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癌,单纯彩用体外照射局部未控和复发率高达70%-90%,外照射后部分退缩和无缓解达52.1%,临床分析认为与癌灶局部放射剂量不足有关。单纯提高体外照射剂量受到正常组织耐受量的限制。为了试用体外照射联合腔内放疗以期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复发率对15例患使用联合放疗。认为:(1)联合治疗对进食梗阻缓解率较单纯体外照射为好,X线片缓解率达93.3%(14/15)。(2)联合放疗体外照射DT55-60CGy腔内12CGy疗效好,并发症少,且方法简单安全、值得推广。(3)基本完全梗阻因合并症难以接受体外放疗的患,先行腔内放疗,有利于缓解症状,本组有效率为3/3。(4)对于有亚重食管溃疡、心血管疾病及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症患应为腔内放疗的禁忌症。(5)联合治疗的副反应主要是食管炎、胸骨后疼痛,经过症治疗后可缓解,选择距离源器中心轴外20mm为参考距离,每闪量600CGy总量1800CGYy,放疗穿孔机率高,本组为3/5,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Ⅰ、Ⅱ期鼻咽癌外照射联合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从1992年1月至1993年6月,110例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外照射加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组(综合放疗组)和单纯外照射组(对照组)。综合放疗组外照射鼻咽剂量56~60Gy/28~30次/5、6~6周,腔内治疗鼻咽顶壁粘膜下0.3cm给量8Gy3次/1.5~2周。对照组外照射鼻咽剂量66~72Gy/33~36次/6.6~7.2周。结果治疗后36个月局部控制率综合放疗组优于对照组(98,2%对85.5%,P<0.05);张口困难发生率,综合放疗组低于对照组(7.3%对47.3%,P<0.005)。结论外照射加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可提高早期(Ⅰ、Ⅱ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3.
体外结合腔内放射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体外结合腔仙高剂量放射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以体外照射和腔内高剂量后装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体外照射用^60Co或10MV-X线,三野等中心照射,盆腔总剂量50-60Gy/5-6周,腔内高剂量率后装治疗与体外照射同期进行,按肠腔狭窄程度选用不同外径的施源器。结果 全组64例病人经治疗肿瘤完全消失(CR)7例,肿瘤部分消退(PR)37例,1年生存率60.9%(39/64),疼痛缓解94.7%,止血率100%。近期毒副反应主要为腹泻(I-Ⅱ度)82.8%(53/64),(Ⅲ-Ⅳ度)12.5%(8/64)。结论 体外结合腔内放射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可达到缓解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姑息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再程外照射放疗联合锎-252腔内放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外照射+腔内)30例和对照组(单纯外照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缓解率、前2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患者近期缓解率分别为86.2%(25/29)和75.0%(21/28),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第1、2年生存率分别为24.1%和21.4%,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放射性食管炎和食管穿孔,对照组表现为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结论:外照射联合锎-252腔内放疗可以提高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的局控率,同时食管穿孔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5.
总结腔内治疗加外照射根治性放疗中晚期胸段食管癌70例的疗效,探寻腔内治疗与外照射较合理剂量搭配。本组病例1年生存率为74.3%,3年25.7%,5年12.5%;同期单纯外照射中晚期食管癌41例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8%、17.1%和10.0%。作者认为:1)腔内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与外照射结合能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而对生存率的改善无显著意义。2)适宜的内外照射剂量搭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对中晚期食管癌较合理搭配剂量为:常规外照射DT60~70Gy/6~7周后改腔内治疗5~10Gy/1~2周。腔内剂量过低不易控制局部病变,剂量过高特别是次量过高易引起食管溃疡甚至穿孔。3)对于胸上段食管癌在进行内外结合治疗的同时,应常规进行双锁骨上区预防性照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体外加腔内照射(A组)与单纯外照射(B组)治疗宫颈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外照射加192Ir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45例,并与同期单纯外照射宫颈癌45例进行比较。结果 Ⅱ期A组和B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 和63.6%(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0%和50%(P<0.05);Ⅲ期A组和B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8% 和43.5 % (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8% 和65.2%(P<0.01)。鳞癌和腺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7.9%和33.3%(P<0.05)。结论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体外加腔内放射治疗明显优于单纯外照射,鳞癌优于腺癌。  相似文献   

7.
