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年中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 又称面神经炎、周围性面瘫,或贝尔麻痹(Bell palsy),是指由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一种急性周围性面瘫(prosoplegia),俗称"口眼歪斜".一般认为其致病原因,多由脉络空虚、外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如果治疗不当,可留有表情肌瘫痪后遗症.治疗上目前采用针灸、中药、西药、理疗治疗,且疗效肯定.但单以中药治疗此病的较少.现对检索到的关于单用中药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瘫的文章中相关信息进行综述.因为所有文章记载均有较好疗效(有效率87%~100%),故本文对各篇文章疗效部分不做综述.  相似文献   

2.
2001年1月至2003年11月,我们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阿昔洛韦合用强的松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左尚宝  李芳 《山东医药》2002,42(20):56-57
近年来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5 0例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98例患者中 ,男 6 2例 ,女 36例 ;年龄 17~ 70岁 ;病程 3~ 92天。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第 5版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 5 0例 ,对照组 4 8例 ,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采用口服强的松 6 0 mg,早晨一次顿服 ,5天后减量至 30 m g;服用 5天后 ,再减为 10 m g,再服 5天后停药 ,共服 15天。口服地巴唑 10 mg,每日 3次 ;每天 1次肌肉注射维生素 B1 10 0 mg、维生素 B1 2 2 …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弥可保联合牵正散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确诊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弥可保合牵正散治疗,对照组予牵正散治疗.治疗28 d后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检测患者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0.6%,预后良好率为93.8%;对照组治愈率为60.0%,预后良好率7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 弥可保联合牵正散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郎若萍 《山东医药》2007,47(29):76-77
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6~2004年,我们应用挑刺加芥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5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应用穴位注射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效果.方法:全面查找和收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应用穴位注射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得572篇的文献,检索、筛选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后纳入文献研究共12篇;12篇文献研究结论均表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8.
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超短波为主的综合手段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毫针穴位针刺联合面瘫散口服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选取穴位施以毫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面瘫散治疗,持续治疗2周。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和面部残疾指数[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面部残疾社会生活功能指数(FDIS)]。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前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FDIP、FD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面神经功能分级降低情况高于对照组,抬额受限、皱眉受限、闭眼异常、耸鼻受限、患侧面肌肌力障碍等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DIP高于对照组而FDIS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联合应用毫针穴位针刺和面瘫散口服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能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减轻面肌损伤,消除其症状体征,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马海霞  张体勇 《山东医药》2005,45(22):57-58
2002年3月~2004年2月,我们采用微波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面瘫系面神经核或其下面神经各段损害所致的面肌麻痹,临床上颇为常见,其病因多为神经通路上的各种肿瘤压迫、骨折、炎性水肿、手术损伤、病毒感染等。接诊病人后除部分患者需采取急症手术给予面神经减压冶疗外,多应用血管扩张剂、维生素B族制剂、类固醇激素类药物,目的在于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组织水肿,营养神经,以促其生理功能早  相似文献   

12.
陈永茂 《山东医药》2007,47(25):37-37
Bell麻痹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针刺加火罐疗法治疗Bell麻痹58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特定电磁波(TDP)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4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输以物理及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针配合TDP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原有症状和体征的改变情况,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可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冲动传导,加速麻痹神经及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TDP能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和消肿;治疗中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做好对症护理,加强安全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盛贤 《内科》2012,7(6):615-616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7d内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神经节苷酯加常规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采用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法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14d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节苷酯能有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常由病毒感染、外伤、颅内外肿瘤、咽部或外耳道炎症引起,亦可见于脑桥或延髓的炎症、缺血或出血导致面神经损伤,但以面神经炎最多见.  相似文献   

16.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Bell麻痹)为一种常见病,迄今尚无特效疗法,以往的常规治疗,均见效慢,疗程长,少数病人还留有永久后遗症.1998年-2005年,采用茎乳孔部位注射法,配合中药牵正散(白附子、全蝎、僵蚕),局部艾灸,电脑中频治疗仪等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150例,都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针药结合治疗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神经麻痹亦称面瘫,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成年人多见,好发于冬春夏季,在临床上可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两类,本文以周围性面瘫为主,对其治疗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32例重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常规治疗相同,试验组给予静滴甲强龙120 mg,一日一次,10 d后改为口服强的松30 mg,每周减5 mg,直至减完停药.对照组给予静滴甲强龙80 mg,一日一次,7 d后停用.治疗后15 d和2个月时采用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5 d治愈率分别为37.5%、18.75%,治疗后2个月分别为93.75%、56.25%.总有效率治疗15 d分别为87.5% vs 56.25%;治疗2个月为100% vs 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较常规治疗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Bell麻痹,又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西医认为此病由于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面神经局部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致使面神经受压和脱髓鞘。祖国医学称Bell麻痹为面瘫、口噼,多由于素体虚弱,禀赋不足,劳累过度,起居不慎,以至气衰血少,营卫不调,络脉空虚,外邪侵入面部阳明、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针刺患侧“反映点”配合面肌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面肌训练和基础药物治疗,联合组给予面肌训练,基础药物治疗联合针刺患侧“反映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面肌功能简易评分量表(portmann)、面部对称详细评价系统(DEFS)评分、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面肌功能评分和面部对称性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联合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后,联合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67%与81.40%,P=0.014)。结论 针刺患侧“反映点”配合面肌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增强病人面肌功能,改善面部对称性,提高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