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君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的君药问题。方法:从意旨源流考证、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探讨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君药问题。结果:半夏泻心汤有半夏为君,黄连为君,黄连、干姜共为君,半夏、黄连共为君,半夏、黄连、干姜共为君等观点;生姜泻心汤有生姜为君,半夏为君的观点;甘草泻心汤有甘草为君,半夏为君,生姜、半夏、甘草共为君的观点。结论:意旨源流考证、实验及临床研究相结合的多层面的系统研究可以为揭示君药问题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泻心汤类方出自<伤寒论>,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治寒热互结,心下痞满,肠鸣下利;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减干姜量,加生姜),治水热互结之痞;甘草泻心肠(半夏泻心汤加重甘草用量)治寒热互结偏虚之痞;黄连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治上热下寒之痞.  相似文献   

3.
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有和中降逆、消痞散结之功,王振亮教授认为其主治证为中焦阳虚,热结于内,寒热互结中焦。通过对王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斑秃、红斑性胃窦炎、咽部憋紧等4则异病同治案例的分析,总结半夏泻心汤的主治功效,以期为运用半夏泻心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半夏泻心汤证病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年莉  车庆云 《四川中医》2001,19(11):76-77
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其中以清代医家柯韵伯“寒热之气互结”之说影响最广,本文认为“寒热之气互结”在理论上让人难以理解。结合古今医家论述及我们的教学与临床经验,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当是湿热内蕴肠胃略兼中气不足。  相似文献   

5.
半夏泻心汤证病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春生  符思 《新中医》2006,38(12):74-75
半夏泻心汤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关于该方证的病机自清代医家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提出“寒热之气互结”观点后,医家凡言半夏泻心汤大多沿袭柯氏之说,包括目前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所选用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方剂学》教材。也有学者对“寒热互结”之说提出质疑,认为寒与热不可能在同一层次、同一位置、同一脏腑出现,提出“胃虚湿热”观点。笔者认为,以“寒热互结”诠释半夏泻心证虽非谬也,但浅尝辄止,只以寒热言病性,未以脏腑定病位,即没有将寒与热落实到具体的脏与腑,这不仅影响对方证的正确理解,易造成纷争和质疑,也势必影响该方的灵活运用。笔者结合多年来的临床体会,提出半夏泻心汤证是脾寒与胃热互结,为太阴与阳明合病。兹不揣知识肤浅,略陈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6.
"半夏泻心汤"出自著名医家张仲景的《伤寒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中曰:"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该方是治疗寒热互结、脘腹痞满的常用方剂,以痞满不痛、呕逆下利、舌苔黄腻为辨证要点。临床上误下伤中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胃肠功能失调、寒热互结、升降失常而有心下痞满者,均可采用该方进行治疗,尤其是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各种胃病,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7.
霍炳杰 《河北中医》2012,34(2):222-222
半夏泻心汤为张仲景名方,高等教育中医药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第6版中将半夏泻心汤病机解释为寒热夹杂痞不仅有热邪,还兼有寒邪,寒热错杂导致脾胃气机升降逆乱,因此需要寒温并用,辛开苦降,调整气机[¨,符合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中论半夏泻心汤治疗"痞因寒热之气互结而成".  相似文献   

8.
<正>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一书。本方由三大类药物组成:一类为苦寒药如黄连、黄芩;一类为辛温药如干姜、半夏;一类为益气补中药如人参、甘草、大枣。属于调和剂范畴,原治因小柴胡汤误下形成的痞证。所谓痞证即胃脘痞满、堵塞不适之感。《伤寒论》中治疗痞证的方剂计5个,其中寒热互结而致心下痞的有3个,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虽然三方在病因病机及适应证方面同中有异,但均以本方为基础而进行化裁。方中以半夏辛开散结、降逆止呕;干姜辛温散寒;黄芩、黄连苦寒降逆以清中焦之  相似文献   

9.
胸痹是临床多发性疾病,属本虚标实之患,半夏泻心汤治疗该病疗效称奇。然"脾虚不运,饮热互结"当是该病的重要病机之一,却未有详尽之谈;而半夏泻心汤主治亦非"寒热错杂",当属"饮热互结"之证。故而,从"饮热互结"之病证特点出发,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胸痹的机理所在。  相似文献   

