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女性住院患者常患有全身性疾病,绝经后雌激素的锐减及患病后运动量的减少导致骨质疏松症,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危人群。对65例高危患者及时进行防跌倒的认知干预,深刻体会到这是预防慢性病住院高龄女性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诱发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诱发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对137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年龄仙分成三组,根据X光片结果确定骨折部位,询问骨折发生时的状态和诱发因素。结果:本组骨折女性占67.15%,男性占32.84%,骨折部位依次为髋骨,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诱发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诱发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150例老年人OP性骨折患者,根据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女性骨折占68.67%,男性占31.33%,骨折发生频率依次为股骨颈、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导致老年人OP性骨折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人骨质疏松者,由于骨骼脆性增加而受到轻微的外力碰撞或震动即可发生骨折,护理人员应针对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帮助老年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OP性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4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外力、低骨密度、不良生活习惯是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注意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预测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直接后果之一,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一百万名新发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将提高到每年450万名。因此,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的正确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多项大型研究表明:骨的质量、代谢及结构等骨内因素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跌倒、年龄、低创伤性骨折史等骨外因素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中占同等地位.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为正确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及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因其在中老年人中较高的发生率、并发骨折以及致残的严重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作者对所在辖区283名〉55岁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实施不同程度的干预措施,并比较不同程度的健康干预措施对其影响程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损坏、骨强度下降、低能量损伤即可发生脆性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很严重的健康问题。《2013年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蓝皮书》指出,中国50岁以上女性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为15%,而骨质疏松症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女性患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928-3929
通过调查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科骨质疏松性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骨折的部位、发生骨折的时间、骨折损伤的原因等,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差异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占骨折患者的12.06%,占总住院例数的4.46%。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显著多于男性,集中于66~70岁及71~75岁两个年龄段(P<0.05)。髋关节骨折及椎体骨折明显多于其他部位骨折(P<0.05)。南昌市住院患者中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与年龄、性别、发生部位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被称为骨衰竭,在骨质疏松的人群中约有30%的女性及16%的男性遭受骨折的痛苦,尤其是髋部骨折和椎体多发性骨折的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生存期的生活质量。据世界范围内骨质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学调查,随着寿命的延长,尤其在亚洲国家,骨折的发生率在逐年增高,它正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在其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4例(共25个患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使用数字评定量表及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患者术前、术后疼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研究14例患者经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其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获得显著改善。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明显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工作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介绍近年来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如高危人群的筛查、骨折危险度的确定、预测骨折的客观指标和骨折阈值以及对骨折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指征。并且探讨了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影响心脏瓣膜病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通过分析929例心脏瓣膜病住院患的临床资料,总结出7种影响患近、远期预后的高危因素为:Ⅳ级心功能伴心胸比值≥0.70。生物瓣衰竭。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瓣周漏,心衰恶液质,二尖瓣替换术后晚期重度右心衰竭和华法林抗凝出血。并对每项高危因素总结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 (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 194例中老年人OP性骨折患者按年龄段分成 3组 ,根椐X光片结果确定骨折部位 ,询问患者骨折发生时的状态和诱发因素。结果 :女性骨折占 69.10 % ,男性占3 0 .90 % ,骨折发生频率依次为股骨颈、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导致中老年人OP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受轻微的外力撞击或震动即可发生骨折 ,护理人员应针对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 ,降低OP性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PVP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PVP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骨密度、功能障碍指数(ODI)]、生活质量情况(情绪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生活满意度)、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骨密度水平上升,ODI水平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骨密度水平较高,ODI水平较低(P<0.05);两组情绪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生活满意度水平上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疼痛程度较低(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给予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PVP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干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入选24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23例和干预组125例.对照组患者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骨科住院常规护理,干预组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患者骨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指导学习骨质疏松基本知识、心理疏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康复训练指导、对家属的指导等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观察和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的差异.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的QOL评分均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增强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以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并符合筛选条件的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饮食含钙情况、是否存在骨折家族史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发生情况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统计所有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结果: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女性、年龄大于75岁、平时为低钙饮食、有骨折家族史、身体质量指数>20的患者占有比例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以及总得分情况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低钙饮食和骨折家族式史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改善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工作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近年来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如高危人群的筛查、骨折危险度的确定、预测骨折的客观指标和骨折阈值以及对骨折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指征。并且探讨了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干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48例骨质疏松眭骨折住院患者,按人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23例和于预组125例。对照组患者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骨科住院常规护理,干预组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患者骨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指导学习骨质疏松基本知识、心理疏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康复训练指导、对家属的指导等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观察和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的差异。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的QOL评分均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增强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084-5084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11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年龄阶段分成2组,根据X线片结果确定骨折部位,询问患者骨折发生时的状态和诱发因素。结果女性骨折占68.07%,男性占31.93%,骨折发生频率依次为股骨颈、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受轻微的外力撞击或震动即可发生骨折,护理人员应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性措施和健康教育,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尤其是〉70岁的高龄者,骨质量明显下降,易发生低能量损伤所致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如需手术治疗时,医师、患者及家属均会对高龄患者的安全性产生顾虑。与其他年龄段患者手术不同的是此时对于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评估与术后患肢功能状态的评估同等重要^[1]。作者对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所做的26例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LPHP固定手术,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