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优选丹参水提液纯化工艺。方法 以丹参提取液的浊度、鞣质以及有效成分的量为指标,优选两种絮凝澄清剂的用量和絮凝搅拌速度,筛选出较佳参数;对比研究醇水沉淀、絮凝结合乙醇沉淀、絮凝结合膜过滤3种纯化方法。结果 使用壳聚糖进行絮凝澄清处理后的丹参水提液上清液浊度低于用ZTC1+1Ⅱ型絮凝剂处理后的浊度,并能够更好地减轻膜污染程度;壳聚糖结合膜过滤法对丹参水提液的有效成分保留率较高,收膏率相对较高,浊度和鞣质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壳聚糖作为丹参水提液絮凝澄剂效果优于ZTC1+1Ⅱ型絮凝剂,壳聚糖结合膜过滤法纯化丹参水提液的综合评价指标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敬  温庆果  刘韶  李新中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11):2183-2188
目的 确定壳聚糖用于莲子心提取液除杂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固形物去除率、甲基莲心碱保留率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壳聚糖用量、药液质量浓度、药液pH值、作用温度、搅拌时间对除杂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对比优化除杂工艺条件。结果 莲子心提取液除杂的优化工艺条件:药液质量浓度为生药0.2 g/mL(1∶5)或0.18 g/mL(1∶5.5),壳聚糖溶液(1%)用量为1.2 mL/g(壳聚糖溶液体积与生药量之比),作用温度为60 ℃,pH值为6.2,搅拌时间20 min。结论 正交设计与响应面法均可用于壳聚糖对莲子心提取液除杂的工艺条件优化,且除杂效果良好;但正交设计的试验次数相对较少,且方法简便,更加适合壳聚糖除杂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化养阴清肺糖浆的生产工艺,更好地保留有效成分,提高药液的澄清度。方法 采用天然高分子絮凝剂ZTC 1+1对养阴清肺糖浆原药水提液进行絮凝处理,以有效成分甘草酸保留率和药液浊度为衡量指标,考察絮凝剂用量、絮凝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将絮凝后的药液离心处理,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最佳絮凝提纯工艺条件为药液温度30 ℃,ZTC 1+1用量0.6 g/L,快搅速度450 r/min,快搅时间2 min,慢搅速度50 r/min,慢搅时间10 min,絮凝后的药液再在转速3 000 r/min下离心20 min,此时甘草酸保留率为84%,药液浊度只有1.3 NTU。结论 ZTC 1+1用于养阴清肺糖浆原药水提液的絮凝提纯效果明显优于醇沉法,絮凝法可以替代醇沉法用于养阴清肺糖浆水提液的提纯。  相似文献   

4.
樊文玲  郭立玮  李磊  林瑛  王晴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11):1793-1796
目的 超滤精制热毒宁处方水提液的最佳预处理方法探索及工艺研究。方法 考察离心、初滤、活性炭吸附、壳聚糖絮凝等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处方水提液的除杂情况以及对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104~5×104的聚砜膜超滤精制效果的影响。结果 离心、减压抽滤对降低膜污染、提高栀子苷保留率的效果不佳。活性炭吸附严重降低了栀子苷的保留率。采用壳聚糖絮凝与微滤法处理后药液的栀子苷保留率高,固含物低;采用壳聚糖絮凝比微滤法处理后续膜过程中通量大,污染度小。结论 壳聚糖絮凝法是热毒宁处方水提液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且最佳工艺为药液温度70 ℃,pH 6,1%壳聚糖用量70 mL/L 。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壳聚糖澄清剂用于益视口服液的纯化工艺。方法以益视口服液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转移率及干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壳聚糖絮凝沉降法的纯化工艺条件;并对纯化前后药液的黏度、浊度、蛋白质及鞣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壳聚糖絮凝沉降法的最佳条件是药液质量浓度是1.0 g / mL,壳聚糖的加入量为30%,药液 pH 4,温度是40℃,经纯化后黏度、浊度、蛋白质及鞣质含量均有所下降。结论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可用于益视口服液的纯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天贝止咳口服液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壳聚糖絮凝法,通过L_9(3~4)正交试验,以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含量及固形物去除率为指标,建立综合评分标准,对药液浓度、絮凝温度、壳聚糖加入量3个因素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纯化工艺条件,并与醇沉法进行对比。结果优选出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A_3B_1C_1,即药液浓度为1∶3,絮凝温度为30℃,壳聚糖加入量为0.3 g/mL。壳聚糖絮凝法与醇沉法均能使药液澄清,但前者在低成本和工艺简单的基础上,能最大程度避免有效成分遗失。结论壳聚糖絮凝法能够代替醇沉法用于天贝止咳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7.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完善和提高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对小儿咳喘灵口服液中的麻黄、板蓝根、苦杏仁、金银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含量。结果通过薄层鉴别法,分别检出麻黄中的盐酸麻黄碱,板蓝根中的精氨酸,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金银花中的绿原酸;通过HPLC法测得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稳定,可靠;平均回收率为98.80%,RSD为1.45%。结论该方法能够对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进行准确、快速地定性、定量分析,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不同天然澄清剂对醒鼻凝胶水提液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壳聚糖、ZTC1+1-Ⅲ、101果汁澄清剂3种天然澄清剂对醒鼻方水提取液的除杂效果,以优选出醒鼻方水提液的最佳纯化方法。方法:以丹皮酚保留率、药液澄清情况等为考察指标,对3种天然澄清剂的除杂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采用壳聚糖除杂后的药液较为澄清,且对丹皮酚保留率略高,101果汁澄清剂、ZTC1+1-Ⅲ对丹皮酚保留率无太大的差别。结论:用量10%的壳聚糖用于醒鼻方水提取液除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不同规格陶瓷膜对中药大品种参松养心胶囊水提液除杂的效果,并优化工艺参数。方法 以参松养心胶囊水提液为研究对象,比较3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在不同条件下,对膜通量衰减、药液有效成分保留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滤过孔径为100 nm的陶瓷膜对参松养心胶囊水提液滤过效果较好,膜通量及芍药苷转移率均较高,最佳滤过条件为进液压力0.15~0.22 MPa,滤过温度20 ℃。结论 陶瓷膜滤过技术可较好地对参松养心胶囊水提液进行除杂,该技术可进一步推广到其他中药水提液的除杂工艺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复方抗感片提取液的除杂提纯工艺。