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中致病性弧菌分布进行初步调查,从438件水样中检出致病性弧菌151株,其中以非O1群霍乱弧菌和气单胞菌为主,同时检出溶藻弧菌、拟态弧菌等8种致病性弧菌  相似文献   

2.
1991年我们分别从烟台市芝罘水库和夹河水库检出两株致病性弧菌,经系统生化鉴定为弗尼斯弧菌。小白鼠肠段结扎和溶血试验均为阳性,证实该菌导致腹泻与其产生肠毒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致病性弧菌的一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病性弧菌的一些特性中国预防医科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102206吴顺娥致病性弧菌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已被世界公认的重要病原微生物。目前已明确11种弧菌对人有致病作用。O1群和非O1群霍乱弧菌(V.choleraeO1andnonO1)、拟态弧菌(...  相似文献   

4.
从地面饮用水中检出四株创伤弧菌刘玉娥裴标高峻陶墨奎我们于1994年7~9月严重干旱期,从地面饮用水中分离到4株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VV),并对其生理生化特征、抗药性及致病力进行了实验。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4株VV均从外环...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河南省淡水产品养殖环节4种常见致病性弧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污染状况,为河南省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溯源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参照2016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淡水动物性水产品养殖环节中常见弧菌专项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样品的采集和检测。结果 从开封市和鹤壁市淡水产品养殖场中分别采集水产品、养殖水体和水底淤泥共计312份,开封市检出73株霍乱弧菌(46.79%)、13株副溶血性弧菌(8.33%)和17株溶藻弧菌(10.90%),未检出创伤弧菌;鹤壁市检出8株霍乱弧菌(5.13%),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和创伤弧菌。对13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3种毒力基因(TLH、TRH和TDH)检测。13株副溶血性弧菌均具有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有12株具有耐热相关直接溶血素基因(TRH),均未携带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对81株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分群,O1群霍乱弧菌3株(小川1株、稻叶1株和彦岛1株),O139群霍乱弧菌5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73株。81株霍乱弧菌CTXA毒力基因阳性菌株7株,均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结论 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主要受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污染,监测的2个地区污染情况存在差异,污染的优势弧菌是霍乱弧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致病性弧菌在沧州市水产品中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防控和食物中毒监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2021年沧州市水产品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监测方法,对副溶血性弧菌等4种致病性弧菌进行检测,对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基因检测,确定其毒力基因,并对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220份水产品中74份检出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33.64%。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2.73%,溶藻弧菌检出率为7.27%,霍乱弧菌检出率为2.73%,创伤弧菌检出率为0.91%。分离出的50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tlh基因型,未携带tdh和trh基因;6株霍乱弧菌都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ctx毒力基因为阴性。结论 2021年沧州市部分水产品中存在致病性弧菌污染,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为主。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各类水产品的监管力度,降低致病性弧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对鸭绿江入海口处致病性弧菌的调查结果及其污染原因的分析。从386份样品中,检出致病性弧菌5种103株,阳性率为26.68%。其中,副溶血性弧菌的阳性率为14.51%。此次监测结果表明,鸭绿江水系及其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存在与人们的生活污水排放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口岸传染病监测中,加强水源致病性弧菌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拟态弧菌是1981年 Davis 等在美国首先报告的致病性弧菌新种,国内1986年后有少数检出报告。我们于1987年曾报道从海产品中检出拟态弧菌1株,近年又相继从3例腹泻病人粪便,2例海泥和河水标本中检出5株。对6株拟态弧菌进行了生化学特征血清学分型,噬菌体裂解、致病性、药物敏感性和质粒电泳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生化学特征 6株分离弧菌与霍乱弧菌相似,但与0-1群霍乱弧菌抗 O 多价诊断血清不凝集,不分解蔗糖,V—P 反应阴性等与 Davis 等报道的拟态弧菌特性相符合。但6株拟态弧菌  相似文献   

9.
