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殊类型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导管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 PDA)已有 30余年的历史 ,随着封堵装置的不断更新换代 ,这一疗法的适应症越来越广 ,但对一些特殊类型 PDA的介入治疗报道较少。我们对 7例特殊类型的 PDA患儿进行了介入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PDA患儿 7例 ,男 3例、女 4例 ,年龄 1 3个月至 8岁。均经病史询问、查体、超声心动图及降主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其中动脉导管 ( DA)内径超过 1 0 mm的大型 PDA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2例 ,特长漏斗型 1例 ,动脉瘤型 1例 ,窗型 1例 ,PDA结扎术后再通 1例 ,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术后残余…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2岁。主因上腹痛1天入院。患者无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撕裂样剧痛,伴出汗。查体:血压130/80mm Hg(1mm Hg=0.133kPa),心率81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径56mm,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69%,动脉导管呈长漏斗型,分流口直径4mm。心脏CT血管造影(CTA)示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诊断:(1)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2)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术前控制血压、心率、镇静、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报告我院1984年6月~1990年4月外科治疗的50例VSD合并PDA的临床经验,阐明此种合并畸形由于左向右分流量相对较大,易早期形成肺动脉高压(PH),给术前确诊造成一定困难;术中操作若不恰当,将会引起灌注肺和脑气栓等严重并发症;并对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了讨论,一期手术在技术上虽困难一些,但可使心血管分流一次性消除,减少了分期手术肺血管床的继续改变。所以,此种术式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4.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心病的20%左右。其发病率女多于男,二者之比约为3∶1。自从1938年Gross和Hubbard[1]成功完成了第一例PDA开胸结扎术以来,外科手术一直是临床治疗PDA的常规方法。但外科治疗创伤大、需开胸、有瘢痕、术后恢复较慢、住院时间较长,且有一定比例发生术后残余分流之可能。而PDA介入治疗是经皮穿刺股动脉或静脉,将封堵器经输送鞘管置入未闭动脉导管内,恢复或改善其血流动力学状态,不仅能够达到外科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09年2月应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对27例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全部封堵成功;术后24h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11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个月复查显示11例残余分流消失;术后心电图显示3例有偶发房性期前收缩,27例均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束支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术后随访3、6、12个月结果显示,右心室流出道流速降低,未发生右室流出道梗阻,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下降。结论在管状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应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高梅  侯应龙 《山东医药》2009,49(9):106-106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一种先天性的异常通道,多位于主动脉狭部和左肺动脉根部之间,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9%-12%,男女比例为1:3。目前临床应用的PDA介入封堵治疗方法常用的为Amplatzer法和弹簧栓子法两种,其中以Amplatzer应用较多。经导管Amplatzer蘑菇伞封堵术技术成功率为98%,与其他PDA封堵技术相比,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等优点,可用于较大直径的PDA,且残余分流率低。  相似文献   

7.
游庆军  丁卫军 《山东医药》2006,46(33):20-20
2000年以来,我们对34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婴幼儿施行外科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996年3月至2003年3月,我们共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并发肺动脉高压(PH)2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2例室间隔缺损(VSD)并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资料。患者多伴有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12±2kPa),PDA的体征及X线征象不明显,心脏B超及右心导管检查提示动脉导管也有一定困难,故术前VSD并PDA容易漏诊,PDA诊断率仅41.7%。12例均在体外循环下一次矫正。游离动脉导管后结扎,或在中、深度低温下切开肺动脉直视闭合动脉导管。1例死于心内膜炎,11例痊愈。并对本病诊治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治疗意义、临床经验、操作技术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PDA 348例临床资料。男性226例,女性122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1岁7个月,体质量:4.5~18 kg,平均10.2 kg。常规右心导管检查,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置入封堵器。术后24 h,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PDA最窄处内径2.5~8.2 mm(平均3.97 mm),QP/QS 1.1~17.6(平均3.54)。肺动脉高压252例(72.4%),术后肺动脉压力均有显著下降。封堵后29例(8.3%)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均于封堵术后6个月内完全消失。345例经导管介入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99.14%。3例封堵器移位,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及适应证广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大多数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pulmonary artery from ascending aorta,AOPA)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可分为单侧肺动脉缺如、单侧肺动脉起源异常、肺动脉吊带三种类型[1],Fraentzel在1868年首次描述了这种异常起源,迄今文献报道的AOPA病例约300余例,且主要是婴幼儿多见,成人病例相对罕见。AOPA多见于右肺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起源于左肺动脉的病例相对少见[2]。本病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其他血管畸形。本病例特点:成年男性,AOPA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且并发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是目前国内外文献记录的未行手术治疗且存活年龄最长的患者。现将本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患女,54岁,“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多年,合并心房纤颤2年。始终未进行有效治疗。于2004年2月26日就诊时主诉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有时伴下肢浮肿。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舒张末径62mm,收缩末径40mm,射血分数73%;左房径54mm,估测肺动脉压90mmHg,合并中度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PDA直径7.2mm。因患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心脏外科拒绝对其进行手术治疗,遂决定行介入封堵治疗。  相似文献   