252锎(Cf)中子腔内后装加外照射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放疗是主要治疗手段,宫颈癌的放疗多以内照射加外照射。内照射国内外多采用^192Ir或^137Cs高剂量率γ射线腔内后装治疗。^252锎(Cf)近距离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本文旨在观察^252锎(Cf)腔内后装加盆腔外照射治疗子宫颈癌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治疗方案进行总结。方法:43例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中,Ⅱa期5例,Ⅱb期24例,Ⅲa期9例,1Ih期5例。均采用^252锎(Cf)腔内后装和盆腔外照射同时进行的方法治疗。其中,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宫旁A点剂量为8~12Gy/次,1次/周,共进行4—5次,使宫旁A点累积剂量达30—40Gy;^60Coγ射线外照射,全盆腔野前后对穿照射,B点每次吸收剂量2Gy/次,4次/周,5—7周,外照射25—30Gy后改的、后四野至总剂量40-50Gy。腔内照射当日不行体外照射,中子治疗第二天开始外照射,全程总剂量70—80Gy。结果:43例患者随访3年,2年局部病灶控制率为100%(43/43),2年总生存率为93.0%(40/43);3年局部病灶控制率为93.0%(40/43),3年总生存率为88.4%(38/43)。远期并发症:阴道挛缩、粘连4.6%(2/43),迁延型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卒为2.3%(1/43)。结论:^252锎(Cf)中子腔内后装放射加盆腔外照射治疗宫颈癌,患者能较好耐受,且具有局部病灶控制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我院放疗科自1992年4月~1994年4月外照射加腔内距离放射治疗鼻咽癌70例,均经病理证实。首程治疗60例,鼻咽复发癌再程治疗10例。本组(结合组)与同期单纯外照射组的1、2、3年生存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中的鼻咽复发癌再程放疗的1、2、3年生存情况亦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放疗后复发情况:结合组的鼻咽腔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外照射组,但其颅底与咽旁间隙的复发率,两组没有明显差异。采用腔内近距离放疗病人的鼻咽粘膜反应较单纯外照射重,鼻咽复发癌腔内放疗后易出现鼻咽出血。给我们的提示是:对鼻咽腔周围病变,外照射致局部控制没有把握时,不宜盲目行腔内近距离放疗。一般情况下,腔内近距离放疗只是腔内加量放疗,做为外照射的补充治疗,剂量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耐受性和毒副反应。方法:2004年2005年我院开展了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治疗患者54例,组织学类型为鳞癌81.48%(44/54),腺癌18.51%(10/54),Ⅱb期34例,Ⅲ期18例,Ⅳ期2例。全部病例采用体外照射和腔内近距离照射的联合放疗方案,同步应用DF化疗方案。体外照射采用6MV-X线,前后野对穿照射,常规分割每周5次,每次2Gy,外照射全盆腔剂量24Gy-30Gy/2W-3W,盆腔野挡铅4×10cm-17cm,加腔内近距离治疗。腔内近距离治疗每次A点剂量5Cy-6Gy,腔内照射当日不作体外照射,共5次-7次,腔内照射A点总量25Gy-42Gy。体外和腔内照射A点总量为70Gy-82Cy,B点总剂量50Gy-70Gy,总疗程6周-8周。与放化疗开始之日常规应用升白胺3片,3次/天,至疗程结束。结果:达CR者49/54(90.74%),PR者5/54(9.25%)。放疗结束宫颈刮片阴性52/54(96.29%)。本组病例治疗后均满2年,2年总生存率77.78%。本组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副反应主要为肠道反应、泌尿系统反应、血液学毒性。急性放射性直肠反应全组发生率为46.30%(25/54),其中18例(72%)为轻度,7例(2,4%)为中度,全组病例无直肠阴道瘘发生。血液学毒性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RTOG1级9例(16.57%),RTOG2级5例(9.25%),无3级以上毒性反应。结论: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具有较好的临床耐受性,两年生存率达77.78%。通过改进外照射方式(如IMRT),降低单次腔内治疗剂量(小于6Gy),将会减轻肠道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探讨食管癌外照射加腔内放疗的临床价值。1995年1-1995年12月将102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外照射加腔内放疗组(综合组)、单纯外照射组(对照组),各51例。6MV X线外照射,综合组外照射剂量60Gy 6周,补充腔内治疗2次,剂量10-12Gy;对照组外照射剂量65-70Gy 6-7周。