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后按压方法与皮下出血率及皮下出血面积的关系,寻找最佳按压方法,从而降低皮下出血率及出血面积。方法选择2016-10—2017-01间在郑大二附院老年医学科一病区需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42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将每例患者的10次皮下注射分成2组。前5次皮下注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按压方法;后5次皮下注射为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按压方法。结果 42例患者共接受腹壁皮下注射420次,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0次。观察组皮下出血率及出血面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按压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出血率及出血面积。  相似文献   

2.
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减轻低分子肝素注射致皮下出血的研究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轮换注射部位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找出有效的轮换注射部位的方法 ,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面积。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病人 4 0例 ,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2 0例。实验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 ,对照组随机轮换注射部位 ,两组各注射 2 4 0例次 ,观察两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结果实验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出血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可以减少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注射的最佳部位,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方法将389例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于脐至外侧缘连线,将左侧连线分为3等份,选择外1/3处上下5cm范围进行注射;将右侧连线分为2等份,选择1/2处上下5cm范围进行注射。两处各注射2 080例次,观察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1/3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1/2处(P<0.01)。结论三联抗凝治疗患者行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时选择在腹部外侧部位进针,可减少皮下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痛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减少皮下发生出血的注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10月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住院患者66人,分析采用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与皮下出血的关系,从而了解不同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皮下出血面积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进的皮下注射方法,可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与否对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皮下注射后局部压迫与否与局部出血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冠心病行皮下注射LMWH的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即一次注射后局部不压迫,另一次注射后局部压迫3~5 min。观察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程度。结果 局部不压迫皮下出血率及重度出血率显著低于压迫者(均P<0.01)。结论 皮下注射LMWH局部不压迫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注射磺达肝癸钠皮下出血的观察及原因分析。方法将229例ACS行PCI术患者按抗凝药物不同分为依诺肝素组和磺达肝癸钠组,比较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并对磺达肝癸钠组患者皮下出血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依诺肝素组比较,磺达肝癸钠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减少(P0.01)。磺达肝癸钠组中,高龄、女性、低体质量及合并有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出血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磺达肝癸钠皮下注射出血发生率低于传统的依诺肝素治疗。护理过程中,需加强针对高龄、女性、低体质量及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病变、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老年患者的观察护理。  相似文献   

7.
叶红 《护理学杂志》2014,29(1):49-50
目的探讨脐周鼓腹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效果。方法选择98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脐周鼓腹垂直注射法,对照组提捏腹部皮肤形成皱褶垂直注射。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及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脐周鼓腹垂直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减轻皮下出血及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来降低心内科住院患者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所致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低分子肝素钙所致腹壁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活动的10大步骤,调查现状对皮下出血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梳理找到4个真因,针对真因制定3项对策:制定规范化操作流程,并作为科室护理重点环节监测指标并实施;加强培训考核,统一宣教内容;根据按压方法分两组进行皮下注射并登记,拔针后统一由护士按压。结果开展品管圈后,住院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腹壁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从改善前的38.53%下降至改善后按压组17.20%及改善后不按压组的21.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且不同面积皮下出血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圈员8项能力自我评价均显著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腹壁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且能提高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及主动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优势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方法,降低患者皮下青紫及注射疼痛。方法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流程中的4个因素及对应的3个水平按正交设计L9(34)分组;选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患者180例,随机分配进入各试验方案,采用9种不同方案进行皮下注射,观察患者皮下青紫发生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注射角度、注射速度、按压时间为主要因素(均P0.05),注射部位为次要因素(P0.05)。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优势方案为:注射时提捏皮肤90°进针,持续注射10s后等待10s,注射后无需按压。对于注射部位建议选择脐周左右10cm,上下5cm,避开脐周1cm,每针间隔2cm。结论应用优势方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可减少皮下青紫及减轻注射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腔内激光闭合术的51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低分子肝素组238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治疗;对照组275例,术后不采用任何抗凝药物。比较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发生浸透敷料的出血14例(5.9%),切口出血或皮下血肿25例(10.5%),血小板减少1例(0.4%),肝功能异常2例(0.8%),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对照组发生浸透敷料的出血19例(6.9%),切口出血或皮下血肿27例(9.8%),肝功能异常2例(0.7%),深静脉血栓形成7例(2.5%),无血小板减少发生。2组患者浸透敷料的出血、切口出血或皮下血肿、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分子肝素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获访487例,随访时间为4-12个月,平均10个月。其中低分子肝素组获访225例,对照组获访262例。获访患者随访期间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复发9例(低分子肝素组4例,对照组5例),隐神经损伤11例(低分子肝素组5例,对照组6例),无远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2组患者的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率和隐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