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用电镜、免疫组化对CCl_4诱发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贮脂细胞、纤维粘连蛋白和Ⅲ型胶原的变化作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实验早期在坏死灶周围即有贮脂细胞增生,中期贮脂细胞增生达到高峰并形成主要由贮脂细胞的过渡型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早期纤维间隔.晚期贮脂细胞数目基本降至正常,形成主要由成纤维细胞组成的纤维间隔,结合电镜观察结果,提示在肝纤维化过程中,贮脂细胞可向成纤维细胞分化,并具有合成胶原蛋白的能力.而纤维粘连蛋白则可能在趋化贮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促进胶原合成等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IFN-α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肝脏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将48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A组)、实验对照组(B组)、人参皂苷Rg3治疗组(C组)及IFN-α治疗组(D组)等4组,每组12只.以腹部贴片法感染B、C、D各组小鼠,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18条~22条.肝纤维化造模10周,给予B、C、D各组小鼠吡喹酮杀虫治疗.以人参皂苷Rg3治疗C组小鼠、IFN-α治疗D组小鼠,用药8周后,常规方法制作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和VG染色标本及投射电镜标本并观察,比较治疗后小鼠肝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2治疗组(C、D组)小鼠肝窦周隙中胶原纤维较实验对照组明显减少,未见肌成纤维细胞,但可见贮脂细胞且数量比正常对照组增加;Rg3治疗组肝血窦扩张明显;IFN-α治疗组胞浆内可见滑面内质网增生.结论人参皂苷Rg3和IFN-α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促进肌成纤维细胞向贮脂细胞转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对血吸虫肝纤维化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鼠日本血吸虫病模型,第7周用吡喹酮杀虫后喂以中药制剂,分别于用药不同阶段对肝组织相应变化进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感染血吸虫后,光镜下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与胶原纤维分布明显。经中药制剂治疗后,肝组织病变明显减轻。电镜观察感染未治疗组贮脂细胞、枯否氏细胞增多,胶原纤维分布广泛。经中药制剂治疗组,上述细胞及胶原纤维相应减少。结论:中药制剂可以减轻病变程度,抑制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实验化学性与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动物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实验化学性与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动物模型的病理改变的不同.方法:选取Wistar纯系大白鼠皮下多点反复注射四氯化碳复制化学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通过递增乙醇浓度,日3次胃内灌注乙醇来复制酒精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于第4周,第8周,第12周末进行肝脏重量,肝脏病理学以及电镜下贮脂细胞的检测.结果:化学性肝纤维化组,4周末肝脏呈点状坏死,贮脂细胞开始活化;8周末肝脏呈大片状坏死,贮脂细胞活化明显;12周末,形成较完整的纤维间隔,贮脂细胞成为肌成纤维样细胞,并分泌大量胶原.酒精性肝纤维化组,4周末肝细胞中度脂肪变性,贮脂细胞无明显活化;8周末肝细胞变性坏死,贮脂细胞开始活化;12周末,形成轻度纤维化改变,贮脂细胞活化明显并分泌大量胶原.结论:化学性及酒精性肝纤维化发展过程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四氯化碳(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的Ⅳ型胶原水平和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CCl4后腿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结果:模型组大鼠病理片呈肝纤维化变,贮脂细胞增生活跃,有较大量的Ⅳ型胶原沉积。超微结构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生成和成纤维细胞。结论:CCl4肝纤维化大鼠3周的胶原沉积量并不高,6周起胶原纤维沉积量逐渐增大,并向肝细胞延伸。从9周开始分割肝小叶,在第12周已有假小叶生成。  相似文献   

6.
中药抗肝纤维化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很多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由肝脏某些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贮脂细胞、枯否氏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因子以及细胞外基质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一种病理学诊断。已故肝病专家P0pperr认为“谁能阻止或减缓肝纤维化的发生,谁就将治愈大多数慢性肝病”。西药抗纤维化,由于其副作用大.疗效不肯定,价格昂贵,未得到临床广泛应用.而中医工作者在近几年临床及实验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抗肝纤维化的单味药和复方中药,兹综述于下。1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1.1疏肝理气药有柴胡、青皮、权壳、厚朴等。其中对…  相似文献   

