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成人原发性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 TCS)的临床特点、分型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手术治疗的171例成人原发性TC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1例,女性110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9.02±11.81)岁,主要症状为腰腿痛、双下肢麻木无力和大小便功能障碍。按照临床特点及医学影像学分为5型:终丝牵张型(69例)、脊髓纵裂型(21例)、脊髓脊膜膨出型(20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型(36例)、皮窦道型(25例)。对不同类型的TCS采取相应的显微手术治疗,以Kirollos分级评定手术拴系松解程度,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关键肌肉力量0~5级评分评价下肢运动功能,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括约肌功能评分评价膀胱功能。结果:171例患者均经显微手术松解粘连,切断终丝,其中61例将伴随病灶也分离切除。脊髓拴系均达到KirollosⅠ级松解,均重建硬膜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与小儿脊髓拴系统合征的显微外科手术区别及操作要点。方法:比较10例小儿与6例成人脊髓拴系综合征患的临床特征及显微手术方法不同,并随诊其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16例脊髓拴系统综合征患逐渐加重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控制,随诊疗效良好。结论: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术中神经血管副损伤,防止术后并发症,成人患多合并椎管内肿瘤,可行肿瘤切除或部分节除,终丝不做处理,幼儿患要求早期治疗,术中需将增粗紧绷的终丝切断。  相似文献   

3.
探讨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成人脊髓系综合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7年12月由本科收治的168饲脊髓拴系综合征志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为微外科治疗方法以及疗效.168例成人脊髓拴系综合征在显微镜下切除脊髓北侧脂肪瘤,松解硬膜内外与脊髓的粘连,病变部位人工脊膜修补形成宽松椎管.结果本组术后在住院期间(14d)92例(84.7%)患者症状得到改善.159例获得随访,在随访期内(1~3年)治愈者占15.3%,有效30.7%,无效15.3%,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84.7%.13例出现脑脊.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成人脊髓系统综合征可获得满意疗效,对成年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收治的168饲脊髓拴系综合征志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为微外科治疗方法以及疗效.168倒成人脊髓拴系综合征在显微镜下切除脊髓北侧脂肪瘤,松解硬膜内外与脊髓的粘连,病变部位人工脊膜修补形成宽松椎管.结果本组术后在住院期间(14d)92例(84.7%)患者症状得到改善.159例获得随访,在随访期内(1~3年)治愈者占15.3%,有效30.7%,无效15.3%,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84.7%.13例出现脑脊. 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成人脊髓系统综合征可获得满意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成人先天性皮窦道(dermal sinus tract, DST)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 TCS)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9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25例成人先天性DST合并TCS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29.7岁。25例在腰骶部中线附近见皮窦口,周围皮肤变性,临床上以腰腿痛、双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2例以急性脑脊液漏合并脑膜炎急诊入院。根据术前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影像了解DST在硬膜下走行、脊髓圆锥位置、硬膜下有无病变、内终丝直径等,显微镜下行DST分离并切除、内终丝切断、TCS松解、脊膜囊重建术,术后患者俯卧位7 d。结果:MRI显示,25例患者脊髓圆锥位置均低于腰2椎体水平,DST远端进入硬膜下构成脊髓牵张因素之一,24例患者见内终丝脂肪浸润增粗,另1例患者终丝增粗直径5 mm牵张脊髓圆锥。手术将DST的异常皮肤、皮下瘘管及硬膜下索条全切除,将增粗终丝离断,松解TCS,...  相似文献   

5.
