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朱立国  任付平  陈五岭 《医学争鸣》2006,27(22):2100-2102
目的: 研究9-芴甲氧羰基(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工艺的步骤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Fmoc保护α-氨基,以TBTU/HOBT/DIEA为缩合剂合成MSH. 用色谱仪和质谱仪对合成的多肽进行纯化、鉴定. 结果: 多肽合成的得率可达63%,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RP-HPLC)对合成的多肽进行纯化后可得纯度为98.67%的目标肽. 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质谱仪(MALDI-MS)检测所合成多肽的分子质量为1663.88 ku,与其理论分子质量1664.08 ku相符. 结论: 该合成法具有快捷、简便、高效地合成多肽MSH的特点,适合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二肽激肽酶(DPPIV)的稳定性。方法:以RinkAmide-MBHA树脂为载体,采用Fmoc/t-Bu正交保护固相合成策略,运用微波照射促进合成GLP-1类似物,最后经过反相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目标多肽纯品。结果:所合成的GLP-1及其类似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纯度均经过电喷雾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确证。降血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改造后的GLP-1类似物有很好的降血糖活性且作用时间较长。结论:修饰后的GLP-1类似物在保留降糖活性的同时延长了作用时间,这为开发新型抗糖尿病药物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以基质金属蛋白酶为靶点的肿瘤靶向性细胞穿膜肽,用5-羧基四甲基罗丹明对其进行荧光标记,并对合成的产物进行生物活性和细胞毒性评估。方法采用N-芴甲氧羰基(Fmoc)作为α-氨基酸的保护基,以逐个延伸的固相合成法合成肿瘤靶向性细胞穿膜肽,并在有耦合剂HATU和DMF的情况下,加入5-羧基四甲基罗丹明进行荧光标记,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和质谱仪测定其纯度和分子量;荧光显微镜观察穿膜肽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正常肝脏细胞株LO2的穿膜效果,以评价穿膜肽的生物学活性;MTT比色法检测穿膜肽对SMMC-7721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所合成的细胞穿膜肽经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纯度为96.05%,经质谱鉴定相对分子量为3504.9。这种穿膜肽对正常肝脏细胞株LO2无明显穿膜作用,但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有较强的穿膜作用,并且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Fmoc固相肽合成法成功合成细胞穿膜肽;所合成的细胞穿膜肽具有肿瘤靶向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肝癌细胞抗原肽。方法 应用细胞膜酸洗技术使抗原肽从人肝癌细胞膜表面脱落,经过凝胶层析,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层析得到不同组份多肽。细胞表位重建及生物学鉴定确定其活性,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获得抗原肽的一经结构,在互联网上进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确定其同源性序列。结果 经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层析后可以获得20多个多肽组份,生物活性鉴定有2个活性组份,其中1个组分经过液 质联用鉴定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确定其序列为SLIVHLNEV,是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前体第1175-1183肽段发生突变,第1180位点的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结论 液质联用技术为寻找抗原肽的有效方法,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SLIVHLNEV为肝癌抗原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固相合成法合成穿膜肽TAT,并对合成产物进行活性评价.方法 采用Na-芴甲氧羰基(fluorenyl-methyloxyloxycarbonyl,FMOC)作为α-氨基的保护基,以逐个延伸的固相合成法合成穿膜肽TAT.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仪测定其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荧光显微镜观察穿膜肽TAT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tescent pro-tein,pEGFP)质粒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转染效果以评价穿膜肽TAT的生物活性;MTT法检测穿膜肽TAT与质粒DNA复合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鉴定所制备穿膜肽TAT的纯度为96.6%,相对分子质量1 880.它能够携带质粒DNA穿过细胞膜进行基因转染,并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采用Fmoc固相肽合成法可以成功地合成有生物活性的穿膜肽TAT.  相似文献   

6.
