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66例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36例患者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B组30例患者给予小剂量的雌三醇软膏进行治疗,半年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雌二醇E2水平、阴道健康评分及泌尿系感染治疗有效率明显较A组提升,阴道环境pH值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小剂量雌激素对于预防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薛加强  林守清 《江苏医药》1998,24(5):309-312
通过监测113例组经后激素替代治疗(HRT)妇女血清E2、V分、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细胞形态的变化,探讨不同药物、剂量及HRT时间对E2、阴道上皮及子宫内膜的影响。结果:爱斯经凝胶组E2最高,戊酸雌二醇次之,利维爱最低,前两者V分、内膜厚度、增殖期及萎缩型比例相近,而后者V分、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前两者(P<0.001)。”爱斯妥凝胶、戊酸雌二醇两种剂量间E2差异显著(P<0.001,0.05),戊酸雌二醇、利维爱两种剂量间V分差异显著(P<0.01,0.05),三种药物两种剂量间内膜厚度及细胞学均无显著性差异。随着HRT时间延长,E2、V分、内膜厚度及增殖期型比例逐渐降低,萎缩型、混合型比例升高,HRT≤2年与≥5年间内膜厚度、增殖期及萎缩型比例有显著性差异,但应用三种药物不同时间组间的内膜细胞学表现并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在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8例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剂量雌三醇软膏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抗生素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雌二醇E2水平、阴道健康评分、阴道pH值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为6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雌二醇E2水平、阴道健康评分、阴道pH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小剂量雌激素应用于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应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160例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的绝经妇女,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小剂量雌激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增加,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尿常规恢复时间减少,复发率减少,研究组患者阴道健康评分、E2明显上升提升,阴道pH减少,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妇女泌尿系统反复感染具有明显治疗效果,可以增加阴道健康评分、E2,降低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景新 《国外药讯》2007,(9):44-44
《柳叶刀》在线版(4月19日)发表了对“百万妇女研究”新的分析资料。有948576例绝经后妇女的五年资料显示,激素替代治疗(HRT)组中卵巢癌发生率是2.6/1000,而从未使用HRT组是2.2/1000。表明目前使用HRT者与从未使用HRT者相比,更可能发生和死于该病(患病和死亡的相对危险为1.2和1.23)。停用HRT者与从未使用HRT者的恶变危险相似。  相似文献   

6.
《华夏医药》2009,4(2):148-148
英国《柳叶刀》杂志日前发表了“百万妇女研究”的最新分析结果。这项包括948576例绝经后妇女的5年分忻研究显示:激素替代治疗(HRT)组卵巢癌发生率是0.26%,而从未使用HRT组是0.22%。目前使用HRT者与从未使用HRT者相比,更可能发生和死于卵巢癌(患病和死亡的相对危险为1.2和1.23),而停用HRT者与从未使用HRT者的恶变危险相似。  相似文献   

7.
妇女绝经后6-12个月内及时取出官内节育器(IUD),是取环的最佳时间,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妇女绝经后仍然保留IUD。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子宫阴道及宫颈管萎缩致使宫内节育器嵌顿,无法按常规方法取出。本文通过对21例绝经后妇女再次取器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后妇女宫颈扩张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行取环术的绝经妇女12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60例。采用米索前列醇0.1mg和0.2mg放置阴道后穹窿2~3h和6—7h后行取环术。观察2组患者在药物剂量、放置时间不同情况下,对于宫颈软化作用和宫颈扩张效果的影响。结果米索前列醇0.1mg放置阴道后穹窿比0.2mg不良反应明显少(P〈0.05),放置6~7h比放置2~3h宫颈扩张作用明显好(P〈0.05),放置同样时间,剂量影响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对于绝经妇女扩张宫颈者,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放置阴道,时间应达到6h以上。  相似文献   

