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于缺乏早期、敏感的诊断指标,且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措施,所以急性肺损伤的病死率高.在疾病诊断方面,虽然理论上可以从发病机制及损伤靶点着手,寻找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但迄今为止仍未找到一种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弥漫性肺泡损伤是急性肺损伤的主要病理特点,也是诊断的可靠标准,但由于在患者生前取肺组织较困难.所以结合临床动态监测动脉血气仍是目前早期发现急性肺损伤的主要措施.在疾病治疗方而,针对炎症失控而采用的激素治疗并未取得良好疗效.所以目前不主张常规使用;但对过敏、误吸等因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可以考虑早期、短期、适量使用.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多靶点综合治疗和纠正缺氧是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主要措施.机械通气是纠正缺氧的最主要的呼吸功能替代疗法,存使用时,应采用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及加用适度呼气末正压(PEEP).总之,从炎症失控、弥漫性肺泡损伤着手去寻找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玉门地处海拔 2 36 0~ 2 6 18m ,平均海拔 2 4 0 0m ,大气氧分压为 10 7.3mmHg ,是平原地区的 77.3% ,正常人动脉血氧分压为 5 4~ 74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 2 8~ 32mmHg,与平原地区比较差异显著[1]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 ,使一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发病、诊断及治疗既有与平原地区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现将我科ICU 1988~ 1998年救治的 32例ARD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索高海拔地区ARDS发病特点、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 7~ 73岁 ,平…  相似文献   

4.
江吕泉  孙江  陈建  孙静 《武警医学》2002,13(5):295-296
我院 1985年~ 2 0 0 0年共收治各类胸外伤 310例 ,其中重症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2 8例 ,占胸外伤的9 0 3% ,现就我们对ARDS的早期诊断及防治经验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3例 ,女 5例 ,年龄 15~ 72岁 ,平均 4 1 5岁 ,交通伤 13例 ,坠落伤 9例 ,挤压伤 6例 ,单纯性胸部外伤 11例 ,余为多发伤。创伤类型 :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 2 8例 ,血气胸、肺挫伤 2 4例 ,胸、腰椎骨折 6例 ,锁骨、胸骨、肩胛骨骨折5例 ,其他部位合并伤包括多发性四肢骨折和骨盆骨折 19例 ,严重颅脑损伤 15例 ,腹内脏器伤 9例 ,伴创伤性休…  相似文献   

5.
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严重胸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死亡率极高 ,有报道达 5 0 %~76 %[1] 。我院从 1996年 12月至 2 0 0 0年12月共收治此类病人 32例 ,死亡 9例 ,死亡率 2 8.1%。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本组男 2 5例 ,女 7例 ;年龄 19~ 79岁 ,平均 5 1岁。致伤原因 :交通伤 2 7例 ,埋压伤 4例 ,爆震伤 1例。 32例均为严重胸部创伤 ,其中单侧连枷胸 2 1例 ,双侧 6例 ,均有血胸、气胸或血气胸。伴休克 17例。合并颅脑损伤 2 1例 ,腹腔脏器损伤 15例 ,骨盆骨折 6例 ,脊柱脊髓损伤 3例 ,四肢骨折 2 0例。伤后 2 4h内发生ARDS 2 6例 ,2 4…  相似文献   

6.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散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目前对于ARDS的治疗手段众多,其中之一的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一氧化氮(NO)于20世纪后期开始进入临床治疗领域.NO...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森洋 《人民军医》1997,40(11):657-658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患者女,73岁。主因阵发性心前区不适1周,加重1h至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不适,呈阵发性,休息或活动中均有发作,每次持续3~5min,含服丹参滴丸可缓解。今晨起无诱因出现上述症状且较前加重,伴大汗,持续约30min,含服丹参滴丸后不能完全缓解,遂来诊。患者高血  相似文献   

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在认识ARDS临床现象近半个世纪后 ,于 196 7年由Ashbaugh等提出来的。目前认为 ,ARDS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失控在肺部的表现 ,也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在肺部的表现 ,病理上主要表现为广泛的肺泡 毛细血管膜损伤 ,包括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损害 (diffusealveolarcapillarydamage,DAD)。ARDS概念提出后 ,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的时期提出并采用了不同的诊断标准 ,因而造成了ARDS流行病学研究的困难。 1992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  相似文献   

10.
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6例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启  王荣 《人民军医》2000,43(11):631-632
我院近 1 0年共收治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respiratorydistressyndrome ,ARDS) 2 6例 ,占同期收住胸外伤病人的 8 4 % ,治愈 2 0例 ,死亡6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2 2例 ,女 4例 ;年龄 1 361岁 ,平均 4 2岁。车祸伤 1 6例 ,挤压伤 9例 ,坠落伤 1例。单侧多发肋骨骨折 1 7例 ,双侧肋骨骨折 9例。合并连枷胸、肺挫伤 1 2例 ,合并腹部脏器伤 9例 ;合并长骨或骨盆骨折 6例 ;合并颅脑损伤 4例。伴休克 1 4例 ,多脏器功能障碍 5例。1 2 发生ARDS时间 伤后 1 2 2 4h…  相似文献   