7.
分析益肾养肝和疏肝活血二组中药治疗实验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变化,发现二组中药均有抗肝纤维化疗效。其中益肾养肝组教果明显优于疏肝活血组。提示抗肝纤维化的机理可能与益肾养肝中药保护肝细胞,抑制肝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贮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疏肝活血中药促进肝微循环有利肝组织修复等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8.
活血化瘀方药抗肝纤维化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方药对肝纤维化形态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 ,实验分正常对照、病理模型对照、预防和治疗 4组。结果 :损伤组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细胞质疏松 ,结构模糊 ,线粒体肿胀 ,嵴消失 ,粗面内质网池扩张 ,脱颗粒 ,细胞核固缩。贮脂细胞活化、增殖。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应用药物防治后 ,肝细胞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增生 ,贮脂细胞和胶原纤维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组方有明显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研究Ⅲ型胶原在纤维化中的意义,本工作应用核酸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对人体慢性肝病和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早期)肝组织中Ⅲ型胶原蛋白不同阶段的表达产物(前胶原mRNA、前胶原端肽和胶原蛋白)作定性、定量和定位检测,同时对Ⅰ型胶原作相应观察,兼以结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分别作为贮脂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的标记。结果显示肝纤维化早期和活动期主要是Ⅲ型胶原合成增多,并证明间质细胞特别是炎症活动区窦旁贮脂细胞及其相关细胞是肝纤维化时主要的胶原生成细胞。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变发展的必经阶段,临床上能否将病变终止于肝纤维化阶段或者逆转正常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关键。肝纤维化机理涉及细胞、生物因子及相互作用等因素。肝星状细胞及其激活在肝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仅就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的关系予以阐述。1 肝星状细胞的形态及显示方法1876年VonKuffen在文献中首次描述肝内有贮脂细胞存在,将肝内贮脂细胞与枯否氏细胞归做同一细胞群,至本世纪40年代,人们仍旧认为贮脂细胞是肝脏网状内皮系统中枯否氏细胞的指肪变性形式,直到1951年伊东等才首次提出肝脏贮脂细胞是一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祛肝脂合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降脂作用。方法: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实验结束时,检查肝功、血TC、TG,肝脏指数和10%肝匀浆中TC、TG水平。结果:祛肝脂合剂能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体重,降低转氨酶、肝TC、TG,血TC,而升高ALB,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肝脂合剂能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血脂和肝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软肝冲剂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软肝冲剂低剂量组(4g/kg/d)、软肝冲剂高剂量组(8g/kg/d)和鳖甲软肝片组(0.8g/kg/d),每组10只大鼠。40%四氯化碳和40%酒精灌胃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各用药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软肝冲剂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肝功能,降低LN、HA和肝组织HYP的含量;并且,软肝冲剂高剂量的效果明显优于软肝冲剂低剂量和鳖甲软肝片。结论:软肝冲剂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解肝毒清颗粒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肝毒清颗粒大、中、小剂量组,乙肝宁阳性对照组,用硫代乙酰胺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的ALT、AST活性和血浆内毒素(ET)含量以及TNF-α、IL-6水平并取肝组织做病理检查.选用雄性Wister大鼠120只,分组同上,用10%的CCL4溶液复制慢性肝损伤模型,取血测定ALT、AST、TP、ALB、GLO,计算ALB/GLO比例并取肝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硫代乙酰胺急性肝损伤时,肝毒清颗粒能使血清ALT、AST活性、ET含量、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促进肝细胞再生.CCL4慢性肝损伤时,可降低ALT,AST,升高血清TP、ALB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减轻肝脂肪变性、减少纤维组织增生、促进肝细胞再生.结论:肝毒清颗粒对急慢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花锚对小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花锚对肝损伤小鼠肝糖原的影响,为探讨花锚对肝脏的作用机理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观测不同剂量花锚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肝糖原的影响。结果肝糖原含量高剂量组较对照组为高,差异有显著性;中剂量组较对照组肝糖原含量较低,差异有显著性;低剂量组较对照组肝糖原含量较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花锚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的肝脏功能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噪声对小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5只小鼠接触103dB(A)高频稳态噪声进行了试验。发现动物接触噪声初期时肝糖原含量下降,而后期则恢复到接近噪声前的水平。实验结果提示,动物对噪声产生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配对分析,比较67例HBsAg( )与67例HBsAg(-)的NHL患者化疗后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二周期以上的正规化疗后,HBsAg(+)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占53.7%(36/67),明显高于HBsAg(-)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16.4%(11/67),(P<0.005)。结论:HBV感染的NHL患者化疗易引起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早期诊断、术前复苏、非手术治疗适应症和手术止血方法选择。方法:对1988年7月至1999年1月间收治的43例肝外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的复习。结果:43例肝外伤患者均作诊断性腹腔穿刺,结果阳性40例,阳性率93.02%。非手术治疗8例,均治愈;手术治疗35例,死亡3例。结论:腹腔穿刺阳性率高,是早期诊断肝外伤的重要手段。术前快速复苏是抢救严重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步骤。非手术治疗肝外伤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手术止血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损伤情况决定术式,对于严重肝外伤常需采用多种手术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论肝主疏泄精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述肝主疏泄对津液、血液、肾精、乳汁等精气物质化生运行的生理病理影响,认为肝主疏泄精气也是肝主疏泄的主要机能之一,与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调节情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肝失疏泄,能影响精气的化生和生理功能,产生津液、血液、肾精、乳汁等方面的多种病证。临床治疗应注意调畅肝气。  相似文献   

19.
40例猪原位肝移植成功率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 :通过比较猪原位肝移植手术不同训练阶段的手术成功率 ,分析手术要点和技巧 ,阐明开展肝移植手术前进行动物手术训练的必要性。方法 :模拟经典原位肝脏移植手术 ,比较分析连续 40次手术中的第 1~ 10次 (A组 )和第 31~ 40次 (B组 )的成功率。结果 :A组受体猪存活 5头 (5 0 % ) ,B组受体猪存活 9头 (90 % ) ,B组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 (P <0 .0 1) ,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1) ,供肝的冷缺血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1) ,血管吻合质量提高。结论 :肝脏移植手术有很强的专业技巧性 ,开展正式肝移植手术之前 ,通过动物手术训练掌握肝移植手术操作要点和技巧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九味牛黄散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藏药九味牛黄散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6只)、HIRI模型组(缺血45min者6只、缺血-再灌注45min者6只)、九味牛黄散组(缺血45min者6只、缺血-再灌注45min者6只)。测定大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测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谷草转氨酶(SGOT)活性。结果HIRI组和九味牛黄散组大鼠血清SGPT、SGOT无显著差异;九味牛黄散组,缺血45min时肝组织MDA含量较HIRI组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SOD活力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再灌注45min时肝组织SOD活力较HIRI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九味牛黄散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反而引起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