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HODS)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取ICU中符合MODS的63例共行184次CBP治疗,治疗前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每4N6小时查电解质、血气分析,每1小时记录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并将以上资料做前后对比。结果:患者CBP治疗前后肾功能、心率、转氨酶、氧饱和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胆红素的盖异无显著性。结论:CBP是治疗危重症的有效辅助治疗之一,尤其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MODS患者。  相似文献   

2.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儿童危重症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瑞玲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3):1229-1230
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用于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在成人中已广泛开展,取得了诸多成果。因受诸多条件限制,该技术在儿科临床应用还较少。我院于2006年底开始,对MOD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采用CBP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横纹肌溶解症抢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在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抢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肾科,济南军区总医院血液净化科1998-2005年42例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回顾性地研究,其临床救治过程,分析其病情变化规律,探讨治疗时机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患者主要表现为肌红蛋白尿及以肌酸磷酸肌酶(CPK)明显的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②经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及综合治疗,38例痊愈。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结论①患者均为青壮年,易忽视,易误诊为中暑;②早期诊断、及时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CBP不但可清除血肌红蛋白,而且降低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MODS患者给予CBP中最常用的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方式治疗,分别检测CBP前后血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好转7例,死亡3例;血尿素氮及肌酐等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方法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在救治危重病患者中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0例危重病患者进行CBP治疗,在治疗模式、治疗时间、治疗剂量、抗凝方式、液体平衡、血管通路的保护及预防体外循环凝血等方面进行护理研究。结果CBP治疗过程顺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30例患者中,存活18例,死亡12例。结论CBP是危重病患者救治中的重要治疗手段,熟练的操作技术,科学的护理方法,是CBP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体外培养内皮细胞组织因子(TF)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培养、一期凝固法检测组织因子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NF—α,IL-1β浓度。结果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清除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患者血清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体外培养内皮细胞经MODS患者血清刺激后组织因子活性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经CBP治疗后,患者血清对内皮细胞TF活性的影响呈下降趋势,与治疗过程中血清TNF-α,IL-1β变化趋势一致,呈正相关(TNF—α:r=0.655,P〈0.05;IL-1β:r=0.630,P〈0.05)。肿瘤坏死因子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内皮细胞组织因子活性(r=0.899,P〈0.01),而肝素对TF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以部分改善MODS患者内皮细胞功能,降低内皮细胞组织因子活性,其机制可能通过清除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而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危重症的效果。方法急性肾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急性肺损伤以及脑损伤等危重症患者78例,根据所采用的血液净化技术不同分为2组,行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36例为IHD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42例为CBP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CBP组治疗有效率(80.95%)高于IHD组(58.33%),并发症发生率(28.57%)、病死率(9.52%)低于IHD组(55.56%,2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危重症患者疗效优于间歇性血液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8.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近年来已成为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可以清除各种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稳定调控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稳定血流动力学,从而改善MODS的预后。目前关于MODS患者应用CBP的治疗剂量、时机等问题仍存在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观察.方法 选取应用CBP救治危重症患者82例,给予积极的临床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 82例患者中病情明显好转并转入普通病房后顺利出院35例(42.68%),23例(28.05%)转普通血液透析治疗,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无法恢复而死亡21例(25.61%),因经济原因而自动出院或放弃治疗转科,估计很快死亡3例(3.66%).老年组患者因严重基础疾病采用CBP治疗时间更长,死亡率更高.结论 护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症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MODS患者,其中治疗组(MODS发生48 h内行CBP治疗)46例,对照组(MODS发生48 h后行CBP治疗)52例,分别行CBP治疗48~276 h.观察并比较两组CBP治疗24、48 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MODS评分及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及发生MODS时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 h 两组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可能早期开展CBP治疗,能提高MODS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大鼠小肠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及其蠕动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 Wistar大鼠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制备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 N)、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1h后再灌注 1h( I/ R1)、2 h( I/ R2 )和 4 h( I/ R4 )以及再灌注 2 h后复合内毒素 2 h( I/ RL)共 5个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或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 ( DAO)、D 乳酸、D 木糖水平及肠蠕动 ,同时进行小肠普通光镜检查。结果  I/ R1、I/ R4和 I/ RL组血浆 DAO活性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小肠组织 DAO在 I/ R2和 I/ RL 组均显著降低( P均 <0 .0 5 ) ,从 N、I/ R1、I/ R2、I/ R4到 I/ RL,各组血浆 DAO和小肠 DAO的相关分析可见呈高度负相关( r= 0 .90 9,P<0 .0 0 1) ;I/ R 1、I/ R 2和 I/ RL组血浆 D乳酸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与 N组比较各组肠传输速度显著加快 ( P均 <0 .0 5 ) ;I/ R 1和 I/ RL组血中 D木糖浓度较 N组高 ,3h后仍高于 N组 ;血 DAO浓度与血 D乳酸浓度变化相关 ( r=0 .5 5 9,P<0 .0 5 )。结论 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的屏障、吸收、通透和蠕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时再次加速或加重了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和传输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13.
胡国忠  何存弘  邱凤梅 《疾病监测》2011,26(12):993-996,1003
目的 为掌握浙江省岱山县海岛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岱山县1986 -1988年和2009-2010年两个时期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 岱山县两个...  相似文献   

14.
15.
16.
论护理工作中的“慎独”与“慎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独"一词出自《礼记·中庸》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当君子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总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慎众"则是指在许多人违反原则时,君子却不随波逐流,不盲目  相似文献   

17.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and injuries of the hip joint in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has been a major area of interest for surgeons treating injuries and non-traumatic conditions of the organs of locomotion. The work of prominent Polish surgeons and orthopaedists has contributed to progress in this branch of medicine over the la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