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低温砂层积处理后不同发芽温度(10、15、20、25、30 ℃)及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A)对穿龙薯蓣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皿培养法,对种子设置低温层积、不同质量浓度的GA3和NAA浸种处理,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穿龙薯蓣种子经4 ℃低温砂层积后,在25 ℃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为80.00%和53.33%;而采用100 mg/L GA3直接浸泡未层积种子24 h,发芽率和发芽势可达66.65%和48.35%;1 mg/L NAA浸泡12 h发芽率和发芽势为58.35%和43.35%;采用低温砂层积发芽进程最快,种子第6天开始发芽,第12天发芽完毕。结论 采用4 ℃低温砂层积60 d后在25 ℃下进行催芽或采用100 mg/L GA3进行催芽处理有利于穿龙薯蓣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化珐菲亚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方法 分别以MS和1/2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设计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多因素组合(6-BA、NAA、IBA和IAA)对珐菲亚继代增殖和诱导生根的影响。结果 MS+6-BA 1.5 mg/LNAA 0.1 mg/LIBA 0.2 mg/L利于丛生芽继代增殖,30 d繁殖系数6.0以上;1/2 MSNAA 1.0 mg/LIBA 0.2 mg/L适于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100%;生根苗移栽于排水良好的沙床上,成活率98%。结论 本实验为保护珐菲亚的野生资源,发展人工栽培和探讨育种新途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曼陀罗种子萌发及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方法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GA3及不同处理时间的曼陀罗种子,测定其发芽率和发芽势;采用正交设计法探讨不同植物激素配比及培养基对曼陀罗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 种子用60 mg/L GA3浸泡10 h后发芽率最高,达到73.33%;叶片用75%乙醇消毒15 s后用0.1% HgCl2处理3 min时成活率最高,为70.59%;以叶片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1 mg/L NAA,诱导率达92.5%;丛生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诱导率达到94.50%;生根为不加激素的MS培养基,15 d后根系粗壮,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结论 使用GA3促使曼陀罗种子快速萌发,用“两步法”建立了曼陀罗高效无菌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单叶蔓荆种子休眠的原因及解除休眠的方法。方法 以单叶蔓荆的果实(蔓荆子)为材料,用石蜡切片法研究单叶蔓荆种子形态解剖学特点,通过种子吸胀和抑制物测试研究其休眠原因,采用浓硫酸和赤霉素(GA3)处理打破种子休眠。结果 打破单叶蔓荆种子休眠的方法为GA3处理,解除休眠的最佳方法为浓硫酸处理15 min,1.0 mg/mL GA3浸种18 h,蛭石培养床30 ℃恒温培养能够达到发芽率78.7%。结论 蔓荆具有坚硬厚实的果皮,机械束缚是休眠的主要原因;果皮中含有萌发抑制物质,GA3处理可有效解除单叶蔓荆种子的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揭示桔梗种子成熟过程的生理动态变化,为桔梗良种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挂牌分期取样,测定不同成熟度种子的千粒质量、发芽率、电导率、POD活性和MDA的量。结果 桔梗开花后55 d千粒质量达到最大为1.214 g,但此时种子发芽率仅为53.0%,开花后55~61 d千粒质量开始逐渐下降,但发芽率却迅速上升,61 d时达到最大为93.3%,此时种子细胞膜结构完整性高,POD活性也最高,种子性能达到最佳状态。结论 开花后61 d,桔梗种子可完全成熟,种子成熟过程中存在生理后熟现象,后熟期约为6 d。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49个不同产地的牛蒡种质资源的千粒质量、发芽势、发芽率及萌发初期的牛蒡苷与苷元的积累动态。方法 在培养箱中进行种子发芽实验。HPLC法测定萌发种芽中牛蒡苷与苷元的量,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线性梯度洗脱:0 min,水55%;10 min,水 46%;20 min,水30%);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成熟饱满的牛蒡种子千粒质量、发芽势、发芽率高,萌发初期的牛蒡苷的量下降,牛蒡苷元的量升高。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方法为牛蒡子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KNO3、KMnO4、H2O2、GA3以及蒸馏水浸种不同时间,对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层滤纸培养法在25恒温12 h光照的光照培养箱中将浸种后的种子进行培养观察记录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的根长和苗高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0.150 g/L GA3浸种24 h是打破桔梗种子休眠促进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浸种处理方法;此外5 mg/mL KNO3浸种处理12 h也是有效的浸种处理方法。结论 筛选出桔梗种子萌发的最适浸种试剂及浸种时间对桔梗的种子育苗及人工栽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阐明不同温度及种根大小对附子萌发及苗期性状的影响。方法 用光照培养箱控制附子的发芽温度,观察不同温度下不同大小附子种根的发芽情况。结果 变温处理较恒温处理的附子种根发芽时间短,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较高,小种根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高于大、中种根,苗期性状表现也较好。结论 种根在10 g左右发芽的综合性能优良,早春应加强水分管理提高种根发芽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紫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研究,寻找提高紫苏种子及幼苗在盐胁迫下抗性能力的途径。