育。但是,产妇和婴儿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均趋于抵抗力相对低下的时期,因此,在母婴同室病房预防和控制感染十分必要。我院根据爱婴医院达标标准,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成效,现介绍如下。巫建立母婴同室感染控制组织1.1在母婴同室病区组成院内感染监控小组,与医院的院内感染管理监控机构保持联系,接受指导、抽检。12制订科学的、全面的、切实可行的消毒…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母乳喂养工作的开展 ,全国各地均创建爱婴医院并开设了母婴同室病房 ,由原来的封闭式管理发展为现在的开放式管理 ,特别是家属及探视人员的介入 ,增加了预防院内感染和消毒隔离管理的难度。因此 ,如何加强母婴同室防止院内感染的管理 ,成了广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多年来 ,我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管理方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993年 (母婴同室前 )、1994年和 2 0 0 0年 (母婴同室后 )在本院出生的正常新生儿 (出生窒息及低体质量等异常儿不计在内 )的院内感染情况统计结果 ,见表 1。表 1 母婴同室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加强母婴同室管理,预防新生儿的院内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4年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的现状和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加强入院宣教,鼓励母乳喂养,加强病房空气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断感染因素。结果:在分析感染原因基础上实施的管理方法,有效降低了新生儿的感染率,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医院管理的满意度。结论:在产科中加强母婴同室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产妇对母婴同室管理措施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母婴同室新生儿沐浴室是母婴同室新生儿执行集体操作的惟一场所,母婴同室新生儿沐浴过程是母婴同室病房中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环节,是母婴同室病房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儿沐浴过程管理直接影响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我院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1336例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了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水平,避免了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方法:规范管理制度、开展培训学习、强化环节管理、反馈通报信息。结果: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得到加强,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是保证产科医护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措施的落实,有效控制了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产科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保证母婴双方安全和健康,预防母婴同室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制定母婴同室交叉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培训并严格执行。结果:通过制定预防母婴同室交叉感染防治措施及医护人员积极配合,使我院建立爱婴医院以来,母婴同室没有造成暴发流行交叉感染事件发生。结论:建立有效母婴同室医感染管理制度及措施,是提高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提倡母婴同室,促进母乳喂养是保障婴儿健康和生存的重要措施,而综合医院产科内设母婴同室,在这种新的服务形式下,如何预防新生儿感染及减少院内感染,是临床上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对1995年3~9月310例在本院分娩的新生儿进行脐轮表面细菌培养,探讨母婴同室前后与孕产妇、新生儿诸因素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取本院1995年3~4月母婴分室新生儿(37~42周)100例;1995年5~9月母婴同室210例(3~43周)新生儿进行脐轮表面细菌培养。母婴同室210例新生儿为观察组,母婴分室100例为对照组。2.随机取1995年3月18例孕妇宫…  相似文献   

8.
母婴传播中以围生期包括种系传播、宫内传播、产时传播的垂直传播及水平传播。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eis Bvirus,HBV)感染的重要途径。乙型肝炎是由HBV引起,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现对2003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产检及住院分娩的1862例孕产妇孕期HBV进行筛查,针对HBV母婴传播的各种途径进行干预,并观察新生儿感染HBV的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加强母婴同室的管理,防止母婴同室的感染,越来越受到我们医护人员的重视。现将造成母婴同室内感染的客观因素及预防措施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进行分析,探讨降低感染的高效、科学的管理对策。方法:对浙江省长兴县妇幼保健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检测资料进行回顾统计,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感染特点。结果:2011~2014年这4年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率分别为3.25%、2.14%、0.97%和0.47%,平均感染率为1.73%。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从2011到2014年下降了2.78%。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占总数的47.8%。此外,皮肤、脐部等部位感染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占总数的27.69%。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因素主要与护理操作、新生儿用具、新生儿易感以及医务人员有关,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管理。结论: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好新生儿用具以及病房的消毒,强化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可有效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1.
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管理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院内感染是直接影响产科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皮肤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分别占据感染的前2位。呼吸道感染又以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最高,这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有效降低新生儿产后感染的发生率,我科自2002年采取加强新生儿沐浴室和母婴同室病房的管理、强化消  相似文献   

12.
<正> 母婴同室有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子感情等优点。母婴异室到母婴同室是产科管理制度模式的转变。新生儿由集中管理到分离管理给护士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进行病房消毒隔离,预防和降低母婴院内感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观察了艾条烟熏法作为病房空气消毒的效果。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本文资料来源于1994年7月~1995年2月,我科母婴同室病房空气消毒及监测结果。病区床位共28张,其中6人间18张,3人间9张,家庭化病房1张。病房朝阳,阳光充足,每个病房均设置空调,室内温度维持在20~24℃,湿度为55~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艾滋病疫情在全球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其传播速度逐年递增,艾滋病孕妇又是艾滋病人群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艾滋病有三种传播途径:①经性传播.②经血液传播.③母婴传播.艾滋病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孕期(艾滋病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产时(胎儿通过母亲产道时感染)、产后(艾滋病病毒经哺乳等密切接触而传播)等环节.  相似文献   

14.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住院48小时后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已存在的感染,同时对医院工作人员在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以下简称院感)的重点部门:由门、急诊:病房: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ICU.手术室:血液净化学室:输血科;消毒供应室:口腔科;内镜室;导管室:检验科;营养室;洗衣房等。本课题研究院感的重点部门管理方案一级医院所涉及到的科室,主要有由门、急诊;病房;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口腔科;内镜室;检验科;洗衣房。二、三级医院除了上述一级医院的科室外,还设立ICU;血液净化学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PDCA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自2016年7月起开始实施母婴同室护理的PDCA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母婴同室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健康宣教等项目的护理质量,统计实施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在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500名产妇,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母婴同室护理的各项工作质量均明显提高,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健康宣教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静脉渗漏、医院感染、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能够持续地改进母婴同室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正> 母婴乙型肝炎传播途径:①宫内感染。②分娩时感染。③出生接触后没有及时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为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产科内,院内感染,我院采取措施如下。 1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孕妇入院后,给孕妇做血肝功能化验HBsAg阴性者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给于预防接种,阳性者给加大剂量接种。接种的程序是:0,1,6。0:(初种当时,也就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安全管理小组在母婴同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上半年产科的产妇160例作为对照组,该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2016年下半年的产妇180例作为观察组,成立安全管理小组,采用全新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院内感染和突发事故的发生率,产妇对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后,新生儿的院内感染和意外发生率降低,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也有所提升,数据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成立安全管理小组,能有效提高母婴同室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母乳喂养是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证儿童生长的基础措施。为了促进母乳喂养的实施,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我院于1998年7月始实行母婴同室,这一工作的开展为母乳喂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产后早期母乳喂养常常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做好产后母乳喂养指导是母婴同室  相似文献   

19.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科室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标志。母婴同室可以从各方面满足新生儿的身心需要,保证按需哺乳,增进母子感情,对新生儿的身心发育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也给医院感染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笔者对我院2004年全院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情况及2003、2004年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3%~2.6%。近年由于晚婚高龄分娩率的增多,孕期B超检查的广泛开展,发病率有所上升,同时,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由于子宫肌瘤与妊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影响,可危及母婴的安全,故需加强孕期保健和产时监护,以减少对母婴健康的危害。笔者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