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心脏事件复发率均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导致全球总死亡的比例从20世纪初的1/10发展到21世纪初的1/3,为全球首位死因,且流行趋势不断加剧。2006年中国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与全球完全相符,心脑血管疾病从1990年起一直是国人的主要死亡原因,目前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1/3还要强。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仍在逐年明显增多,我国男性冠心病发病率较以往增加26.1%,女性增加19%,有关分析预示:如不加干预,到2020年,冠心病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将提高50%,高达2500万人/年,冠心病防治形势非常严峻。如何防患未然,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既患冠心病,又如何防止病变进一步加重、恶化,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心脏事件复发率,则是我们亟需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既病防变思想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当前重大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战略要求.肝衰竭具有病情复杂、传变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贯串到治疗本病的实践中,能及时截断、逆转疾病的发展,减少其并发症的出现,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为中医肝病急危重症的防治揭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霄钧 《内蒙古中医药》2008,27(2):M0002-M0002
<内经>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洽已乱治未乱."虽讲的未病先防,预防为主;但人生活在大自然和社会之中,疾病总是难免的,所以既病之后,除正确辨证论治外,如何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 ,属中医肺胀病的范畴。笔者认为 ,从辨病的角度出发 ,中医的既病防变思想在肺心病的治疗中有独特的重要性。肺心病多死于并发症或合并症 ,既病防变思想应贯穿肺心病治疗的全过程。现结合临床谈谈中医治疗肺心病的防变举措 ,以供同道参考。1 防邪从热化外感是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 ,表现为肺部急性炎症 ,初始的症状及体征并不一定出现中医的“热象” ,但邪从热化的现象却是普遍的。西医判断肺部炎症加重的临床表现为 :体温升高 ,咳喘加剧 ,痰量增多 ,痰由稀变稠 ,由白变黄 ,心率及…  相似文献   

5.
"既病防变"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慢性病的治疗和预防传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韦云教授在中医治疗慢性血液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有独特见解。其运用中医治未病中"既病防变"思想对本病进行治疗,在疾病不同阶段给予相应药物以阻断其发展,早期益气为主,辅以理气活血,预防血瘀产生;中期理气化痰为主,辅以活血通络,预防痰瘀互结;后期虚、火、瘀同调,清热化痰、活血散结,预防血栓、出血及转化为其他骨髓增殖性肿瘤。既改善症状,又使病情得到长期有效控制,达到综合治疗效果,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D)作为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中提早的干预治疗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PD的相关文献资料,综述针刺治疗结合中医“既病防变”的思想,认识PD的发病机制,把握治疗时间窗的重要性。从临床与基础研究两方面探索“既病防变”结合针刺治疗与PD发病进程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针刺疗法在PD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缓疾病进展,还对PD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基于“既病防变”的思想提早的介入针刺疗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传变以及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对于PD早期的治疗意义重大,同时对研究治疗PD等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涛 《四川中医》2010,(8):32-3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其病程长,进展缓慢,发展到后期可转化为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等不可逆性损害。但在该病早期,甚至中期,通过非药物性干预,可使疾病得到有效缓解甚至痊愈。中医"治未病"理论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阶段。尤其在"既病防变"这个关键阶段的积极干预,使疾病得到有力的控制,不但没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发展,反而逆向好转甚至痊愈。使我们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现代医学治疗学中发出它应有的灿烂光芒,开拓了我们在疑难重症治疗方面的眼界,为中医理论的继承和发扬尽力。  相似文献   

8.
胃癌前病变(PLGC)是指有癌变倾向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是一个多步骤的、具有可逆性的病变过程。现代医学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而中医通过辨证与辨病结合,对逆转、减缓病情进展具有一定优势。PLGC符合中医学“既病”范畴,积极采取措施实现病变的逆转、阻止疾病的进展与恶化当属中医学“防变”范畴,故可将中医治未病中的“既病防变”思想应用于PLGC的防治。根据PLGC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从既病防变的“早期诊断”“截断病邪”和“先安未受邪之地”三方面对PLGC的防治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陈雪梅  王儒平 《河南中医》2011,31(3):231-232
中医急诊治疗危急重病时,应将"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融合进治疗中,以整体观为理论依据,掌握疾病传变规律,把握治疗时机,用药宜于病情传变之先,防止疾病加重或发展恶化。  相似文献   