方法 测定盐胁迫下紫苏种子在不同浓度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后,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变化,并对紫苏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幼苗总生物量、可溶性糖量、叶片丙二醛(MDA)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100 mmol/L NaCl胁迫下的紫苏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但是经过不同质量浓度的ALA处理后,各项萌发指标均有所升高,其中经过50 mg/L ALA处理后效果最为显著,各项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发芽势为71.3%,发芽率为90.5%,发芽指数为15.9,活力指数为0.129 6。各处理均提高了幼苗总生物量和可溶性糖的量,减缓了盐胁迫下紫苏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的趋势,降低了叶片MDA的量,显著地提高了SOD、POD和CAT 3种酶的活性,且经过50 mg/L ALA处理后3种酶的活性分别达到最大值(0.79、7.69、5.84 U/mg)。结论 50 mg/L ALA能够有效地减缓盐胁迫对紫苏种子及幼苗产生的伤害,提高种子及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不同播种期阳春砂种子的发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阳春砂种子发芽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砂仁种子的适宜播种期及储存期.[方法] 采用室外盆播方式,以5 d为1个间隔进行16期播种,观察出苗状况,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发芽率及发芽势.[结果] 湿沙储藏的春砂仁种子从8月26日至10月20日经分期播种,其发芽率及发芽势从低至高呈曲线上升趋势,9月前播种者发芽势不明显,10月25日播种则发芽率明显下降,且发芽势不明显;经湿沙储藏的春砂仁种子适用期或储存期为2个月;种子越成熟发芽力越高.[结论] 湿沙储藏可延长砂仁种子的适用期限;8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之间砂仁适期迟播比早播的发芽率及发芽势高,但结合生产实践考虑,9月20目前是湿沙藏砂仁种子的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11.
韩多红  张勇  晋玲 《医学教育探索》2013,44(12):1661-1666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Cl+Na2CO3处理下蒙古黄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的部分生理指标,分析2种盐对蒙古黄芪的胁迫程度大小,寻找提高蒙古黄芪种子及幼苗在盐碱胁迫下抗性能力的途径。方法 测定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Cl+Na2CO3胁迫下蒙古黄芪种子的发芽势(Gv)、发芽率(Gr)、相对发芽率、相对盐害率,并对幼苗的叶绿素量、可溶性蛋白质量、丙二醛(MDA)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 较低浓度的Na2CO3和NaCl+Na2CO3处理,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较高浓度的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各处理的各项萌发指标与对照相比,都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随着2种处理液浓度的增加,叶绿素量随之逐渐减少,可溶性蛋白质的量也逐渐降低,二者都与处理浓度呈负相关;但幼苗中MDA量呈增加趋势,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随着2种处理浓度的增加,SOD、POD活性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50 mmol/L时,达到了最大值。结论 NaCl+Na2CO3对蒙古黄芪种子及幼苗的胁迫程度大于Na2CO3。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To develop a protocol for breaking of seed dormancy and increasing the seed germination rate of Bunium persicum.MethodsThe seeds were treated with 3.1, 6.3, 12.5, 25, 50 and 100 μmol/L of benzyl aminopurine, gibberellic acid (GA3), thidiazuron (TDZ) and forchlorfenuron. Then, seeds were transferred to two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 including room temperature (25 °C) and chilling temperature (2-5 °C).ResultsThe treatment of moist seeds with chilling temperature (2-5 °C) broke seed dormancy and showed maximum germination, which was 54.7% after 60 d treatment. Also, the treatment of dry seeds with chilling temperature broke seed dormancy with 9.3% germination rate after 120 d. Treatment of seeds with different leve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showed that under moist-room condition, there was evidence of higher and lower seed germination rate: GA3 (100 μmol/L) with 46.7% and TDZ (50 μmol/L) with 6.67%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moist-chilling condition, TDZ (6.3 μmol/L) with 53.3% seed germination rate had higher influence on breaking seed dormancy. Treatment of seeds with combination of TDZ and GA3 under moist-chilling