9.
逄素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90-1491
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生殖器萎缩,组织弹性差.宫颈变硬,造成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导致受术者痛苦。本文采用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后取器的方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马因 《华夏医药》2007,2(6):508-508
英国《柳叶刀》杂志日前发表了”百万妇女研究”的最新分析结果。这项包括948576例绝经後妇女的5年分听研究显示:激素替代治疗(HRT)组卵巢癌发生率是0.26%,而从未使用HRT组是0.22%。目前使用HRT者与从未陡用HRT者相比,更可能发生和死于卵巢癌(患病和死亡的相对危险为1.2和1.23),而停用HRT者与从未使用HRT者的恶变危险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对126例60岁以上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中,功能性病变16例(12.7%),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出血11例(8.7%);良性病变54例(42.9%);恶性肿瘤45例(35.7%)。结论 60岁以上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大部分是良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和绝经时间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12.
激素替代疗法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 《上海医药》2009,30(5):202-203
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是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通过补充性激素,调整绝经过渡期紊乱的月经周期,缓解或根除绝经前后出现的症状(如心悸、发热、面颊潮红、生殖道萎缩干燥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治疗方法。HRT治疗从开始使用至今,其利弊之争就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3.
包珊  杨舒盈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80-1680
目的 探讨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与绝经后妇女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 比较分析45例月经正常、37例围绝经期和56例绝经后妇女血清雌二醇(E2)与血清总胆固醇(TC)变化的特点及其相关性。结果 随着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和绝经后,血清E2水平逐渐下降而TC则呈逐渐上升趋势,绝经后表现最为显著(P〈0.01),两者之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 绝经后妇女存在血脂代谢紊乱,E2水平下降可能是血脂代谢发生紊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代振英  高汇波  王青 《中国医药》2008,3(2):116-116
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低落,生殖器官萎缩,给宫内节育器取出(简称取器)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失败。1999年6月至2006年6月,我们针对绝经后要求取器的妇女,采取局部应用小剂量己烯雌酚联合米索前列腺醇的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PMB)的原因及年龄、绝经年限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分析570例绝经后妇女出血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良性病变497例(87.19%),恶性肿瘤73例(12.81%)。其中阴道炎312例(62.78%),功能性子宫出血67例(13.48%),宫颈炎(包括炎性息肉及CIN)45例(9.06%),子宫脱垂10例(2.叭%)子宫内膜炎19例(3.8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5例(3.02%),子宫肌瘤及卵巢良性肿瘤16例(3.23%),宫内节育环引起13例(2.61%)。本文恶性肿瘤中宫体癌45例(61.64%)明显高于宫颈癌17例(23.28.%),卵巢癌11例(15.06%)。结论PMB的病因复杂,以良性病变较常见、多发,但随着绝经年限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应加强妇女围绝经期保健工作,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宫体癌发病高于宫颈癌,这可能是与多年来坚持宫颈癌普查普治工作,使宫颈癌发病率相对下降。PMB患者应早日明确原因,谨防误诊,妇女绝经后一旦出现阴道出血,不管血量多少,均应及时检查明确诊断,寻找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绝经后期是女性恶性肿瘤的多发时期,这个时期的妇女体内激素水平逐步回落,生殖器官渐渐萎缩,功能退化,如果此时发生了阴道流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绝经后妇女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等的主要症状即为阴道流血,易与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等发生混淆.我们对1996~1999年间就诊于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妇产科的239例绝经后阴道流血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以提高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的确诊率。1临床资料 239例绝经后阴道流血并刮官者均排除了内科疾病及外用药的干扰并将刮出物送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阴式手术前后应用激素替代治疗(HRT)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2年元月至2007年12月收住的绝经后妇女患有Ⅱ度、Ⅲ度子宫脱垂伴不同程度阴道前后壁脱垂及伴或不伴有张力性尿失禁而实行阴式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在手术前后进行HRT,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观察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阴道健康评分,阴道黏膜厚度、血清雌二醇(E2)明显增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住院天数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内膜厚度及病理检查无明显变化(P>0.05)。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绝经后妇女阴式手术前后应用HRT并局部用药安全可行且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应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绝经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研究组30例给予雌三醇软膏治疗,疗程均为1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阴道健康评分、E2水平和泌尿系感染改善有效率均显著提升,阴道pH有所下降,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三醇软膏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剂量激素治疗对围绝经早期妇女生活质量及月经周期的影响。方法 四川省富顺县华英医院妇科对2003年1月至2006年7月共40例围绝经早期妇女临床症状及月经期改变明显的患者,每天口服小剂量激素及钙剂3个疗程,比较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及月经周期的变化。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前后比较除失眠多梦一项为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激素治疗做为对妇女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不足的补充,能明显提高围绝经早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并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18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PMB原因良性疾病占66.6%(120/180),非器质性病22.2%(40/180);恶性肿瘤占11.1%(20/180)。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大、绝经年限长、出血持续时间长、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厚。与良性疾病及非器质性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复杂,以良性病变较常见,但随着绝经年限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妇女绝经后一旦出现阴道出血,均应及时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