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bFGFR)与胃癌血管形成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1例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为观察组,29例胃癌旁标本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bFGFR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bFGFR在胃癌组及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7%、17.2%,差异有显著性(P<0.01),bFGFR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和对照组的MVD分别为45.2±15.2和35.1±5.0,有显著性差异(P<0.05);MVD与肿瘤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及远处转移有密切相关(P<0.01或P<0.05);胃癌组织中bFGFR阳性的微血管密度高于阴性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bFGFR和MVD表达增高,二者可作为胃癌浸润、转移的重要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李洋  文壹  黄俊辉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9):1261-1263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生成及原癌基因c-erbB-2的表达,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以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65例乳腺癌肿瘤组织中微血管,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同时检测肿瘤组织中c-erbB-2的表达,分析原癌基因c-erbB-2与血管生成及两者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肿瘤血管生成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血管生成多见于肿瘤组织浸润边缘。MVD计数为3~33个/400倍视野(平均11.6±7.0),c-erbB-2阳性表达率为53.8%,MVD与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rs=0.100,t:0.905,P〉0.05),且两者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均不相关,仅MVD与肿瘤淋巴转移明显相关(rs=0.329,t=2.531,P〈0.05)。结论MVD与乳腺癌淋巴转移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淋巴转移的指标之一,对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及指导术后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俊江  梁群英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1):1447-1450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细胞凋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DNA末端标记(TUNEL法)、免疫组化(S—P法)及组织病理学等方法,检测84例胃癌组织中细胞凋亡、VEGF的表达情况。计算出凋亡指数(AI)及VEGF阳性细胞的表达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结果AI和VEGF阳性细胞的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低分化程度组和高TNM分期组VEGF阳性细胞的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程度组和低TNM分期组(P〈0.01),而其AI值明显低于高分化程度组和低TNM分期组(P〈0.01)。浸润深度超过肌层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VEGF阳性细胞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浸润深度未超过肌层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AI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生存率降低与AI、VEGF、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将上述指标进行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AI、VEGF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细胞凋亡和血管形成参与了胃癌的形成;VEGF与胃癌的血管形成密切相关,其阳性表达增高与胃癌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AI、VEGF是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艳  陈晓  廖如奕 《职业与健康》2014,(2):190-192,195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9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切除并存档的食管癌组织标本40例,癌旁组织标本20例。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癌旁食管上皮组织中MIF的表达情况。结果组织中MIF阳性表达在食管癌组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F的表达和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均无明显相关(P〉0.05),与食管癌患者的肿瘤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MIF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相关,MIF可以作为一种诊断食管黏膜癌变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景红  吴江 《健康大视野》2006,14(6):46-47
目的探讨Ezrin在胃癌侵袭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胃癌原发灶及37例转移灶中Ezrin的表达。结果Ezrin在癌旁正常胃粘膜胞膜表达,在胃癌中胞浆表达。Ezrin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1),与肿瘤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Ezrin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灶(P〈0.01)。结论Ezrin参与调节胃癌细胞的粘附及分化,在胃癌侵袭及淋巴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大肠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大肠腺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大肠腺癌生物学行为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结果HIF-1α在正常黏膜组织中无表达;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5.4%,且均为弱阳性表达,HIF—lq表达在正常黏膜与腺瘤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65.6%,显著高于腺瘤组织(P〈0.01)。HIF-1α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HIF-1α 阳性表达程度与MVD呈正相关。给论 HIF-1α过表达可能与大肠腺癌的浸润、转移及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FTTG)的表达及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YG和bFGF在48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以计数MVD。结果48例食管癌组织中PTTG和bF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33/48)和70.8%(34/4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3%和12.5%,P〈0.05),PTTG,bFGF的表达和MVD值与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1,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瘤体大小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PTTG和bF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PTTG和bFGF蛋白在食管癌中具有高表达,二者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在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PTFG可能通过激活bFGF蛋白表达促进新生血管生成而促使食管癌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IGF-II、HIF-1α、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使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40例正常胃组织中IGF-II、HIF-1α、CD105标记的MVD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中IGF-II、HIF-1α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75%,MVD值(32.98±8.14)明显高于常对照组(P〈0.05)。IGF-II、HIF-1α的表达强度以及MVD值和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两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着正相关(P〈0.05)。IGF-II、HIF-1α阳性表达胃癌组织的MVD值明显高于IGF-II、HIF-1α阴性表达胃癌组织的MVD值(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IGF-II、HIF-1α和MVD表达增高,三者可作为胃癌浸润、转移的重要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分布,探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之间的关系,评价MVD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4例乳腺癌组织内微血管生成情况。随访预后情况。结果(1)肿瘤越大,肿瘤分级越高,其MVD越高(P〈0.05)(2)有腋淋巴结转移的MVD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3)复发患者的MVD明显高于无复发者(P〈0.01)。(4)VEGF CerbB2阳性组的MVD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5)未发现MVD与P53、ER有相关性(P〉0.05)。结论肿瘤组织内微血管的生成程度与乳腺癌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微血管密度可作为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乳腺癌、20例癌旁组织中COX-2、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用CD34抗体标记乳腺癌血管内皮细胞,计算MVD。