10.
杨晓虹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1):675-675
半夏泻心汤一方自出《伤寒论》14 9条 :“伤寒五六日 ,呕而发热者 ,柴胡汤证具 ,而以它药下之 ,柴胡证仍在者 ,复与柴胡汤。……但满而不痛者 ,此为痞 ,柴胡不中与之 ,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曰 :“呕而肠鸣 ,心下痞者 ,半夏泻心汤主之”。本方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大枣、甘草 7味药组成。其组方特点为扶正祛邪、寒热并调、辛开苦降 ,特别适合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因该类病证患者多病程日久 ,脾胃虚弱、寒热互结、气机阻滞 ,很适合用半夏泻心汤类方剂加减治疗。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遇到慢性消化系统…  相似文献   

11.
半夏泻心汤为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调节脾胃气机的代表方,临床广泛用于寒热互结、虚实夹杂所致的各种疾病。吴文尧教授从医数十年,治疗脾胃病经验丰富。总结半夏泻心汤基本病机,分析其辨证思路及临证经验,以期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韩品旭 《山西中医》2010,26(6):11-11
中医治法中,以热治寒,以寒治热,为其正治大法。《内经》中即有论述。“寒热并用”取寒热两法于一方中,用于寒热互结的病证。现以半夏泻心汤、黄连干姜汤为例,结合临床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半夏泻心汤君药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达全  邓冰湘  郭春秀 《新中医》2006,38(11):79-80
半夏泻心汤是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里的一首调和寒热的代表方。主治中阳虚损,外邪乘虚入内,致寒热互结,而成心下痞。“心下”即是胃脘,属脾胃病变,现多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肠道疾病,亦可称之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突出。方由“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甘草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共七味药组成,共成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调畅气机,调和阴阳,补泻同施之效,临床效果较为肯定,但是对于方中何药为君药,至今尚无定论。笔者结合本方主证、病因病机、临床及现代实验研究几方面做一浅释。  相似文献   

14.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7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策  王继合 《河北中医》2008,30(5):493-494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治疗小柴胡汤证误下伤中而致的痞证,另见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脉证并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半夏泻心汤用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能调和脾胃气机,治疗上寒下热,寒热互结于中焦之痞塞。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  相似文献   

15.
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临床运用范围很广,运用得当,疗效卓著。但历代著家和《伤寒论》教材(成都中医学院主编64年版和湖北中医学院主编69年版)多以“寒热互结”、“寒热错杂”作为病机解释,笔者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应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寒热交结。寒热之致,可因外邪入里化热,苦寒攻里伤阳,热自外入,寒自内生,结于胃脘;其二是虚实夹杂。结胸与痞证虽同为误下所致,但结胸属实,为热与水、痰互结;痞为虚中夹实,其结为轻。痞之为病,如前潢所言:“阴阳参错,寒热分争,虚实更互,变见不测,病情至此,非唯治疗之难,而审查之尤不易也。”就半夏泻心汤证而言,亦是如此。根据本人的临床经验,运用该方,如能细为辨析,谨察病机,则不仅可以治疗痞证,还可以治疗其他病症。  相似文献   

17.
《方剂学》六、七版国家统编教材均认为半夏泻心汤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主治寒热互结或寒热错杂之痞证,在配伍上具有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等特点。本文从痞证的原始含义试析痞证的成因,认为半夏泻心汤药物配伍的主要目的在于降阳升阴,转否成泰,如此则痞证自解。  相似文献   

18.
<正>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本方由制半夏、黄芩、干姜、党参、炙甘草、黄连、大枣7味药物组成,用治柴胡汤证误下、寒热互结、升降失常、心下痞满不疼、呕吐不利等证。黄海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行医二十余载,学贯中西,临床辨  相似文献   

19.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升降失常的基础方,也是寒热平调、辛开苦降、散结除痞法之代表方剂,临床应用广泛。张磊教授治疗痞满、腹胀、胃痛、口疮、不寐等病常以此方加减,并常以党参易人参,每获良效。该文从半夏泻心汤的方义解析、临床应用思路及加减用药规律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张磊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0.
半夏泻心汤是仲景为伤寒少阳病误下致痞而设。临床应用于寒热互结、升降失常、虚实夹杂之泄泻、痢疾、呕吐、心悸不寐等,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