崔志强  修波  萧凯  罗天宝  段宏宇 《北京医学》2010,32(10):792-794
目的评价骶管内囊肿伴有脊髓拴系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35例骶管内囊肿伴脊髓栓系患者,行神经系统检查和MRI检查,并行显微外科手术。术后评价:①按疗效包括显效、有效、无效和加重进行评定;②按复查后MRI影像学表现。结果手术疗效:显效14例(40%),有效20例(57.1%),无效1例(2.8%),加重0例(0%)。复查MRI结果:影像学检查显示脊髓均有不同程度的上移,囊肿均无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对脊髓拴系伴有骶管内囊肿的同时治疗是可能的,并且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8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1 0岁 ;2~ 3岁 5例 ,3~ 6岁 2例 ,1 0岁 1例。 5例出生后即发现腰骶部有包块 ,行脊膜膨出修补术。术后恢复可 ,发育与正常同龄儿相似。2 临床表现  8例均有遗尿或失禁 ,经常存在尿道口烧灼、红肿等感染症状。 5例伴有大便失禁 ;6例有一侧下肢力弱 ,肌力 ~ 级肌张力低 ;4例腰骶局部皮肤有紫斑小凹 ,色素沉着 ;5例有手术后痕迹 ;8例均不同程度的有会阴部浅感觉减退 ,1例骶尾部出现皮肤因感觉减退致烧灼后瘢痕形成。3 辅助检查  8例全部行腰骶部 X线检查示 :腰骶部有椎板缺损、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探讨小儿脊髓拴系综合征显微手术的护理方式,旨在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显微手术治疗的脊髓拴系综合征患儿48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给予患儿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儿并发症率为8.33%、护理满意率为95.83%,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脊髓拴系综合征显微手术给予综合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率,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的尿流动力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TCS)尿流动力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94例患者采用显微松解术于术前1周及术后3~6个月内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 80例(85.1%)TCS患者存在下尿路症状,尿流动力学检查A组(有下尿道症状组)均存在神经源性损害;B组(无下尿道症状组)14例中11例存在神经源性损害。A组和B组膀胱输尿管返流率分别为43.8%和14.3%。α组(无上尿道损害组)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为45cmH  相似文献   

9.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01/2002-08由我科同一手术组收治的7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显微外科治疗方法以及疗效. 结果: 本组术后在住院期间内(5~15 d)54例(71%)患者症状得到改善. 52例获得随访,在随访期内(0.5~7.0 a)治愈者占17%,显效46%,好转23%,无效13%,总有效率为86%;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 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对成年患者及首次手术未治愈的患者均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报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愈12岁男孩因复合型脂肪瘤导致脊髓拴系综合征1例,并结合文献讨论该病的分
型、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患者主诉渐进性排尿障碍2年多,检查存在会阴部感觉迟钝,肛门反射消失,肛门松弛,右侧
提睾反射消失,骶尾部可触及脊柱裂口。腰骶椎MRI检查提示脊髓低位,脊髓栓系,骶椎脊柱裂,脊膜膨出,合并椎管内外
脂肪瘤。超声检查提示残余尿量显著增加。确定诊断。显微手术借助接触式激光刀等松解脊髓、马尾神经与脂肪瘤的粘
连,切除椎管内外脂肪瘤,修补局部硬膜缺损。结果术后恢复顺利,随访半年,排尿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根据硬膜完整
性可以将脊髓脂肪瘤分成2型,本例属于伴硬膜缺损型。临床表现、特别是MRI检查可以确定诊断,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
目前唯一有效治疗方法,早期、特别是无脊髓功能损害前手术更好。局部硬膜是否完整对疗效影响大,硬膜缺损者手术难
度大、效果欠佳。充分松解粘连,避免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损伤是本例手术成功的关键。复发者是否再次手术需要谨慎
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8例脊髓栓系综合征病例病史、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和治疗经过及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4例(86%)患者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腰骶部的畸形、脊髓神经功能损害和典型脊髓MIR表现。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是解决脊髓栓系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脊髓栓系综合征(TSC)小切口松解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单纯TSC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所有患儿仅采用终丝切断术,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手术,观察组患儿采用小切口松解术,并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切口大小;术后及随访终点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及随访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评分变化;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切口小于对照组(P <0.05)。术后和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术前、术后、随访6个月的VAS、JOA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VAS、JOA评分有差异(F=2.507和4.142,P=0.014和0.000);(2)观察组与对照组VAS、JOA评分有差异(F=4.913和2.229,P=0.000和0.029);(3)两组VAS、JOA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F=3...  相似文献   

