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并发ARDS的原因、发病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5-01~2012-01间收治并发ARDS的严重烧伤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提出可能的致病原因并根据诊断结果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结果本组患者中合并吸入性损伤者并发ARDS 13例,发生于休克期者4例,发生于感染者12例,发生于手术后者2例。本组患者经过治疗,除2例死于MODS外,其余全部愈合出院。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并发ARDS发生率很高,发病原因与烧伤面积、深度、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有关,也与休克、感染、手术时间长短及术中输液量、营养支持及创面处理有关。对严重烧伤患者并发ARD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有效减少此类患者并发MODS,促进创面早期愈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特重度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2年—2008年收治的276例特重度烧伤患儿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6例中,治愈243例(88%);死亡21例(7.6%);自动出院12例;并发休克116例,因休克导致早期死亡6例,出现与休克有关的严重并发症48例;发生创面脓毒症47例,血培养阳性29例,因感染死亡12例;有吸入性损伤26例中,死亡11例,死亡率57.9%。结论由于小儿特殊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特重度烧伤后往往病情变化快,并发吸入性损伤者治疗难度更大,休克、感染、脓毒症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由此造成的死亡率也较高。因此,在休克防治、吸入性损伤的处理、烧伤感染的治疗、烧伤创面处理、加强营养、积极处理并发症等方面,应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治疗和干预,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提高小儿特重度烧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和探讨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方法 分两个阶段回顾分析 94例严重胸部创伤并发ARDS的呼吸机应用及综合治疗过程。结果 本组患者死亡 8例 ,死亡率 8 5 %。 1995年 1月后低容量机械通气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 6 8± 2 2天(P <0 0 5 ) ,死亡 3例 ,死亡率 5 7% ,较 1995年前低。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ARDS的关键 ,合理的机械通气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小潮气量、低呼气末正压通气及随时调整通气模式和呼吸参数可显著提高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38例烧伤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在积极治疗烧伤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8例中,治愈12例(31.6%),好转15例(39.5%),死亡11例(28.9%).死亡原因主要为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难以纠正的呼吸衰竭、ARDS、心功能衰竭.本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且严重,其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高达68.4%,Ⅰ型呼吸衰竭为42.1%,脓毒血症为31.6%.22例患者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本组培养出致病菌48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2例(25.0%),肺炎克雷白杆菌10例(20.8%),大肠埃希菌8例(16.7%),肺炎链球菌6例(12.5%),嗜麦芽假单胞菌4例(8.3%),金黄色葡萄球菌(16.7%).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噻肟耐药.结论 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且严重,病死率高,必须采用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措施,根据病原学早期、合理、足量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并且积极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5.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综合治疗效果及其意义。方法:对2000-10~2006-10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合并ARDS 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死亡8例,死亡率47.06%(8/17)。Ⅱ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尽快应用呼吸机纠正缺氧,强调"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低平台压,适当潮气量,所谓"保护性肺通气"。在Ⅱ组中我们对胆总管下端有梗阻征象的病人(10例)行ERCP及EST术;治愈14例,死亡5例,死亡率26.32%(5/19)。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ARDS综合治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肺挫伤的救治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肺挫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188例肺挫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81例,死亡7例;其中死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2例,重型颅脑损伤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结论严重创伤患者肺挫伤的诊断首选CT检查,治疗后复查宜选胸部X线片。严重的合并伤和肺部并发症是肺挫伤的主要死亡原因,积极治疗合并伤,预防和治疗肺炎、肺不张及ARDS等是治疗肺挫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度及特重度烧伤后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科1994年7月—2012年2月收治的38例烧伤并发肾功能不全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8例患者行血液净化,36例救治成功,2例死亡。结论血液滤过是治疗烧伤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首选方法,血液净化能明显提高烧伤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重度烧伤病人并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重度烧伤病人出现创伤应激障碍后,在观察病情的同时做好创面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用药治疗并辅助悬浮床治疗,给予患者关心与积极向上的诱导与鼓励.结果:6例重度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经药物换药及配合悬浮床治疗后全部治愈,无护理并发症出现.结论:重度烧伤并发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在使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助悬浮床治疗,不但可以减少患者反复翻身、反复换药刺激带来的痛苦,还为护士各种操作节省了较多的人力,大大降低了护理难度,同时降低了感染率,提高了创面愈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R ICU)30例ARDS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诱发因素(肺源性、肺外源性)、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行机械通气、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至确诊时间、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PaO2/F iO2)、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等因素与其预后的关系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的变量分级并赋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预后因素。结果 30例ARDS患者死亡20例,存活10例。患者的病死率与性别、年龄、诱发因素、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行机械通气无关。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PaO2/F iO2、CRP、ALB基础值(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既往患基础病、并发MODS、发病至确诊时间长、CRP升高及确诊时BUN指标异常是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既往患基础疾病、并发MODS、发病至确诊时间长、CRP升高与ARDS患者死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重症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0例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 探讨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对 30例严重胸外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分析其血气、PaO2 FiO2 、Qs Qt等与诊断及治疗的关系。 结果 本组患者ARDS占同期胸外伤 (30 6例 )的 9.8% ,占严重胸外伤(730例 )的 41.1%。早期血气分析显示PaO2 为 (6 .5 1± 0 .97)kPa,PaCO2 为 (4.6 4± 1.0 9)kPa ,Qs Qt为 (2 4.72± 8.93) % ,PaO2 FiO2 为 (12 .11± 2 .99)kPa。 30例均给予机械通气 ,平均 6 .8d ,并发肺炎13例。全组死亡 4例 ,死亡率为 13.3%。治愈者平均住院 34 .2d。 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ARDS ,正确地使用呼吸机治疗并及时处理多发伤和休克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同时 ,早期处理并发症和合理应用抗生素也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大面积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近3年来30例烧伤面积30%以上重度烧伤病人的治疗特点。结果:30例病人26例治愈,4例死亡。结论:结合高原特点,重视纠正高原缺氧,高渗盐抗休克复苏,营养支持等是重度烧伤病人抢救成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成功治愈两例特重硝火烧伤(伴轻度吸入性损伤)并发ARDS患者。作者对ARDS的发病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了讨论,认为高频喷射通气是治疗早期ARDS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经验。方法对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病人均采用早期机械通气+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22例存活,14例死亡,抢救成功率61.11%。结论决定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机械通气。PEEP是治疗ARDS有效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4.
