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产秦艽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对陕西产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手段对秦艽的脂溶及水溶部分进行分离;用UV,IR,MS,1H-,13C-NMR等技术及对照品对照进行鉴定。结果: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脂溶部位4个,分别是:5-羧基-3,4-二氢-1H-2-苯并吡喃-1-酮(5-carboxyl-3,4-dihydrogen-1H-2-benzopyran-1-one1),红白金花内酯(erythrocentaurin 2),栎瘿酸(roburic acid 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4)。水溶部位4个: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 5),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e 6),獐牙菜苷(sweroside 7),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6′-O-β-D-gluco-sylgentiopicroside 8)。结论: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红白金花酸,2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8为首次从秦艽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小秦艽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n QL  Shi ZY  Zhang YH  Zheng JB 《中药材》2011,34(8):1214-1216
目的:对陕西产小秦艽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及其他多种色谱手段对小秦艽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UV、IR、NMR、MS等光谱手段,辅以对照品对照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陕西产小秦艽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栎瘿酸(1)、齐墩果酸(2)、β-谷甾醇(3)、胡萝卜苷(4)、龙胆苦苷(5)、獐牙菜苦苷(6)、獐牙菜苷(7)。结论:化合物1、2、4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对藏药假秦艽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凝胶、MCI-gel反相树脂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假秦艽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到1个新苯并异呋喃酮类化合物,该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鉴定为5-(3-羟丙基)-2,2-甲基-2H-呋喃[3,4-h]色烯-7(9H)-酮(1)。对该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发现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的MIC90为(58. 4±4. 2) mg·L-1,接近对照左氧氟沙星的MIC90(52. 8±4. 6) mg·L-1。  相似文献   

4.
萝卜秦艽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萝卜秦艽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薄层色谱和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大孔树脂体积分数95%乙醇洗脱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phlomisoic acid(Ⅰ)、phlomisoside Ⅴ(Ⅱ)、phlomisosideⅢ(Ⅲ)、三十烷酸(Ⅳ)、三十烷酸对羟基苯乙酯(Ⅴ)、邻苯二甲酸正丁异丁酯(Ⅵ)、棕榈酸(Ⅶ)、油酸(Ⅷ)、β-谷甾醇(Ⅸ)和胡萝卜苷(Ⅹ)。结论除Ⅲ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Ⅳ、Ⅴ、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Ⅱ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危士虎  喻长远  卢立明  陈光 《中草药》2010,41(8):1242-1245
目的对龙胆属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的非环烯醚萜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LH-20、ODS等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学数据和理化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麻花秦艽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其结构为(-)-syringaresinol-4,4′-bis-β-O-D-glucopyranoside(1)、gentiaphyllide-D(2)、红白金花内酯(3)、大叶苷D(4)、gentiaphyllide-E(5)、栎瘿酸(6)、乌苏醇(7)、β-谷甾醇(8)、胡萝卜苷(9)、龙胆三糖(10)、β-葡萄糖(11)和α-葡萄糖(12)。结论化合物1~6和10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宽叶荨麻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宽叶荨麻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多种波谱数据以及和对照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宽叶荨麻地上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a,6β-二羟基胡萝卜苷(Ⅰ)、2a,3a,19a-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Ⅱ)、2,3,4,9-四氢-1 H-吡啶骈[3,4-b]吲哚-3-羧酸(Ⅲ)、2,3,4,9-四氢-1-甲基-吡啶骈[3,4-b]吲哚-3-羧酸(Ⅳ)、东莨菪素(Ⅴ)、对羟基桂皮酸(Ⅵ)、对甲氧基苯甲酸(Ⅶ)、己二酸(Ⅷ).结论 化合物Ⅰ~Ⅷ均为首次从宽叶荨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Ⅲ、Ⅳ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辽西蜂胶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开发辽西蜂胶的药用资源,寻找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分离鉴定辽西蜂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方法:采用加压硅胶柱层析等方法提取分离辽西蜂胶中黄酮类成分,用紫外、红外、核磁、质谱4种光谱法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辽西蜂胶中分离到7种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鉴定分别为白杨素(chrysin Ⅰ;4H-1-benzopyran-4-one,5,7-dihydroxy-2-phenyl-Ⅰ)、良姜素(izatpinin Ⅱ;4H-1-benzopyran-4-one,3,5-dihydroxy-7-methoxy-2-phenyl-Ⅱ)、高良姜素(galangin Ⅲ;4H-1-benzopyran-4-one,3,5,7-trihydroxy-2-phenyl-Ⅲ)、金合欢素[acacetin Ⅳ;4H-1-benzopyran-4-one,5,7-dihydroxy-2-(4-methoxyphenyl)-Ⅳ]、洋芹素[apigenin Ⅴ;4H-1-benzopyran-4-one,5,7-dihydroxy-2-(4-hydroxyphenyl)-Ⅴ]、山萘素[kaempferol Ⅵ;4H-1-benzopyran-4-one,3,5,7-trihydroxy-2-(4-hydroxy-phenyl)-Ⅵ]、鼠李素[rhamnetin Ⅶ;4H-1-benzopyran-4-one,2-(3,4-dihydroxyphenyl)-3,5-dihydroxy-7-methoxy-Ⅶ]。结论:首次报道了辽西蜂胶黄酮类化学成分,其中化合物Ⅱ,Ⅳ,Ⅴ,Ⅵ,Ⅶ为首次从蜂胶中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银背风毛菊(Saussmea nivea Turcz)全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硅胶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用化学及光谱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银背风毛葡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及光谱技术(UV,IR,^1HNMR,^13CNMR)分别鉴定其为:山奈素(kaempferol Ⅰ),槲皮素(quercetinl Ⅱ),α-树脂醇(α-amyrin Ⅲ),α-香树酯醇乙酸酸(α-amyrin acetate Ⅳ),胡萝卜苷(daucosterol Ⅴ)。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Ⅳ,Ⅴ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萝卜秦艽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大孔树脂40%乙醇洗脱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7-甲氧基-4,6-二甲基-2-苯并呋喃酮(1),4-羟甲基-2-糠醛(2)和6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6-乙酰基山栀苷甲酯(3),8-乙酰基山栀苷甲酯(4),山栀苷甲酯(5),sesamoside(6),phloyosideⅡ(7)和dehydropentstemoside(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1和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王长生  董红娇  包雅婷  陈晓虎  海洋  曾锐 《中草药》2016,47(18):3175-3180
目的利用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联用技术,对粗茎秦艽块根中的化学成分快速识别和鉴定。方法以100%甲醇作为提取液制备供试液,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正负离子监测模式、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谱扫描的功能,快速识别和鉴定粗茎秦艽中的化学成分。结果通过高分辨数据共鉴定34个化学成分,包括环烯醚萜类13个、黄酮类5个、酯类5个、三萜类3个、有机酸类2个、苯丙素类1个、其他类5个,其中12个成分经与对照品比对而准确鉴定,15个化学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结论 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快速鉴定粗茎秦艽中的化学成分,为粗茎秦艽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