13.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MRI表现,探讨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4例TCS患者的MRI影像学特点。结果 14例中,脊髓低位13例,脊髓纵裂2例,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及脂肪脊髓脊膜膨出9例,椎管内脂肪瘤及脂肪沉积2例,皮样囊肿2例,终丝增粗9例,脊柱裂、腰骶椎分节不全13例。结论 MRI对明确诊断TCS具有重要价值,能准确显示TCS病变全貌及伴发畸形,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中椎板的保护和加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护和加强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患儿的脊柱结构及稳定性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与结果:共收治TCS患儿197例。92%的TCS患儿(182/197)合并有脊柱裂。54例采用非椎板双开门治疗,随访发现1例脊柱后突加重,1例外伤后脊髓受损,4例(7.4%)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43例采用椎板双开门暴露椎管术后缝合,或脊柱裂术后椎板植骨等改进手术方法,损伤小,手术暴露好,术后脊柱结构完全或部分修复,治疗有效,并发症少(术后2例(1.4%)发生脑脊液漏)。结论:椎板双开门打开椎管探查脊髓行松解术及术后植骨闭合脊柱裂等方法暴露清楚,松解彻底,既可保护和加强脊柱结构,又可减少并发症,是手术治疗TCS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脊髓栓系综合征MRI图像与病理改变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核磁共振(MR)图像与手术中观察的病理改变的符合率,以了解MRI图像在诊断脊髓栓系综合征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对44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患者的MRI资料以及术中所见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作比较分析。结果 MRI图像和术中所见基本相符,根据MRI图像资料和术中所见,可将脊髓栓系综合征分为(1)脂肪瘤型;(2)脊髓脊膜膨出型;(3)脊髓圆锥正常位置型;(4)终丝粗大型。结论 MRI具有优良的软组织分辨率,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前宜常规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6.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脊髓栓系综合征 (TCS)严重危害小儿健康 ,手术越早 ,效果越好。为达此目的 ,作者寻找了简单安全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小儿TCS。方法 :无症状可疑TCS患儿 5 6例 ,全部行B超及X线检查 ,15例患儿同时作了MRI检查。将确诊的 5 1例术前B超及MRI检查所见与手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 :5 6例可疑患儿中确诊5 1例 (占 91 1% ) ,B超检查与手术中所见相似 ,而且B超检查简单、安全 ,能详细了解脊髓搏动情况及其他病理情况。结论 :B超能对可疑TCS患儿早期诊断 ,而且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椎板双开门治疗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保护和加强脊髓栓系综合征 (TCS)患儿的脊柱结构及稳定性的手术治疗新方法。方法 :近期收治的TCS患儿 46例 ,手术松解时采用椎板双开门扩大探查 ,术后缝合棘突或植骨闭合脊柱裂等方法并与以往治疗的 5 4例TC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CS 96 %合并有脊柱裂 ,松解时采用椎板双开门暴露椎管术后缝合 ,或脊柱裂术后椎板植骨等改进手术方法 ,损伤小 ,手术暴露好 ,术后脊柱结构完全或部分修复 ,既可有效治疗TCS患儿 ,又可减少并发症。结论 :椎板双开门打开椎管探查脊髓行松解术及术后植骨闭合脊柱裂等方法既可保护和加强脊柱结构、暴露清楚彻底松解 ,又可加强脊柱稳定性 ,减少并发症 ,是治疗TCS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合并脊髓空洞症患儿脑脊液流体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5例TCS合并脊髓空洞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镜通道脊髓终丝松解术。术后6个月对患儿进行随访,记录患儿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脊髓空洞横截面积和脑脊液流体动力学指标。结果 术后6个月,所有患儿的腰背部疼痛、下肢痉挛、下肢无力、膀胱功能障碍、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患儿的脊髓空洞横截面积显著小于术前(P<0.05),脊髓圆锥腹侧峰值流量及脊髓圆锥背侧峰值流量均显著多于术前(P<0.05)。结论 TCS合并脊髓空洞症患儿存在脑脊液流体动力学异常,终丝松解手术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脑脊液流体动力学情况得到改善,脊髓空洞横截面积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