在1994年的特大旱灾期,对本地地面饮用水污染情况进行了监测。49份水样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及细菌总数全部严重超标。并检出了11种81株致病性弧菌。水点阳性率为100%,而对照的浅、深井水则几乎无污染。81株弧菌中,以河弧菌(29.63%)、溶藻弧菌(25.93%)、非O1群弧菌(18.52%)为多,并首次从地面水中检出了创伤弧菌及哈维弧菌。所有菌株均有较强的溶解红细胞能力,β溶血者占30.86%。81株弧菌均为多重耐药株,耐药谱最宽可达10种药物。其中耐6种药物以上的菌株占90.12%。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霍乱弧菌溶血素基因探针对87株从临床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致病性弧菌进行了检测,同时以血琼脂平板溶血性检测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该探针只与非01群霍乱弧菌杂交,而不与其它致病性弧菌(副溶血弧菌、拟态弧菌、河弧菌和溶藻弧菌)产生阳性反应。18株非01群霍乱弧菌中有16株(88.9%)具有与霍乱弧菌溶血素同源性基因,另2株用该探针杂交为阴性,但其在血琼脂上显示有溶血性,表明非01群霍乱弧菌存在着不同种的溶血素。应用这种特异性溶血素基因探针,检测到1株蔗糖阴性的非01群霍乱弧菌。  相似文献   

11.
在饮用水源中分离到麦氏弧菌188株,其中9株为产色素麦氏弧菌。该菌区别于其它致病性弧菌的显著特点是氧化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阴性,在无盐胨水中呈现弱生长。根据麦氏弧菌对乳糖、肌醇的分解和靛基质反应的不同,首次提出该菌的“生化学分型模式”。经鉴定188株麦氏弧菌分属8个生物型,以I型最多见,占53.19%,Ⅲ型次之,占11.70%,其它型别较少见。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淄博市淡水鱼养殖环境中常见致病性弧菌(创伤弧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溶藻弧菌)的污染状况,于2016年,从淄博市选取3个淡水鱼养殖场,共采集156份样本,其中,淡水鱼60份、相关水体48份、水底沉积物48份;并针对上述四种常见致病性弧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在156份样品中,共分离到致病性弧菌50株,检出率为32.1%。霍乱弧菌为优势菌,检出率为28.8%(45/156),占比90%(45/50);另有3株副溶血性弧菌、2株溶藻弧菌,检出率分别为1.9%,1.3%;未检测到创伤弧菌。45株霍乱弧菌均为不携带ctxAB毒力基因的非O1/0139群霍乱弧菌;3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毒力基因tlh、trh。养殖场C样本中致病性弧菌的检出率高于养殖场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71,P0.05)。不同季度间致病性弧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淡水鱼、相关水体及水底沉积物的致病性弧菌检出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淄博市淡水鱼养殖环境有一定程度的致病性弧菌污染,存在引发食品安全风险的潜在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珠海港船舶压舱水中致病性弧菌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珠海港入出境船舶压舱水中致病性弧菌分布特征,为传染病监测及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珠海港境外的船舶,采取到达港后立即登轮采集压舱水;并采集珠海港海域的海水作为本底对照,对水样进行弧菌科的分离鉴定,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压舱水中检出12种致病性弧菌,其中以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沙鱼弧菌、创伤弧菌为优势菌。从压舱水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中,有3株检测到耐热溶血素基因。仅在压舱水中检出非01和非0139群霍乱弧菌和梅氏弧菌。结论:致病性弧菌广泛分布于压舱水和海水中,且压舱水比海水中致病性弧菌种类更多,污染更为严重,对排放地区人民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制定出规范的压舱水卫生管理措施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快速、敏感、特异和精确的方法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VP)。方法在耐热 溶血毒素(TDH)结构基因序列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探针和引物,应用克隆杂交方法检测30株不同 来源的VP,同时对10株不同KP反应的VP DNA行PCR-TDH检测。结果30例实验菌株,26 例KP阳性株克隆杂交出现阳性信号,其余4例杂交阴性(2例KP弱阳性、2例KP阴性)。用PCR 检测的10株VP中,6例KP阳性株TDH基因均阳性,但有1株KP弱阳性和1株KP阴性株也呈 TDH基因阳性。PCR阳性结果均用Southern blot法证实。结论应用克隆杂交技术检测TDH基 因在合适的条件下能有效地鉴别致病性与非致病性VP。 