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情况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 Xiao-yan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3)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状况与危险因素,为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B超检查诊断脂肪肝,检测身高、体重、血压,空腹静脉血测血脂、血糖、肝功。按照设计表格对参检人员进行个人因素调查。结果2 071名教职工中有210人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检出率为10.14%。脂肪肝检出率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超重、高血脂、饮酒、高血压、高血糖、肝功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较高,性别、年龄、超重、饮酒、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河北师大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状况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多种因素引起脂肪在肝脏内过度蓄积的一种病理状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预防保健措施的滞后,脂肪肝的发病率日渐增高。为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笔者于2003年6月对该校4682名教职工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流行情况,分析社区脂肪肝人群患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9月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山社区接受体检的20~74岁社区居民7,241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接受常规体格检查、问卷调查以及空腹腹部B超检查。结果本研究中,脂肪肝患者占38.31%,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31.33%和4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4,P0.01)。分析发现,不同年龄组间脂肪肝患病率差别显著,脂肪肝患病率呈倒U字分布,51~60岁年龄组的患病率最高,之后便逐渐下降。脂肪肝患者肝肾功能异常率高于非脂肪肝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2.46,95%CI:2.16~2.79)、年龄(OR:1.11,95%CI:1.05~1.18)、体质指数(OR:2.9,95%CI:2.65~3.18)、血糖(OR:1.42,95%CI:1.23~1.65)、甘油三酯(OR:2.50,95%CI:2.20~2.83)、高密度脂蛋白(OR:1.32,95%CI:1.11~1.58)、低密度脂蛋白(OR:1.32,95%CI:1.15~1.52)、高血压病史(OR:1.27,95%CI:1.11~1.45)、和腰臀比(OR:2.31,95%CI:2.04~2.61)均与脂肪肝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中山社区体检人群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应重视重点高危人群中脂肪肝的早期筛查和干预,以降低脂肪肝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危险因素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为高校教职工脂肪肝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沈阳市某大学1 063名在职及退休教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人体测量、血液检测及腹部B超检查。结果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为34.6%,男性(40.5%)显著高于女性(27.6%)(P0.01)。调整年龄、性别后,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高血糖者患脂肪肝的危险度分别是正常者的14.32,3.45,2.65,3.14,1.71,1.71倍(P值均0.05),且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高血糖的作用独立于肥胖。调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后,脂肪肝者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度是正常者的3.44倍(P0.05)。结论肥胖、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高血糖是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罹患脂肪肝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MA Pei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3)
目的了解我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校536名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腹部B超、查血脂等),对脂肪肝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校教职工脂肪肝总检出率为24.4%,男性为37.2%,高于女性的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脂肪肝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但30岁以下组也达到了10.1%,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组脂肪肝检出率为38.0%,高于非高脂血症组的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校教职工脂肪肝发病与性别、年龄和血脂有关,并呈现发病年龄提前及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马蓓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5(3):43-44
目的了解我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校536名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腹部B超、查血脂等),对脂肪肝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校教职工脂肪肝总检出率为24.4%,男性为37.2%,高于女性的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脂肪肝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但30岁以下组也达到了10.1%,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组脂肪肝检出率为38.0%,高于非高脂血症组的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校教职工脂肪肝发病与性别、年龄和血脂有关,并呈现发病年龄提前及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喻银玉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6(3):44-44,61
目的了解教职工脂肪肝栓出情况,制定干预措施。方法对我校922例教职工体检资料中B超检查脂肪肝的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检出率23.43%,其中男性为29.96%,女性为15.89%,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脂肪肝的检出率呈逐步增加趋势。结论教职工的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学校医院应加强卫生宣教,教职工应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措施防治脂肪肝。 相似文献
8.
喻银玉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3)
目的了解教职工脂肪肝检出情况,制定干预措施。方法对我校922例教职工体检资料中B超检查脂肪肝的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检出率23.43%,其中男性为29.96%,女性为15.89%,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脂肪肝的检出率呈逐步增加趋势。结论教职工的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学校医院应加强卫生宣教,教职工应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措施防治脂肪肝。 相似文献
9.