condition revealed higher rate of breaking of seed dormancy when 6.3 μmol/L TDZ was combined with 100 μmol/L GA3, showing 93.7% germination rate.ConclusionsThe effect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upled with chilling temperature on breaking of seed dormancy could provide a large number of seedlings while the long juvenile time which is the next restricting factor of plantation still remained. Thus, the subsequent growth of seedlings to provide a large number of corms is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滇重楼种子破休眠的方法及其内源激素水平变化规律。方法 以变温层积处理的滇重楼种子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种胚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量的变化与种子胚率的关系。结果 变温层积处理可在3个月内打破滇重楼种子休眠,其GA量显著升高,ABA量显著下降。结论 内源激素ABA和GA在滇重楼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移栽与摘除首花对灯盏细辛种子生产的影响。方法 采用移栽和摘除首花的正交试验设计,每3 天采种1次,测定每批种子的产量、千粒质量和发芽率。采种后测定植株地上部分产量和药用成分量。结果 移栽处理的种子成熟期延长了12 d,种子产量、千粒质量、发芽率比直播分别提高了2.33倍、26.2%和2.03倍,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不摘除首花植株相比,摘除首花处理的种子的产量、千粒质量、发芽率分别提高了19.4%、8.4%和58.8%,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移栽与摘除首花具有交互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采种后,“直播×摘除首花”处理的植株地上部分有较高产量和药用成分。结论 移栽和摘除首花能有效地提高灯盏细辛种子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紫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研究,寻找提高紫苏种子及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的抗盐能力的方法。方法 测定不同浓度亚精胺(Spd)处理后的盐胁迫下紫苏种子的发芽势(Gv)、发芽率(Gr)和发芽指数(Gi),并对紫苏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 盐胁迫下的紫苏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但是经过不同浓度的Spd处理后,萌发指标均有所升高,其中经过0.25 mmol/L Spd处理,各项指标均达到最大,Gv为59.7%,Gr为69.4%,Gi为12.8。Spd处理减缓了盐胁迫下紫苏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总黄酮降低的趋势,并且降低了叶片MDA的量。Spd处理后SOD、POD和CAT 3种酶的活性均有所增加,但在Spd为0.25 mmol/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2.4 U/g、8.7 U/mg、8.8 U/mg。结论 0.25 mmol/L的Spd能够有效地减缓盐胁迫对紫苏种子及幼苗产生的伤害,提高了种子及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获得高山红景天同源四倍体无性体系。方法 秋水仙素诱导种子加倍,通过多次组培再生进行嵌合体分离,采用气孔大小与密度测量、染色体计数和流式细胞学分析进行倍性鉴定。结果 秋水仙素质量分数与处理时间对种子萌发率、幼苗死亡率及诱变率均有十分明显的影响,0.2%秋水仙素处理露白种子72 h的萌发率、幼苗死亡率及诱变率分别为18.2%、73.6%、68.7%;倍性变异植株气孔明显增大,气孔密度变小;正常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x=26,四倍体染色体数为 2n=4x=52,发现非整倍体的存在;倍性变异植株经3次再生纯化后获得纯合四倍体无性系,流式细胞学检测无嵌合体存在。结论 秋水仙素处理高山红景天种子获得同源四倍体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制作方法,并考察相关影响因素,为铁皮石斛的繁育提供一条新途径。方法 以铁皮石斛原球茎为包埋体制作人工种子,考察胚乳、种皮组分对人工种子萌发和成苗的影响。结果 以MS+0.5 mg/L BA+0.5 mg/L NAA+3 g/L AC+30 g/L海藻酸钠+3 g/L百菌清为基本胚乳,在2% CaCl2中反应15 min是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制作的较佳条件,胚乳中分别添加15 g/L木薯淀粉和10 g/L保水剂能明显提高人工种子的萌发率和成苗率,种皮中添加10 g/L纳米SiO2和10 g/L纳米TiO2均能明显提高萌发率,但添加10 g/L纳米SiO2成苗率最高。结论 建立了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制作方法,获得了较高的萌发率和成苗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羌活种子。方法 在4 000~400 cm?1内测定羌活种子光谱吸收峰,应用系统聚类和SIMCA模式识别法鉴别羌活和宽叶羌活的种子。结果 运用系统聚类法,当聚类距离为15时,两种羌活可明显分为2类;运用SIMCA模式识别法,所建模型对羌活和宽叶羌活的种子识别率分别达96%和97%,拒绝率均为100%,两者盲样检测准确率也在90%以上,所建模型可用于样品检测。结论 应用红外光谱法结合系统聚类和SIMCA模式识别法,可以简单、快速、准确地鉴别羌活种子,该方法为鉴别羌活种子的来源及真伪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三七种子后熟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探索内源激素在种胚发育进程和休眠解除中的作用机制,为三七种子的处理和种源保存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三七种子后熟过程中的内源激素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进行动态测定。结果 三七种子后熟过程中,内源GA、IAA和ZR的量随种胚的发育进程而增加,而ABA的量则减少。结论 激素平衡的变化是解除三七种子休眠、促进萌发的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