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冰冻肩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10月-2009年10月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冰冻肩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进行局部按摩及关节松动训练,协助肩关节功能锻炼,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鼓励家属一起参与锻炼,确保患者坚持运动康复训练,开展出院后的延续护理。结果 2例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上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局部按摩、关节松动训练、肩关节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家庭支持、坚持运动康复训练、出院后的延续护理等有利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冰冻肩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李冰  孔斌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1):66-66
目的:探讨康复锻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冰冻肩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06年1月-2008年6月5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冰冻肩综合征病人的康复锻练方法。结果:5例病人的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结论:康复训练有利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冰冻肩综合征患者肩部功能的恢复,明显改善上肢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3):287-290
目的:探讨参与式可读性护理模式指导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口头指导护理模式指导功能锻炼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参与式可读性护理模式指导功能锻炼的3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5 d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患侧上肢肩关节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患侧上肢肩关节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运用参与式可读性护理模式指导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功能锻炼,充分调动患者功能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其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有利于患侧上肢肩关节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8月在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肩关节活动度(ROM)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肩关节ROM均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徐友娣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188-18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方法:将112例Ⅱ~Ⅲ期乳腺癌且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康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干预组由专业护士按照临床康复路径进行渐进式康复锻炼指导,并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功能锻炼。结果:护理干预组肢体肩关切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康复锻炼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吴园芬  程雪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6):64-66+70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的功能锻炼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功能锻炼。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及术后1个月和3个月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和外展的活动度。结果术后1个月,干预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2=4.07,P0.05);干预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和外展的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功能锻炼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肩关节活动度,加快术后患肢功能的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康复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4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采取主动的、被动的渐进康复锻炼和心理调适,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术后护理措施。住院期间评价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出院3—6个月随诊评价其日常生活自理情况和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百分率、日常生活自强能力和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康复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切口愈合及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显著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雪英 《吉林医学》2014,(35):7974-7974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与功能锻炼,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为100%,满意度为100%,上肢功能康复率为100%。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并有助于患肢功能康复,满意度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综合康复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康复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4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采取主动的、被动的渐进康复锻炼和心理调适,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术后护理措施.住院期间评价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出院3~6个月随诊评价其日常生活自理情况和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百分率、日常生活自强能力和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康复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切口愈合及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显著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卉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9):1598-1600
目的 探讨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 选择阜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自2012年12月—2015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0例,均成功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按护理方式不同,将该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心理干预,而观察组在常规功能锻炼指导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心理干预。术后1个月对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依从性、肩关节活动度(ROM)方面的差异。 结果 对照组2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经过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心理干预,患者依从性为85%,观察组2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经过常规功能锻炼、心理干预及早期功能锻炼后,患者依从性为95%,2组乳腺癌患者在依从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早期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20例中有19例的ROM达标(95%),而对照组患者20例中仅有14例达标(70%),2组患者在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过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心理干预,观察组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 结论 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能够显著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及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
范青风  杨淑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1047-1048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早期功能锻炼对改善患肢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以及三个阶段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结果 46例乳腺癌患者经过早期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均顺利出院。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肢功能障碍,在较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腔镜辅助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护理要点及其护理优势。方法:32例采用腔镜辅助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内以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护理方法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肩关节活动受限、感觉障碍伴随麻木与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患肢水肿、神经损伤和皮下积液发生率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带管时间、总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早期即术后6 h开始患肢功能锻炼、保持有效、足量的负压吸引、并发症的积极预防与处理是腔镜辅助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护理的重点,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4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观察及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后重点是呼吸道的护理、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加强创面的观察及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40例患者均愈后良好。结论:高质量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陈燕  王茂盛  程尚美  干晓雯 《安徽医学》2015,36(10):1294-1296
目的:探讨视频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5例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普外三科患者为试验组(34例),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视频进行健康教育;普外二科为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疑问均进行一对一指导。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患肢功能锻炼技能掌握情况:前臂运动、肘部运动、肩部环绕运动、手臂运动、推肘、抬肘运动、上臂环绕外展运动、肩部运动、手指爬墙运动优于对照组(P <0.05),但手指及手腕运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康复管理平台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117例,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常规组(58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9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康复管理平台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医学应对量表(MCMQ)评分、一般自我效能量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共收入13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组的患者实施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的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情况及并发症的产生情况。结果:15天时两组肩部的活动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前屈、后伸、内收和外展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5周时两组肩部的活动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前屈、后伸、内收和外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早期的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可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后的康复。结论: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可以减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后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使患者术后的运动耐力增加,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艳萍 《中外医疗》2008,34(34):125-12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康复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采取主动的、被动的渐进康复锻炼和心理调适,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术后护理措施.住院期间评价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出院3~6个月随诊评价其日常生活自理情况和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百分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康复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切口愈合及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显著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冬英  熊晓云 《广东医学》2008,29(2):344-34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测量器和旋转器在乳腺癌病人术后早期患侧上肢功能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20例乳腺癌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测量器和旋转器进行功能康复,于出院前测量两组病人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实验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测量器和旋转器促进了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减少和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及时对6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进行观察,保持引流管通畅,加强皮瓣护理,指导患肢功能的锻炼.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从2000年-2005年的16.6%降至2006年-2008年的15.4%,平均住院天数从17天缩短为15天.结论 术后严密观察创面皮瓣及指导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对患者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肢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10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2组,康复护理组术后当天即开始早期康复护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辅以心理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术后3~5d才开始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结果:康复护理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减少上肢水肿的发生及改善患肢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