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头皮发际区排针法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梅尼埃病的方法方法 64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照组用传统循经取穴法.测定两组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值结果 观测组疗效(87.50%)高于对照组(81.25%).治疗前后两组血浆ET和NO值改变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浆ET和NO差值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于梅尼埃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
头皮发际区微针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智斌  牛文民 《河北中医》2009,31(5):725-727
目的观察头皮发际区微针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头皮发际区微针法,每日1次。对照组30例用甲钴胺0.5mg,每日早晚各1次口服。2组均6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检测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浆ET和NO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治疗前后血浆ET和NO含量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法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制与调节ET和NO平衡失调,改善血液循环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3.
头皮发际区排针法治疗失眠症1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智斌  牛文民 《陕西中医》2007,28(6):716-717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方法。方法:1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照组用药物疗法。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为82.5%;治疗前后两组PSQI评分改变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两组PSQI评分差值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于失眠症患者的疗效与药物疗法相当,其治疗机理可能与调节大脑神经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针刺对偏头痛患者血管收缩与舒张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方法:对32例偏头痛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缩血管因子血浆内皮素(ET)、舒血管因子一氧化氮(NO)值,并与20例正常人的ET、NO值进行比较,对偏头痛患者随访半年.结果:治疗前ET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O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疗程结束后ET值显著下降(P<0.05),NO值显著上升(P<0.05),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半年治愈率达75%.结论:针刺使偏头痛患者异常的ET、NO值恢复正常,起到理想的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头部发际区排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刘智斌  牛文民 《中国针灸》2007,27(6):412-414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头部发际区排针法,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都可喜。应用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社会活动能力调查表(FAQ)、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表、主要症状观察(MS)评分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DS、MMSE、FAQ、NFD、MS评分改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HDS、MMSE、FAQ、NFD、M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81.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部发际区排针法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捡测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测组的总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3.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ADL量表评分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观测组的MMSE、ADL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ET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观测组血浆E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于VD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降低血浆ET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7.
哈永琴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68-1869
目的探讨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NO,ET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采用单盲原则。两组均进行常规糖尿病饮食配合运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另采用"调理脾胃针法"治疗。观察针刺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以及NO,ET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①通过两组患者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通过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67%,对照组总有效率33.3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③DR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NO水平升高,ET水平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NO及E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NO及ET水平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调理脾胃针法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②调理脾胃针法可有效改善单纯性DR的眼底状况,使其病情逆转。③调理脾胃针法可有效调节单纯性DR患者的NO及ET分泌水平,从而保护了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和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效应机制.将80例EH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针刺合谷、太冲加百会穴温针灸和口服卡托普利片治疗30天,前后各检测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 1次.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ET含量均有减少,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NO含量都有增多,但前后及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ET/NO比值下降明显,前后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针刺开"四关"加百会穴温针灸治疗EH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双向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8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采用硫代丁酰胆碱法检测血浆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活性,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ADL量表评分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BuChE水平治疗后较自身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血浆BuChE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于VD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作用机理与降低血浆BuChE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头皮发际区微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方法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法,对照组采用喘康速气雾剂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肺活量(FVC),第一秒肺活量(FVC1.0),最大呼气流速(PEFR)。结果观测组疗效为(85.73%)对照组疗效为(89.27%),两组疗效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测定自身比较,FVC、FVC1.0、PEFR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测定比较,FVC、FVC1.0、PEF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法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改善肺通气提高肺活量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毫火针宣通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毫火针宣通法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中度以上头痛发作天数、偏头痛特异生活质量问卷(MS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中度以上头痛发作天数及VAS、MSQ、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头痛持续时间,中度以上头痛发作天数及VAS、SAS、SDS评分均降低,MSQ评分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头痛持续时间、中度以上头痛发作天数及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S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毫火针宣通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减少疼痛发作天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取效机理。方法:将12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取穴以调理脾胃为目的,对照组以眼周穴位为主治疗。以眼底状况、血糖、血脂、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调理脾胃针法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眼底状况,而且对患者的糖、脂代谢和NO、ET水平都有良性的调节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调理脾胃针法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其取效机制可能与调节了血管活性物质NO、E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苏健  杜惠兰 《中成药》2007,29(11):1571-1574
目的:探讨月经病寒凝血瘀证与血浆及经血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关系及加减温经汤对其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月经病寒凝血瘀证患者运用加减温经汤治疗后外周血浆及经血中ET、NO、雌二醇(E2)和孕酮(P)的变化,并设30例正常妇女对照组。结果:(1)患者组与正常组血浆相比,ET、NO、P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血浆E2明显降低(P<0.05)。患者组治疗后血浆ET、NO、P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血浆E2明显升高(P<0.05)。(2)与正常组经血相比,患者组经血ET升高、NO降低、E2明显降低(P<0.05),经血P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经血ET降低、NO增高、E2增高(P<0.05),治疗后经血P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3)患者组经血ET与E2呈负相关关系(r=-0.54,P<0.05),NO与E2呈正相关关系(r=0.61,P<0.05)。结论:月经病寒凝血瘀证的发生与血管舒缩因子ET、NO表达失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杨佃会  韩晶  单秋华 《中国针灸》2007,27(8):569-571
目的:探讨耳穴综合疗法治疗缓解期普通偏头痛疗效及机制。方法:对32例缓解期偏头痛患者采用耳穴综合疗法(耳背放血,自血穴位注射风池、阳陵泉,耳穴点刺颞、胰胆、神门等),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检测舒血管因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缩血管因子血浆内皮素(ET),并与22例正常人的CGRP、ET值进行比较。结果:有效率78.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CGRP和ET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二者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耳穴综合疗法可以调节缓解期普通偏头痛患者血浆CGRP、ET的平衡,改善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和内皮功能的异常,起到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抗衰保心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抗衰保心汤,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2~3次服用。疗程均3周,观察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NO、E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2.00%、54.00%,显著优于对照组73.68%、34.21%(P均<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浆NO及ET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1),且2组治疗后血浆NO及ET含量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衰保心汤可改善CHF心功能,并有恢复NO与ET之间合成释放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加味对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血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9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作为治疗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柴胡桂枝汤加味4周,分别测定治疗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中ET及NO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血浆ET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降低(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浆ET水平降低(P<0.01),血清NO水平提高(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加味能降低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血浆ET水平及提高NO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祛风解毒活络汤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残疾指数(FDI)、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15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FDIP)、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评分(FDIS)及血清ET、NO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FDI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FDIP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B、FD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DI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T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面神经功能和血清ET、NO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术后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2组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及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于术后第7天给予高压氧(HBO)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21天。观察2组不同时间点(24h、7d、14d、21d)血浆NO和ET水平。结果:24小时及微创术后7天,2组NO、E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值术后第14天、21天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值术后第14天、21天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治疗可调节脑出血微创术后血浆NO、ET值。  相似文献   

19.
针刺“头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波  邱丽敏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84-1485
目的:观察针刺“头四关穴”—太阳穴、风池穴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脑血流、血NO、ET的影响。方法: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针刺太阳穴和风池穴,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经治3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TCD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即刻疗效、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87.9%和81.0%,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两组TCD检查均有显著改善,而治疗组对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改善程度尤其显著(P<0.01)。治疗组可显著降低血浆ET、NO水平。结论:针刺“头四关穴”的即刻、短期和长期疗效均很好,可显著改善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状态,降低偏头痛患者的血浆ET、NO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