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B超与十二指肠镜诊断胆道结石价值。方法 将133例临床疑胆道结石病例,采用Olympus TJP-240型电子十二指肠镜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和B超检查。结果 119例ERCP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23例B超诊断胆总管结石。结论 B超可作胆道结石的常规检查,而ERCP不仅能确诊胆总管结石,而且能进行胆总管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诊断和处理方法。结果:术后经T管造影发现残余结石21例,经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18例。通过B超、CT、MRCP、ERCP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残余结石21例,8例残余结石位于胆总管下段,经十二指肠镜行EST(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后成功取石。16例再次手术,取净结石后胆管、空肠内引流术或T管、U管引流。结论:术后T管造影、B超、CT、MRCP、ERCP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残余结石的有效诊断方法,根据结石的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40例术前诊断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行术中胆道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40例中通过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26例,肝内胆管结石13例,胆道变异7例。结论术前诊断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胆管结石术中行胆道造影可了解胆道解剖情况,避免胆道损伤,可减少和避免胆道阴性探查及明显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内镜超声(EUS)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治不明原因肝外胆管阻塞性黄疸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1月本院经B超、CT和MRCP检查诊断为不明原因肝外胆管阻塞性黄疸患者60例,对其采用EUS、ERCP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60例患者中采用内镜超声(EUS)检查诊断胆道微结石患者54例,采用ERCP结合乳头扩张术或EST结合胆道取石术证实胆道微结石55例;5例为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并行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内镜超声(EUS)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EUS联合ERCP检查结果准确性有差异,但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外胆管阻塞的主要原因是胆道微结石,采用EUS、ERCP检查不明原因肝外胆管阻塞性黄疸准确性高、安全,如果两者联合准确性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宁川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99-2299
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2~72岁,平均45.9岁;原发性胆总管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7例,均无肝内胆管结石;病史3月~2年,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发热、右上腹反复发作性疼痛。经B超、CT或ERCP造影检查提示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在1.2~2.0 cm,平均1.55 cm。  相似文献   

6.
胆道系统结石的MRCP及超声系统诊断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系统和MRCP在胆道结石诊断中的准确率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研究本院2008年至今收治胆道系统结石病患139例超声和MRCP检查的结果。结果 MRCP明确诊断胆囊结石符合86例(100%),胆总管结石34例(97.1%),胆囊合并胆管结石18例(100%),另有1例胆总管结石漏诊,结石扫查诊断率可达99%;超声检查诊断胆囊结石85例(99%),漏诊1例,胆总管结石31例(88.5%),漏诊4例、误诊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17例(94.4%),漏诊1例。结论 MRCP与超声CT检查比较成像清晰准确率高,可将两者做最优结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笔者报告了经手术及其他方法证实的30例低位胆道梗阻病例的CT表现,并对由恶性肿瘤、结石、炎症引起低位胆道梗阻的CT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恶性肿瘤病例胆肿管、肝内胆管扩张明显,胆总管下端突然截断或变形;结石病例胆总管、肝内胆总管中度~明显扩张,胆总管内可见结石;炎症病例胆总管、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逐渐变细。对诊断低位胆道梗阻的病因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有B超、CT、直接法胆道造影如ERCP、PTC等,对胆总管结石诊断价值最高的是ERCP。自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应用于临床以来,为胰胆系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我科2002~2003年对疑有胆系结石61例患者行MRCP检查,现对MRCP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临床价值的角度对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便提升肝外胆管结石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3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各自的优势。结果腹部CT检查与B超检查阳性对比(P> 0.05),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与B超检查阳性对比(P <0.05);肝外胆管直径≤8 mm时,腹部CT检查与B超检查阳性对比(P> 0.05),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与B超检查阳性对比(P <0.05)。结论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核磁胰胆管成像技术的检查效果显著优于腹部CT检查和B超检查,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术中胆道造影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40例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术中胆道造影了解胆道解剖、胆道病变、结石分布情况,根据造影及术中探查行胆管切开取石、肝段(叶)切除或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结果发现胆管变异11例,血管变异2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壶腹部癌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胆管狭窄11例;施行左肝外叶切除15例,左半肝切除5例,右肝后叶切除2例,高位胆管切开取石8例,胆肠吻合3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10例。造影前残余结石率为30%,造影后残余结石率为10%(P〈0.0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能显露肝内胆管结石分布、大小及数目,胆管及血管变异,有无胆管狭窄及肿瘤;有利于根据造影情况结定手术方式,及时清除肝内残余结石或胆总管下段小结石,降低残余结石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40例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术中胆道造影了解胆道解剖、胆道病变、结石分布情况,根据造影及术中探查行胆管切开取石、肝段(叶)切除或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结果发现胆管变异11例,血管变异2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壶腹部癌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胆管狭窄11例;施行左肝外叶切除15例,左半肝切除5例,右肝后叶切除2例,高位胆管切开取石8例,胆肠吻合3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10例。造影前残余结石率为30%,造影后残余结石率为10%(P<0.0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能显露肝内胆管结石分布、大小及数目,胆管及血管变异,有无胆管狭窄及肿瘤;有利于根据造影情况结定手术方式,及时清除肝内残余结石或胆总管下段小结石,降低残余结石率。  相似文献   