10.
浅谈既病防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璋 《山西中医》2007,23(1):39-39
未病先防,是最理想、最积极的措施。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早期诊治就要求病者勿讳疾忌医,医者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才能防微杜渐有效地治疗,而临床的要点就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病因为多因素体亏虚,为七情所伤,肝气郁结,阻滞气机,致气滞不畅导致肝失疏泄,日久导致血行不畅而成血瘀,或由劳倦过度伤脾导致脾不健运,湿邪内停,外有湿热毒邪内侵,过嗜烟酒而化湿生热,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毒结于肝,日久更伤正气,正不胜邪又助长积块生长,循环往复,停于腹中,本虚标实,渐形成臌胀或积聚,终致肝积之证。原发性肝癌分为三型:气滞血瘀、湿热蕴结、气阴两虚。临床当根据具体症状进行个体处方以缓解患者痛苦,不适合做肝切除或长期放化疗的患者可从中医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减轻临床症状及放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陆原 《江苏中医药》2011,43(4):13-14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局部消融治疗、放化疗、生物分子靶向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1]。导师刘沈林教授为江苏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多年研习吴门、孟河医派精义,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505-2506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属于中医学"癥瘕""积聚""肝积"等范畴。郁仁存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和学术研究50余年,在治疗肝癌上辨证独具特色,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郁仁存教授认为肝癌发病主要是由于正气亏虚、外感疫毒共同所致,在治疗上以疏肝利胆、益气活血、化痰散结、解毒抗癌为主要法则,常用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逍遥散、膈下逐瘀汤、自拟肝癌方、青蒿鳖甲散及一贯煎等方加减,柴胡、姜黄、八月札、虎杖、茵陈、小叶金钱草、木香为郁仁存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临床上通过对患者灵活辨证,随证加减治疗,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6,(8):1640-1642
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尽管肝癌病的治疗手段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大多数肝癌病情发展较迅速,疗效有限,预后欠佳。中医治癌是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与辨病施治,是全身整体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模式。周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肝癌病个体化辨治思路,提出肝癌病治疗应充分体现中医治疗的时空概念,辨别患者处于病程中具体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理念,并强调以人为本,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具体症状,肝功能、营养情况,甄别患者寒热虚实,以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的优势,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李春辉老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退休老中医,自幼跟随其伯父李源傅(前北海市中医院院长)学习中医,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佛山名医谭次仲、李仁春,广州名医关天相、黎云卿等。李老师从事临床工作6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治病遵循衷中参西的原则,擅长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糖尿病、癫痫、哮喘等各种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随李老师学习,聆听其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给予康艾注射液和支持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支持治疗。[结果]66例患者经治疗后,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对于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症状、肝功能指标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另予补肾健脾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95%,对照组总有效率54.5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肝癌前病变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调肝颗粒剂的防治效果.方法 本实验用黄曲霉毒素B1致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取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观察,并对调肝颗粒剂阻断肝癌前病变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调肝颗粒剂能明显减少模型鼠肝细胞异型性增生灶,对肝细胞核的变异及内质网脱颗粒等有一定的防止或阻断作用.结论 调肝颗粒剂对大鼠肝癌前期病变形成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胡志敏教授认为,原发性肝癌的根本原因是毒邪内生,邪凝毒聚,渐成积块。主要病机是脾虚肝郁。初期以脾虚为主,治宜益气健脾,疏肝理气,软坚散结;中期气滞血瘀,热毒互结,治宜疏肝健脾,行气活血;晚期气血不足,津液亏虚,治宜益气养阴,滋补肝肾。同时重视整体观念,辨证施治,衷中参西。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分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湿热聚毒、肝阴亏虚四型,中医药治疗在预防肝癌的发生、减少恶性复发转移、减轻癌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疗效良好,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