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66%(33/50),HIF-1α的阳性表达率为60%(30/5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乳腺癌组织中COX-2、HIF-1α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30,P〈0.01)。COX-2、HIF-1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COX-2、HIF-1α阳性的乳腺癌组织MVD高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OX-2、HIF-1α的高表达。COX-2蛋白可通过诱导HIF-1α蛋白的表达上调,增强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力,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Tie2mRNA和Tie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以4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37例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为研究对象,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Tie2mRNA、Tie2蛋白和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ie2 mRNA和Tie2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e2蛋白随癌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和淋巴结转移明显增高(P<0.05),但与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Tie2蛋白阳性表达的MVD显著高于Tie2蛋白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ie2在人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分化程度与淋巴转移有关,并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乳腺癌患者的Epo—R的表达,同时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①41例MVD平均计数为(27.14±9.02),32例表达Epo—R(39.49±24.42%)。②MVD与Epo—R呈正相关(r=0.3657、t=2.5336、P〈0.05),Epo—R阳性患者的MVD计数明显高于Epo—R阴性患者(t=3.4252,P〈0.001)③MVD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分期及肿块大小无关。④Epo-R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肿块大小均有密切的关系(均为P〈0.05),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确关系(均为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高表达Epo—R,并与MVD呈正相关关系。Epo—R表达和MVD均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EB病毒相关性胃癌(EBVaGC)的阳性率及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探讨EBVaGC微血管生成、微淋巴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EBV编码小RNA1,从60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筛选出EB病毒相关性胃癌组织标本,对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MP1、BHRF1、VEGF-C、LYVE-1和CD34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在600例胃癌标本中EBVaGC的阳性率为5.0%,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发现EBVaGC与性别、病理类型、发生部位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在30例EBVaGC标本中LMP1呈低表达,与性别、分期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BHRF1、VEGF-C高表达,均与TNM分期和周围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关系(P<0.05);EBVaGC中MVD与性别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TNM分期显著有关(P<0.05);MLVD与TNM分期和周围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BHRF1的表达与MVD无显著关系,而与MLVD有明显差异(P<0.05)。VEGF-C阳性表达的19例EBVaGC组织中,MVD和MLVD均明显高于阴性组,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aGC与性别、病理类型、发生部位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无关。EBVaGC中LMP1的表达率低,BHRF1的表达率高,可能与EBVaGC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可能参与EBVaGC的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生成,其高表达间接促进肿瘤细胞沿新生的淋巴管迁徙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王菲  张庆 《现代保健》2010,(35):1-3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2,FGFR-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bFGF和FGFR-2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中bFGF和FGFR-2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1),胃癌组织中bFGF、FGFR-2表达的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有关,中晚期胃癌bF-GF及FGFR-2阳性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P〈0.05),胃癌组织中bFGF与FGFR-2表达呈正相关,随bFGF表达的增高FGFR-2表达亦增高(P〈0.05)。结论bFGF和FGFR-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4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检测胃癌组织CD34蛋白的表达,分析微血管密度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为40.26±12.6;癌旁边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为21.2±9.12;正常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为12.20±4.21,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胃癌微血管密度高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21.5%,低MVD组患者的生存率则为43.7%,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比其它胃组织高,在一定程度上MVD具有判断胃癌切除术后转移和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探讨VEGF及MMP-9在NSCLC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23例肺良性病变组织、30例NSCLC癌旁正常肺组织及111例NSCLC组织中VEGF及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NSCLC组织中VEGF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和NSCLC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VEGF和MMP-9的表达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P〈0.05);在腺癌中MMP-9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鳞癌(P〈0.05)。VEGF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随TNM分期增高而升高(P〈0.05),VEGF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增大而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存活1 a以内、1-3 a的患者VEGF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存活3-5 a者(P〈0.05)。结论VEGF和MMP-9可能在NSCLC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估NSCLC的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对56例胃腺癌组织、4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56例正常胃组织中IGF-1R和VEGF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胃腺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IGF-1R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IGF-1R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IGF-1R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随胃癌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IGF-1R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IGF-1R和VEGF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有关;二者可能在胃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评价直肠癌微血管密度(MVD)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87例手术切除直肠癌标本的癌灶中心运用单克隆鼠抗人CD34抗体进行血管标记和染色,然后与临床病理因素分析。结果不同临床病理因素癌灶中心MVD计数表达不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MVD计数分别为98.78±26.15、80.12±18.40(P<0.05);浸润深肌层以内及浆膜层及以外分别为83.39±19.70、89.00±28.21(P>0.05);Dukes分期A+B与C+D分别为82.47±18.40、96.50±21.36(P<0.05)。结论直肠癌不同病理因素中MVD表达不同,随着肿瘤分期的进展、淋巴结转移,微血管密度增加。MVD可以作为直肠癌分期、预测直肠癌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