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提高精索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3例精索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6例有剧烈活动或外伤史,17例无明显诱因。23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21例(91.3%)诊断符合,误诊为附睾炎及睾丸占位各1例(4.35%)。1例入院时睾丸已萎缩未行手术,22例中1例行手法复位成功,其余21例行探查手术,16例行睾丸切除,病理报告均为睾丸缺血性梗死;5例保留睾丸并予固定(3例血运恢复,2例因家属要求保留而未行睾丸切除术)。结论对于阴囊急症患者,特别是青少年,急诊应高度警惕精索扭转可能性,对可疑者应立即行B超检查。CDFI是一种高效无创的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尽早手术探查可提高睾丸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精索扭转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总结我院对精索扭转的诊疗经验。方法:报告14例精索扭转病例的临床诊疗情况。结果:6例扭转时间短或是不完全扭转者得以保留睾丸,8例睾丸坏死予以手术切除。结论:手术探查是确诊精索扭转的方法;睾丸组织的血液供应是预测其生存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病病理诊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精索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睾丸丧失。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7例青春期精索扭转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3~16岁,平均14.6岁。发病6小时内就诊23例,6~24小时39例,24小时以上5例。本组彩超检查53例;手术治疗63例,非手术治疗4例。并分析其确诊、误诊及睾丸挽救率。结果:首诊确诊率72%(48/67),误诊率28%(19/67)。误诊病种包括附睾-睾丸炎52%(10/19),鞘膜积液16%(3/19),腹股沟疝16%(3/19),输尿管结石11%(2/19),睾丸血肿5%(1/19)。67例中,外科干预63例,均为鞘膜内360°~1 080°扭转,其中发病6小时内手术探查19例,睾丸挽救率84%(16/19);6小时以上手术探查44例,睾丸挽救率23%(10/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睾丸中位扭转角度540°)。挽救及健侧睾丸行阴囊肉膜下固定术。切除睾丸病理检查结果为出血坏死性改变。非手术治疗4例中,2例手法复位成功,1例就诊睾丸已萎缩,1例自发缓解。挽救睾丸26例,其中16例随访6~18个月,睾丸萎缩11例。结论:精索扭转误诊率较高,青春期突发阴囊剧痛首先要考虑精索扭转的可能。彩超为一线检查方法。扭转程度及缺血时间是影响睾丸结局的重要因素,及时手术探查可降低睾丸切除率。因此,早期确诊和治疗是避免睾丸丧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索扭转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8例精索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25例经手术探查证实与术前彩色多普勒血流动态显像(cDFI)或阴囊核素显像诊断相符。3例行手法复位,12例行手术复位、固定,13例行患侧睾丸切除,手术病例均行对侧睾丸固定。结论:CDFI或阴囊核素显像有助于精索扭转的早期诊断,早期明确诊断或有高度怀疑时,应立即进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6.
精索扭转术后再发扭转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索扭转临床较少见 ,而术后再发扭转罕见 ,极易误诊 ,延误手术时机 ,失去挽救睾丸的机会。1 990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我科共诊治 4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例 ,年龄 1 2~ 2 9岁 ,平均 2 0 .5岁。再发左侧精索扭转 3例 ,再发右侧精索扭转 1例。睾丸复位固定术史 2~ 8年。 3例发病前有强烈活动史 ,1例诱因不详。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睾丸疼痛 ,但无剧痛过程 ,疼痛向腹股沟下腹部及腰部放射 ,患者睾丸拒触诊。 2例伴恶心 ,1例有呕吐症状 ,4例均发热 ,体温 37.7~ 38.5℃。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彩色多普勒检…  相似文献   

7.