12.
我院从2007年8月至2010年5月间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进行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用于明确胆总管结石,避免胆总管的阴性探查,及时发现胆道变异、预防胆道损伤,取得良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中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龄32~79岁,平均51岁。手术前B超检查发现胆囊结石,胆总管内未见结石,其中B超检查提示胆总管扩张>0.7cm的19  相似文献   

13.
胆系结石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桢斌 《云南医药》2009,30(1):97-100
胆系结石分为胆囊结石和肝内外胆管结石,为我国胆道常见疾病,发病率约7%。影像学检查目的是为了发现病变,了解梗阻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等。超声波(US)与断层扫描(CT)对胆系结石一般能作出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5%和74%。随着磁共振(MR)软硬件的发展及多种序列的开发,已逐渐成为诊断胆胰管结石的主要检查方法。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因为其有创性,在诊断方面已基本为无创性影像检查所取代。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对Philips-Gyroscan T5-NT0.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成像的,经手术证实的208例胆系结石患者的MRCP图像进行分析,并与B超进行比较。结果 MRCP诊断胆系结石总准确率为79.8%,MRCP结合原始图像诊断胆系结石总准确率为93.5%,MRCP结合原始图像单纯MRCP及B超对胆系结石总准确率比较,χ2检验,P值均<0.01。结论 MRCP结合原始图像对胆系结石具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尤其对胆总管(包括肝总管)结石具有明显优势,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及胆囊结石应首选B超或CT,MRCP可作为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术中胆道造影120例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术中造影对可进一步更直观的了解其病变部位 ,及时进行术中处理 ,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作用。1资料和方法本组120例 ,其中男43例 ,女77例。年龄25~74岁 ,平均53岁。术前诊断胆囊结石65例 ,胆总管结石25例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6例 ,肝内胆管结石2例 ,胆囊息肉12例。除急性胆道感染及其他因素外 ,所有胆道手术病例均常规进行术中胆道造影。根据手术所见 ,凡属单纯胆囊疾病者经胆囊管插入细塑管 ;凡属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病变者作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后插入“T”管造影 ,本组前者78例 ,后者42例。手…  相似文献   

16.
胆系结石是最常见的胆系疾病,其约占胆系疾病发病率的60%。在急腹症中,胆系结石的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按结石的主要化学成份通常可以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三类。按结石所在部位则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以及复合结石。本研究主要讨论的是肝外胆管结石的胆总管结石。其诊断主要依靠X线平片、CT、核磁共振和超声。  相似文献   

17.
钬激光联合胆道镜治疗难取性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钬激光联合胆道镜在治疗难取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价值。方法 通过胆道镜工作通道,应用钬激光,功率为1.0J/10Hz,直径为365um光导纤维,在直视下接触结石,将肝内胆管结石击碎后注水冲出,或用取石篮套出。结果 11例均取石成功,取石时间10~50min,平均20min。术后无胆道出血,胆漏。术后随访6个月,腹部B超或经“T”管胆道造影检查,未发现结石复发及残留,无胆道狭窄。结论 钬激光联合胆道镜治疗难取性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碎石确切、安全有效等优点,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部CT检查、B超检查以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技术在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当中的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腹部CT检查、B超检查以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技术检测,比较分析不同的检测方法具体诊断效果。结果应用腹部CT检查与磁共振胰胆管的成像技术检出率相比B超的检测率均显著更高;磁共振胰胆管的成像技术检出率对比要行腹部CT检查的检测率明显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腹部CT检查与B超检查的检出率不存在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应用磁共振胰胆管的成像技术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其检测后诊断的结果显著优于应用腹部CT检查与B超检查,该方法值得在临床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效恩  徐宝生 《河北医药》1992,14(6):394-395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的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畸形,多见于女性儿童,也见于成人。以腹部肿物、腹痛和黄疸为临床三主征。本文收集我院1985年~1993年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4例,分析其B超、上消化道造影(GI)、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和CT的影象诊断表现,并对影象诊断的联合应用和术后观察方法进行了讨论。1 材料与方法 34例中,男6例,女28例,比例1:4.7,年龄1.5~66岁,1.5~14岁25例占73.5%。34例均经B超检查,其中GI17例,PTC 17例,CT 6例。全部病例做了两项以上检查,  相似文献   

20.
宋彦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57-558
目的探讨分析了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来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52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手术中采用B超诊断结果与手术中的符合率为76.91%,采用CT诊断结果符合为86.54%,采用B超和CT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为96.15%。左右肝管结石进行肝叶切除术治愈率为92.31%,两侧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单侧肝叶切除加肝胆管取石以及手术后采用胆道镜进行取石术治愈率67.31%。结论 B超和CT技术联合在肝内胆管结石诊断中明显优于单独用B超或者CT的诊断结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佳手段是采用肝段或者肝叶切除术;同时实施肝叶和肝段切除术和手术后胆道镜取石结合疗法能明显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