PCR检测TDH基因为研究VP的致病机 理奠定基础,在临床上可作为一种检测致病性VP的快速敏感的初筛试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荆门市淡水鱼类在养殖、销售、餐饮环节中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等4种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为更好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16年夏季在荆门市淡水鱼养殖场、销售市场、宾馆饭店采集淡水鱼343份、养殖水体42份、销售及餐饮存养水体36份,参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进行4种致病性弧菌的检测。结果 荆门市淡水鱼中4种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62.39%(214/343),淡水鱼养殖水体检出率为30.95%(13/42),销售及餐饮水体检出率为22.22%(8/36)。在淡水鱼所检出的致病性弧菌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46.36%(159/343);其次为溶藻弧菌检出率为11.37%(39/343);霍乱弧菌检出率为7.29%(25/343);创伤弧菌检出率为7.00%(24/343)。淡水鱼和相应水体中检出的38株霍乱弧菌中36株为非O1/0139群霍乱弧菌,2株为O139群霍乱弧菌。结论 荆门市淡水鱼中4种致病性弧菌污染较为普遍,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淡水鱼餐饮环节、养殖及销售过程的监管力度,减少致病性弧菌所引起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进出境船舶压舱水致病性弧菌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致病性弧菌的存在情况以及其与船舶卫生控制措施和卫生状况间的关系,为传染病监测及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珠海港入出境船舶压舱水和饮用水中致病性孤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入出境船舶压舱水、饮用水和珠海港海域海水,对水样进行弧菌的分离鉴定及统计分析。结果:压舱水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86.20%,海水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78.13%,入境船舶上的饮用水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26.47%;入境船舶上饮用水致病性弧菌检出率大大高于管道饮水中检出率;船舶卫生状况不同时,其饮用水中致病性弧菌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在压舱水中检出12种致病性弧菌,其中以深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沙鱼弧菌、创伤弧菌为主要优势菌;分离自压舱水的2株溶血性弧菌中检测到耐热溶血素基因。结论:致病性弧菌广泛分布于压舱水和海水中,制定规范的压舱水卫生管理措施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致病性弧菌广泛分布于海水、淡水、海产品中,人类摄入或接触污染的水源和食物易引起感染。近年来有关致病性弧菌引起腹泻的报道逐渐增多。我们于2001年对部分市场水产品、河水、生活污水样品在进行O。群霍乱弧菌常规监测检验中,对O1群及O139群霍乱弧菌诊断血请不凝集者、动力阳性、氧化酶阳性、革兰阴性弧菌的菌株共88株,进一步作其它致病性弧菌的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海口市438株病原性弧菌分析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在1986年4~11月共对1 461例门诊腹泻患者进行病原性弧菌检测,共检出致病性弧菌438株(29.98%),其中副溶血弧菌检出率最高(14.99%),其次为非01群霍乱弧菌(11.84%),同时,对发病时间、年龄、性别及临床主要症状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中检出致病性弧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食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程度和耐药性,为控制致病性弧菌相关的食源性疾病和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结果判断按CLSI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结果]8种117株致病性弧菌对大多抗菌药物敏感,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为89.7%,利福平次之,为45.3%;多重耐药性菌株33株,占总菌株数的28.2%;各类致病性弧菌对被检测的抗菌药物在耐药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以嗜水、非O1群霍乱弧菌及豚鼠3种致病性弧菌的耐药性较高。[结论]温州地区各类食品中携带致病性弧菌情况较为普遍,药敏试验证实8种致病性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较为普遍,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可选择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治疗致病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20.
致病性弧菌能引起多种疾病,在国内外有过多次报道,临床上高度重视,并从病人标本中检出10种确认的致病性弧菌。同时,致病性弧菌在海产品中广泛存在,为了解其在甲壳类、贝壳类海产品中的携带情况,我们1992—1993年间对该两类海产品进行了10种致病性弧菌检测,检出了除01群霍乱弧菌以外的全部致病性弧菌,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