精索扭转的诊断与治疗(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总结精索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精索扭转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1例手法复位成功,5例行睾丸复位固定术,15例行坏死睾丸切除术。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是诊断精索扭转的可靠方法,早期积极手术探查是提高睾丸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精索扭转1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索扭转在泌尿外科少见、易误诊而导致睾丸的坏死或萎缩。我院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精索扭转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精索扭转3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提高精索扭转诊治水平。方法:对52例精索扭转患者首诊误诊37例(71.2%)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误诊为急性附睾、睾丸炎30例(81.1%),睾丸肿瘤3例(8.1%),泌尿系结石2例(5.4%),附睾结核及慢性结肠炎各1例(2.7%)。28例行B超检查,21例诊断符合(75.0%),漏诊3例(10.7%),误诊为急性附睾、睾丸炎及睾丸占位各2例(7.1%)。22例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20例诊断符合(90.9%),误诊为附睾炎及睾丸占位各1例(4.5%)。2例入院时患侧睾丸已萎缩未手术。35例探查手术,其中26例睾丸切除,病理报告均为睾丸缺血性梗死;余9例保留睾丸并予固定(5例血运完全恢复,4例已不可逆性坏死,家属坚决要求保留)。因为首诊误诊,86.5%(32/37)患者睾丸切除或萎缩。结论:对于阴囊急症患者。尤其是青少年,首诊医生应高度警惕精索扭转可能性,可疑时立即行B超、CDFI检查,尽早手术探查,是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治水平、挽救睾丸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索扭转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6例精索扭转的临床资料。结果:进行手术探查,6例均行睾丸切除术。结论:对青少年及儿童睾丸附睾炎、腹痛待查的者,应警惕发生精索扭转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精索扭转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精索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对54例精索扭转患者的I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54例试行手法复位成功10例,失败3例;手术探查44例,20例予以保留睾丸,24例行睾丸切除,12例未行对侧睾丸预防性固定,随访有1例发生对侧精索扭转,32例行对侧睾丸预防性固定,未见精索扭转发生。结论:对本病应保持足够的警惕与认识,并通过详细地询问病史细致地体格检查,适当地辅助检和及时地手术探查来诊断本病;睾丸毁损与扭转的时间密切相关,延迟就诊是睾丸丢失的重要原因,临床高度怀疑时应及早手术探查。常规预防性固定健侧睾丸不是很必要。  相似文献   

12.
儿童睾丸扭转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洪秋  王常林  杨屹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6,12(10):888-889,895
目的:探讨如何早期发现儿童睾丸扭转。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4个月~15岁,平均8.5岁。左睾丸17例,右睾丸7例。发病到手术时间1 h~4个月。初诊确诊为睾丸扭转16例,延误诊断8例。术前均行彩超检查,1例4个月患儿拒绝治疗,手术探查23例,6例保留睾丸,17例行睾丸切除。结论:睾丸坏死不仅与扭转度数和时间有关,还和扭转的松紧度有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小儿阴囊急症疑为睾丸扭转应早期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3.
睾丸扭转处理与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睾丸扭转疑诊病例 ,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 :9例患者年龄为 12~ 2 7岁 ,平均 15岁 ,1例经过镇痛治疗后自行复位 ,8例行手术治疗 ,其中 7例手术证实为睾丸扭转 ,1例术中探查为急性附睾炎。睾丸扭转患者中有 6例绕精索旋转 180°~ 72 0° ,1例绕着与精索垂直的轴线旋转 18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率为 87.5 % ,所有病例均有阴囊皮肤红肿 ,Prehn征 ( + )。 结论 :对突发睾丸疼痛应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睾丸扭转方向不全是绕精索轴旋转 ,手法复位不可靠 ,若怀疑为睾丸扭转 ,应急诊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23例患者平均年龄24.8岁,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2.4 d(5 h~40 d),10 h以上者占87.0%(20/23)。隐睾扭转4例,行睾丸切除术;阴囊内睾丸扭转19例,其中16例因睾丸坏死予以切除,3例睾丸复位后血供恢复而予保留。结果保存睾丸的3例分别随访18、21和29个月,睾丸萎缩1例,正常2例。20例切除睾丸者随访6个月~5年,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健侧睾丸大小、血供正常。结论睾丸扭转应与睾丸炎及附睾炎鉴别,隐睾扭转应与腹股沟嵌顿疝和急腹症鉴别。彩色多普勒对鉴别诊断有帮助。早期手术探查对降低睾丸切除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睾丸扭转误诊113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 :提高睾丸扭转 (精索扭转 )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 1994~ 2 0 0 4年总计 113例睾丸扭转误诊的临床资料。 结果 :首诊误诊率 84 .3%。误诊为急性附睾、睾丸炎 81例 (71.7% ) ;鞘膜积液 10例 (8.8% ) ;急性肠炎 7例 (6 .2 % ) ;泌尿系结石 5例 (4.4 % ) ;腹股沟疝 5例 (4.4 % ) ;睾丸肿瘤 3例 (2 .7% ) ;附睾结核 2例 (1.8% )。发病至误诊时间 2h~ 2个月 ,平均 6 .3d。手法复位成功 3例 ;92例行手术探查 ,睾丸、附睾切除 6 4例 ,睾丸萎缩 2 6例 ,总计睾丸毁损率 79.6 %。 结论 :提高首诊医生对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诊断流程采用病史、体征、彩超 3者结合 ,治疗的最佳方法是积极开展阴囊急诊的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6.