目的 合成叔丁氧羰基(Boc)保护的环状氨基酸Acc5、Acc6,并将这类构型限制型氨基酸用于多肽的固相合成,考察环状氨基酸在多肽固相合成中的应用以及在强酸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 环状氨基酸通过相应的环酮与KCN和铵盐反应得到含有氰基的环状化合物,再通过氰基的酸性水解而得到,最后在弱碱性条件下与二碳酸二叔丁酯(Boc2 O)反应,得到Boc保护的环状氨基酸;通过1 H NMR和ESI-MS表征其结构;采用对甲基二苯甲基氨基树脂,通过Boc、芴甲氧羰基(Fmoc)的氨基保护策略,对肽序列进行固相合成,最后在强酸HF条件下裂解,通过HPLC对粗肽进行纯度分析,ESI-MS表征其结构.结果 1 H NMR和ESI-MS图谱显示环状氨基酸Acc5和Acc6均为目标化合物.HPLC结果显示,得到的2个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粗肽纯度良好,且易于纯化;ESI-MS图谱确证肽序列结构正确.结论 环状氨基酸在固相合成工艺中有很好的缩合效率,并且能够在强酸裂解条件下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1)目的了解发现于招远市异常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2)方法纯化的异常β链经胰蛋白酶水解,用高效液相层析仪,质谱仪分析水解得到的肽,(3)结果:异常β链中肽Ⅱ取代正常β链的肽I,Ⅱ均为19肽,氨基酸序列与正常β链41→59相同,采有溴化氰分别处理肽I或肽Ⅱ,肽Ⅱ的β55Met不反应,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肽I质荷比为1030峰,而肽Ⅱ由质荷比为1038的峰替代肽I的1030峰,(4)结论招远市发现的民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了解发现于招远市异常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②方法 纯化的异常β链经胰蛋白酶水解,用高效液相层析仪、质谱仪分析水解得到的肽。③结果 异常β链中肽Ⅱ取代正常β链的肽Ⅰ、肽Ⅰ、Ⅱ均为19肽,氨基酸序列与正常β链41—59相同。采用溴化氰分别处理肽Ⅰ或肽Ⅱ,肽Ⅱ的β55Met不反应。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肽Ⅰ质荷比为1030峰,而肽Ⅱ,由质荷比为1038的峰替代肽I的1030峰。④结论招远市发现的异常血红蛋白有异常β链,其分子结构的异常是β55Met转变为羟基化蛋氨酸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人工设计合成穿膜肽新序列(CGRLWMRWYSPWARRYGC),并于体外考察其作为基因载体的潜力.方法 采用Na_芴甲氧羰基(Fmoc)法固相合成穿膜肽新序列,并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rrc)标记N端.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仪检测其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流式细胞仪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穿膜能力,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  相似文献   

10.
贻贝水解物抗肿瘤活性肽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滤法、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法、Sephadex G-25凝胶层析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贻贝水解物中分离得到一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肽.以CCK-8法作为各分离阶段抗肿瘤活性的筛选方法.最终获得一个高纯度多肽,经检测该肽的氨基酸序列为Asp-Leu-Tyr.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固相法合成胸腺素α1及其片段,比较二氯三苯甲基树脂、Wang树脂和Rink Amide MBHA树脂作为载体时对不同长度片段及目标肽的产率和纯度的影响。方法:FMOC策略合成胸腺素α1及其C端7肽、14肽、21肽片段,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粗肽的分析和纯化。结果:氨基酸数小于10时,3种树脂合成的粗肽纯度均>95%,随着氨基酸数的增加,3种树脂合成的粗肽纯度均下降,其中Wang合成的粗肽纯度变化最明显,28肽纯度为21.24%。3种树脂合成粗肽1次纯化后,得到Ta1纯度均大于95%;Wang树脂合成产率最高,CTC树脂产率最高。结论:以二氯三苯甲基树脂作载体,合成胸腺素α1其产率和纯度优于Wang树脂和Rink树脂,因此,二氯三苯甲基树脂作载体合成胸腺素α1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合成能够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的花椒属环八肽Zanriorb A1.方法 通过9-芴甲氧羰基(Fmoc)固相合成法,以2-氯三苯基氯树脂(CTC)为载体,Fmoc-Gly-OH为起始原料,N,N-二异丙基乙胺(DIEA)/6-氯苯并三氮唑-1,1,3,3-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HCTU)为缩合体系,在液相经1-羟基苯并三氮唑(HOBt)/苯并三唑-1-基氧三吡咯烷基六氟磷酸(PyBOP)/DIEA实现环合,所得化合物通过RP-HPLC、MS等光谱表征.结果 通过本法顺利得到纯度>98%的花椒属环八肽Zanriorb A1,总收率为48%.结论 该合成方法具有可行性,操作简单,总收率高,目标化合物可用于抗Jurkat细胞的药物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由一紧密连锁、高度多态的基因座组成,在脊椎动物的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应答和免疫调控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MHCⅠ类分子由α链和β微球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组成,其中α链直接参与抗原肽的呈递,显示极为丰富的多态性。本研究旨在分析哺乳动物MHCⅠ类分子α链的信号肽是否呈现出多态性,并明确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利用NCBI网站收集人等8种哺乳动物编码MHCⅠ类分子α链的mRNA序列,采用信号肽在线预测软件SignalP 4.1和LipoP1.0分析α链信号肽存在的概率、长度及信号肽酶切位点;利用Mega4.1软件进行信号肽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其保守性。结果 8种哺乳动物MHCⅠ类分子α链N端的前24个氨基酸均为其信号肽区,信号肽酶切位点全部属于信号肽酶Ⅰ型,且信号肽酶切位点的-3、 -1、1、2、3位置上的氨基酸非常保守,是信号肽酶识别的关键位点。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α链信号肽24个氨基酸中有13个位点的氨基酸相同,占信号肽氨基酸总数的54.17%。结论 8种哺乳动物MHCⅠ类分子α链的信号肽具有较强的保守性,这可能与信号肽指导蛋白质分选和蛋白质定位的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4.
