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芸  黎艳 《医学文选》2003,22(1):116-117
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 ,收治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行手术治疗者 2 3例 ,现将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以 SAH入院 ,共 2 3例 ,男 1 0例 ,女1 3例 ,年龄 7~ 64岁 ,平均 47岁 ,9例有高血压病史 ,其中小脑上动脉瘤 1例 ,颈内动脉瘤 1例 ,3例大脑中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瘤 8例 ,后交通动脉瘤1 0例 ,均于术前行 DSA检查证实 ,行动脉瘤切除术加夹闭术 2例 ,动脉瘤夹闭术 1 3例 ,动脉瘤弹簧圈栓塞 8例 ,死亡 2例。2 护理体会2 .1 术前护理2 .1 .1 心理护理 给患者介绍有关颅内动脉瘤的诊治知识及…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1] 。 1988年9月— 2 0 0 2年 10月 ,我科开颅夹闭动脉瘤手术中动脉瘤破裂31例 ,本文回顾分析临床资料 ,并探讨其预防和处理方法。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13例 ,女 18例。年龄 31~ 6 8岁 ,平均4 3.6岁。全部病例术前均有动脉瘤破裂出血史 ,其中首次出血 15例 ,2次出血 11例 ,3次出血 5例。手术距最后一次出血的时间为 6h~ 2个月 ,平均 6 .4d。术前病情按Hunt分级 :1级 10例 ,2级 16例 ,3级 3例 ,4级 2例。所有病例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动脉瘤部位 :颈内动脉 -眼动脉瘤 3例 ,后交通动脉…  相似文献   

3.
自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10月 ,我们采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 (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栓塞治疗颅内囊性动脉瘤 12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3例 ,女性 9例 ,年龄 3 0~ 62岁 ,平均年龄 4 5 .5岁。急性期栓塞治疗 3例 ,其余 9例均在动脉瘤出血 7天后栓塞治疗。1.2 影像学资料  12例经DSA检查 ,均为囊性动脉瘤 ,均在前循环。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7个 ,前交通动脉瘤 3个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3个 ,其中 1例为 2个多发动脉瘤。动脉瘤腔最小 3× 5mm ,最大 8× 15mm ,动脉瘤颈…  相似文献   

4.
我院 1998— 2 0 0 2年对 6 3例脑动脉瘤患者施行了脑动脉夹闭术 ,现将麻醉处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3例 ,男 2 0例 ,女 4 3例 ,年龄 7~ 71岁。其中 7岁 1例 ,>6 0岁 19例。手术部位及ASA分级见表 1。表 1 手术部位及ASA分级 (例 )手术部位ASA分级ⅠⅡⅢⅣ前交通动脉瘤 0 7 5 0后交通动脉瘤 0 3 1 2 0大脑前动脉瘤 0 2 6 0大脑中动脉瘤 0 4 80左颈眼动脉瘤 0 3 0 0大脑后动脉瘤 0 80 51.2. 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 ,阿托品0 .5mg。全麻诱导 :咪唑安定 0 .1~ 0 .2mg/kg ,芬太尼…  相似文献   

5.
2009年1月~2010年5月,我科开展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40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58岁.所有病例中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首发35例,脑出血5例.病例分类:前交通动脉瘤14例,后交通动脉瘤6例,基底动脉瘤10例,大脑中动脉瘤6例,多发性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动脉瘤2例.Hunt-Hess分级:I级18例,Ⅱ级10例,III级7例,Ⅳ级3例,V级2例.临床表现均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伴意识障碍.经头颅CTA或/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为颅内动脉瘤,均择期行动脉瘤栓塞术.  相似文献   

6.
刘杰明  陈建民  李子坚 《广东医学》2000,21(11):985-986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以往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夹闭为主,直接手术不能到达的部位或病情不允许手术者方采用栓塞治疗。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改进,操作者经验的提高,适应证日益广泛。现总结我科治疗的5例动脉瘤病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2例,女3例。年龄41~54岁。均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Hunt和Hess分级为2~4级。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确诊。动脉瘤部位:后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M1段)1例,多发性动脉瘤1例,分别位于同侧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7.
显微外科手术是颅内动脉瘤可靠的治疗方法。我科在 1992年~ 1998年应用万向冷光源及眼镜式放大镜构成简易的显微条件行颅内动脉瘤手术 34例 ,术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着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颅内动脉瘤 34例 ,男 14例 ,女2 0例 ,年龄 2 6~ 65岁 ,平均 4 7岁。动脉瘤部位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 16例 ,后交通动脉瘤 6例 ,前交通动脉瘤 10例 ,大脑前动脉瘤 1例 ,大脑中动脉瘤 1例。 34例病人术前均做了脑血管造影确诊 ,其中 13例做CT检查 ,12例做MRI检查 ,术前病情分级 (Hunt分级法 ) :Ⅰ级 17例…  相似文献   