睾丸扭转诱发抗精子抗体产生及对睾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监测单侧睾丸扭转患者患侧睾丸切除术前后不同时间血清中抗精子抗体(AsAb)、生殖激素及抑制素B(INH B)动态变化,探讨睾丸扭转诱发抗精子抗体的产生,以及对健侧睾丸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组10例患者,16~45岁,平均19.6岁;睾丸扭转病程3~6 d,平均4.7 d;左侧9例,右侧1例,全部行患侧睾丸切除术。ELISA法定量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3、6、12、26周血清中3种AsAb(IgG、IgM、IgA)和INH B的浓度;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FSH、LH、T值。结果:血清中3种AsAb均可检出,术后3~6周升高明显,然后逐步下降;以IgM型AsAb最多,IgA型AsAb最少。INH B术后3周水平最低,术后第12周后恢复正常,术前与术后3、6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26周血LH和INH B水平相对术后6周时显著升高。结论:睾丸损伤发生后,AsAb水平升高,并持续相当长时间。患侧睾丸切除后,健侧睾丸有一个损伤和修复的过程,并部分代偿。INH B变化能反映睾丸损伤和修复程度。所以,睾丸损伤后,测定AsAb、INH B对于监测患者睾丸功能和生育力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16 patients, 4 months to five years following unilateral torsion of the testis were evaluated as to semen quality and hormonal status. In patients operated within 12 hours of the onset of pain 44% had normal semen quality while in those operated following more than 12 hours only 20% had normal semen analysis. FSH, LH and testosterone levels were normal in 14 of the 16 patients. One patient had a low testosterone level and slightly elevated FSH, another patient had slightly elevated levels of both FSH and LH.  相似文献   

18.
睾丸损伤3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我院收治的31例32个睾丸损伤,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在31例睾丸损伤中,闭合性损伤26例,开放性损伤5例。保守治疗9例(其中2例改为手术治疗),直接手术治疗22例。结果:随访25例(26个睾丸),其中保守治疗9例,手术治疗16例。随访时间7个月~9年。保守治疗组和手术组各有2例睾丸萎缩;无1例睾丸硬化和慢性疼痛。结论:对任何阴囊、会阴外伤均应考虑睾丸损伤的可能,常规首选B超检查;在B超的密切监护下实施保守治疗;对手术探查应持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睾丸肿瘤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提高睾丸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87例睾丸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生殖细胞肿瘤79例,占睾丸肿瘤的90.1%;其中精原细胞瘤44例,占生殖细胞肿瘤的55.7%;良性肿瘤7例,占睾丸肿瘤的8.1%。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瘤(NSGCT)发病集中在5岁以下和18~40岁;精原细胞瘤发病集中在18岁之后;5~17岁仅1例发生睾丸肿瘤。精原细胞瘤和NSGCT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6%、81.3%和83.3%、56.7%。结论:①睾丸肿瘤多为生殖细胞肿瘤;②NSGCT发病集中在5岁以下和18~40岁两个年龄段;③精原细胞瘤很少在17岁之前发病;④5~17岁很少有睾丸肿瘤发生;⑤精原细胞瘤3、5年存活率较NSGCT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睾丸生精小管内精原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应用睾丸组织活检和病理检查的方法诊断1例双侧睾丸生精小管内精原细胞瘤患者,附睾内获取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孕成功后再行双侧睾丸局部放射治疗。结果:睾丸活检病理结果为双侧睾丸生精小管内精原细胞瘤,附睾内获取液中可见大量发育正常的精子,行ICSI失败1次,再次行ICSI,已成功受孕,行双侧睾丸局部60Co放射治疗,双侧睾丸未见肿物生长。结论:睾丸生精小管内精原细胞瘤是生殖细胞瘤的一种类型,无临床症状,多在睾丸活检时发现,早期治疗预后较好,临床医师和病理科医师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