Liu Y  Zhu P  Hu YM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97-102
目的 探索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是否存在T细胞识别的表位。方法 PCR扩增10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7个IgHV家族的重排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并翻译成氨基酸。利用互联网生物信息资源分析B-ALL IgHV基因的重排类型和基因变异,利用SYFPEITHI和BIMAS软件预测IgHV基因编码蛋白质的T细胞表位。合成代表性九肽IgHV1家族的QLVQSGAEV,进行12结合分析、合成九肽诱导的T细胞扩增、扩增细胞的HLA-A*0201/QLVQSGAEV四聚体检测等实验,确定合成九肽的免疫原性。结果 66%的B-ALL检测到IgHV基因重排克隆。在40份测序得到的B-ALL IgHV序列中,选出26份进行HLA-A*0201分子结合九肽的预测,发现7个IgHV家族共有12条抗原九肽。除1条位于第3互补决定区(CDR3)外,10条(83%)位于框架区(FR),并与相应胚系VH家族的代表序列相同;为同一IgHV家族的白血病细胞所共有。合成的IgHV1抗原九肽可将12细胞表面HLA-A*0201分子的表达提高1.63倍。HLA-A*0201正常供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接受该九肽负荷的自身PBMC的1轮刺激,CD8^ 四聚体^ 细胞达1.64%,继续接受该九肽负荷的12细胞的2轮刺激,CD8^ 四聚体^ 细胞增至82.57%。结论 B淋巴细胞的免疫球蛋白重链框架区有CTL识别的IgHv家族特异的抗原九肽,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库存在这些抗原九肽特异的CTL,这些抗原九肽可诱导特异性CTL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从东亚钳蝎蝎毒中分离鉴定出新型的Na+通道毒素,采用Sephadex-G-50分子筛、高效液相色谱、多肽指纹图谱及氨基酸测序等技术从野生东亚钳蝎毒液中分离鉴定了一种长链多肽毒素BmK M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 235.5,由64个氨基酸组成,包含4对二硫键。序列比对显示,BmK M2的序列与已发现的Na+通道毒素BmK M1、BmK M3、BmK M9等具有较高的序列和结构相似性,是一种潜在的新型Na+通道调节剂。全细胞膜片钳实验结果显示,BmK M2可显著增强电压门控Na+通道Nav1.7的激活,延迟Nav1.7的稳态失活及关闭状态失活,但对Nav1.8无活性。实验结果表明BmK M2可作为一种新型的Na+通道探针,用于Nav1.7结构功能研究以及靶向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含有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MgPa)模拟表位的多抗原肽(MAP),为研制基于模拟表位的MAP用于Mg的诊断与预防提供前期实验基础.方法 以多聚赖氨酸为核心基质,采用Fmoc方法合成含有MgPa模拟表位的八分枝MAP,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MAP的纯度,质谱分析法测定MAP的分子量以期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分别制备了含有MgPa 3个模拟表位的MAP,RP-HPLC分析的结果表明合成的3个MAP的纯度都在90%以上,质谱分析的结果说明所合成的MAP的分子量与预期的理论分子量相符.结论 成功制备、纯化并鉴定了3个含有MgPa模拟表位的MAP.  相似文献   

17.
Enzymatic techniques possess numerous ad-vantages over chemical technique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peptide bond.Besides high regio- andstereo- selectivity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they are not accompanied by racemisation,reducethe need for protecting groups and typically giveenantiomerically pure products. In addition,theuse of organic solvents and dangerous reagents canbe avoided. This is importantwith respectto tech-nical applications.The aim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demon-strate …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黏液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ang LL  Pan XL  Ma Y  Li M  Feng Y  Wu Q  Wang BY  Huang N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9):2044-2048
目的从人子宫内膜黏液酸溶性提取物纯化及鉴定抗菌多肽,探讨子宫内膜的抗菌机制。方法采用酸性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琼脂糖弥散法分析人子宫内膜黏液酸溶性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切下相应的抗菌条带进行洗脱电泳,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用琼脂糖弥散法检测纯化分子抗菌活性;Trieine-SDS-PAGE电泳检测其相对分子质量。根据N端氨基酸序列和质谱分析的测序结果推导纯化分子的氨基酸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从人子宫内膜酸溶性提取物中纯化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6777的抗菌肽HUP-39,经鉴定为人血红蛋白α链N端第33-95的氨基酸残基片段。该片段富含碱性氨基酸,包含3个完整的α螺旋跨膜结构域,对大肠埃希菌氨苄西林耐药株ML-35p、标准株ATCC25922和临床分离株54080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结论本研究从人子宫内膜黏液酸溶性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的抗革兰阴性菌多肽,为人血红蛋白α链片段。子宫内膜黏液中的抗菌分子不仅来源于上皮细胞和白细胞,也可来源于红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