结果:综合组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42.0%、28.5%、20.4%、14.2%,对照组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52.9%、33.3%、21.5%、15.6%、11.7%,仅1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局部复发或未控而死者综合组为50.9%,对照组为68.6%,差异有显著性(P<0.05);食管溃疡、瘘和狭窄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外照射结合腔内放疗可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80例鼻咽癌应用新型施源器腔内后装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外照射联合新型施源器后装治疗与单纯外照射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8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外照射联合腔内后装(综合治疗组)及单纯外照射(对照组)两组,综合治疗组外照射剂量DT60~65Gy,腔内后装在外照射后期进行,剂量DT6~20Gy,中位剂量12Gy对照组外照射剂量DT 70~75Gy.结果:全部病例随访至2006年5月,随访率97.5%,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2.5%、75.3%(P〈0.05),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5.0%(P〈0.05)及74.2%、55.6%(P〉0.05);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5%、60.0%及64.5%、52.8%(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咽癌外照射联合新型施源器后装治疗提高肿瘤近期有效率和3、5年生存率,降低口咽干燥等放疗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48例采用外照射加腔内反装治疗鼻咽癌患者。其中计划性内、外照射29例,外照射未控补加腔内治疗9例,外照射放疗后鼻咽局部复发10例。腔内治疗使用^192Ir放射源,外照射总量5000-8500cCy。腔内治疗每次参考点剂量500-1000cGy,总量1500-2500cGy。总鼻咽局部控制率91.7%。高于单纯外照射。为顽固性鼻咽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外照射同期配合腔内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外照射加腔内放疗组(治疗组)80例、单纯外照射组(对照组)80例。治疗组:外照射开始同期腔内照射,每周先外照射4次,1.8—2Gy/次,后腔内照射1次,5Gy/次,共4—5次,腔内照射当天不做外照射;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割单纯外照射,1.8—2Gy/次,5次/周。结果:两组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8.8%、61.3%、30.0%和57.5%、45.0%、23.8%,1、2年生存率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3.8%(27/80)和18.8%(15/80)(P〈0.05),但Ⅲ级及以上的食管炎发生率相当,晚期并发症无增加。结论:外照射同期加腔内照射治疗食管癌疗效优于单纯外照射。此方法对控制原发灶、减少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率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热疗加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热疗加放射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作用。从1994年1月-1996年12月收治局部晚期宫颈癌60例,分为两组。热放组30例,外照射平均剂量50.3Gy(全盆腔),腔内放疗平均剂量39.4Gy/A点,腔内热疗43℃~45℃/40min~45min,每周一次,共4次。单放组30例,外照射平均剂量49.5Gy/全盆腔,腔内放疗平均剂量36.13Gy/A点。肿瘤Ⅲ期完全消退率,热放组和单放组各为80%和13.3%,P<0.01。热疗加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原发灶复发联合外照射和腔内后装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张万团  陈昆田 《癌症》1996,15(5):361-363
从1991年1月至1992年12月,收集我院鼻咽癌首程放疗后鼻咽原发灶复发,再分期T1和T2的80例,随机分为外照射加腔内后装治疗组(综合放疗组)和单纯外照射组(对照组)各40例。综合放疗组外照射鼻咽剂量30 ̄60Gy/15 ̄30次,3 ̄6周(中位剂量44Gy),腔内后装鼻咽顶粘膜下0.3cm剂量10 ̄36Gy/2 ̄6次,1 ̄3周(中位剂量30Gy);对照组外照射鼻咽剂量60 ̄70Gy/30 ̄36  相似文献   

16.