邵莲香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2014-2015
目的: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病率、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脂肪栓塞综合征采用大剂量氟美松短期冲击疗法,对其疗效临床观察分析。结果:26病例治愈25例,1例重度烧伤病例因烧伤创面感染、全身消耗等多种原因死亡。治愈率达96.1%。结论:大剂量氟美松短期冲击疗法能够有效控制脂肪栓塞综合征临床进程,迅速改善症状,疗程短,用药总剂量少,避免长时间激素治疗临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鞍区肿瘤术后低钠血症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术后低钠血症的病因、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鞍区肿瘤术后并发低钠血症25例,其中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5例。所有患者术前、手术当日及术后每日监测血、尿钠浓度,血、尿渗透压,尿量,中心静脉压的变化,根据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 本组出现低钠血症者占同期鞍区肿瘤手术的21,4%。25例中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15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10例。24例经积极治疗治愈,1例因并发肺内感染及ARDS死亡。结论 鞍区侵犯下丘脑的肿瘤术后易出现低钠血症;CSWS和SIADH临床上易混淆,需认真分析,明确诊断,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持续床旁血液净化联合早期削痂植皮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3例重度烧伤并发ARF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积极补液抗休克、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早期削痂植皮及持续床旁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等综合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7、14、21 d血生化指标、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3 d开始,患者Hb、WBC、Scr、ALT、AST、血钾、TNF-α及IL-6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尿量明显增多(P<0.05);治疗后7 d开始,BUN及m ALB与治疗前相比也明显降低(P<0.05),IL-10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高(P<0.05)。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综合治疗无死亡病例,早期削痂植皮存活率为(96.1±3.8)%,患者住院时间(31.5±8.2)d。治疗后5~20 d进入多尿期,平均(10.2±5.0)d,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持续床旁血液净化联合早期削痂植皮等综合治疗,可有效纠正重度烧伤并发ARF患者的内环境紊乱,恢复肾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机辅助呼吸在胸腹联合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992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胸腹联合伤致ARDS患者64例。结果所有病例均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5~15cmH2O,积极抗休克、抗感染和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本组64例中,23例死亡,41例治愈,成功率64.06%。结论严重的胸腹联合伤容易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肺严重挫伤易导致ARDS的发生,而早期诊断和妥善治疗原发病灶,开通气道,机械通气,积极纠正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控制感染,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992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提出的ARDS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1998年5月-2003年4月北京地区8所三级综合性医院ICU中收治的年龄12岁、持续ICU治疗超过24h的ARDS患者。结果 8482例患者中383例发生ARDS(4.5%),其中肺源性97例、肺外源性286例。脓毒症(21.7%)、肺炎(16.2%)、大手术(13.1%)、重症胰腺炎(12.8%)及严重创伤(10.7%)为ARDS最常见的原发病。ARDS总病死率52.0%,以APACHEⅡ评分对病死率进行调整,调整后5年间病死率无显著变化(P=0.085)。多因素分析显示,ARDS死亡危险因素有年龄、基础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碍及住院时间。脓毒性休克(36.2%)与心功能衰竭(20.6%)是ARDS主要死亡原因,仅14.6%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ARDS是北京地区ICU中的常见危重症,死亡率仍较高,且近年来未下降。脓毒性休克与心功能衰竭是ARDS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9.
西宁地区93例创伤性湿肺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创伤性湿肺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0年8月—2005年8月收治的93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结果:93例中,治愈85例(91.4%),死亡8例(8.6%)。结论:西宁地区创伤性湿肺受多重因素影响,起病急、发展快,更易发生ARDS,诊断ARDS的指标较平原地区低,PaO2≤6.0kPa,氧合指数≤170mmHg,及时诊断和救治,及早行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在高原地区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的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特重度烧伤患者80例,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62例)与死亡组(18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入院时的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复合伤、吸入性损伤、并发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以及全身感染等因素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死亡组年龄较存活组患者大(P<0.05),烧伤面积以及Ⅲ度烧伤面积也明显大于存活组(P<0.05),两组患者在复合伤以及合并吸入性损伤方面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死亡组患者并发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以及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烧伤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内脏并发症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年龄、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以及全身感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