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分析范建高1曾民德1李继强1沈镭1陈政绩2罗国豪3刘天舒4本研究通过248例脂肪肝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了解脂肪肝发病危险因素。1对象与方法:病例组为1996年9~11月上海市机关职员B超普查发现的脂肪肝患者,共248例,其中男性14... 相似文献
10.
姚宗良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5):496-498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治疗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某高校教职工性别、年龄、病史、饮食和行为习惯等,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同时进行腹部B超、血糖、血脂的检查。结果1348名高校教职工中,脂肪肝患病率为16.69%,男性(19.67%)高于女性(13.0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P〈0.01),45~64岁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的患病率与体质指数(χ^2=13.471,OR=I.841,95%CI:1.232~2.748)、糖尿病(χ^2=8.326,OR=I.622,95%CI:1.050~2.504)、高脂血症(X2=26.312,OR=3.161,95%cf:2.101—4.754)、高血压(χ^2=11.392,OR=I.748,95%CI:1.171—2.611)、饮酒(χ^2=14.574,OR=I.867,95%CI:1.251~2.789)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应针对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饮酒等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102例脂肪肝危险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高校教职工体检中经B超确诊的102例脂肪肝病例进行了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单因素及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均提示BMI、TG、饮酒与脂肪肝的发生有一定联系,其中BMI的OR值为6.762。结论 脂肪肝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常见病,肥胖、高脂血症、饮酒可能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某高校教工脂肪肝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校教工脂肪肝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B超检查诊断脂肪肝,检测身高、体重、血压,空腹静脉血测血脂、血糖、谷丙转氨酶。按设计表格对参检人员进行个人因素调查。结果678名教职工中122人被诊为脂肪肝(17.99%)。脂肪肝患病率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超重、高脂血症、饮酒组脂肪肝患病率高于其对照组,而脂肪肝组高甘油三酯、高血糖、高血压、肝功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高,患病率与性别、年龄、饮酒、超重、高脂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体检人员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脂肪肝流行特征,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9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人员,随机选取经B超或CT诊断为脂肪肝患者208例为病例组,随机选取188名无脂肪肝者为对照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相关数据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处理。结果 4219名体检人员中,脂肪肝患病数为878例,患病率为20.81%,男性患病率大于女性患病率(χ2=248.2,P0.01);脂肪肝随年龄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单因素分析示脂肪肝组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收缩压、高舒张压、IFG、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低HDL-C血症、高ALT血症、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腰臀比超标高于非脂肪肝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腰臀比超标、高血压、超重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ALT为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粗粮(≥3次/w)、经常锻炼、天天饮酒为脂肪肝的保护因素。结论温州市体检人员脂肪肝患病率高,肥胖及其相关的多元代谢紊乱与脂肪肝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林军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2):13-15
目的调查研究高校教职工脂肪性肝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利用2013年重庆大学教职工健康体检及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数据,对脂肪性肝病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肪性肝病总患病率为25.58%。脂肪性肝病伴血脂异常者为20.39%,伴血糖异常者为11.56%,伴肥胖者为21.04%,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2.21%。结论该校教职工脂肪性肝病患病率较高,应采取切实措施做好脂肪性肝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公安系统在职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脂肪肝的发病病因,为实施脂肪肝干预,合理的防治,降低由脂肪肝引起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于2010年3—6月对怀柔区公安系统在职男性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脂肪肝患病率为49%;血脂异常检出率57.4%,血脂异常者脂肪肝患病率为62.1%,超重肥胖患病率为67.3%,超重肥胖者患脂肪肝均为65.99%。高血糖患脂肪肝的为80.8%。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增高。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超重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饮食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自我管理意识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等的关系,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417名北京市某区卫生防疫系统职工参加健康体检的腹部B超检查、血脂、身高、体重、BMI、血压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非酒精性脂肪肝110例,男性脂肪肝患病率(36.94%)比女性(20.00%)高(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脂肪肝的患病率有增加的趋势(P〈0.01)。结论男性、年龄大、血压高、超重、肥胖、血脂异常是该人群的脂肪肝发病危险因素。控制体重、血脂是降低该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