探讨食管癌外照射加腔内放疗与单纯外照射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食管癌外照射加腔内放射与单纯外照射治疗的生存率及副作用。材料与方法1989年2月~1992年7月110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中段癌,病变长度均小于7cm的放疗病例平均分成两组,A组为单纯外照射组(对照组),B组为外照射加腔内放疗组(治疗组)。病例均无远处转移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结果两组远期生存率无明显差别,近期副反应无明显差别,远期副反应及局部复发率A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两种治疗方法远期疗效无差别,外照射加腔内放疗,不仅减少局部复发率,还可减少全身反应,缩短治疗时间,不失为一种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早中期鼻咽癌外照射联合腔内放疗长期疗效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单纯外照射放疗与外照射加腔内联合放疗的长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453例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外照射组297例,联合照射组156例;单纯外照射组采用低熔点铅挡块不规则野照射,常规照射,常规分割,总剂量为66~74Gy;联合照射组采用同样的外照射方法,总剂量给予58~62Gy,并给予15~20Gy腔内近距离放疗。[结果]单纯外照射组和联合照射组的5年鼻咽局控率分别为Ⅰ期92.86%、96.43%(P=0.35),Ⅱ期89.02%、94.53%(P=0.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Ⅰ期88.10%、92.86%(P=0.27),Ⅱ期81.18%、90.63%(P=0.03)。口干和张口困难的毒副反应联合照射组比单纯外照射组轻。[结论]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常规外照射联合腔内放疗相对单纯常规放疗有较好的疗效,并可减轻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季永喜 《肿瘤》2000,20(2):127-128
目的 探讨食管癌体外加腔内照射与单纯外照射治疗的疗效及副作用。材料 本文收集1993年12月-1995年5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100例食管癌病人。方法 病变长度不超过8cm,分体外加腔内照射(腔内组)和单纯体外照射(对照组)两组。腔内组先给外照射肿瘤量600cGy,体外照射治疗结束的下一周开始腔内治疗。每周一次剂量500-700cGy,共给2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扁桃体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62例扁桃体癌根据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分期标准,Ⅰ期3例,Ⅱ期7例,Ⅲ期17例,Ⅳ期35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3个组,外照射 腔内治疗组(15例),单纯外照射治疗组(31例),外照射 化疗组(16例)。结果62例肿瘤患者的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3%(38/62),35.5%(22/62),17.0%(9/53)。外照射 腔内治疗组,单纯外照射组及外照射 化疗组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6.7%(13/15),54.8%(17/31),50.0%(8/16),外照射 腔内治疗组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与单纯外照射组和外照射 化疗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3个组3、5、10年生存率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腔内治疗作为原发灶推量方法,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但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锶^89Sr及^89Sr联合外放疗治疗肿瘤晚期多发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恶性肿瘤多发骨转移癌患者分为两组,^89Sr治疗组(单纯组)53例和^89Sr外放疗联合治疗组(联合组)53例,每例患者^89Sr静脉注射剂量均为4mci,放疗采用6MV直线加速器外照射给予30Gy-60Gy/2周~4周。结果:单纯组镇痛缓解率83.01%,联合组镇痛缓解率90.56%;骨病灶好转率单纯组75.48%,联合组86.8%,生活质量得到相应改善。结论:89Sr对肿瘤全身多发骨转移癌具有较好的缓解疼痛作用,而联合放疗可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