1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简称ARDS)是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缺氧为其临床特征,并由多种病因诱发的急性,进行性,吸气性,低氧血性呼吸窘迫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可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溶潴留,关于它的临床判定标准及分型,目前尚无完全统一的意义,大致可归纳为(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食管贲门癌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987年12月—2004年12月,本院48例食管贲门癌手术后发生ARD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死亡19例,其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者死亡率低(2/15)。结论早期诊断,及早采用机械通气,控制感染,纠正休克,维护重要脏器功能,是防治ARDS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 DS)与感染密切相关,严重感染如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均可导致ARDS,患者也常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类似感染.在ARDS相关的感染中,社区获得性感染(CAI)与医院获得性感染(HAI)的细菌谱不同,前者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非典型病原体和肺炎克雷白杆菌,而后者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各种耐药菌,这些耐药菌感染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而且增加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和医疗费用.本文就ARDS与感染的关系、ARDS相关感染的治疗原则和措施进行简要综述,提出ARDS抗感染治疗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海拔梯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H -ARDS)诊断标准。方法 :设平原ARDS报告资料为对照组 ,对海拔≥15 17~ <2 0 0 0m(兰州 ,昆明 ) ,≥ 2 0 0 0~ <2 5 0 0m(西宁 ,酒泉 ,玉门 ) ,≥ 2 5 0 0~ 36 5 8m(格尔木 ,拉萨 )报告的总计为 5 0 0例ARDS相关资料进行比较 ,验证《H -ARDS诊断标准试行草案兰州会议 1999》临床使用的可行性。结果 :PaO2 /FiO2 平原组 185~ 2 2 6mmHg;≥ 15 17~ <2 0 0 0m组 40~ 2 86 (15 0 .2 )mmHg ;≥ 2 0 0 0~ <2 5 0 0m组 98~ 10 5 (10 3.8)mmHg ;≥ 2 5 0 0~ 36 5 8m组≤ 10 4mmHg。三组高海拔地区ARDS病例的PaO2 /FiO2 值均明显低于平原地区参考值 ,海拔愈高差异愈明显。结论 :高原ARDS病例PaO2 /FiO2 与平原差异显著 ,表明诊断高原ARDS需要与平原不同的标准。与《兰州会议标准草案》所制订的诊断标准相比 ,本文ARDS病例PaO2 /FiO2 均值较低 ,提示原诊断标准尚不够严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总结和探讨严重胸腹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90例严重胸腹伤并发ARDS的诊治经过.根据机械通气策略和方法的不同将本组病例分成两组:传统机械通气组38例,肺保护性通气组52例.比较两组通气时间、氧合状况、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ALI)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传统机械通气组通气时间平均(7.56±2.49)天,氧合指数为276.58±24.20,VALI发生率44.74%,病死率34.21%;肺保护性通气组通气时间平均(5.47±2.81)天,氧合指数为362.38±27.66,VALI发生率19.23%,病死率13.46%.与传统机械通气相比,肺保护性通气治疗能缩短通气时间,改善氧合状况,降低VALI发生率及病死率.结论 对严重胸腹伤并发ARDS患者,肺保护性通气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机械通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近年来住院病人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情况及其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病人中诊断为ARDS的204例,按照其确诊时间将其分为1995~1999年组及2000~2004年组,对其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RDS 204例占同期住院病人的0.16%,每年ARDS在住院病人中的比例呈逐年递增趋势;2000年以后同2000年以前相比,医院获得性ARDS比例明显升高(P<0.05);外科ARDS比例较高(P<0.05),特别是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SICU)病人中的ARDS在全部ARDS病例中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内科ARDS的比例有所下降(P<0.05),但呼吸内科所占比例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2000年以后,与输血、感染和手术等因素相关的ARDS病例数增加。结论:近10年来,ARDS在住院病人中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近5年来更多的ARDS发生在住院后及外科病房。输血、感染和手术可能是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商庆华  张光曙 《人民军医》1998,41(10):591-59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重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但少见报道。我院自1990年7月~1997年6月收治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诊断均符合国家卫生部1987年颁布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标准〔1〕,并经特异性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阳性证实;ARDS诊断均符合1988年广州ARDS专题研讨会修定的标准〔2〕。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1~43岁,平均33.6岁。ARDS发生于流行性出血热重型1例,危重型5例;低血压休克期2例,少尿期4例。1.2 诱发因素 2例为休克,2例为肺部感染(其中1例为肺部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1例…  相似文献   

1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常因合并症及手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因素并发术后ARDS,并成为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我院自2000—2008年收治17例下肢动脉急性栓塞取栓术后致ARDS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 0 0 2 - 0 5 - 2 4由陈天铎教授 (甘肃省急诊学分会主委、兰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急救中心主任 )、高百顺教授 (甘肃省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兰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心外科主任 )共同主持 ,举办了一次由甘肃省 3个专业委员会和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同道一起参加的学术交流会。主旨是专题研讨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H -ARDS/MODS)的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方面的一些问题。在过去10年里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张世范教授曾为高海拔地区ARDS诊断标准起草过一个草案 ,并于 1999年兰州会议通过。但有关H -MODS的诊断标准尚处在摸索阶段 ,以下将重点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