8.
脑动脉瘤手术是难度较大的颅内操作技术 ,由于动脉瘤易破裂、出血多、手术难度大 ,因此对麻醉效果要求颇高 ,麻醉处理比较复杂。近年来笔者采用浅低温控制性降压用于脑动脉瘤手术 1 2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7月在我院行脑动脉瘤择期手术的患者 1 2例 ,男 3例 ,女 9例 ,年龄 2 9~ 6 8岁 ,体重 4 3~ 6 5 kg。ASA ~ 级。脑前交通动脉瘤 3例、后交通动脉瘤 2例、大脑中动脉瘤 4例、颈内动脉瘤 3例。术前检查心、肺、肝、肾功能正常。1 .2 麻醉方法 :术前晚口服安定 5~ 1 …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AD)是较常见的大血管病变 ,易破裂出血而危及生命 ,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 ,以往该病诊断多依赖超声、CT或血管造影 ,由于MRI有其独特优势 ,已广泛用于AD诊断。我们回顾 1996年 4月— 2 0 0 2年 9月 47例AD的MRI表现 ,旨在探讨MRI对AD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共有 63例临床疑为AD的患者行MRI扫描 ,47例诊为AD ,11例排除AD ,5例扫描失败。 47例AD中 ,男 44例 ,女 3例 ,年龄 3 6~ 71岁。所有病例均行超声检查 ,2 6例行CT扫描 ,13例行手术治疗 ,4例行DSA检查。以上检…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总结我院 2 0 0 2年 4月至 2 0 0 4年 4月 2 1例颅内夹闭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颅内动脉瘤血运丰富、手术难度大。麻醉管理的主要问题是麻醉诱导及手术过程中有动脉瘤破裂的可能 ,其次为脑血管痉挛和颅内压增高。对麻醉要求较高。所以要积极预防麻醉诱导瘤体破裂和处理术中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 ,以维持脑灌注压和脑氧供、氧耗平衡。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颅内动脉瘤手术病人 2 1例 ,男 9例、女 12例。年龄 2 1岁~ 6 2岁。 Hunt& Hess分级 I级~ 级 ,ASA I级~ 级。后交通动脉瘤 13例、前交通动脉瘤 …  相似文献   

11.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是在DSA监视下 ,采用穿刺一侧股动脉通过导引导管及纤维导管把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或电熔断可脱性弹簧圈 (GDC)送至动脉瘤腔内 ,栓塞动脉瘤腔 ,达到防止再出血 ,治愈病人目的。由于动脉瘤栓塞具有较高的风险 ,术中的护理及监护十分重要。我院1 999年 3月~ 2 0 0 1年 4月对 32例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现将术中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颅内动脉瘤 32例 (32个动脉瘤 ) ,男 1 9例 ,女 1 3例 ;年龄 34~ 67岁 ,平均 49岁。1 .2 术前准备1 .2 .1 导管材料的准备 准备穿刺针、6F导…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共收治腹主动脉瘤患者 5例 ,全部病例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和动脉瘤切开人工血管嵌入移植术的治疗方法 ,采取了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现总结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5例 ,年龄 6 1~ 82岁。所有患者均为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 ,瘤颈 2~ 3cm ,其中单纯腹主动脉2例 ,腹主动脉瘤侵及双髂总动脉 2例 ,腹主动脉瘤合并髂总动脉瘤 1例。1.2 手术经过 手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下进行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双侧股三角或下腹斜切口 ,分离双…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上的异常膨出部分 ,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1] 。动脉瘤夹闭术是目前动脉瘤手术治疗最常见的方法 ,通常是在显微技术的操作下 ,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将动脉颈夹闭 ,将动脉瘤排出于血循环之外 ,使之免于破裂 ,危及生命。因此 ,充分的器械、物品准备与术中护理配合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现将我院 1999~ 2 0 0 2年以来 1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 ,男 6例 ,女 10例 ;年龄 37~ 6 0岁 ,平均 4 8.5岁。前交通支 6例 ,后交通支 9例 ,大脑中动脉瘤 1例 ,其中 1例为…  相似文献   

14.
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破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前交通动脉瘤为颅内常见的动脉瘤之一 ,其破裂出血后危害甚大 ,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是病人死亡及致残的重要原因。早期手术治疗是解决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措施。1997年 8月~ 2 0 0 0年 9月我院早期显微外科治疗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 11例 ,且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7例 ,女性 4例 ,年龄 5 3.8± 2 2 .0 5岁(34~ 6 3岁 )。临床表现 :均有脑膜刺激征 ;意识障碍 8例 ,其中嗜睡或朦胧状态 2例 ,浅昏迷 2例 ,昏迷 3例 ,中至深昏迷1例 ;视力减退 2例 ,单侧瞳孔散大 2例。偏瘫 3例 ,Babinski征 (+ )者 4例。术前…  相似文献   