13.
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发生率为6%。2002年4月至2010年6月,我院共收治90例VSD合并PDA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现就该病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及手术方法进行讨论,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6岁,2006年4月12日因发现心脏杂音36年,劳累性心悸、气促4个月入院。患者出生后即发现心脏有杂音,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因经济困难,未予治疗。患者近4个月来走路稍快即出现心悸、气促,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曾有下肢水肿,但无发绀,用利尿剂治疗有效。入院时体检:心界向左扩大,HR8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分裂。胸片:心胸比例0.64,肺动脉段呈半球状显著凸出,主动脉弓增宽,肺呈充血征,侧位片可见心后三角变窄。心脏B超示PDA(窗型),直径9.5mm;肺动脉压110mmHg(1mmHg=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肌部室间隔缺损(VSD)封闭器在低体质量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中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优点。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应用肌部VSD封闭器对9例低体质量婴幼儿PDA进行介入治疗,男性1例,女性8例,年龄6~21个月,体质量5.5~10 kg。本组病例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及造影检查。结果:合并肺动脉高压者8例,轻、中及重度分别为2例、5例及1例。肺/体循环血量比(QP/QS)为1.94~2.87,肺血管阻力指数(TPRI)1.82~4.7wood/m2。造影示4例为粗大PDA,1例为漏斗腔大的PDA,4例漏斗腔短小,其中1例为主动脉右弓右降合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及左位PDA,PDA距左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近。9例患儿全部封堵成功,合并肺动脉高压者释放封闭器前肺动脉压力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未发生医源性主动脉和肺动脉狭窄及血管内膜损伤。术后随访无封闭器脱落、残余分流,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较术前明显减小,4例合并二尖瓣反流者3例减轻。结论:对于低体质量婴幼儿粗大、漏斗腔短小或应用常规PDA蘑菇形封闭器治疗效果不佳的PDA,应用肌部VSD封闭器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在中老年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CDE筛选155例中老年PDA,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估测PDA肺动脉端直径与心血管造影测量PDA肺动脉端直径进行统计学相关检验,观察CDFI估测PDA直径的准确性,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穿刺封堵术介入治疗,术后再用CDE观察介入治疗效果。结果根据CDE特征对所有中老年PDA患者全部做出正确诊断,根据CDE筛选155例中老年PDA实施介入治疗全部获得成功。中老年PDA的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1)M型超声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93.5%)、左心室(51.6%)内径不同程度增大,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增大。(2)所有患者CDFI均显示过动脉导管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3)根据CDFI测量PDA肺动脉端分流束血流信号宽度判断PDA肺动脉端直径与心血管造影对照,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01)。(4)中老年PDA合并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明显增多,其中二尖瓣关闭不全(78.7%)、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1.3%)、三尖瓣关闭不全(34.8%)、肺动脉瓣关闭不全(30.3%)。(5)中老年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明显增多(46.5%)。(6)中老年PDA患者女性(83.9%)明显多于男性(16.1%)。结论中老年PDA的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CDE在中老年PDA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溶血及血小板减少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科2010年11月12日行右心导管术及PDA封堵术,报告如下:患儿女性,2岁11个月,11 kg。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响亮连续性杂音,P2明显亢进,经皮血氧饱和度98%。心电图:电轴左偏,左心室肥厚。心脏X线片:肺血增多,肺动脉段凸,左心扩大,心胸比0.69。超声心动图:左心明显扩大,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48 mm,动脉导管未闭(PDA)呈粗大漏斗型肺动脉端8 mm,CW:大动脉水平以收缩期为主左向右分流,速度312 cm/s,压差39 mmHg(1 mmHg=0.133 kPa)。血常规:血红蛋白12 g/L,血小板(PLT)198 G/L。  相似文献   

18.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过去外科手术是PDA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介入治疗的水平日益提高,因其创伤小、风险低、成功率高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PDA。传统的方法为双通路法,因小儿动脉管径小,穿刺难,易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动静脉瘘及局部血肿。单静脉治疗小儿PDA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259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259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外科治疗经验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技术的应用。方法: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行动脉导管结扎或缝合术以及VSD修补术,其中男性121例,女性138例,年龄2个月~38岁;合并畸形有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瓣下狭窄;瓦氏窦破裂;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等;直接分离结扎导管89例;其余病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其中利用补片修补动脉导管3例;合并畸形均同期手术矫治。结果:全组早期5例死亡,病死率1.9%,1例死于顽固心律失常,2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死于手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合并肺部感染,随访3个月~7年,复查心脏超声均未发现VSD残余分流,无远期死亡病例。结论: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一旦明确诊断,应该早期手术治疗,以避免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手术中探查和进行肺动脉压力/主动脉压力比值测定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制定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心脏不停跳技术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应用于VSD合并PDA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20.
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常易漏诊或误诊,其死亡率较高,大多早期夭折。现将找院收治的1例伴对侧动脉导管未闭的患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