方法:以抗病毒有效成分——表告依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石灰乳法、醇沉法和CTS法处理提取液后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CTS法在复方抗感片提取液的提纯除杂中,抗病毒活性成分表告依春、绿原酸含量最高。结论:在复方抗感片提取液的提纯除杂中,CTS法优于醇沉法和石灰乳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复方抗感片提取液的除杂提纯工艺。方法:以抗病毒有效成分——表告依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石灰乳法、醇沉法和CTS法处理提取液后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CTS法在复方抗感片提取液的提纯除杂中,抗病毒活性成分表告依春、绿原酸含量最高。结论:在复方抗感片提取液的提纯除杂中,CTS法优于醇沉法和石灰乳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壳聚糖澄清剂用于裸花紫珠水提液的澄清工艺.方法:以固形物去除率和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含量的保留率为指标,考察药液浓度、澄清剂的用量、澄清温度和搅拌速度4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壳聚糖的絮凝澄清条件.结果:壳聚糖澄清剂较佳的絮凝澄清条件为水提液浓缩至0.083 g/mL,壳聚糖用量为药液体积的12%(V/V),澄清温度为70℃,搅拌速度为100 r/min.在此条件下固形物去除率为20.51%,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的保留率为90.24%.结论:壳聚糖澄清剂处理裸花紫珠水提液的澄清效果良好,优选的澄清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咳喘口服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1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治疗组(咳喘口服液组)103例,对照组(泼尼松组)57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4%、84.2%,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肺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临床试验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咳喘口服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金振口服液矫味的最佳方法。方法 通过L9(34) 正交试验,以胆红素质量浓度变化率为指标,对活性炭吸附去除水牛角与人工牛黄提取液臭味的方法进行优化;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不同矫味剂配方进行评价。结果 最佳吸附条件:水牛角与人工牛黄合并提取液调pH值7.0,温度50 ℃,加0.25%活性炭,搅拌10 min;最佳矫味剂配方:每1 000 mL金振口服液中加入乙基麦芽酚15.0 mg、CMC-Na 5.0 g、甜菊素1.0 g、桔子香精0.5 g。结论 本实验所得到的矫味配方为金振口服液的进一步规模化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驴胶补血颗粒提取液的纯化工艺进行研究。 方法 采用壳聚糖为絮凝剂的絮凝澄清法纯化提取药液,并以干膏得率、多糖量为考察指标对絮凝澄清工艺参数进行优选。 结果 以絮凝前药液浓缩至密度为1.06(60 ℃测定),絮凝时药液温度为45~85 ℃,加入5%的壳聚糖溶液进行絮凝为最佳工艺。 结论 采用此方法能有效去除提取药液中的鞣质等亲水性杂质,同时具有生产周期短、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及环保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复脉安神口服液水提部位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壳聚糖絮凝剂用于精制复脉安神口服液水提部位对黄芪甲苷和多糖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对絮凝条件进行优化,并同醇沉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壳聚糖加入量10%,药液的相对密度1.05,pH为6时属最佳絮凝条件。结论:壳聚糖絮凝法不仅澄清效果好,而且经济实用,可代替醇沉法用于复脉安神口服液水提部位的澄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注射用芪红脉通为研究对象,确定制剂工艺超滤前最佳除杂技术。方法 考察冷藏、离心、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对药液中杂质及有关物质的去除情况。以黄芪总皂苷、黄芪甲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质量浓度、固含物减少率、蛋白质质量浓度、有关物质检查结果等为评价指标,确定除杂方法的可行性并优化工艺参数。结果 最佳工艺参数为冷藏24 h,离心时间15 min、转速5 000 r/min,活性炭用量0.3%、温度40、吸附时间30 min、原药液pH值。结论 冷藏、离心和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除杂效果显著,可有效去除树脂、蛋白质等杂质。  相似文献   

18.
均匀设计考察壳聚糖对杜仲叶提取液的絮凝澄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均匀设计法探讨壳聚糖吸附澄清技术能否代替水沉淀法用于杜仲叶提取液的纯化工艺。方法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对壳聚糖澄清法及水沉法沉淀后的药液所含的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壳聚糖吸附澄清法与水沉法均能使药液澄清,前者更能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结论壳聚糖澄清法可替代水沉法用于精制杜仲叶提取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小儿咳喘颗粒中黄芩苷的方法,控制产品的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小儿咳喘颗粒中的黄芩苷进行测定。色谱柱: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室温。结果 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9 5~1.485 0 μg,平均回收率为99.99%,RSD为0.52%。结论 方法可行、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小儿咳喘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双黄连中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咖啡酸和绿原酸5种有效成分的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1%冰醋酸水溶液,作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7 nm;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为40 ℃,灵敏度为0.100 0 AUFS。结果 在筛选色谱条件下,测定了注射用双黄连中的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咖啡酸和绿原酸5种有效成分。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注射用双黄连中有效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