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钛轮钉建立动静脉内瘘手术失败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从 1996年 5月至 2 0 0 1年 10月共开展手腕部动静脉内瘘 5 8例 ,术后发生内瘘堵塞 3例 ,手术失败率 5 %。现将手术失败原因和处理方法总结如下。1 病历摘要例 1:女 ,32岁。系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早期患者。在其右手腕部桡侧行动静脉内瘘手术 ,切开皮肤后分离出头静脉 ,发现头静脉已闭塞 ,就选用旁边一条较细的静脉 ,直径约 1.5 mm ,然后分离出桡动脉 ,分别在远端结扎静脉和动脉 ,近端用直径 2 m m的钛轮钉行动静脉端端吻合术。术后第 1天检查右手腕内瘘部位 ,发现血管杂音弱 ,1周后杂音完全消失 ,说明内瘘已堵塞。由于左手腕头静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用钛轮钉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的经验,提高建立理想血管通路的成功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用钛轮钉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的资料,其中首次建立者21例,重新建立者2例,多次内瘘重新建立者1例。 相似文献
4.
5.
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院自1992年10月至1997年10月开展钛轮钉进行器械吻合制作动静脉内瘘86例,一次成功83例,现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男48例,女38例;年龄19~79岁,平均42.6岁。其中慢性肾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长期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一条血流量充足、易于穿刺、管理、最为安全、最为经济、且维持时间最长的血管通路。方法在局麻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19例,其中腕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15例,鼻咽窝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3例,肘窝部头静脉-肱动脉端侧吻合术1例。其中1例鼻咽窝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患者因血管条件差,血流量不足,术后3个月改行腕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结果 19例随访2个月至1年10个月,无瘘闭、栓塞情况,均已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行血液透析的一条血流量充足、易于穿刺、管理、最为安全、最为经济、且维持时间最长的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对596例前臂动、静脉内瘘患作了636次校正改建,用于血液透析并进行了连续性的临床观察和探讨。方法 596例均采用73例血管吻合器,钛环钉作桡动脉与豆静脉端端吻合建瘘。吻合口直径分别2.0、2.5、3.0、3.5mm。结果 术后一周内使用470例(78.9%);二周内使用106例(17.8%);四周内使用(12例(2%);建瘘失败或改外瘘8例(1.3%);经最长达96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平均50例月以上透析共25416次,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建瘘操作快、应用早、不漏血、组织相容性好,对心功能夫影响。其吻合口直径在2.5、3.0、3.5mm之间内瘘形成快,血透时保持最佳血流量;吻合口直径为2.0mm或以下,血透时达不到较佳血流量并渐渐闭塞而失败。尺动脉缺如不宜作端端吻合。 相似文献
9.
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建立透析通路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1年以来 ,对 3 8例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 ,在鼻烟窝将头臂静脉与桡动脉分枝建立永久性血流通路用于血液透析 ,效果满意 ,回顾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期患者 ;男1 6例 ,女 2 2例。年龄 2 2~ 71岁 ,平均 45岁。手术方法 术前先做手术侧的肢体Allen试验 ,检查手部血运情况。于鼻烟窝局部麻醉。纵行切口 ,长约 3cm。皮下游离出静脉 ,结扎侧支 ,游离主支长约 2 5cm。将桡神经浅支推向一边 ,切开筋膜 ,在拇长与拇短伸肌健之间游离出桡动脉长约 2cm ,结扎侧支。用血管…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疗法的方法之一,建立一条有效的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通常被称之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需做动静脉内瘘吻合术,以减少患者穿刺时的疼痛和提高护师穿刺的成功率,从而得到保证透析患者透析时充足的血流量,达到理想的透析效果。本院从2002年采用钛轮钉建立动静脉内瘘吻合术4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丝线缝合法与钛轮钉抱合法两种不同术式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入住本院12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男68例,女52例;年龄25~70岁,平均(52.1±5.3)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58例采用丝线缝合法建立动静脉内瘘;另一组62例采用钛轮钉抱合法建立动静脉内瘘,两组患者均在肉眼直视下完成,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内瘘成熟时间、瘘口血流量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瘘管成熟时间、内瘘处血流量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无明显差异。手术成功率分别为:钛轮钉抱合组91.9%,丝线缝合组91.3%;钛轮钉抱合组中5例术中或术后未触及血管震颤音,将其改为丝线吻合法重建动静脉内瘘,5例手术全部成功。丝线缝合组中5例手术失败,其中2例震颤消失24 h内通过手法按摩,瘘管通畅,震颤复现。另3例手术失败患者将其手术方式改为钛轮钉抱合法重建内瘘,3例手术全部成功。结论丝线缝合与钛轮钉抱合法两种不同术式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作者将两种手术方式相互结合、转化,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临床上可根据患者血管条件及肾科医师操作技能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静脉内瘘是专为慢性肾衰病人进行血液透析而建立的永久性血管通路 ,有效的内瘘不但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而且可减轻其心理压力和痛苦。所以做好内瘘的护理是每一个血液透析室工作者应尽的责任。我科对患者内瘘有效的健康护理 ,延长了内瘘使用寿命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89年以来共行动静脉内瘘手术 84例 ,其中男性 5 6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18~ 74岁 ,除 6例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内瘘失败外 ,其余均成功。2 护理体会2 .1 术前护理 :此类患者受尽疾病的折磨 ,对内瘘手术、血液透析知识缺乏 ,焦虑、恐惧、压… 相似文献
13.
152例动静脉造瘘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经验。方法 对需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术1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进行严格管理。结果 152例患者术后一期吻合通畅率达100%,有11%患者术后出现血栓形成,需二期处理。结论 依靠充分术前准备.熟练显微外科技术,严格术后管理,可获得一个较好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4.
15.
我科 1998年 5月~ 1999年 5月共作钛轮钉动静脉血管内瘘 9例 ,用于维持长期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方法简单 ,易于掌握 ,手术可全部由内科医生完成。病例虽少 ,但值得总结 ,加以推广。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例均为晚期尿毒症患者 ,男 3例 ,女 6例 ,年龄在 2 2~ 67岁 ,平均年龄为 38.8岁。其中慢性肾炎 8例 ,糖尿病肾病 1例。1.2 治疗方法 均采用局麻 ,于左前臂掌侧远端腕横纹上 2~ 3cm,略靠近桡动脉处作一纵形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分别充分游离桡动脉和头静脉 ,用血管夹阻断动静脉近心端 ,分别结扎和缝扎动静脉远心端后横…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的经验。方法;收集我院36例患,鼻咽窝内瘘术7例、腕部头静脉及桡动脉内瘘术29例。结果:手术均—期成功,无并发症出现,术后内瘘使用良好。结论:严格遵守血管外科操作技术是手术成功的保证,鼻咽窝内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随着血液净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终末期肾衰患者越来越多,相对地透析时间也在延长。因此,长期维持血透的患者,如何保持动静脉内瘘的通畅,保持良好的动静脉血管通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并参考国内各大医院的应用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动静脉内瘘血管造影的指征 长期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终末期肾衰病人,应用内瘘的时间长短不限,只要在血透时,常规操作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鼻烟窝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方法及其注意点。方法 本组首选动静脉侧侧吻合术,吻合口径0.6-0.8cm,先从血管内缝合后壁,后缝合并壁,最后结扎静脉远端,形成实际上的端侧吻合。结果 静脉扩张满意,血流量充足,并发症少,30例动静脉内瘘均提前启用。结论 鼻烟窝动静脉内瘘是上肢最远端内瘘,优于其他部位内瘘,可成为长期血透患的首选血液通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