15.
冯由军  王大模  段劲峰 《四川医学》2004,25(1):F003-F003
本院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10月 ,共对 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进行了脑血管MRA、DSA、动脉瘤GDC栓塞治疗术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38~ 6 4岁 ,平均 5 2 5岁 ,以头痛为主要表现者 5例 ,以后颈、腰骶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者 1例 ,6例均神志清楚 ,颈亢、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检查均呈血性脑脊液。头颅CT 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1例正常 ,头颅MRA发现脑动脉瘤 4例 ,正常 2例 ,DSA :6例均发现颅底动脉瘤 ,其中颈动脉颅内段 3例 ,前交通动脉瘤 1例 ,后交通动脉瘤 2例 ,瘤体…  相似文献   

16.
李兴华  郑权等 《吉林医学》2001,22(3):183-184
我院自 1998年~ 1999年共收治Arnold -Chiari畸形(ACM)患者 3例 ,全部病例均经MRI证实并行手术治疗 ,本文就ACM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2例 ,女 1例。年龄 11岁、35岁、5 3岁。病程 6个月、2a、2 0a。1 2 临床表现 :①延髓和上颈髓受压症征 :肢体感觉障碍 3例 ,肌肉萎缩 2例 ,锥体束征 3例。②颅神经和颈神经受累症征 :颈枕部疼痛 3例 ,颈肩部痛 1例 ,面部麻木 1例 ,视物模糊 1例 ,角膜反射迟钝 1例 ,声音嘶哑 3例 ,咽反射迟钝或消失 3例 ,耸肩力弱 (单侧 ) 2例 ,伸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患者手术情况、影像学特点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19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动脉瘤16例,未破裂动脉瘤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13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影像学特点.术后随访2~18个月,观察两组动脉瘤栓塞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两组病例均未发生术中动脉瘤出血事件,术中动脉瘤均完全栓塞、载瘤动脉保护良好,术后均无再出血、无死亡病例,5例(26%)患者并发脑梗死(均为出血性动脉瘤患者).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0±8)个月,18例(95%)复查动脉瘤致密栓塞,1例(5%)动脉瘤复发,再次行血管内治疗,后未出现并发症,随访无复发.随访过程中,患者一般状态平稳,未发生再出血及梗死情况.19例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前交通动脉瘤,其中16例出血患者均行CT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患者行头颈CT血管造影(CTA)发现动脉瘤,并与DSA检查结果一致.结论 血管内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安全可行,复发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可降低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患者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瘤颈夹闭术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对破裂后颅内动脉瘤瘤颈夹闭术5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中有5例为多发性动脉瘤(左前交通动脉瘤合并左大脑中动脉瘤1例,右前交通动脉瘤合并右大脑中动脉瘤1例,双侧颈内-后交通动脉瘤2例,左小脑后下动脉上有3枚动脉瘤1例),单一动脉瘤45例(颈内-后交通动脉瘤19例,前交通动脉瘤18例,大脑中动脉瘤6例,脉络膜前动脉瘤、眼动脉瘤各1例),共计动脉瘤56枚,均行动脉瘤颈夹闭术,共夹闭动脉瘤54枚;术后恢复良好(GOSⅠ、Ⅱ级)41例,术后并发脑梗死伴偏瘫4例,脑积水2例,死亡3例(其中2例为Hunt&Hess分级IV级)。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有效的药物治疗等措施是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附4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内动脉 -后交通动脉瘤是常见的颅内动脉瘤 ,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 2 5% ,急性破裂的后交通动脉瘤常可导致较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本组采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 GDC)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 4 7例 ,获得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1 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3月共对 93例颅内动脉瘤实施 GDC栓塞治疗 ,其中后交通动脉瘤 4 7例 ,占50 .5% ;男 2 0例 ,女 2 7例 ,年龄 3 5~ 77岁 ,平均 54岁。 4 2例以突发剧烈头痛为表现 ,其中 4例伴有动眼神经麻痹 ;另 5例仅表现为单侧动眼神经麻痹。Hunt-Hess分级 : 级 3例 , 级 …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 1 6例瘤壁有钙化的颅内动脉瘤病例的影像学、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 ,分析颅内血管钙化与颅内动脉瘤病理发生机制的关系。 1 6例瘤壁有钙化的颅内动脉瘤的位置 :后交通动脉 3例 ,大脑中动脉 2例 ,前交通动脉 2例 ,椎动脉 5例 ,基底动脉 4例。其中 1 4例动脉瘤直径 >1 .5cm ,9例 >2 .5cm。所有病人的血钙、磷酸盐、血糖、肾功能正常 ;6例病人血脂增高。 1 6例患者均施行动脉瘤夹闭术 ,其中 8例术中切除动脉瘤 ,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